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到四十歲了,有多少存款才算達標了?


這個東西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來衡量啊?也許10萬,也許20萬,也許30萬,也許50萬,也許100萬……

我爸今年四十九了,幹了將近半輩子,除了家裡(農村)蓋蓋房,只剩下一台車(現在也就值六萬),然後前年我結婚,把僅存的十萬塊錢用光之後,基本沒啥存款,雖說每月工資除了家用也能存個兩三千,不過今年老婆得了一場大病,上下花了將近20萬,別說存款了,還欠一屁股債,家裡還有一個妹妹,雖說一家五口人都在掙錢,可是還得先用於還賬,嚴格來說,我爸是沒有存款了,我想大多數農村的中年男人和我爸差不多,一年辛辛苦苦看著是掙了不少錢,其實算下來卻存不了多少錢。

可是,我們一家人過得還不錯,生活質量並沒有因為老爸沒有存款而下降,我也快奔三的人了,也該接過老爸的家庭重擔了,說句心裡話,我對目前的生活境況挺滿足,雖然家裡沒啥錢,可是好在爸媽身體健康,那就萬事如意了,都說沒啥都不能沒錢,有啥都不能有病。人到四十確實是一道坎,過了四十這一生就基本定型了,可是有錢沒錢還真沒有健康快樂重要!

四十歲之前拿命掙錢,四十歲之後拿錢續命。這樣的人生,好像是大多數人的人生。可是,錢沒了,還可以再掙,人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今年39了,我一直都有事情做,沒閑過。自從老公開了典當公司,他就讓我回家照顧兩娃和家庭。2014公司倒閉,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那些借錢付利息的人全都跑了,有的音訊全無!

兒子讀私立學校每年學費雜費五萬左右,女兒公立學校補習加興趣班3萬,房貸8500每月,車貸17300每月。有時壓力大的時候信用卡都刷爆了,一直到2017每天都過的是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

最關鍵的是我們欠親戚朋友一百多萬,欠銀行一百多萬,去年車貸還完,賣了車再去收了點錢還了幾十萬債,本想爭取今年還完欠親戚朋友的錢,天有不測風雲,我老公檢查出癌症,3月份做了手術現在剛化療完,醫療費花去20幾萬,後期還有營養費,調理康復都需要花好多錢。

我不知道怎麼了,就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上有老下有小,欠銀行錢每月都得還,欠外面的錢每月都在解釋和給別人承諾。有時想想連想死的資格都沒有了。老公病後全家現在完全還沒收入,也許我們現在是最慘的人吧!


錢這東西雖說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離了它你就什麼也不是。心裡想著夠花就好夠花就行,可偏偏就是怎麼也不夠花。

我今年48歲了,存款暫時為零。名下有兩套小房子,還有二十幾萬的外債。做為一個個體戶,肯定不能旱澇保收,收入也不是太穩定。基本上年年都是沒有節餘剛夠吃喝,生活壓力肯定也是有的。

到了這個年紀,體力慢慢也快不行了。只想著生意能好過一點多賺些錢,把兒子結婚的費用掙出來,把外債還了再存點錢養老,我估計這輩子基本也就這樣啦。


作為一個農民,我覺得有必要說一說。說是農民,其實我是居民戶口,本來是農民,因為上中專的時候還是國家定向招生,當時的政策是包分配的,結果……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福建籍貫,到了海南種植芒果,十多年了,除了四十畝左右的果地,還欠二十幾萬。果地按目前行情值一百到兩百萬,隨著時間的消逝,會越來越低,因為承包土地三十年,現在就剩十五年左右。

每年的收入極不穩定,因為價格,有時七八塊,有時一塊多。今年海南芒果滯銷,行情低到五毛,成本在二元上下,所幸我最低還有一塊三。兩個男孩,都在三亞私立學校(順便吐槽一下海南的公立學校極差),學費一個一年要兩萬左右,加上接送(這個學校不包接送)油錢和學習資料之類的費用,在2.5萬左右,兩個五萬。生活開支極大,海南的物價全國估計前三,說的是基本生活開支。因為我所在地陵水,前年房租排在全國第三。平常排骨一斤二十幾,逢年過節不會低於三十,最貴五十。海魚之類的更別說了,沒有低於二十。連淡水魚比如羅非魚都八塊以上。想想替海南本地人悲哀,收入低物價高。

有時想想,把果地賣了起碼能有一百多萬,去大陸別的地方發展,但是戶口問題(孩子本地戶口,娶的本地老婆)買房才能上學吧,房價這麼高,還要不要吃飯?


