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人屬於白人?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上圖是印度女星安努舒卡·莎瑪

印度人要分的。

大體上種姓裡面前三位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都是白種人,屬於印度雅利安人。

他們是黑髮褐色眼睛,皮膚有的看起來較黑,其實屬於白種人。

這三個種姓中婆羅門,因為嚴禁和外族通婚,所有皮膚較白。

一些婆羅門單憑膚色幾乎相當於歐洲白人。

不過總體來說,印度雅利安人膚色沒有歐洲白人那麼白。

一是他們歷史上多少存在混血,二是印度日照的原因,上千年下來膚色自然黑了。

但出於種姓第四位的首陀羅,則不同。

首陀羅不是後來入侵印度的中亞雅利安人,而是印度原住民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大體不屬於白人,主要是黃種人繩子黑人的混血,自然也有部分白人的血統,只是不多。

首陀羅的數量很多,佔印度人口的大部分。

我們看到那些黑黝黝的,主要都是首陀羅。

其實印度白皮膚的人並不少,只是街上很難看到,尤其是女人。

薩沙在印度就看過大肚便便的婆羅門男人帶著老婆,向以往的賤民做慈善,給東西。

這個婆羅門男人,幾乎是白人。


說印度人屬於白種人如同你說中國人都是黃種似的(維吾爾,哈薩克族,俄羅斯族等不屬於黃種人),這種結論難免有失偏頗。

但是,既然有這個說法,那一定有它的原因!

進入正題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漫長的歷史,漫長歷史當中就出現無數次征服與被征服的戰爭。因此人種就變得多樣化,同時如今的印度是二戰後新組成的國家,因此人種和民族比古印度時期更加複雜一些。

如今的印度有100多個民族,其中最大民族是印度斯坦族,約佔總人口的40%,其他主要民族還有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泰米爾族等。

既然題中問到種族顏色的問題,那麼我們就簡單說下顏色和種族的問題。

人種

印度種族主要有五種,最早進入印度地區的是尼格利陀人,然後是澳大利亞人(澳洲土著),亞美人種(蒙古人種),達羅毗荼人種和印度印度雅麗安人種雅麗人。

所以在印度看到顏色比較明顯的種族黑色的尼格利陀人種,淺黑色的達羅毗荼人種,黃色的蒙古人種和白色的印度雅麗安人種。印度雅麗安人建立的印度"舉世聞名"的種姓制度!

而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等名族屬於印度雅麗安人種(雅麗安人種人口佔比約75%)

這裡要認清兩個概念,①民族②人種。

中國56個民族,除了維吾爾族,俄羅斯族,哈薩克族等具有明顯異域風情的名族,其他民族基本都是黃種人(回族,苗族,保安族,白族等)。國外的還有日本主要的民族和韓國主要民族也是黃種人。我們是相同人種不同民族。

很多朋友對印度的印象是,黑人多,白人少!這個一點也沒錯,歷史中雅麗安人進入印度後和印度土著通婚生子,膚色產生了變化(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應該也是膚色變化的一個原因)。所以印度那些民族種有些民族同屬雅麗安人種,例如最大民族印度斯坦族和孟加拉族。

語系

印度眾多語言中,印度雅麗安語支和達羅毗荼語系是印度主要語支,其中印度雅麗安語支佔比約為70%(注意!!是語支不是語種)而印地語則屬於印度雅麗安語支的一個分支(還有其他印度的語言也屬於印度雅麗安語支)。

而印度雅麗安語支屬於印歐語系。

文中多次提到印度雅麗安!WHY? 因為雅麗安是人種!!除了印度有雅麗安人種,其他地方也有,例如中東的波斯人,歐洲的日耳曼民族等等,幾乎都是白人。因為語系的相似,加之民族遷徙的考證。所以現在印度人(主要民族)被認為是白人和後代。

但實際上,雅麗安是一個很大範圍的劃分。按這樣劃分,全世界就那麼幾個人種,再往前分,全世界都是一個人種。

所以我覺得這種劃分其實也沒啥特別意義。


印度人文呈現多樣紛繁的特點,它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構成最為多樣化的國家,其因素包含族群、宗教、語言和地區、部落、種姓、社會階級和權力等,它們不是獨立地作用於社會,而是在複雜多變的人群中以重疊和相互影響發揮作用。

族群方面,印度人可以劃分為三大類:印地—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德拉維達人)、蒙古人及其他,合計有近200個大小族群,分別佔72%、25%和3%。

