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什麼時候體會到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嫁出去了?


我跟老公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按說不是遠嫁,回家最多也就半個小時。可即便如此,每次會娘家最多也就一周一次,有時候兩三個才回一次家。小時候每年過年一大家子都很開心,可是自從結了婚以後,每年大年三十都在老公家過,我爸媽他們自己在家,我每次一到過年都覺得很難受。如果兩個人都在外地好像還能選擇今年去你家,明年去他家,可是都在本地的家庭,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我平常覺得我老公不是大男子主義,很好溝通,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問他明年去我們家過年怎麼樣,誰知道他想都沒想下意識就說不可能。可想而知中國的傳統思想有多麼的不合時宜。

每次像過年吃飯啊,家庭聚會這種時候,我們家總是要退讓,先緊著老公家的安排,我們家的有時間就去,沒時間就不去。我老公到我們家聚會,就吃飯,玩手機,一句話不說也不會有人說什麼。我要是去他們家,不僅要哄長輩,還要對他們家的哥哥嫂子什麼的都有所了解,我老公連我們自己的親戚都認不全,平常感覺沒什麼,可是一有對比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一嫁人,對父母來書就是外人了,可是公公婆婆也不把我當自己人。這才是最可悲的。


你什麼時候體會到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嫁出去了?過年的時候!我們這裡有個風俗,過年的時候一般是不讓女兒回娘家的。除非娘家沒有親兄弟(我們俗稱沒有人,也就是沒有後人),也沒有五府以里的親人。(也就是五代以內,我父親兄弟五個,人多著呢!)

記得我出嫁的第一年,在婆婆家住了三天,那時還沒有手機電話,婆婆家也沒有電視機,(我們結婚什麼彩禮也沒要,當時個別人有要電視機的),時間那個難熬啊!好歹熬到第三天早上,天剛亮就收拾東西回娘家了。第二年過年,直接把娘家的電視機帶過去了,儘管當時只有兩個頻道,一個中央電視台,一個省電視台,電視機也是黑白的 ,節目也比較單一,沒有室外天線還時常雪花滿屏,但還是蠻開心??的,那幾天幾乎全村人都去看過,有那麼多人陪伴,感覺時間好過了許多。再後來就有了兒子,從此沒有了寂寞感。

近幾年公婆沒了,弟弟就想接我們一起過年,反正我們都在外面,也不回老家(自從爺爺奶奶沒有了,我們一般就不回老家過年了,都是年前一起去老家看望叔叔嬸嬸的),可八十多歲的老媽堅持不讓去,非說等她走了她管不著,有她在閨女就不能回娘家過年。無語??了!只有這個時候我是真的覺得自己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從視頻上看到一家人快快樂樂的喝酒??看春晚,只有自己是一個外人了!嫁出去了就是嫁出去了!

我們這代人就這樣了,現在的獨生子女一般就沒這些禁忌了,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什麼時候回,應該是沒有這感覺了吧!

我是林林媽媽,歡迎您駐足留言。說說你們的感想!

本文圖片系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01、

最最最明顯的,我們這裡的風俗,大年初一,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

(風俗,所以別問我為什麼)

婚後第一年,大年30晚上和老公吵架了,生了很大一場氣。

初一早上,還在生氣。於是就自己從家裡走了出來。

7點多的大街上,清靜的不得了。

一個人都見不到。

一個人在街上晃蕩了許久,不知道要去哪裡。

02、

人家都在家裡團團圓圓的過年,我卻沒有去處。

不能去爸媽家,怕他們擔心,也不想因此而搞得兩家家長摻和進來。

一直以來,和老公吵架,秉承的原則就是不驚動雙方老人,

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比較好。

03、

大街上幾乎是計程車都沒有。晃蕩了多久我自己都忘記了。

最後,實在是沒地方去了,(很多賓館都關門了)

