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一些在高強度狀態下學習的孩子,長大後反而沒有潛力的現象?


在這件事情上,我是一個基因論者。

假設我們能夠把孩子按照資質分為ABCD四類。

A類孩子屬於學神,過目不忘,隨便學一點就能夠制霸天下。

B類孩子屬於學霸,本來資質就不錯,還特別努力,總能在學生中鶴立雞群。

C類孩子屬於學渣,資質一般,還不努力,學習成績總是很差。

D類孩子屬於學弱,特別努力,但是資質真不行,結果學習成績還是不能盡如人意。

其實題目里說的這種小學開始在高強度的狀態下學習,成績還不錯,然後隨著到了初中和高中成績就不行了的,就是D類學弱嘛。

小學的時候,學霸還比較貪玩,所以學弱們憑藉著自己努力奮鬥的精神,還能跟學霸拼個旗鼓相當,然而當進入了初中和高中,學霸們意識到了競爭壓力,或是被課業壓縮了玩樂的時間,也開始努力的時候,學弱就明顯跟不上了。

因此,學弱在後期跟不上學霸的步伐,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由於個體的智力和接受能力的差距決定的,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父母的基因。

有的家長始終不相信這樣的結論,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努力一下一定可以趕上學霸的,畢竟沒有誰願意承認自己的基因差。

然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平等恐怕就是基因上的不平等了,那些學霸們還鬱悶呢,自己這麼努力才收穫的成果,居然那些學神們隨隨便便就收穫了。

所以說,學弱要做的就是繼續努力學習,因為如果學弱不努力,可能還要退化成學渣,那就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了。

但是,以上的論述,僅僅局限於學生時代,一旦踏入社會,情況又不一樣了。

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以往的學弱,在畢業若干年後,竟然成為了公司的老總,企業的老闆,令我們十分驚詫。

這是由於,在現代社會,持續的努力奮鬥,始終如一的執著,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在如今浮躁的社會裡,顯得尤為耀眼。

一輩子很長,不要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就放棄努力,只要你持續不斷的往前走,那麼定義極限和盡頭的那個人,一定只會是你自己。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我覺得這簡直是我的真實寫照。不過我覺得這句話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我覺得像我就是那種長大後沒有潛力的人。我今年上大二,學校是一個不知名的二流大學。回想起自己的學習生涯,我就想說:怎一個苦字了得?從小學開始我就是那種一直努力學習,不喜歡說話的人,雖說家長沒有施加什麼壓力,但是看到周圍的人成績很好,自己就有那種好勝心作祟,所以就很努力。到了初中,因為要面臨升學的壓力,希望考上縣裡的重點高中,因為那時候很多人都說你只要踏進一中的校門,你就相當於一只腳踏進了大學校門。所以,當時在初三的時候,每天12點鐘睡覺已經成為常態了,甚至有的時候一兩點才睡覺,通宵對於我來說已經成常態了。還好,最後我考進了重點高中。但是從高中開始,我的學習狀態就一直不在線,理科的東西對我來說不是一般的難,記得最深的是有一次我的物理考了9分。所以最後在文理分科的時候,我選了文科,但是各科成績也不是很突出,最後在高考的時候,也沒有考好。我覺得自己在初中的時候就把精力用完了,所以在高中自然沒有什麼潛力可以挖掘了。不過也可能自己就是有些笨的那種人。

但是,與我相反的是高中同班的一個學霸。她是那種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的人。每次考試都是年級前三。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如此。在老師讓她分享考試經驗的時候,她說自己從初中開始在12點之前就沒有睡過覺,平常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由此可見,並不是所有人在高強度狀態下學習,長大後反而沒有潛力的,也有很多人是那種越高強度越能夠激發他們潛力的。

關注張小咖啊,一個正經的女青年,在這裡你將看到更多不同的見解,更多最新的教育信息。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題主吧!

