標籤:

日常怎麼監測血壓呢?


大家好!心血管王醫生今天和大家分享日常如何監測血壓。

題主說自己吃了25天降壓藥,目前血壓平穩,問以後怎麼監測。

閑話少說,直奔主題:

1、正確的測量方法: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血壓數,我們需要在相對安靜、溫度適當的環境里,休息5—10分鐘,衣袖與手臂間不應過分束縛,首次測量不能在運動後、憋尿、測量前30分鐘吸煙、喝咖啡、受寒後測壓。

2、如果您是單純高血壓,那就一周測一兩次即可。

3、如果您合併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那最好一周三到五次。

4、如果某一段時間血壓不穩定,那最好天天測量。

5、如果隨時有頭暈、頭脹、臉紅心跳、目赤等等不舒服,隨時測量。

6、高血壓的標準需要了解

7、兩個胳膊,哪邊高以那邊為準。

日常測量血壓花不了您幾分鐘時間,看電視的時候,坐在沙發上休息的時候,很快就能完成,了解一下自己的血壓情況,沒有壞處!


血壓是重要的健康指標之一,尤其是對高血壓病患者而言,必須時刻監測血壓水平和波動。及時了解血壓水平,對於調整治療方案,評估危害都至關重要。

日常怎麼監測血壓呢?

一、測試頻率視情況而定。血壓存在晝夜節律,多表現為早晨較高,晚上較低。若晨起測得最高血壓,晚上測最低血壓,有助全面知曉自身血壓波動情況。

1、診斷和治療初期者:應在每天早餐前、用降壓藥前測試一次,晚上睡覺前測試第二次。建議每次測2次,連續測1周,除去第1天值,取6天平均值。

2、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較大:應適當增加每天測試次數,可選擇5個關鍵時間點。晨起;上午10點左右;下午2點至3點左右;下午6點左右;晚上10點至11點左右。

3、病情穩定患者:建議每隔3個月按上述的方法,監測一周的血壓平均值。

4、一般隨訪患者:若血壓穩定,可選擇每周1~2天,早晚各測試1次;若血壓波動大,或存在用藥不規律的現象,應根據情況增加次數,必要時每天早晚測1次。

5、正常人群:每年體檢測試1~2次;臨界高血壓患者,應增加測試次數,每月1次。

二、血壓測試的注意事項。

1、測量前休息5min,選擇舒適體位,並保持上臂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位置。

2、首測時應同時測試雙上臂,選擇較高一側的血壓值作為標準,以後均測這一側。

3、測量血壓,應盡量少穿衣服,避免穿套頭衫。

4、易緊張患者,應平復心情,在平靜時測試,避免測試前劇烈運動、吸煙飲酒等。

5、氣囊應縛在上臂中1/3,不可過松,也不能過緊,以防測試誤差。

6、注意測試體位的選擇,應固定一種姿勢,要求氣囊與心臟在一個水平。

高血壓患者要學會血壓的自我監測。堅持定期測血壓,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時間和次數,並做好記錄。這樣有助控制血壓水平,預防併發症。


對於高血壓患者,自我監測血壓更重要,但大多數人都充滿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血壓監測:

一、什麼姿勢?

為了方便臨床中大部分採取坐位。目前指南中對血壓測量的體位也沒有明確的規定,通常認為測量血壓時,只要患者測量的上臂放在心臟水平即「三點一線」,即心臟、肱動脈和血壓計0點在同一水平上,則可以採取坐位、卧位、甚至根據需要取站立位;但是卧位時,由於為了保證「三點一線」,會使血壓計測彎致讀數誤差。所以建議日常生活中採取坐位。

二、測量那隻手?

臨床中目前普遍以右手血壓為主;因為右肱動脈為主動脈第一分支,左肱動脈為第三分支,消耗能量比右手多,故血壓偏低,右手才能更接近主動脈側壁單位面積上的壓力。

但是當第一次檢查時應測量左右雙側的上臂血壓,當左右上臂血壓不一致是,採用數值較高的手臂測量的血壓為準,並且在觀察血壓變化是,以固定的手臂為準。因為健康人的兩上肢血壓可有5-10mmHg的差異,同時約有20%的正常人,左右上臂血壓差別>10mmHg(稱為臂間血壓差異)。但若臂間血壓差異持續>20mmHg時,高度提示血管病變,此時應立即就診。

三、吃藥前還是吃藥後?