要說多少存款才達標,我感覺永遠不會達標,沒有人會覺得自己錢用不完,現在消費太高,每月一般都會有穩定收入,到了40歲後,身體也許會出現很多問題,差不多得在二線城市有座自己房子,一個兒子還得準備180萬左右吧,房子就需要120左右了,加上車,再給兒子裝修下。

如果還有父母的話,生點小病也是難免的,加上在跟父母不定時的買點營養品,一年也得2萬左右吧。

哎,加上自己也得給自己準備養老費,自己生病需要多少錢也是未知。

所以說我感覺40歲以後多少錢都不會達標,因為未知太多,現在大多數人內心是貪婪的,總想跟自己兒女多留點,錢不會覺得多,只會少,所以我覺得無法達標。


這個問題沒有目標可言,重在自我感覺良好就算達標吧。應該跟一個人的幸福感掛鉤。

我老公非常勤勞,又相當節省。四十幾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房子和一定數量的存款。

我大叔子四十歲還跟父母住在一起,他的財富除了吃進嘴裡穿在身上的外,就是全國各地旅遊。

有一次家庭聚會,大叔子對我老公說;你雖然有房有錢,可我不羨慕你。你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玩,過的是人過的日子嗎?我雖然沒房沒錢,可我吃喝玩樂都享受了,就是明天死了我都值了。

大叔子過得是相當愜意而快樂,你能說他不達標嗎?


1.人到四十歲了,有多少存款才算達標了?

這個問題沒有教科書般的標準答案,人到40歲,應該擁有多少存款才算達標?想必,肯定是越多越好!

下面截取網上一個比較火的數據,年齡與存款匹配圖:

對號入座,1980-1990年齡段人群應存款數和應開的車,即將奔40歲的你,是否已經達標?相信很多人肯定沒有達到標準要求,所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人到40歲,活成了中年油膩男、油膩女模樣,這時的人基本都已經成家立業,上有老,下有下,老少都等著要養,尤其是小孩要上學,老人要看病,生活費用支出更是大大加重。除了油米茶鹽,還需要高額的教育費,看病費,作為家庭的頂樑柱,40歲的你沒有點積攢,如何應對各種生活危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40歲將近走了人生的一半路程,如果說三十歲還有些稚嫩,那麼40歲的人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了,40歲之前還可以走走彎路,40歲後時間已經不允許你再多犯錯誤,所以沒走一步都要小心謹慎,人生過得比較悲慘的時候,可以在40歲時沒有存款,但是到了50歲如果還沒有一定的存款積蓄,可以說人生很難再翻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的精神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但是人生短短几十年,看似路還漫長,實質並不多。「人到四十歲了,應有多少存款才算達標」這個提法實際就是對時間、對人生短暫的一種感慨。時間真的不多,即將到40歲的,或者已經過了40歲的,且還未有存款的,真的應該為之努力奮鬥了,就當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也應多加把勁!

2.觀點結論

當然,人生的意義不應以存款多少來衡量,錢只是一個物質生活保障,健康、幸福才是最為重要的!在為錢而努力奮鬥的同時,應保重身體,關心家人、朋友,勿變成了掙錢的「機器」。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關註:快嘴社會說,一起聊人生。】


有兩種演算法。

1、追溯演算法。

追溯過去自工作開始大概20年間,大家的平均儲存水準。

下面這張是來自國家統計局2017年的數據表:

看上面人均存款,基本也就在13萬以內。

但凡事一涉及「平均」兩字,就很不合常理了,因為又有數據表明,全國5%的人口所佔的存款佔到了50%的存款比例。

要講達標,就絕對不能看平均數,因為你不可能往低收入人群去達他的標吧?

所以只能採用第二種演算法。

——

2、未來預備演算法

計算未來將要用到的錢,如果你的儲備大概可以應對,那麼,就算達標。

你可以大概計算以後四十年的基本生活費用、將面臨的風險支出等(比如疾病風險、其它意外風險),如果你的存款可以足夠應付(至少2人以上),那麼基本就算達標了。

要有個假設,假設現在開始不工作,那麼,未來的支出大概是:

四十歲基本有房子(這項不計算在內)

1、基本生活支出:以現在的物價(以二線城市的物價,一線城市不是大的統計樣本),每年吃飯大約需要15000元。另外,再加上物業費、水電費、寬頻費、電話費等,一年下來基本也要3000元。

18000*20=36萬元。

30萬再乘以未來的通貨膨脹率(我們就以3-5%計算吧),大概將要支出超過50萬以上。

這個基本上是兩口、三口之家的基本生活費。

——注意,我說的是買菜,如果你們有去菜市場買菜的話,每天四五十元是夠一家三口吃的,有好多人覺得一年15000元低、不夠,那是你們沒去過菜市場買菜啊,要是你天天點外賣、下館子,當然不夠啦!

(只算20年,是因為60歲後有養老保險,基本可以維持生活開支,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只能自掏腰包了)。

2、疾病風險

按照目前的保險的特色,是遠遠不夠的。

唯一讓你可能喪失尊嚴的不是貧窮,而是疾病,疾病是最沒有尊嚴的,一旦患病,要有足夠的金錢來應對,否則尊嚴喪失殆盡。

所以還需要額外儲備,比如買個商業險,如果沒有的話,那麼,籠統的一估計,每人應對疾病所帶來的額外支出,大概是30萬元。

你至少要準備兩個人的額外支出,所以是60萬元。

3、其它支出

40多歲的人,子女基本都在十幾歲以上,高中、大學的學費是要有的,暫時先不管他們將來的婚嫁費用。

這方面就儲備個10萬元吧。

另外,上面還有二老,甚至三老、四老,他們基本就到了六七十歲的年紀,這個時候,一些疾病通常也就來了(這是誰都逃不過的,沒辦法)

也得為這準備準備,除了他們自身的存款和保險外,你這邊的支出大概也要有個20萬來應對。

——

綜上,至少要150萬元才算達標。


人呀,到了40歲有多少存款才算合格?這個問題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英雄如果不能年少得志,那大器晚成未嘗晚也。有人說,50萬存款就差不多了;有人說,100萬;更有人說1000萬。其實,這都是錯誤的看法。比如說,一個人他一分錢也沒有,只是在北京三環以內有一套房子算不算合格?

