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孫子太康被后羿奪權,可以說后羿是篡權嗎?


從君臣關係來看,至少是欺君之罪。

堯舜禹之後,大禹之子啟開創夏朝,第二任天子是太康。

太康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好酒,好色,好獵。太康痛飲不休,積簡成山也不過問,縱慾淫樂,夏朝後宮嬪妃,由帝啟時數人增至五十多人,又遍求天下良犬獵鷹。

太康不以宮中為樂,大放車馬犬鷹,率六師大獵於冀之野。召有窮氏首領后羿,會獵於管涔之山。

有窮氏,這個部落的首領都叫羿,為區分帝堯時期的羿,我們稱太康時期的羿為后羿。民間傳說將羿與后羿的事迹合併,創造了一個神話人物后羿。

有窮氏人人善射,典型的東夷特徵。東夷的「夷」字,由「弓」+「人」組成。

后羿神勇奇技,單手舉千鈞,射無不中。陽翟之士民謀亂,有窮羿聞之,率其徒眾千餘人來定有夏。太康賜彤弓一把,彤矢一百,得專征伐。

彤弓是當時拉力最大的一種強弓,彤矢則鋒利無匹,彤弓彤矢都塗上朱漆,特別顯眼。由於特別珍貴且一般人拉不開弓弦,彤弓主要作為一種榮譽,向同僚和下屬展示,並且傳承給子孫後代。

太康起高樓,造畫堂、增修宮院,日以土木勞民力,廣納卿士之女為妃嬪。太康給自己挖的最大的坑,是遷都斟[zhēn]鄩[xún](河南洛陽偃師市),方便北渡黃河去太行山狩獵。

帝啟駕崩後,山東半島東夷諸部皆不來朝。東夷九個部落叛亂,九夷號稱九萬大軍(實則一萬左右),攻城蹂田,殺人搶貨。夏朝數次派出大軍前往平亂,均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太康令胤[yìn]與后羿共擊九夷。

胤乃帝嚳之子叔豹之後,官至司馬,攬六師,主征伐。

胤[yìn]率王師與宗室諸侯大軍東進,連破畎[quǎn]夷、於夷、黃夷、風夷,誅四夷首領。

后羿率本部與非黃帝系諸侯,深入山東半島,渡過濟水後遭遇五夷。這次戰鬥中,后羿軍約二千多人,對方人數五六千,后羿軍呈現敗勢。

后羿的戰車左衝右突,駕馭者和車右均陣亡,四匹戰馬均倒在血泊中,連戰車也也側翻了。后羿用渾鐵長矛殺出重圍,擊殺數十敵人,眼看長矛斷了,夷人結陣舉盾迫近過來。

后羿退到側翻的戰車旁,彤弓彤矢,奮力一射。但見紅光一閃,一箭射穿方夷首領的盾牌和鎧甲。原來東夷盾牌都是竹製,后羿的彤矢正是從竹片的縫隙處射入,再穿透竹甲,箭頭透背而出。

后羿身形雄偉,血染戰袍,有一股威懾眾生難以言述的逼人氣勢,活像冥府內的魔神來到人間。五夷人人大駭,呼之為神,方夷更是陣腳大亂,大隊人馬持盾卻不住後退。后羿以一人之力,決定一場戰鬥的走向。

五夷只剩四夷,他們很快改變戰術,一面有組織後撤,一面搬取救兵。

四夷撤到膠水東岸,終於迎來他們的救星。此人名叫逄蒙,力舉千鈞,挽五百石弓,有善射之名。

雙方隔著膠水列陣,重頭戲就是后羿與逄蒙對射。

后羿容顏俊偉,深黑的長髮披散兩肩,鋼箍環額,雙目深遂、神光內蘊、不可測度。

逄蒙身長丈二,皮冠布袍,背一張大木弓。

逄蒙試射一箭向后羿口鼻之間的人中,由於距離太遠箭矢最後已成強弩之末,后羿一口咬住箭頭。逄蒙用盡十分力氣一箭射向后羿胸口,這一箭力度很大,至少能射穿后羿胸膛,誰料后羿兩根指頭穩穩鉗住箭身。