(1)確診為高血壓,並且長期服藥者,應該在正常服用藥物的同時,監測每天不同時間段的血壓,這樣能更加充分了解和評估血壓控制情況,以便進一步調整劑量或者降壓藥。

(2)未確診前,應先測量血壓以便對血壓進行可靠地評估,為後續的治療提供指導;如果患者已經自行服用藥物,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停葯一段時間之後,進行血壓測量。、

四、人工測還是電子測?

對於家中監測現在推薦電子血壓計;經國際標準驗證的自動電子血壓計可以自動提供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和測量時間,還有如下優點:

①減少因為人為的主觀因素造成的測量錯誤。

②有助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

③避免「白大衣高血壓」

④隨時觀測,方便靈活

⑤及時評估治療

⑥降低治療費用

五、測量方法

規範測量「三要點」

(1) 安靜放鬆——去除可能有影響的因素(測量前30分鐘內禁止吸煙、飲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測量時取坐位,不要說話,雙腳置於地面,放鬆且身體保持不動。

(2) 位置規範——即「三點一線」,上臂袖帶中心與心臟處於同一水平上,袖帶下緣應在肘窩上62.5px(約兩橫指),且鬆緊合適。

(3) 讀數精準——電子血壓計直接讀取並記錄顯示的收縮壓、舒張壓數值。

六、監測的時間段

高血壓患者在服藥初期,最好監測並記錄降壓藥作用最弱的時間的血壓(如晨起後血壓)、最強時間的血壓(如傍晚血壓)和臨睡前血壓。當血壓平穩控制口,可每日監測晨起血壓與臨睡前血壓,以幫助藥物調整劑量。另外建議每天同一時間段進行監測。

七、總結

只有通過堅持對平時血壓水平和波動情況的監測,才能更好的調整治療用藥和良好的控制血壓,以及評估高血壓對心臟和腦血管的影響,減少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所以,建議所有高血壓患者都能學會並堅持血壓自我監測。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高血壓患者一項最基本的管理就是血壓自我監測,那麼日常到底該如何監測呢?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血壓計的選擇。根據高血壓指南,推薦選擇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很多人認為電子血壓計不準,其實或者是因為選用的電子血壓計不合格(如未經認證或選用腕式血壓計等),或者是沒有定期校正。所謂認證是指電子血壓計有歐洲高血壓學會(ESH)、英國高血壓學會(BHS)或美國醫療器械促進協會(AAMI)認證標識,而且必須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MC)。電子血壓計要每半年校正一次。

2、 量血壓的頻率。如果是初次服用降壓藥、降壓藥物剛調整、血壓尚不穩定的高血壓患者,應早、晚各測一次,早晨選在起床小便後,未服藥時,晚上選在睡覺前。連續1周,去除第1天血壓值,計算後6天的平均值。血壓穩定控制者每周選1~2天,早晚各測量1次。像題主這樣如果血壓已經達標且很穩定的,可以選擇每周選選1~2天,早晚各測量1次監測血壓。

3、 測血壓的姿勢。除非卧床病人,一般選擇坐位。坐於有靠背的座椅上,雙腳自然著地,避免雙腿交叉。基於這種測法主要是因為醫院多採用坐位測血壓,與醫院保持同樣的測量姿勢便於對比。

4、測血壓的左、右手選擇問題。首次量血壓時左、右手都應該測,然後哪邊的數值高以哪邊的為準,以後也一直測量此側肢體的血壓。

5、測血壓的「四定原則」: 1、定時間 2、定體位 3、定部位 4、定血壓計。

6、其他細節,如測血壓前至少需要5分鐘休息時間,測量前1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進食、吸煙,喝含咖啡的飲料或濃茶,每次連續測量3遍,間隔1分鐘,計算後兩遍血壓的平均值等。


按照《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的要求,對新診斷的或未達標的高血壓,建議連續監測家庭血壓7天,每天6:00-9:00和18:00-21:00各1次,每次測量2~3遍取平均值,兩次測壓間隔1分鐘;去掉第1天血壓值,僅計算後6天血壓值,根據後6天血壓平均值,為治療決定提供參考。