就找了好久,找到一輛計程車,

打車去了我自己婚前買的一個小房子里,

自己在那躺了許久許久。

直到後來,婆婆全家有集體活動,給我打電話,

我才知道公婆知道了我們吵架的事情。

公婆開車接我了。我才回家。

04、

那之後,感覺父母家再也不是我的家了。

再後來,弟弟有了女朋友,結婚了。

逢年過年,就知道,他們才是一家人。

而我,已經成了客人。

如今,覺得有老公,有兒子的地方就是自己家。

至於父母,好好孝敬他們便是。


獨生女家庭,就不會有這種感覺,春節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回娘家,根本不會再乎日子和習俗。

多子女家庭,只要觀念不守舊,鄙視不講人性的習俗,也沒這方面的困擾。但是,多子女家庭,大多會有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70年末開始執行的計劃生育,但凡能背著政策,強行要多個孩子的家庭,大多都是觀念比較保守的,對傳統的一切習俗非常看重。自然,也會在生活里講究這些。

好在,現在講究平等與尊重,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認為女兒結婚,是出嫁的過程,自然也會把女兒視為珍寶,慢慢的,中國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糟粕風俗 ,會隨著時代逐漸消亡。


我感覺自從弟弟結婚後,就深深的體會到自己真的不是這家人了,在自己父母身上體會不到,但在弟弟,弟媳身上能體會的到。

可能在城裡沒有強烈體會到的,但在農村真的,提起來有點心酸,我是遠嫁,我們結婚和弟弟結婚相差一年,有女兒的時候,弟弟還在談戀愛,我媽說趁著現在弟弟沒結婚讓我和女兒去住兩個月,但是那時候弟媳也去我們家,看到我們住在那裡,就問我弟,你姐是不是每次來,都打算住這麼久的,這些話都是我弟學的,也是為了讓我媽聽,看我媽怎麼說,我媽說,你姐嫁的遠,來住是肯定的,本來就是兩個院,我爸是給我弟準備了新房裝修好了,讓他們結婚,接到新房子里,等到我住了兩個月回了婆家,沒過幾個月,他們有結婚,我媽說別來了,把禮錢,打到他們卡上,我說,就一個弟,不去落話柄,最後去了,他們結過婚,第三天我就回了,到第二年有了侄子去了,媽說,這次來住段時間,去給侄子了兩千塊錢,買了幾套衣服,剛開始兩口都很高興,沒幾天就不一樣了,侄子才一個多月,天天睡覺,我媽有時候看到侄子睡了,會抱我女兒,弟媳就會說,親人家家裡的白親,親自己的孫子才是應該的,搞得我爸媽都不敢抱我女兒了,有時候,我弟也會故意笑著說,你娘兩個,住俺家,吃俺里,喝俺里,弟媳就會在一旁撇嘴,我當時好像還回去,好像說我吃你的了嗎,家裡什麼是你掙的,再說我的地還在這呢,但是我沒有,心想不讓父母生氣了,但是弟弟說出這句話,我很傷心,以前出去上班,什麼自己不舍的買的,都給他買,現在在她心裡,我可能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親戚。

不管小時候,在家多麼嬌生慣養,一旦嫁出去了,什麼都是從前了,雖然家還是那個家,但是不是你的家,不可以肆無忌憚的做事,感覺每次在弟媳面前就是寄人籬下的感覺


嫁出去了就是真的嫁出去了,別相信渣男說的,嫁了又不是不回娘家了,嫁了又不是不管父母了等等了,事實嫁人前和嫁人後天大的區別,哪怕你自己覺得無所謂,婆家或者其他人都會給你背上無形的枷鎖,然後老公罵你貼錢顧娘家了!天天往娘家跑!過年還回娘家?父母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別人家,父母要養老的時候,你老公說有小舅子,父母需要人侍候的時候,婆家說你已經嫁人了,這是媳婦的事,等等等!!!這些都是不公平的婚姻,男女有別,男女不平等,事實女人嫁人了就嫁了,該你風光大嫁的時候別低調別將就,一定要風風光光的嫁出去,過得好別忘了自己的父母,過得不好,她們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結婚當天唄,婚禮儀式結束


推薦閱讀:

從心開始,品牌故事由來,分享創始人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從根本上被改變嗎?
為什麼孩子到十二歲就開始頂嘴了?
將孤島變成世外桃源

TAG:社會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