先說兩個孩子的故事。一個是我的兒子,另一個是我鄰居家的女兒。

他們兩個從小學三年級成為同學(別誤會,我鄰居家是孩子三年級的時候剛搬來的),並且一直一個班,鄰居家的女兒一直比我兒子學習好,每次考試人家都是名列前茅,我兒子也就是中遊學生。升初中人家女兒是班級第一名,我兒子是第十七名。每當寒暑假,人家媽媽都是陪著學習,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再買一些相應的題集做(那時還沒有現在這些教育機構,輔導班的)。我兒子可好,不是學游泳,就是學滑冰,老師布置的作業有時候都難以完成,他寧願看書櫥裡面他根本看不懂的高中大學教材,也不願做作業。為此孩子父親經常埋怨我,說我白當了老師,能教好人家的孩子,不教自己的孩子……

初二我兒子的成績就明顯提高了,後來一路飆升,考上重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上學期間就被中科院物理所錄用了 。那個女孩卻發展平平,上的普通高中,普通大學,本科畢業就就業了。

也許這是個個案,但我覺得孩子小學期間沒必要把他們逼的那麼緊,一旦產生了厭惡感,也許就影響他一輩子。當然,也不能什麼都不會,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打不好後來想趕上都難。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小學階段孩子順其自然 ,只要知識拉不下就行,初中階段努力開發,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後面他自己就徹底懂事了,應該錯不了。

(圖片均來自網路)


我認為,提前開發孩子大腦,很容易被熬成渣,成績到了初中、高中就掉下來了,沒有了上升的潛力。這種說法沒有道理。

提前開發孩子的大腦沒有錯,錯的是方法。有些家長為了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惜花費重金,整天帶孩子奔波於各種教育機構。他們沒考慮孩子的天賦,也不顧孩子的興趣,只是盲目地填鴨式往裡硬灌,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首先,早期教育不一定要上早教班。早期教育要在有趣的玩耍中進行。以前沒有早教班,但早教確實存在,只是沒被人們發覺而已。比如,多子女家庭,父母忙於幹活,哥哥、姐姐就是早教老師。記得沒上學之前,我喜歡看哥和姐寫作業,有時也跟著湊熱鬧,寫幾個字母或畫幾張畫等。村裡請劇團來演出,我姐就把戲曲里的主要人物畫出剪下,並糊在硬紙板上。然後在院子里搭個「戲台」,我們就用手拿著這些人物演戲,有點像木演偶戲,人物動作、語言由我們操縱,這不是在玩耍中鍛煉大腦嗎?那時沒有電視,晚上早早躺在床上睡不著,我們就輪流講故事。那時候沒有課外書看,哪裡有故事可講,當然是自己編了,而且誰編得不好聽,就會遭到姐妹們的抗議。現在回想起來才感覺到,那不就是語言表達和想像能力的訓練么?如今,多數家庭沒有這種條件了,但早教老師就應該是父母哦!但必須是在玩耍中對孩子進行訓練,而不是刻意地去要求這個,規定那個。

其次,讓孩子喜歡念書,不把寫作業當成累贅。像題主所說,孩子「從小在高強度狀態下學習,到高年級就熬成渣了,沒有潛力了。」從這句話里的一個「熬」字可以看出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他們對學習不志願,只是無可奈何。我小時候最怕的是放假,因為放假要上山下坡拾草挖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凡是腦子夠用的孩子都喜歡在屋裡學習而不是去幹活。而現在的孩子一聽說要放假,會高興地齊聲呼喊:「噢耶」!

他們如此興奮,還不是因為放假不但不用幹活,還有一大堆好玩的任其享樂么?所以,想讓孩子喜歡學習,各種玩具,特別是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是不是也該控制一下呢?不要等孩子玩上了癮才著急,從一開始就得有規矩。這方面,家長要為孩子做榜樣。如果你一下班就玩手機,卻嚷著不讓孩子玩,可能嗎?如果家長回家除了做家務,然後就坐下來看書、讀報,孩子自然也會收心。等孩子有了學習興趣,讀書不再是「熬」,到了高年級怎麼會沒有潛力了呢?