前10大族群為印度斯坦人(佔總人口46.3%)、泰盧固人(屬達羅毗荼,佔8.6%)、孟加拉人(7.7%)、馬拉地人(7.6%)、泰米爾人(達羅毗荼、佔7.4%)、古吉拉特人(4.6%)、坎納達人(達羅毗荼、佔3.9%)、馬拉雅拉姆人(達羅毗荼、佔3.9)、奧里雅人(3.8%)和旁遮普人(2.3%)。在印度,北方地區多見黑髮、白膚、棕或綠眼睛、身材魁梧,面部稜角分明的印度斯坦人,東北部不少居民具有蒙古人的圓臉、高顴骨特徵,南方居民膚色較暗、黑眸黑髮,身材與其說苗條,莫如說單薄。上述印度人之外,該國還有移民群體,主要是英、葡、法等歐洲裔和他們與印裔的混血,吉普賽人以及來自南亞鄰國的難民等。

從人種看,印地—雅利安人屬白種人;蒙古人屬黃種人;達羅毗荼人具備黑人特點,他們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型。


印度人最早的土著是一種膚色黑的人,叫達羅毗荼人,他們建立了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科學界認為那種人可能和澳洲土著屬同一類人種(澳土著是一支黑人,過印大陸、東南亞抵澳,也被稱為棕色人種)。公元前15世紀起,自今中亞阿富汗一帶有雅利安人南下進入印度並征服了土著,發展出了印度古老的吠陀文明和種姓制度(種族隔離制度)。由於雅利安人佔了上風,此後印度文化便都是由雅利安文化作主導的,印人的語言、思維方式、生活習俗等,與其他雅利安系的民族,是能找到一些共同點的。因而,學術界有印歐文明(或文化)、印歐語系等提法,印人因血統雜雖不算白種人,但被視為白種人的親戚,他們在許多方面是天生與歐美人相通的,如保持了較純雅利安血統的高種姓印度人,膚色雖深但其輪廓與歐洲人差別不大。


白人真的只是高種姓人群,底層絕大多數的印度民眾屬小黑人種,也可以叫棕色人種。

印度原住民是泰米爾人,是小黑人種,不過印度這塊地實在晦氣,每當泰米爾人群發展起文明,北方的游牧民就開始奔赴南邊屠殺毀滅掠奪了,就這樣一次次的循環往複,搞得泰米爾人只能往南邊跑了,今天可以看到在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地區也有著大批量的泰米爾人。至於印度宣稱自己是白色人種,這個跟雅利安人的同化和英國人的殖民有關了。雅利安人是傳統的白色人種,在侵略印度當地的過程中,人種混雜,雅利安人又是統治階層,隨人家怎麼說了。而英國殖民者這一茬,因印度是英聯邦國家,跟著主子瞎叫喚罷了。

不得不承認,目前的國際社會白人具有天然優勢,不信可以去看看國際裁判的膚色、國際組織的負責人都是哪些,印度如此宣稱大概也是為了從中謀得一些眾人都清楚卻無可奈何的利益吧。


從血統和語言上看印度人是白色人種。

印度北部民民是中亞雅利安人的後希裔,從人種學上說屬於白種人。只有印度南部分布著少量黑種人。

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髮形狀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依據。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種不同。印度人的頭顱骨周邊近似橢圓形是屬於白種人。

其次,印度人祖先是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可見印度白種人的皮膚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把印度定義為白人,確切的說白種人。依據的是現今被普遍認可的人種學的劃分,人種學把雅利安人定義為白種人,而印度最初的人就是雅利安人,其次,從體態,面部特徵,毛髮以及骨骼這些特徵來看也更符合白種人的劃分。


印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種姓的人屬於白人,首陀羅是古印度原住民,他們不是白人,並且人數佔70%。因此,不能說印度人屬於白人,也不能說印度人不屬於白人,要明確指出是哪部分印度人!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士兵4萬人,做婆羅門,專門學習梵語,禁止被征服者學習,結果今天的梵語母語者正好和雅利安士兵人數一樣4萬,萬世一系,階層高度固化的,白人不通婚還是白人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世界上有渣男?
我為什麼會生活在毫無光亮的世界裡?
該以什麼借口留在世界上?
如果這個世界突然沒有了電,我們將倒退多少年?

TAG:世界 | 國際社會 | 國際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