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什麼意思?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一個未經修行的人,從心所欲,那就是想幹嘛就幹嘛,這肯定是要壞規矩的。所以人要有所約束,而不能從新所欲。這個約束人的東西,就是「禮」。

即使是好的品質,也要講究一個適度,也要以「禮」來節制。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亂,直而無禮絞。」《論語·泰伯》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恭、慎、勇、直,都是很好的品質,但如果沒有「禮」的約束,恭的太甚,就繁文縟節,太煩亂了。慎過了頭,就處處畏畏縮縮的。勇而無禮,就會出各種亂子。直率很好,過了就顯得刻薄。好的品質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呢。所以「禮以節人」,而人要「約之以禮」。不能亂來,更不能從心所欲。

可是經過十五志學,直到七十而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即使從心所欲,也不會逾矩。這個說起來很簡單,但卻是一種至高的境界。這是把仁義道德內化成了一種生理本能。

「禮」對人的約束是一種外在的約束,你得「吾日三省吾身」,時時反思自己,是不是違背了「禮」了,是不是做錯事了。

《大學》云:「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惡惡臭,如好好色。」這是說不要自欺,就像喜歡「好色」,厭惡「惡臭」一樣,是一種本能反應,自然而然。這就是誠其意,毋自欺也。

見到「好色」,自然就新生歡喜。聞到「惡臭」,立刻就心生厭惡。這是一種自然反應,是不需要考慮和選擇的。那麼如果道德修行,最後達到好德如「好好色」,除惡如「惡惡臭」。像「好好色」「惡惡臭」一樣,成了一種本能的自然反應。這時候,你就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了。因為你再怎麼從心所欲,也不會喜歡「惡臭」,厭惡「好色」。一切都成了你內在的自然反應。

這個境界之下,根本就沒有禮的「約束」之感了,也不用日日反省。就像不用約束和規定你『要遠離惡臭』,你自然就會這樣做。一切仁義道德,都不再是外在於你的,而是內在於你的,是你的本能反應,這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的「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是什麼意思?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有過一段著名的理論:「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大學之道,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夠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這段話,是孔子的人生軌跡,也是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

對「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應該怎樣理解呢?有書君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這句話。

1、它表現的是對生命的敬畏

古人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因為古代人受物質條件的限制,人們生活水平、醫療條件普通不高,因此,一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就已經很難得了。

所以,按一般人的想法,都是這麼大歲數的人了,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這是字面意義上的「隨心所欲」。

2、每個年齡段應該做好該做的事,人生才不會後悔

十幾歲的時候,就要認真學習知識,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勤于思考,經過學習、歷練,逐漸提升自己,並對人生有所感悟。

到了三十歲,步入社會已經有幾年了,對人對事有了自己的處理方式,內心有一種自信和堅定。

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已經能夠看通透人情世故了,捨棄一些東西,不再糾結、強求。

五十歲,內心有了一定的定力,已經能夠做到不怨天尤人,不為外物所動。

六十歲,能夠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個事情存在的道理,能虛心傾聽各種聲音,並能夠站在別人的出發點上考慮問題。

七十歲,內心的價值觀已經根深蒂固,雖隨心所欲,也淡定從容,行為有規範,對自己的一生有一種無悔的交待。

人生,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這些構成了生命的長度與厚度。

3、不倚老賣老,要與時俱進

一些老人經常對兒孫們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要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人們自有自己的處事之道,當然一些傳統的美德不能丟,可是一些新生事物的出現,往往讓人們亂花漸欲迷人眼。

作為老年人,要與時俱進,把一些美德與當今社會的新思潮結合起來。不倚老賣老,這樣才不會讓人討厭。

比如,一些老人認為自己歲數大了,乘坐公共汽車,年輕人就得讓座,但是有人說年輕人上了一天班,也累得夠嗆。

現在職場壓力大,競爭激烈。所以年輕人不讓座,也不要強求。更不能實施「首先綁架」,不能出口不遜、為老不尊。

有的老人認為自己歲數大了,買東西可以不排隊,「我老我有理」。其實老年人更應該為年輕人做出好的榜樣。

這就是「不逾矩」,也就是既要講究生命規律,也要認同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規則。

雖然白髮蒼蒼,可是又彬彬有禮、淡定從容,或許就是一個優雅的老人最好的狀態。


這是一種人生境界,也是一種修行境界。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說對自身的休養有一種自信,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見識、修為也在不斷提升。儒家倡導的「仁、義、禮、智、信」漸漸地成為了中國文化的基因符號,慢慢的沉澱後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公認的高尚的情操——「規矩」。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這幾點,起碼做好一個人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到七十歲能夠做到也不為遲晚,那時即使不受約束地隨性而為,也不會壞了規矩,因為它已經內化為一種品質,融入血肉與精神當中!