第三,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爭強好勝不是壞事。我小時候,學校並不重視學習成績,考試也不排榜,但我靠著上進心才會努力學習,因為總想聽到老師的表揚唄!看到前不久小學生因沒完成寒假作業而跳樓的報道,我感到不可思議。我們那時家裡窮,學慣用具缺乏,只有學期末老師把用完了的課堂作業本發下來,才有機會用買的本子(平日都是自己訂的本子)寫字。對於我來說,可以用買的本子(反面)寫寒假作業,那是多麼高興的事情!老師布置每個生字寫5遍,我就寫10遍,因為超額完成作業會受表揚!我不理解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好的條件,為何卻不珍惜?其實就是條件太好慣出來的病!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是否可回憶一下自己當年的情況,也許會有些啟發。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孩子的學習要從小就抓,否則,一切都免談。


很理解所提問題的家長的糾結和左右為難。優秀的孩子沒有不用功的,這是永恆的真理。家有初中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經驗。

1、題目中所講的高強度,是死記硬背,同類型的題目無數次的演練,為考題而愉悅,為取得高分數而學習。的確,這樣的學習方法會在某一次的考試中取得好的效果,在小學可能很有用,但是隨著年級的提升,中高考的改革,想用死讀書高強度來取得想高分數就會越來越困難。

2、比如近幾年的中考改革中,科目的出題範圍打破了以前的課本知識。拿語文舉例,其中古典文學和詩詞部分,已經有30%到50%是課本外的知識,如果你指望死讀書,而不是科學的掌握語言的規矩,活學活用,就一定會導致某些家長認為的熬成學渣,成績掉下來了,家長和孩子會陷入急躁狀態。

3、科學的開發大腦,不會導致大腦越用越木訥,越用越枯竭。科學系統的學習並不能使你的大腦過度開發,而是你的大腦開發存在盲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要局限於考試的知識,課本的知識反覆的學習。

解決辦法:放眼於課本基礎知識的範圍,有針對性、興趣點的開拓學習。往往高手之間的較量是思維模式上的較量,是眼界和知識面的較量,是幾個大家都不會,唯有我學習和見識到的題目的較量。

4、高強度的訓練是疲勞戰術的訓練。會導致思想上的懶惰,思維固話混亂,從而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試想逼迫的學習怎麼能提高興趣,這麼可能產生要我學成我要學。

解決方法:適當的訓練結合系統的教學體系,圍繞教學體系這一中心來運行,切忌盲目。多從興趣點引導孩子,外圍上滲透知識點,逐漸進入學科的深度愛好和學習中。

5、孩子成績的好壞不是一時造成的。家長焦慮的原因有時候是長期不關注孩子。等關注了就發現成就下滑的厲害,著急的去找輔導班,強制性的刷題等等,這種急躁的行為只會適得其反。

解決辦法:循序漸進的觀察孩子,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學習查缺補漏,不是所有的輔導班都是不好的,孩子缺少什麼,大家給孩子補充什麼,在補習之前要和孩子商量,從思想角度上讓孩子認識到知識不完備的缺憾和重要性。

知識是逐漸積累的過程,沒有急性的靈丹妙藥瞬間讓孩子成才,所以題目中家長糾結的每個階段是不是,把握好孩子學習階段的度,結合孩子的自身情況,合理的科學的開發大腦。

三毛用心原創每篇問答和文章,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評論轉發,一起交流。


長期以來,家長們都信奉「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這句俗話,以為自己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了如指掌,在實施教育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早更快地離開起跑線,為孩子們設計他們的發展軌道。早教班、三歲學英語、四歲學樂器、五歲學奧數,讓孩子們還沒開始上學就已經整天奔波於各紅各樣的輔導班、特長班,本該在陽光下奔跑玩耍的孩子卻坐在了教室。家長可能對此信心滿滿,或者是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已見成效。然而,我想久而久之定有些孩子會厭煩這種學習,甚至較早的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失去興趣,以至於長大後學不夠用被認為沒有潛力。

高強度狀態下的學習壓力不僅僅來自家長,也有老師和學校的因素存在。近期又有報道繼公交上地鐵里馬路邊之後,寫作業的小朋友有圈佔了婚宴。寫作業不失為學習課本知識的一個辦法,但在我看來,太多的作業反而不利於學習。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寫太多的作業,這樣他們可以用來思考的時間必會減少。慢慢只會變成機械式的寫作業,對所學東西所寫內容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這樣可能會讓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失去自我學習的能力,讓他們缺乏積極活躍的思維,通過高強度的學習,學會了課本知識,然而學不會對其他事物的分析認識。

孩子在高強度狀態下學習的現象現已不是屈指而數,必須要有正確的對策來應對,我將對策概括為以下幾點:

(1)家長莫心急,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任何人都可以理解,但家長需要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能夠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願望,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靠自己處事,在必要時候給孩子以幫助以指導。當孩子可以這樣的時候相信他會更具潛力,走上更優秀吧!

