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背靠銀聯再戰移動江湖,推出雲閃付能否一統江湖?


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你爭我搶攻城掠地之時,中國銀聯也想分食移動支付這塊大蛋糕,聯合國內數十家商業銀行參與其中。

每年雙11、雙12、春節年貨,都是支付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作為移動支付尤為重要的一年,銀聯與各家商業銀行選擇抱團,共同推出銀行業統一APP,那麼它能否殺出重圍,重回昔日霸主地位呢?

小編帶你了解銀聯雲閃付

功能:可以綁定和管理各類銀行賬戶!將銀聯和各大銀行的支付工具、支付場景及特色服務集中在一起,比如銀聯二維碼掃碼支付,各類手機Pay開通申請,信用卡申請和還款等,ll、lll類賬戶開戶,個人實時轉賬等。

作為央行指導下,由各家商業銀行與銀聯共同開發建設、共同維護運營的移動支付統一入口平台,其全面支持各類銀行賬戶,提高ll、lll類賬戶開卡和應用的便利性。

目前,通過雲閃付申請的銀行ll、lll類賬戶,可以不需要擁有申請銀行的實體卡,通過綁定其他銀行的借記卡就可以實現,大大方便了你去銀行排隊的苦惱。

換句話說,過去你去商場、便利店看到一個銀行的優惠活動,而如果你沒有他們家的銀行卡就享受不到優惠,而現在你可以通過臨時申請他家lll類賬戶得到解決。

所謂lll類賬戶,在央行的定義中可以看作零錢包,具備限額消費和繳費、限額向非綁定賬戶轉出資金的功能,可以滿足用戶小額、高頻次的日常消費需求。

面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大舉進攻移動支付市場,銀聯和各家銀行這些年儘管投入大量資金,但效果都不明顯。

而在這一次活動中,銀聯方面表示,雲閃付是為銀行提供入口服務的公共平台,不爭搶各行現有的B端商戶和c端商戶,不排斥各家銀行App,不是各種手機銀行疊加,而是與各家銀行相互補充。

在支付場景方面,這一次統一雲閃付可在全國十萬家便利店、商場超市、三十多所高校、上百多個菜市場、三百多個城市水電煤氣等公共服務行業使用。銀聯方面表示,下一步雲閃付將在和銀行賬戶查詢、交通繳費罰款等方面落實,並在全國更多的公共交通,如公交車、地鐵、醫保、社保及智能停車等各方面場景實現應用。

現在隨著雲閃付紅包大戰的帷幕落下,未來雲閃付將走多遠我們不知道,但是這種百花齊放各爭上游的局面,對我們用戶來說是最大的福音。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假設再開發一個聊天軟體,能否有機會超過騰訊!同理,銀聯重新推出雲閃付,能否超過微信和支付寶!

答案當然是不能!

那麼不起眼的一張二維碼,它咋就這麼厲害

在中國,一張小小的二維碼不僅僅改變了支付方式,更是改變了整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就是被譽為新四大發明的移動支付!

而移動支付的代表者則是微信與支付寶,這兩家憑藉著各自一張小小的專屬二維碼,在中國佔領了超過95%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而在2017年的上半年,移動支付總額已經超過100萬億人民幣,而下半年也應該和上半年相差不是甚遠,所以我們大概可以推出,2017年整年的移動支付市場大概在200萬億人民幣左右,這可真的不是一個小市場!

也只有這麼大的資金量,才能讓銀行不淡定!

那麼厲害的一張二維碼,親爹卻從不待見它

一直以來,二維碼支付在國內最早是銀聯研發的。而如此之方便厲害的支付方式,卻一直被親爹所嫌棄,銀行嫌棄它不夠安全,不夠快捷,不夠方便!

於是支付寶先發現了它,頂峰時期憑藉著一張二維碼,支付寶佔據80%以上的移動支付份額,而微信支付也瞅准了時機,在2014年通過微信紅包正式進軍移動支付行業,並在四年後拿到了將近40%的市場份額!

在銀行自有業務不景氣,金融越來越難做的時候,幾百萬億的市場,銀行不能視而不見了,就在此前,銀行還是一副抗拒的樣子!

中國銀聯負責人表示,銀聯的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國內金融行業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一直以來都在聯合境內外產業各方積極研究、探索包括二維碼支付在內的各種創新支付模式。

銀聯要把失去的拿回來,面對移動支付市場的大蛋糕,多次調整策略,由NFC支付轉戰二維碼支付,由「銀聯錢包」轉向銀行App端,試圖扳回一局。中國銀聯攜手商業銀行拓展二維碼支付市場,被業內認為是銀聯對兩大第三方支付巨頭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反擊。

抱歉銀行銀聯,已經晚了

即便是你親生的,你不待見,最終付出的是支付寶微信,那麼回報也應該是屬於他們的!

在如今微信支付寶的強勢培養下,用戶已經習慣大額用支付寶,小額用微信的組合方式!

而銀聯銀行想要重新挽回失去的領地,就像飛信想要撼動騰訊社交一樣艱難!