血壓達標穩定後,建議每周固定1天自測血壓,於早上起床後1小時,服降壓藥前測坐位血壓。血壓不穩定或未達標的,建議增加家庭血壓測量的頻率。

測量血壓時,需要至少安靜休息5~10分鐘,取坐位,袖帶綁縛於上臂,並放在桌子上。測壓時要保持安靜,不講話,不活動,兩次測壓間隔1分鐘。

對於血壓計的選擇,推薦使用經國際標準認證合格的上臂式自動(電子)血壓計。為什麼水銀血壓計被淘汰了?因汞(水銀)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故應積極推薦使用經國際標準認證合格的上臂式自動(電子)血壓計。

如何診斷高血壓?在未用抗高血壓葯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收縮壓≥140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診斷為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現正在服抗高血壓葯,雖血壓<140/90毫米汞柱,仍診斷為高血壓。


家庭自我測量血壓簡稱自測血壓,受測者在診室外的其它環境所測量的血壓,一般指家庭自測血壓。自測血壓可獲取日常生活狀態下的血壓信息。可幫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壓(有些患者在醫生診室測量時血壓升高但醫務人員不在場時血壓正常)、檢出隱蔽性高血壓, 對增強患者診治的主動參與性、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等方面具有優點,現已作為測量血壓的方式之一。

自測血壓可獲取日常生活狀態下的血壓信息

但對於精神焦慮或根據血壓讀數常自行改變治療方案的患者,不建議自測血壓。

對新診斷的高血壓,建議家庭自測血壓連續7 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測量3 遍;去掉第一天血壓值,僅計算後6 天血壓值,,根據後6 天血壓平均值,為治療決定提供參考。

血壓穩定後,建議每周固定一天自測血壓,於早上起床後1小時,服降壓藥前測坐位血壓。

早上起床後1小時,服降壓藥前測坐位血壓

血壓不穩定或未達標的,建議增加自測血壓的頻率。一般而言,自測血壓值低於診室血壓值。正常上限參考值為135/85 mmHg。

2自測血壓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選擇符合國際標準的、中國高血壓聯盟(CHL)認證的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一般推薦上臂式電子血壓計,不提倡使用腕式或手指式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

定點:在相對固定的安靜地點環境測量(家中、辦公室等)。

定時:每日選擇固定的時間段測量,一般高血壓患者每天測量三次。(早晨起床後,下午14:00~16:00 ,晚上休息前1小時)。其他患者可以應時應地而宜。

定姿勢:每次測量血壓時選擇同一個正確的姿勢測量(建議拍照記錄測量姿勢)。應坐於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壓計與心臟處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

人的血壓在一天之內的變化很大。嚴格來說,人每一時刻的血壓是不一樣的,它是隨著人的心理狀態、時間、季節、氣溫的變化以及測量部位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因此,每次測量血壓的數值不同屬正常現象,不必有太多的擔心。

每次測量血壓的數值不同屬正常現象,不必有太多的擔心

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前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測量前:需要營造一個安靜、沒有喧囂雜吵的測量環境。避免焦慮、興奮、情緒不安、憋尿或正在使用其他藥物等情況。每天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進行血壓測量,測量血壓前做一些簡單的深呼吸動。

測量時:做完簡單的深呼吸動作後,整個身體放鬆後再測量,測量時應靜坐並以正確姿勢進行測量,不要在測量過程中說話談笑、移動身體、接聽手機以及其他的活動。

下列情形不適宜馬上測量血壓:運動後,飯後,洗浴後,飲酒後,吸煙後,飲用咖啡、紅茶後,身體疲勞時。

需要營造一個安靜、沒有喧囂雜吵的測量環境

定期更換電子血壓計的電池,或直接使用外接電源;

長期使用後,應按照電子血壓計說明書上指定的維修地點進行定期校對。

測量血壓後,應及時記錄在固定的血壓監測記錄本上。

記錄格式為:XXXX年XX月XX日 XX點XX分 XXX(130)/ XX(80),心率XX次。

患者就診時,攜帶血壓記錄本。


推薦閱讀:

物理降溫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對自己不自信怎麼辦?
男人在任何人面前都應該成熟嗎?
大家用的手機是什麼品牌?

TAG:健康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