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教育是怎樣的,感覺他們學習很輕鬆,但人才卻很多,科學技術水平也很高?


美帝沒有一考定終生的情況,不代表他們學習很輕鬆,他們老師的要求比國內要高得多,不過不是解題、奧數這些罷了。

西方教育一脈相承,早年教育是有產階層的專屬,叫博雅教育。和實際工作沒直接關聯,現代的工學、理學等,都不存在,和中國源遠流長的應試教育更沒有半毛錢關係,沒誰來考你然後選你做官。當時教育基本就是神學、修辭、歷史、哲學等,所謂自然科學也屬於哲學,純屬個人的興緻。當然窮人家孩子天賦異稟學有所成也是有的,但絕不是范仲淹、歐陽修那樣靠上科舉後鯉魚躍龍門。

近代之後,教育大眾化,範圍上更廣了,自然科學等也單獨加入了進來。然而,其小學、中學階段,核心依然是秉承傳統的博雅教育,側重於認知世界,尤其是自身所處的社會,要閱讀大量的人文社科著作,要用掌握的語言來表達這些閱讀的成果,這些作業非常繁重。

還有大量的公民教育,怎麼表達政治訴求,怎麼闡述自己觀點,怎麼辯論說服別人。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和本地區的治安官互動,遇到情況怎麼處理等等。

所以,他們的學習一點也不輕鬆。社會自由度高和學習輕鬆沒有關係,老師一樣會監督你的學習,家長一樣會強制你學習。只是不搞應試罷了,一樣會有考試,會有成績,你的平時成績就是你申請學校的本錢,不好好學習一樣上不了大學,上了大學不好好學習,一樣不能畢業。

科技水平不光很高,應該說是最高,遠遠領先中國。別聽一些人瞎吹逼什麼中國基礎教育遙遙領先,那只是比別人先行一步罷了。別人也有中學時候把微積分、解析幾何這些學完的,也有計算機玩的非常好的,只是說這些只是個人愛好,沒做全體要求。真正以後會從事科技工作的就是這些愛好者,你把這些愛好者和中國的比比,就知道誰水平高了。

總的來說,西方教育的核心部分,中國教育是省略狀態的,這些時間用來做題,創造了一種基礎教育領先的假象,然而這種泡沫到了大學和社會階段,就露陷了。


美國的教育水平整體水平我不敢說,既然問題中提到了科學技術水平,我想從科學教育的角度來談談美國的教育水平。

美國的小學科學是由數學老師教授的,也就是數學老師和科學教師是一位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採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就是將學生分為幾層,高水平、普通水平和低水平。對於高水平的學生,老師一般會給與學生更多的內容,更高深的內容,對於普通水平的學生給與正常課程標準的教學,對於低水平的學生,要給與容易一些的內容,同時老師還要對低水平的學生給補課。美國的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不是孩子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同時,老師在放學後,還要開設課後俱樂部,有興趣的學生可以繼續參加課後俱樂部,這種俱樂部是免費的。我有一種感受,美國的科學教育是給與所有的學生最基本的教育,但是給與對科學技術有興趣的學生非常充分的教育。

並且,美國從國家層面上重視科學教育。曾經出台過《不讓一個孩子落後(NCLB)》的法案,就是要求讓每一個孩子都不被落下。在1989年就開始了2061計劃,提出到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回歸地球的時候,美國的人民都具備基本科學素養。在2003年,美國奧巴馬總統開啟了教育創新計劃,提出加強國家的STEM人才的培養,同時還鼓勵國外的留學生在美國學習STEM有關專業。所有的這些都讓美國的STEM教育的人才源源不斷。

你所看到的美國學生的輕鬆,都是那些對科學沒有興趣的孩子,真正的對科學有興趣的孩子都在圖書館裡積極的查資料,在刻苦讀書呢。他們那些愛學習的孩子刻苦程度一點不輸中國孩子。只不過是不愛學習的孩子,美國的教育有點放棄的意思,所以,就看到很多孩子不好好學習,中國孩子一去就考第一名。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背後是那些刻苦的孩子。


看了許多美國留學人員寫的心得體會,美國的教育好象沒有那麼高大上!

在美國,沒有升學統考,教師自己出題考試,導致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敷衍塞責,布希上台後,搞了NCLB,推行標準化測試,也就是州內的統考,在中國統考就早已習以為常了!

NCLB遭來教育界的隆隆罵聲,學校可以不參加,但不參加的學校,政府可以不撥經費,迫使許多學校參加。但是州政府迫於壓力,又對相當一部分學校行駛豁免,50州已有33州得到NCLB豁免權,質量怎能保障?

國內宣傳的創新教育,類似於國內的興趣小組或科技節活動。軟硬體好的學校自己搞,條件差的學區專員組織搞,也可藉助大學資源搞。創新教育各盡所能,並非是教育方針!

因為基礎教育參差不齊,所以國外高校通常採用寬進嚴出的辦法!


美國的學生在小學和初中確實過得相對輕鬆愉快,好多時間都是在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說小學側重一些集體或者小組形式的活動。初中則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的興趣小組,包括體育,音樂等。高中以後則完全是另外一種生活。學生們早上6:30 出門,晚上做作業和項目到11、12點也是常有的事,相當辛苦。最主要的是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是非常自主了,選什麼課,什麼時間上,要自己定。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到美國上大學後有些會覺得吃力、不適應,因為和他們一起上課的本土孩子已經在4年的高中里基本上適應了大學的學習環境和方式。

美國學生同樣要考試、同樣要有出勤,同樣記GAP成績。不同的是他們沒有一個有形或者無形的統一尺度來衡量所有的學生優劣對錯。每個人都可以決定他自己的選擇優先順序,而且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我們的學生數學好,但是並不太善於如何應用它來幫助我們思考。美國人不是『都不怎麼愛學習』 ,可以說美國適合學習、愛科學的人去學習了,出了很多人才。不愛學習的人也在不務正業當中自然地找到了他們的需要。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美國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