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品牌擋住盲喝,茅台、五糧液真的比幾十元的普通酒好喝嗎?


我覺得把盲喝改成盲品可能更好一些,其實在品酒當中確實存在這種盲品的過程。

記得有一次,幾個哥們兒來我店裡玩,我拿了一瓶散裝的酒出來給大家品嘗,結果搞笑的事情發生了,有人說是某酒,有人說是調的好,也有人說是其它七七八八的酒,只有一個人說這是茅台酒。

其實那瓶酒是我之前開的一瓶茅台酒,當時沒喝完,不小心把瓶子給弄壞了,我轉到其它瓶子裡面的,沒想到這麼個行為居然鬧出這麼個笑話,這些人都是經常喝茅台酒的人呀,居然也會鬧出這樣的笑話,我當時很好奇,大家最後也說開了,覺得品酒這個門道真的是太深了。

其實對於茅台酒來說,大多數人都不一定喝的出來的,我們做過一個總結,哪些人大概能喝的出茅台酒呢。經常喝茅台酒的朋友可能喝的出來,茅台酒廠的員工喝的出來,因為天天接觸,品酒師大概能喝出來,沒經常接觸茅台酒的也不一定能喝出來。

還要就是心理作用,如果當時我把酒拿出來喝的時候,沒有那麼神秘,可能好多朋友都能喝出來,因為有些朋友是喝出來了的,只是不敢確定,再加上我們唬他,隨即又改了主意。

完了就是茅台酒和五糧液進行對比的話,其實還是比較好區分的,因為兩者的香型有著很明顯的區別,一個醬香突出,一個窖香濃郁。

但是要是和同香型的酒進行比較的話,那可能很多人就會出錯了,一是對茅台酒、五糧液的特性不了解,不熟悉,可能能夠區分出好壞,但是不一定能夠區分出是哪一個品牌的酒。

但是題目是問比幾十塊錢的酒好喝不,這個我敢確定是能夠區分出來的,因為好酒的香味和口感都是非常明顯的,和幾十元的酒簡直有天壤之別,一穩就能分辨出來,當然,對於那些不長期接觸各類酒的朋友,可能不一定那麼快能夠分辨,但是好的酒他的香味的舒適度和口感的醇和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哪天你喝茅台酒也喝出了幾十塊的感覺,就要注意了哦。

我是茅酒小六(jxj7779)期待更多酒友一起交流學習。


別說是茅台與其它普通的白酒,既便是同一品牌同一系列不同價位(配方差異)的酒也能喝出來,當然要放一起比著喝才行。

不光是酒只要是通過嘴品嘗的都能分辨出優劣,如:香煙、養殖與野生的鯽魚、土雞蛋與洋雞蛋、大棚與自然生長的蔬菜,尤其是黃豆豌豆等等,有人要說你這是吹牛,你要是在家做飯超過廿年你也能分辨。

在此說個實例,2011年我組織了一支籃球隊參加籃協比賽正愁找不到贊助商,恰我一同事代理一品牌白酒(面向農村市場的中低檔)要推廣,我與他一拍即合,有一天廠家代表帶了三種酒讓我同事了解一下產品,分別倒在三個杯里,剛好我碰上了,同事讓我嘗嘗,我從酒的粘度、甜度、濃度、香味、價位做了一下差別描敘,說得我同事五體投地,尤其是價格;廠方代表拍著我肩膀說:你很專業。

我哪裡專業呀!只是在家用心做飯而已。


我做酒店有年,五糧液茅台喝了不少,談點個人心得。

沒有喝過酒或喝酒少的人要排除,沒喝過五糧液茅台酒的人要排除。盲喝只能在喝過這兩種酒的人中進行。五糧液和茅台酒這兩種酒本身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濃香型一個醬香型,盲喝這兩種酒,只要喝過的,都能喝出來。如果在眾多的酒中要分辨出這兩種酒,那必須有喝五糧液茅台酒的較長歷史。畢竟,這不神奇,靠的是經驗積累,叫做熟能生巧。

關於好喝,這是一個個人感受問題,與酒價高低關係不大。四川重慶的人大多 不喜歡茅台的味道,一種東西燒糊了的味道,因為這邊的人喝慣了濃香型的白酒,與酒的好壞沒有關係。就好像中國人不習慣喝威士忌伏特加干紅葡萄酒一樣的道理,習慣了就好。