如果把老祖宗的論語變成「人生指導書」,那麼這句話是強大的,短短几個字把人的一生框定了: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裡,我作為夫子後人,要說幾句:

1,這是夫子自述,所以不要對著去做,尤其是孔子如此聖人,在2500多年之遙遠,如何完全學得?

15歲志於學,我們現在是不輸在起跑線上啊,15歲,已經初三了,如果才感覺學習重要,那你已經來不及了。

七十你說了,那麼80,90,還有100呢?

所以千萬別拘泥於這個時間節點,夫子自述,而已。而且也是對他的學生,說說而已。

2,這裡的幾個關鍵詞,也需要好好考量

志於學,是把學習作為志向,翻譯過來有兩個意思:一是將來要做「學術」,二是終身學習。現在兩者都可以。不學肯定是無術的。

立,成家立業,三十歲要有自己的職業,現在說是創業當股東還是打工,考量一下,好像股東比較好。

不惑,是啥?現在變化那麼多,那個領域都不可能有完全明白的,不過也可以說是「不惑」,是指要做自己覺得不惑的事情,不應該去探索不確定?這個不好吧

知天命,天命是啥?這個有些消極的地方,在古代的天命,有不少神秘性的東西,所以孔子自己說知天命,我覺得是知道了理所當然他應該做的,所以50開始,孔子才開始出山當官,是這個意思。

耳順?只說別人舒服的話,還是聽到任何事情都不詫異?後者是一種可能,一副「我見的多了?」這個也不好吧

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點,狹義的說,就是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禮,68歲,孔子回到魯國,是國家顧問待遇,而且他經歷了十多年的顛簸流離,見多識廣,所以心也調整得很好了,所以可以符合周禮了。

因此孔子的這個東東大可不必拘泥與他的時間點的控制上。

不過有一點,人生就是一個滾雪球的曲線,如何產生一個好的IP,關鍵是掌握好與時間的關係,你的IP是時間的加法,還是乘法,還是指數關係,這一點很重要。


「從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隨心所欲,而又能不越出規矩。

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既然隨心所欲,又怎麼能不超出規矩?因為當一個人的內心修養達到一定境界,他是以高度的理性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所有的念頭都是正當的、純凈的。不合乎規矩的事情,根本連想都不會想,又如何能犯規呢?

這境界是不是很難?當然很難,即使偉大如孔子,也是直到70歲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30歲時說這句話。從古至今,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除了孔子,大概就只有老子、佛陀了。

曾經看過一位「大師」的視頻,說:「你連念頭都管不住,還怎麼成功?」這「大師」真夠不要臉的。他也不想想,他自己做到了嗎?管住念頭是最難的一件事。一個人真能管住念頭,真有如此強大的自律能力,天下還有什麼事不能辦到?!

話說回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關於從心所欲不逾矩,假如聖人可以做到100分,普通人做到60分、70分、80分還是有可能的。

歡迎關注益鳴講道家,可能是最靠譜的道家智慧解讀者。


不逾矩,是不放肆的自由,或者是自由的不放肆。

矩,是一種規矩,屬於禮的範疇。沒有約束的自由不存在,這個約束,涵蓋內部約束和外部約束,內部約束是道德約束,外部約束是法律約束。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教」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內部約束。現在很多教育從業者有擔憂,擔憂現在的教育,在淡化內部約束,導向外部約束,他們在努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內部約束。也是歷朝歷代的提倡。孩子成年之後,內部約束如果沒有形成,對社會會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我們對「儒」這個字眼,不一定認知全面,我們對「聖人」這個字眼,也不一定認知全面。孔子列舉少正卯五大罪狀: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誅也。