銀聯的支付並不能在便捷度上超過微信支付寶,這就決定了其悲哀的下場!用戶的習慣遠非一朝一日能夠培養的起來的,同樣還有場外因素,民眾對銀行的不滿由來已久,又怎麼指望這些用戶為自己吶喊助威加配合呢!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銀聯的雲閃付都只能歸位5%其他一欄,現在談收復,晚了!


想得美啊,一統江湖,不可能滴。

1.網聯已經成立,馬上開始正式運營,搶佔的就是銀聯的支付清算市場,以後第三方支付和銀行之間的清算全部有網聯負責。銀聯到嘴的肥肉已經被搶走了。

2.談不上銀行背靠銀聯,銀聯的主要業務就是負責銀聯卡的跨行清算,也就是我們平常使用的帶銀聯標誌的借記卡和信用卡跨行存取款和消費的清算工作。

3.雲閃付是銀聯推出的,和銀行沒有太大關係,以前是用銀行卡和POS機,現在是雲閃付APP和銀聯二維碼,對銀行而言沒有什麼區別。雲閃付其實是銀聯為應對第三方支付的威脅而推出的產品,目的是為了搶佔支付市場,但最重要的還是守住跨行清算的自留地。否則,移動支付不斷侵蝕銀行卡刷卡消費,銀聯業務會不斷萎縮。

4.各家銀行也在推廣自己的支付產品,比如手機銀行的掃碼消費功能,所以銀聯和銀行並不是一條心。雲閃付其實是銀聯一個人在戰鬥,競爭對手是支付寶,微信,京東錢包,百度錢包等等具體的企業,而不是整個第三方支付方式。至於什麼一統江湖,東方不敗、星宿老怪都不行的……

歡迎關注!歡迎留言討論吐槽!我是司南立冬,後續更多走心分享!


還想統一移動江湖?說實話,雲閃付的機會已經不大,他要能拿下5%市場份額就算他贏了。3月2日雲閃付APP充值50元話費到今天還沒有到賬,打客服電話回復說先登記,其他的一概不知,就這技術實力和服務水平拿什麼統一江湖?

據易觀國際發布的2017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份額顯示,支付寶加微信已經佔據了93.08%的份額,剩下的6.92%由壹錢包,連連支付,聯動優勢,易寶支付,快錢,百度錢包,和其他來瓜分,京東支付,蘇寧易付寶,銀聯錢包(未升級雲閃付之前的名稱)都沒有出現在這裡,說明他們是包含在了其他裡面,可以看出,其他的份額只有2.28%,也就是說京東支付,蘇寧易付寶,銀聯錢包和其他規模更小的廠商加起來才是2.28%,這個份額在支付寶微信面前直接就是渣。現在的移動支付市場就是補貼大戰,支付寶微信如此高的市場份額還都在補貼用戶,銀聯要是拼補貼,怎麼可能拼的過支付寶和微信呢?

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早已佔得先機,有時候商場真的如戰場,先機很重要,真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雲閃付就是這個後下手的,雖然小夥伴很多,但都是終端廠商,真正做市場的沒有,所以雖然雲閃付來勢洶洶,但是拿不下用戶,他又拿什麼贏得市場?


雲閃付並不能夠一統江湖。金融行業支付軟體支付寶和微信遠超雲閃付。雲閃付所佔份額極小,就算有銀行作後盾,不在實質優惠上下功夫是不行的。出這個問題的人老是想一統江湖,以為是寫小說啊。微信作為社交平台和支付軟體,已經是廣為人知。支付寶經過馬雲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優惠和親民措施,已經牢牢站穩腳跟!雲閃付是銀行推出來,如果沒有支付寶,沒有微信,銀行一家獨大是非常不健康的!


別說一統江湖,只要自己能打開局面,三分天下就不錯了。


得民心得天下,其他在強也沒用,因為在強你也是給人民用,一切逼迫,無奈,比如其他的的都限額,而銀聯不限額,的都是考手段來截獲用戶的,此技只會讓大家降低消費,而不是轉移到銀聯


春節期間我為了搶紅包下載了雲支付,沒過幾天我就刪了。主要原因有三點:一客戶端不穩定老是各種小毛病,二頁面設置不合理,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三支付體驗不好,使用比較費事。另外搶的紅包不但小而且還不能提現,必須支付使用,感覺有點忽悠人。


在二維碼支付覆蓋率這麼高,用戶量這麼大,用戶體驗還不錯的今天,無論是銀行還是銀聯,雲閃付想一統江湖都幾乎不可能了。我覺得雲閃付應該抓住非手機終端NFC支付的場景機遇,還是有機會打造一片天地的


推薦閱讀:

經濟日報丨財經早餐【10月10日】
以太坊計劃延遲「難度炸彈」,將每個區塊獎勵降至2 ETH
風雨過後,能否有彩虹
日本殿堂級健康之旅是什麼體驗?一起來解密吧!
國壽康寧少兒:需要附加兩全嗎?

TAG:銀聯 | 銀行 | 科技 | 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