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早晨吃飯見一對老伴各要了一碗粥,吃完認為粥太稀吃不飽和店家吵起來,你怎麼看這事?


呵呵,觀念問題。

一般早餐店的的粥也叫「稀飯」,白色為主,粘稠度以10劃分的話,在5-6左右。打上來的稀飯流動性較強,稍燙,需要涼3分鐘左右最佳,此時的稀飯才不會傷胃,配以小菜,適合各色人群食用。 早餐店的稀飯之所以稀,不僅是因為成本。如果說店家舍不點白米,就太冤枉人了。只要是餐飲,他們的飯菜都是從大眾口味考慮,不會偏向哪一個人群。

而一般家裡煮粥,尤其是鄉村人家,要麼是白稀飯,要麼會在稀飯里加花生或豆類,粘稠度在8-9左右。 所以認為早餐店的粥太稀,不能說完全無理取鬧,但早餐店的稀飯主要作用是為了墊肚子。你去吃西餐,就那麼點東西,有幾個能吃飽的?如果為了這個就要吵起來,會讓雙方都難堪。


感謝邀請

對於這個問題,我表示理解老人的做法。現在的早餐五花八門的,想吃什麼都能買的到,但是就有一類人喜歡早上喝粥,那就是老年人,喝這暖和還暖胃。為什麼有的老人會計較粥希喝不飽呢

我們都知道那個年代一碗粥又能當菜吃又能當飯吃,關鍵是能吃飽啊,也就習慣的覺得一碗粥能吃飽,現在呢,一碗粥的米是少了在少,水加了再加,還得加點澱粉讓人看見有米,因為利潤高啊,能多掙錢啊。其實現在的老人也不缺那個粥的錢,就覺得以前一碗粥能吃飽,現在一碗粥也能吃飽,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我們左右不了。

我覺得我們能做的就是再遇到這樣的老人就給他們一碗濃濃的粥,現在不是提倡關愛老人,愛護老人嘛,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為他們行個方便吧


做生意有一條理:和氣生財!老人大都掛了一名「老糊塗」,而年輕人是和老糊塗沾不上邊的。另一是老人的錢大多是子女給的,用錢大多「小氣」了點,當你細心的給他們講清道理後,他們大多也是通情達理的。有一句「老人成細」,就是人老了以後,性格也會變得象小孩一樣。認清了以上的道理。不就是一碗粥的事,可向老人講明道理,賣給大家的都一樣,童叟無欺,而一碗粥的價值也不值一吵,不要因小失大……和諧社會,和老人爭吵自己生意影不說,人格也降低了。如此之事處理不難,心平氣靜,一笑了之就過去……


這樣的早餐經歷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過吧。這並非個例。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借用一句著名的話,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

倘若是對年紀稍大的人,我們應該知道在他們那個年代,物質雖然缺乏,但是東西是真材實料。當然,不管是誰他們敢於站出來反映這個問題,勇氣可嘉。同時深深說明了這個時代的一些風氣。在這個時代,且不管分量如何,能好好活著就不容易。君不見染色饅頭,君不見酸奶里的皮革,君不見大頭奶粉。。。。。這些食品安全讓人心驚膽戰。所以應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還要關心民生,降低物價,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謝邀。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推文,一個30歲以上但比起她的夥伴看似沒什麼成長的女生,她也在喝粥,覺得比平時的分量少,就和店主吵起來,吵完後她哭了,哭的原因是她這年紀居然還為幾塊錢的粥和別人吵架,很是心酸。這個故事的老伴,如果不是生活上的拮据,誰會和店主吵起來呢,誰還給不起另一碗粥的錢(較真的人除外)。這種類似的事情生活上很常見到,希望我們雙方都互尊互助,和諧社會由我們造。


真的很普通的一件生活中的瑣事,似乎放到這裡來供大家探討沒多大現實意義。

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在學習做人。最終的評語如何也只能等到日暮黃昏。年齡也並不是評判的標準,人性各異,幾十年的春秋輪迴早已形成一個人的德行人品。這裡能怨商家的精明、小氣?還是該指責那二老為老不尊?一碗稀粥就想填飽肚腹?不如願就撒氣有失年輪!

現實中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公交車上為座位和年輕人拉扯爭執的也時常有老年人。尊老愛幼是全社會極力推崇的社會公德。但是,年齡大更不能為老不尊。做表率迎尊敬互遵互禮,全社會大家庭才能祥瑞和平。又怎會因一碗粥發飆眾庭。


推薦閱讀:

冬季寶寶適合喝什麼粥
胃不好,早餐喝什麼粥比較合適?

TAG:社會 |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