有條件的情況下,當然喝茅台五糧液,品牌大質量有保證,且體面。幾十元的酒,只要堅持喝,一樣好喝,習慣了。所以,從好不好喝這個角度說,並無顯著區別,習慣就好。


首先告訴大家幾個經驗,喜好白酒的朋友都知道,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1.各香型,醬香最貴,假酒最少,勾兌能做出醬香型口感的,那本錢也低不了,所以怕買到假酒,尤其送人的朋友,選擇醬香型就好。

2.90%的白酒都是所謂的勾兌酒(200元以內,各品牌都算上),都是七十多度的原漿+食用酒精降度數,這就是為什麼白酒度數越低越便宜原因,另外,為什麼有的賣幾塊,十幾塊,有的賣百十塊,原因是食用酒精也分高低貴賤。

3.談談五糧液和茅台,兩者並不是一個檔次,五糧液五百以上就有(真五糧液而不是擦邊球品牌,比如五糧液科技有限公司或產地河南,只有宜賓五糧液集團才是真的五糧液),而茅台1500+才是真茅台(茅台王子,茅台迎賓都不是真正的茅台,貴州茅台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茅台)。五糧液和茅台的區別在於,五糧液低端也有食用酒精兌原漿的情況,在五糧液人民大會堂檔次以上,才會有高度優質原漿+略低檔原漿互摻來降低度數,而茅台的起步就是高度優質原漿加低度優質原漿互摻。

另外,釀酒的工藝及傳承決定了白酒的價格,茅台制曲工藝,至今無幾人學會,用了很多科技的方法來模擬人工,依舊失敗告終,比如測溫,濕度,記錄每個步驟的時間等,這就決定了白酒的價格。不過制酒行業里,掙的最多的是降度數的師傅,說白了,1噸的原漿,兌食用酒精,假設可出5噸成品50度白酒,但國內有行家,在不改變口感口味的情況下,或許可以調成5.5噸成酒,那多出的0.5噸,或許就是幾千萬的價值,因此這方面人才都是各大酒廠高薪聘請的香餑餑。


我不是來打廣告的,但是作為一個好酒無量的吃貨,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貴的酒是真有貴的道理。

茅台五糧液真的會更好喝一些,當然,前提是你喜歡醬香型和濃香型的酒。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同一香型口味下面的貴和便宜的區別。

影響酒的口感因素其實已經分析的很明確了,無外乎,味道、氣味兒和口感。

酸甜苦辣大不同

味道無外乎酸甜苦辣。不喝酒人的人通常會說,酒只有辣味兒,這是不對的。酒的味道是一種又酸甜苦辣綜合而成的符合的味道。

酸味兒的主要源頭是醋酸,酒醋是一家,酸味兒就幫助。除了醋酸,還有很多乳酸或者檸檬酸之類的物質參與,讓酒有了綿軟的口感。

甜味兒是酒裡面不可或缺的,這通常來自一些糖類物質。有些調酒師為了讓酒的口味更甜,還會加入蛋白糖。

值得注意的是酒的辣味其實並不來自於裡面的乙醇,而是來源於一些多元醇,適當的辣味對於增加酒的厚重感覺也是有幫助的。

氣味兒是時間的積澱

比如茅台酒代表的醬香型,真的是有豆醬的氣味兒;糯米酒真的是有糯米的香氣;玉米酒真的是有玉米的氣味兒。總之,不同的酒的香氣是完全不同。

除了這些基本的香氣,酒中還有很多雜質揮發物。特別是一些硫化氫、硫醇(臭雞蛋味兒)這樣的物質。存放的時間長了,這些物質才能揮發乾凈,酒的味道才更好。

口感的秘密

酒的存放年頭越長,酒中的酒精和水確實在發生反應。最初,酒精和水都是分散的,但是它們會互相抱團,時間越長抱得團就越大,酒的口感也就越柔和。

總的來說,酒的好壞一是跟釀造工藝和環境和有關,二是跟存放時間有關。這兩者鵬仔一起就造成了好酒的稀缺性。有人說,好酒的成本也就幾毛錢而已,這種演算法是不科學的,時間難道就不值錢了嗎?