1、人到四十如匹驢?

小編是的家鄉,老人們常說:人到40如匹驢。意思是說,人到40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嗷嗷待哺,身上的擔子和責任重大。同時,體力和精力都在衰退,不論在家裡還是在單位都是獨當一面的力量。這就如推著石頭上山,不進則退。可以想見,人到40有多難!

2、40歲該有多少存款?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有些人手裡空空如也,但有樓出租每個月數萬收益算不算合格?有的人有幾十萬存款,可是作為養老保險在保單上擱著,一分錢拿不出來。算不算能用?有的人雖然有數百萬存款,可是家裡一群啃老族,算不算失敗?有的人不但沒有存款還有欠債,但家裡幾個大學生都相繼進入工作單位,算不算合格?所以,世界是發展變化的。誰行誰不行不能一概而論。

3、40歲沒有存款算不算失敗?

有人說,我40歲了沒有一分錢存款算不算失敗?首先,怎樣定義失敗?一輩子就為幾個籌錢忙忙碌碌才沒有體會什麼叫做幸福的人才叫失敗。幸福不是錢能買來的,當然,有錢更容易接近幸福,但沒有錢就一定不幸福也是不成立的。小編認識一位農村二胡傳人,住的房子都破了,政府出錢給修繕一新。他,每天在老槐樹下拉二胡品香茗,日子堪稱神仙。這樣的人比我們大多數人都更接近幸福。

4、40歲以後還能賺到錢嗎?

這個問題顯而易見,40歲以後才成功的案例數不勝數,特別是在今天網路如此發達的社會。只要你有十幾萬粉絲相信幾十萬塊錢並不難。如果你有一門手藝,賺錢也是不難的。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長賺錢也是不難的。如果你啥都沒有,就心無旁騖享受剩下的日子也是一種幸福。有時候,不要為錢所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我覺得人到四十歲了就不能單純的以財富來作為標準了。

我馬上就要40歲了。最近幾年對這些感觸越來越深。

1. 健康的身體。在這個年紀,你的角色很多。比如我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爸爸,是老公,因為自己的公司,還要面對很多的員工。所有這些人,都是我的責任。這些責任都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做支撐。所以我明顯的這幾年身體檢查多了。我擔心身體,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人都需要我。我必須強大。也為此,無論自己多忙,一周固定的四次健身房和每天的普拉提是必須的。

2. 多陪家人。錢是一方面。時間上的陪伴有的時候更重要。比如我會每天抽出來1-2個小時來陪孩子。我們父子關係很好。有的時候我也會特地自己來接送孩子去學校。之前我愛熬夜工作。現在晚上11點必須停止,陪老婆聊聊天,看看電視劇。家庭很和諧。

3. 培養一兩樣自己的興趣愛好。可能年輕的時候我們愛喝酒愛唱歌愛打牌。可是到了40,在意身體自然酒就少喝了。也無法熬夜去娛樂了。這個時候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就很重要了。

4. 有那麼幾個貼心的朋友。年輕的時候會有一幫鐵兄弟。隨著年紀的增長和個人的發展,可能大家不在一個城市。也可能發展軌跡不同。如果到了40歲還有幾個老友在身邊。大家經常聚聚,吹吹牛,也是一種樂趣。或者有空大家一起出去郊遊,也會增進感情。

5. 有穩定的收入和資產。這個真的因人而異。無論貸款與否。最好有個固定的住房。在這個年紀需要穩定下來。不適合遷移了。有車肯定會方便全家出行。我自己只貸款就有700多萬了。不過這就是生活。

6. 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投資。比如說銀行是要存一部分。主要是平時生活和應急用的。因為40歲了,責任多。所以在保險上的投資也是必須的。一方面為了孩子未來的教育,一方面防止自己重大疾病的出現。除此之外合理的配置一些投資項目和金融產品也是可以考慮的。

7. 每年要給自己放個假。太累了人總要出問題。每年至少一次出國旅行。世界這麼大,去看看不同的風景和人文。對自己最孩子的成長,都是有好處的。

40歲可以做到這些,就算達標了。


推薦閱讀:

如果有一天身份證代替所有的卡,社保卡、銀行卡、水電卡等是不是會解放更多勞動力?
什麼樣的人會痛苦,什麼樣的人會快樂?
不擅長社交的人,如何與人交往?
為什麼有的人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禮,而對自己的家人說不上兩句話就要吵架?
虎尾蘭花盆已經長滿,還在不停生長用不用一年換一次盆?

TAG:社會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