事情有爭議,有沒有發生暫且另說,空穴不來風,思想觀點的持有,不會是純粹的假。五條都是思想上的罪過,思想矯正不了,留下便是禍害,就不得不殺。類似監獄的目的,首要目的是教化人,若教化不了,就奔另一個目的,殺人。後人有爭議,因與儒家思想有衝突。但儒家並不只有內部約束,儒家講教化,講有教無類,無類的條件是「孺子可教」。

約束,是為了形成防線意識。內部約束是善良本源的向好追求,外部約束是邪惡本源的懲治威懾。內部約束沒有形成,外部約束補充進來,個體本身已經落後一步了,落後在,被外部約束牽著鼻子走。內部約束沒有形成,外部約束若不補充進來,不行成法律去制止,是要出亂子的。

依法治國,是法律約束,外部約束的範疇,但人性沒有變,不自我約束,再過一千年,也不會變。不逾矩的內部約束,是理想的狀態,內心形成規矩的大框架,框架之內,任何行動,都合乎禮的範疇,超出範疇反而渾身難受。這種狀態的形成,靠的是教育。

七十這個時間節點,是一個閱歷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行」過之後才能出「真知」,真知和真行才能合一。

時間節點,秉承一個遲疑態度,認定為所有人大數據下的一個底線值,現在社會看來成了一個平均值,年紀到了七十歲,倚老賣老甚至逾矩而行的老同志還是存在的。最起碼的公序良俗得遵守。

讓座來說,尊老愛幼,尊老放前面,愛幼放後面,家長教育孩子給老人讓座,不過分,如果老人忽視愛幼這一點,老人就沒有孩子懂事了,活到七十歲,年長孩子五六十年,不站老人立場,不站孩子立場,站在年歲的立場,我所理解的年歲,它本身的價值或許和他們的理解有不一樣的地方。


孔子有一句名言,那便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人生的一次總結。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恰恰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其中滲透的,是儒家自由觀的精髓。在世人眼中,慾望與規矩是一對矛盾體。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們總是有數不盡的慾望,如螞蟻一般吞噬心靈。而規矩就如同束縛我們的「緊箍咒」。只要我們越制度而行,逆規範而動,便會受到懲處。因此,我們的內心時常感到不自由,不自在。可是孔子卻說,當一個人到了七十歲,也就是人生經歷了無數次的淘洗後,此時的人,已經達到了物我合一、圓融無礙的狀態。那些所謂的規矩,早已經失去了外在強制的意義。

這是因為此時人心本身的慾望就已經在規矩的範圍以內,而當心的尺度與社會的尺度合拍齊一,當外在的制度已經內化為內心的信條,人就會獲得最大的自由。


孔子的這段話「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的內涵是在講述,【心智系統】轉換的幾個過程。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心智系統】轉換的最後一個階段。

到了這個階段,整個人的「認識—行為」模式都發生了改變。

我們拿「過馬路」來看。

馬路上的紅綠燈就是「不逾矩」的「矩」,是外在的規矩、規則。我們平時過馬路,我們的「認識—行為」模式是這樣的,紅燈停、綠燈行,走過橫道線的時候,還得注意拐彎的車輛,然後才能安全過馬路。

而等到心智系統轉換到了最後的階段,就不要這麼麻煩了,想過馬路的時候,想走就走(從心所欲),也不必看什麼紅綠燈、也不用看拐彎的車,自然而然就能過,也不會闖紅燈,也不會被車撞(不逾矩)。

這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其實是,順應內在之心的指令,也不會破壞外在之規矩的意思。

這個,與我們生活經驗是不吻合的,這是因為現代人都已經不了解【心智系統轉換】這回事了。

而在孔子、老子之前的那個時代,學習【心智系統轉換】,卻是每一個人必須學習的主要內容。老子的「無為」也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表現。