這裡面確實也有例外,那就是牛欄山陳釀,簡稱白牛二,我一直覺得這種濃香型的白酒簡直是神物,可以用價格如此低廉的原料,勾兌出如此口感的酒。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碰到比這個更神的勾兌酒。

另外還要推薦一個被忽視的好酒類型,就是西鳳酒。長久以來西鳳酒都別,如果你喜歡一種介於濃香型(五糧液)和清香型(汾酒)之間的酒品的話,那西鳳酒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如果用最暢銷的水晶52度五糧液和飛天53度茅台酒與同種香型白酒的對比。我認為還是能夠分辨差異的,如果不能夠分辨差異要麼就是嗅覺味覺不太靈敏或者說不知道如何分辨酒的差異。

上次為了驗證戰狼2裡面吳京喝茅台酒的事情特意做的實驗的時候本來是準備開一瓶茅台酒的,可是在家裡發現了還有差不多小半瓶2010年茅台酒的瓶子。當我把蓋子撬開的時候,很明顯的能夠感受到優質的醬香白酒舒適和優雅。醬香突出但是不妖艷不飄忽,焦香夾雜著類似於陳皮的香氣和玫瑰花,一種很明顯的層次感,聞起來有一種類似於過期豬油的味道的油陳味非常的讓人愉悅。最特別的是喝的時候入口不刺激,沒有食用酒精喝起來的明顯的酒水分離現象。相反這個做實驗的酒整體好可以,但是陳皮味和油陳味不明顯……聞香的舒適性也沒有小半瓶茅台酒舒適。所以說想盲品幾個酒的差異是不難的,只是看你是否善於去總結好酒的特徵。

這個圖片可能很多朋友看了會覺得不舒服,今天來廣州辦點事情。下午和我媽媽在酒樓吃飯半天都沒有上菜,我就去轉轉看看大家喝什麼酒,這個也是白酒相關人員的職業特性,突然看見服務員的車上有一個茅台酒的盒子我跟著服務員等他放下以後我取出瓶子聞了一下,假酒無疑,而且是真瓶假酒。為什麼假呢?因為他沒有茅台酒所特有的那種酸香中包裹著花香,而且花香層次感非常強烈。

上面是我去劍南春參觀學習的時候拍的照片,以前一直沒有品嘗過特別優質的濃香原酒,雖然我是茅台鎮人接觸醬香白酒居多但是我還是喝過很多醬香白酒,包括五糧液劍南春這些名酒的高端產品。當我喝了劍南春的原酒以後,我是市場上的很多劍南春估計都不是劍南春最優質的原酒做的,為什麼我啊?因為市場上的很多劍南春他沒有劍南春所特有的甜香中包裹花香。所以分辨好酒不難只是看你是否願意去體會和了解。

如果朋友們有興趣可以自己在家裡多摸索,多思考和學習去,我相信你也可以很輕鬆的分辨出,盲品出酒的好壞。

茅酒手藝人maojiuyr

期待和你暢聊白酒


好酒好在哪?

最近,酒協搞個白酒盲品,茅台系列的酒很出彩。盲品也好,明比也好,茅台、五糧液等大品牌的酒確定要好些。

什麼酒是好酒?好酒好在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認為,主要應好在以下幾點:一是看著好,有特點,一眼就看出來是啥酒;看看茅台、五糧液和劍南春的包裝和瓶型就明白了。二是聞著好,聞起來是怡人的酒香,而不是刺鼻的味道。三是喝著好,喝起來順口,甘咧的酒香讓人喜歡喝,而不是難以下咽。四是喝後好,喝多了不頭疼、不口乾、醒酒快。五是價格好,酒的價格與價值相適應,性價比高。以上述標準來衡量,茅台、1573、五糧液、劍南春和貴州的一些優質白酒就是好酒(茅台的價格含有其他價值,另當別論)。

常言道:雲煙貴酒,酒是貴州的好,當然川酒等也有好酒。本人愛酒,100元以內的純糧酒,推薦以下白酒,值得一品:濃香型的貴州酒,如習水大麴,安酒,鴨溪窖,平壩窖,青酒,貴州醇;醬香型的貴州酒,如茅台迎賓酒和王子酒,金沙酒,夜郎古,珍酒,習酒,碧春酒,築春酒,貴酒等。四川的白酒,濃香型的如五糧液酒廠出品的尖庄曲酒和劍南春出品的綿竹大麴等名酒的低端系列酒,沱牌,全興,瀘州老窖頭曲等等;醬香的如郎酒,潭酒等。這些酒,純糧釀造,好喝實惠,作酒民的口糧酒很不錯。其他地方的酒,也有不少好酒,不再一一推薦,有機會再具體推薦。