(2)重視素質教育,讓學生不止待在課本中。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素質教育還需繼續推進,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能讓學生只在高強度下學習課本知識,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

(3)作為孩子作為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學會在高強度狀態下成長。如果改變不了環境也別讓環境改變了你,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下要有自我,要多審視自己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做什麼,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鍛煉抗壓能力,承受得住外界壞境的影響。這樣才能讓自己不被失去潛力。


開門見山,個人覺得這種觀點本身是不正確的。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無非就是覺得孩子小,高強度的學習太耗費腦力,也就是所謂的容易被熬成渣。認為孩子的智能只能需要保護,要留有餘地,不能過度開發,這樣才能保證在以後更為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也有著充分的實例。眼前的例子就是一些小學優秀生到了初中就不行了,一些初中優秀生到了高中成績下滑了,當然,不否認這樣事例。古有神童方仲永五歲即可指物為詩,被視為父親和鄉鄰的驕傲,長大後卻「泯然眾人矣」。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被稱為中國第一神童的寧鉑,13歲考取了中科大少年班,而後來發展平平,現今已經出家為僧。這些事件好像都在證實著腦力不可過度開發的命題。

其實,這些都是問題的表象。實質上,從生命科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腦力是用不完的。

現代人的腦容量大約是1300~1500毫升,對於我們一生來說,所經歷的事情都是完全可以記住的,人的大腦的腦細胞超過世界人口總數2倍多,其記憶貯存的功能可以超過任何一部計算機。那為什麼還會出現先優秀後平凡的現象呢?其實,還是一個教育和學習的方式方法的問題。

以方仲為例,方仲永後來的平庸是他的父親以子為傲,整日裡帶著孩子四處炫耀,不注重對兒子的後續教育,知識斷層接不上了,只能做平凡人。而寧鉑是一個特例,可能在我們俗世人的眼中他的生活是失敗的,但或許他已經進入到更高的精神領域,不是我們所能能理解的。

所以,小學,初中階段的高強度學習狀態,從事件本身說不會傷及孩子的大腦,事實上,無數成功人士的經歷都告訴我們他們從小到大一直都處於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並且始終很優秀,這也告訴我們大腦的儲存量和開發潛能是無限的。

對於小初中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孩子的健康狀況。

如果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多元化開放式,能吸引孩子的眼球,那麼孩子們會愉快的學習,這樣的教與學一定會產生共鳴,開出優秀的花朵。當然如果孩子的身體狀態不是很好,畢竟是在長身體的重要階段,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無需強迫孩子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心態要平和,健康成長才是第一步。那為什麼一些孩子成績下降了呢?我想,這應該是多方面的因素,如果教與學都失去了樂趣,教,是在被動地履行職責,學,已經成為了負擔, 讓孩子們感到的是苦惱和厭煩,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大的動力,當這些都不存在時,你還指望孩子成績優秀嗎?

結束語:所以,作為家長無需擔憂腦力的過度使用,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的優秀都離不開勤奮和堅持。希望您的孩子能一直優秀!


高強度狀態的學習不但無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反而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唯有培養孩子建立自我教育與學習興趣,孩子的成績才能如父母所期望突飛猛進。

現實中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學得還不夠。讓孩子投入過度學習,給孩子安排各種高強度緊張的課程和做不完的作業,或是硬塞知識給孩子,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興趣班。孩子學習內容越來越多,學習時間越來越長,這些都損傷著孩子的身心。孩子從學習中所獲得的快樂也越來越少,對書本和知識慢慢產生厭倦。

孩子被過度重視分數、過度投入學習、過度灌輸知識的過程中,也毀掉了自我教育能力與學習興趣。

我們身邊有很多真實案例:孩子上小學成績不好,但是到了高年級,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因過度學習取得的效果。實際是這些孩子父母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孩子的思維能力與學習方法上,並且讓孩子保留住了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逐漸意識到需要努力學習,就能夠全身心投入。