更多的內容,大家有興趣可去我的頭條號文章中閱讀。

心智玩家:還原中華源頭文化、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從心所欲不逾矩」,字面意思很簡單,「從心所欲」就是想幹什麼幹什麼,「不逾矩」就是合規矩。兩個看上去截然相反的概念放在一起,很多聰明人可能就「明白」了,說:「啊,這就是辯證統一」。屁,這不是辯證統一,「從心所欲」和「不逾矩」,辯死了也統一不到一起,除非去偷換概念,而那樣做就是詭辯了。這是個悖論,確切的說它是個悖點,人生追求的悖點,是境界,在思辨不及之處,只有去體驗才行。。。說到「從心所欲」,我們可能會想,那要是想讓太陽打西邊出來怎麼辦?難道孔子七十歲,可以讓地球倒著轉?當然不能了,關鍵在於,孔子不會去想讓地球倒著轉的,他沒有這種奇怪的想法,乃至沒有任何無聊想法,這是我們無法想像,或能想像,也無法做到的事情,除非我們能自我提升到接近孔子的層面。。。「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個境界描述,與之相近的,比如「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相若的,再比如「和光同塵」,這樣講的人不多,但也是和「從心所欲不逾矩」境界相若。「無上正等正覺」是表述內部形象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表述外觀的,「和光同塵」表述整體景緻,沒有「無上正等正覺」,也做不到「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形不成「和光同塵」,所以這些表述是一致的,角度不同,說明當初的出發點也不一樣,但它可以共容、乃至共融、乃至共榮,這就是儒釋道三教共存的根本原因。。。「三生萬物」,聽起來更厲害,「上帝」就是在這麼個形象上建立的,但實際上這種表述離「和光同塵」還有距離,叫「未知其返」,包括「萬能」啊,「全能」啊,都是片面強調創造性這一面,騙騙老太太啊小姑娘的,未盡其義,所以容不進來,更談不上融和榮了。。。正因為未盡其義,才產生了拚命傳教,想用他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想法。包括我們未盡其義時,也是拚命想讓西方認可我們,心態是一樣的。但這種偏斜心態的教育並不適合我們,因為像這種邪教,別說和別教相處了,同根同源的宗教也打到不可開交,這就說明他們連他們自己都容不下,心存偏邪,孤陽亢進,有敵滅敵,無敵滅己,所以還需要持續改造,改造到中正庸常的狀態,才能適合我們,才能容融而榮,才能為世界帶來安寧祥和,才能為我們自己,帶來持續繁榮。


看到題目的時候想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上學期中國哲學史的時候,一位先生講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時所舉,

你家裡兄弟三人,現在有三個橘子擺在你們面前,大的、中的、小的。

現在讓你們閉著眼睛選。

閉著眼睛怎麼選,隨意所欲,拿到哪個就是哪個,

但是你的選擇又不能逾越了規矩,不能選最大的,也不願意選擇最小的,一定要選擇中等的。

可你閉著眼睛怎麼才能選得到中等的?

我到現在也沒能弄明白這個例子。只能依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從心所欲」看起來是一種自由的選擇,依據自己的心裡想的,愛怎麼選就怎麼選;「不逾矩」又不能逾越了「規矩」,看起來是一種限制,不能自由的選擇。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實際上並不相悖。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心」,孔夫子是聖人,他七十歲的「心」必然不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有如此這般那般慾望的「心」。孔夫子一生以禮為度,提出「克己復禮以為仁」。他從心底就將禮作為自己一生行為的準則,將禮內化於心,其心則禮法之心。就好比如果你從小就信仰某個宗教,宗教的價值觀內化於你,不管讓你如何從心所欲,你始終都不會超過信仰的邊界。

其次,「矩」有「法」「常」之意,即不違法度,不為常道。何為常道?禮也。就是不違背禮。禮為天地之經緯,為孔夫子一直所提倡所遵循的準則,所以不能違背禮法的要求。

綜合來看,即是,在自己與禮一致的內心中做隨心的選擇,不超越禮法的邊界。這是一種內化於心的價值觀,你信仰它,自然不會超出它的規範。


推薦閱讀:

上聯:巴人巴山巴夜雨,如何對下聯?
上聯:臘月雪飛金梅開,下聯怎麼對?
現在是二月十五號!還沒有抽到發的會怎樣?
下聯:那年花開月正圓,有哪些合適的上聯?
漢語如何區分時態語態?

TAG:孔子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