對於經常喝酒的人來說,酒的好壞,一入口就能分辨出來。回答里有人說茅台散酒,喝的人只有一個人辨別出來,感到很奇怪,茅台酒的酒香和口感是很獨特的,經常喝的人只要聞一下,就能分辮出醬香。怎麼可能喝不出來。除非他們一直喝的都是假酒。

現在市場太多的低端勾兌酒,調香酒。入口還是能輕易辨別的。前提是經常能接觸到各種高端酒。


不看牌子的話,我認為是有比茅台五糧液好喝的酒,但把這兩種酒和只賣幾十元的普通酒比,我相信即便是從來沒喝過茅台五糧液的朋友多數也能分辨得出。實在是品質差距太大的話,無論是口感、聞香、喝後的身體反應都截然不同,一嘗就知道。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茅台五糧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不是浪得虛名,如果不好喝早就被淘汰了。何況這兩種酒說是當今市場上綜合排名最高端的兩個品牌也不為過,五糧液是曾經的第一,茅台是現在的第一。

但純粹從品質來說的話,不考慮名氣牌子等其他因素,有些產品我甚至認為比他們還好,就像我不止一次強調朱元璋吃遍山珍海味記住的是當年流落街頭時吃的清水煮白菜,在遍地是酒廠的茅台鎮也許不知名不顯眼的地方反而能喝到佳釀。我有時候去茅台鎮吃酒,有些人家拿來招呼客人的酒我就認為品質不比茅台酒差。我自己的博物館酒,有時候我為了給客戶介紹得直觀生動,我就像題主說的是把茅台酒和博物館酒的牌子都「擋住」撕掉,讓客戶自己挑選哪瓶才是茅台酒,多數時候客戶都沒說對。前段時間有些網友要買博物館酒,我也是先把酒寄給大家,收到喝了後認為值得才給我錢,不值得就不用給,除了兩個朋友暫時還沒給錢以外,其他都說酒不錯,喝過酒後就把錢給了我。

因此,我是認為評判一種酒好不好,價格和品牌知名度是可以參考的因素,但也不絕對,酒到底好不好,或者是不是喝到了假冒偽劣的產品,有時候可能真的只有親身體驗感受過才知道。下面,我把自己關於什麼才是好酒的一些理解學習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從外觀上看多數酒體清澈透明或微黃,沒有任何懸浮物沉澱雜質產生。酒體顏色微黃的情況一般只有陳年老酒才會出現。打開瓶蓋香味浸入心脾,讓人飄飄欲仙想馬上品嘗。品嘗時,酒才沾唇,就滿口生津,沒有任何邪雜味,入喉即化,直落丹田,讓人回味不盡。

這是我嚮往的酒道境界也是我的畢生追求,我的夢想就是向大家提供一款有情懷人人都喝得起的健康美酒,品質保證,價格親民。我們釀酒要賣,但我們更在乎把產品打造成社會文明的標誌。不管什麼場合,不管是和誰喝都不用把牌子擋住。


這還是個問題嗎?

當然茅台五糧液好啊,不管茅台五糧液是什麼香型的白酒,不管他們成本多低廣告費多高,作為名酒,製作工藝和原材料上還是和普通勾兌的白酒有很大差異的。製作精良的酒和製作一般的酒,口感上不可能沒有差異。

有句老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雖然我酒量不行也不喝白酒,但茅台五糧液就是不做廣告,不像現在這麼出名,同樣的工藝同樣的原材料同樣的製作周期,幾十塊錢的成本是做不出來。那些幾十塊錢的酒還要有利潤,不用廉價的酒精和基酒勾兌,還用茅台五糧液的做法,那個老闆腦袋有毛病還是準備做公益?

茅台五糧液廣告投入高利潤高,真的不代表他的口感和幾十塊錢的酒在一個檔次上。

二十多年前,我去買短袖襯衫,我看中了一件47塊錢,櫃檯的阿姨推薦了另外一件70多塊錢的。她說她推薦的那件好些,為了不掃她面子,我兩件都買下了。阿姨推薦那件襯衫穿了好幾年,我自己選中便宜些的那件兩年就完蛋了。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非說茅台五糧液和幾十塊錢的酒沒差異,不是心口不一就是遇到假酒了。


推薦閱讀:

90年代四特酒視頻品鑒
白酒被困在瓶子里了,我要去拯救它!細數愛上白酒的理由
白酒泛黃是好酒嗎?
洋河為什麼能一直穩居中國酒業前三?
御妃貢酒:掘金商海,致富人生

TAG:白酒 | 茅台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