相反,有些孩子從幼兒園起就被逼著過度學習,結果學習成績反而越來越差。這不是孩子學得不夠,而是被過度教育毀掉了學習興趣與自我教育能力。

所以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首先讓興趣引導孩子,感興趣什麼,就從什麼開始。建立起孩子獨立思考能力,並讓孩子從中獲得知識,同時培養孩子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耐心和專註力。


問題不在於高強度的學習上,問題是,孩子的大把時間花在了什麼上面。

先說點題外話:喬姆斯基的語言觀里區分了語言能力和語言行為。用在語言學習領域,比如外國人學習漢語,很多情況下他們說出的話是不正確的,往往是由於其語言能力的缺失而形成的偏誤,而不是在說話過程中因為口誤等原因而產生的失誤。語言能力如果缺失,類似的句子說一百遍,仍然是錯的。

回到正題。在正確方向上的高強度的學習帶給一個人的必然是更多的信息,或者可以理解為更多的知識,我不認為高強度的學習會把孩子熬成渣,會磨平他的潛力。相反,正確的引導下,孩子學習到的所有有益的東西,一定會在其將來的人生中發揮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高強度的學習上,而是在於,把時間花在了學習什麼上面。用最通俗的話講,對於小孩子來說,需要培養的是其學習能力,而不在於具體的技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以及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有著非常多的時間學習具體技能。但客觀來說,學習能力的強弱,和童年時期的教育直接相關,學習能力強,長大以後不管從事什麼領域,對新知識都會接受得很快,受益終生。

現在的教育誤區,就是所謂贏在起跑線,把孩子所有時間全部佔滿,在各種輔導班之間徘徊,然後再在孩子長大之後,懷疑是不是所謂高強度的學習磨平了孩子的天賦。

事實上,優秀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在長大之後的差距往往是全方位的,而絕不僅僅是在學習成績的某一方面。對於孩子能力培養,絕不僅僅在課堂。從最極端的角度看,只要不痴迷,遊戲對於孩子心智成長都是非常有益處的。培養學習能力,需要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努力,需要家長多方面的參與,不是輔導班的種類越多,孩子學到的東西越多。而且,一個人的能力,不僅僅在智力層面,比如情商,也非常重要。包括,對於新事物的好奇感,新知識的渴望感,這些世界觀層面上的東西,也是孩子培養過程中的重要部分。

總之,學習沒有錯,但不要把精力放錯了地方。


說一個真實現象吧!

西安某著名高中,全國百強里的,屬於家長打破頭都要進的那種。為了能進高中,很多家長從它的附屬幼兒園開始就花錢進。

每年升入高中的大約45%,屬於它自己的初中畢業生,其它是外招的優秀尖子生。

由於從小學開始,就高強度的學習訓練,一直到初中畢業,中考成績自然很不錯。

高中一開學,月考自己初中上來的學生一路絕塵,佔據大多數高分,但是高中老師並不欣喜,他們還是在關注外來的學生情況。

等到月考,已經旗鼓相當了,等到一學期結束,外來的學生優勢開始顯現了!

高中老師這才出了一口氣,情況正常。

問為什麼會這樣? 老師淡淡的說,初中的孩子潛力被早早的榨乾了,後勁不足了!

再仔細了解,除了頂尖的一部分外,其它的學生補課刷題熬夜,沒有假期,重複的訓練,早就沒了自我學習的敏銳能力,等老師來給總結,來早早的趕進度,所以到了高中,第一反應還是在哪裡補課?

由於初中已經學了高中一部分課程,所以先發優勢明顯,但隨後就慢慢的減少,最後被超越。

當然頂尖的那一部分還是很厲害的,人是有差距的,大部分靠補課刷題的就沒那麼幸運了。

學習是一個長跑運動,要合理的分配時間和精力,路還長著呢!

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


推薦閱讀:

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最好?
關於死亡和愛情,你想說什麼?
有什麼神奇又好吃的食物組合?
上聯:高山掉水水打山,名曰瀑布。下聯是什麼?
尋找范冰冰

TAG:教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