輪到后羿射箭,逄懞直覺電光一閃,恍如隔世。身後數丈遠的一直旗杆應聲而倒,逄蒙卻毫髮無損。

膠水兩岸齊聲喝彩道 :「神箭!」在那個崇尚英雄的時代,即使身處敵對方,也會為英雄喝彩。

逄蒙將弓矢投入水中,嘆道:「吾空半生稱善射之名,今乃知天下有神射矣 !」 逄蒙隔水下拜道 :「如弟子亦可學乎?」

其實后羿最愛善射之人,一直想收徒卻沒尋到足夠資格之人,見逄蒙的射技很不錯,便有意收伏他,當即答道:「可!」

逄蒙大喜,起身轉頭,拔刀走向四夷部落首領。東夷兵見狀,立即向前護住首領。逄蒙乃無主之人,此刻只想給師父見面禮,見人就砍。當所有人注意力都在逄蒙身上,一支暗箭射穿白夷首領咽喉。

東夷大亂,逄蒙趁勢連斬赤夷、玄夷、陽夷三位東夷部落首領,總算沒落下投名狀。

后羿率主師渡河,四夷跪拜投誠。此後東夷部落數十年不敢作亂,一些部落投向后羿,視其為部落聯盟首領。

逄蒙提三夷首領人頭,來到羿車下,擲刀置頭於地,叩馬而拜道:「此三首領人頭,乃弟子贄見之儀」。后羿大喜,下車引手,其登車入陣,取酒相勞,陳說生平,便為師徒。

再說射暗箭那人,名為寒浞,乃東夷有寒氏(今山東濰坊市)部落首領之子。寒浞從小巧言令色,顛倒是非,為父親不喜。成人後寒浞奇奸詭智,變詐百出,在本族內聲名狼藉。此番九夷叛亂,寒浞瞞著父親,帶一幫奸孽小人來給九夷助陣。他見敗勢已成,立即施以暗箭,反而成為后羿的有功之臣。

寒浞兩撇焦黃鼠須,眯著一雙睛,縮頭聳肩,形貌猥瑣,善於察言觀色,說起話來舌燦蓮花。后羿乃大悅,將逄蒙和寒浞都留在身邊。

太康即位第二十年,司馬胤去世,能夠壓制后羿的人去世。有些人是要在死後才能體現價值的。

太康再無束縛,不久就去北渡黃河遊獵。

田獵場中,一隻麋鹿被大呼小叫的天子軍一路追殺,又被隱身在暗處的眾多將士驅趕其奔向天子方向,終於中了兩箭,箭矢輕飄飄的未傷要害,渾若無事繼續亂奔。

火堆上還架著幾隻烤得吱吱冒油的野兔,這是禁衛軍所獵,天子的目標自然還是麋鹿。宦官滿面紅光地搖動烤架烤制野兔,不斷地抓著鹽巴和各種佐料向焦黃的兔肉上灑著,再用鋒利的小刀切下一片兔肉,太康毫不客氣吃了半隻小兔,又飲一籌酒,這才招呼大家繼續追擊麋鹿。

天子離開,氣氛頓時鬆弛下來。禁衛軍興高彩烈圍坐過來,武器盔甲隨手一扔,毫無顧忌地以手抓食,又以大碗飲酒,有人眉飛色舞地講起各種小道消息。

田獵場沒有虎豹猛獸,又隱藏上千斥候負責驅趕獵物和保護天子,場外還有數千人護駕,太康身邊只有十多人。禁衛軍為了不驚擾天子,只是象徵性遠遠尾隨。

月色下,數十騎兵馳上不遠處的丘陵高地,勒馬停下,尚有眾多部隊在後方密林止騎不前,列成陣勢,隊形整而不亂,顯示出對方是有組織的精銳。

眼睛最利的一名將領驚道:「是東夷人,是羿!」

太康一顆心「卜卜」狂跳起來,只見對方騎陣裂開,三騎緩馳而來,領頭的正是頭扎鋼箍、長發垂肩,狀如魔神的后羿,左右伴著的逄蒙和寒浞。

三騎直趨太康車前,勒馬卻不下馬致君臣之禮。

太康顫聲道:「羿……」

太康的人均生出奇怪感覺,為何這麼多東夷人近到眼前,外圍的數千王師沒有發現,獵場內上千隱藏的斥候也沒預警,真是細思極恐。

一個剛正的聲音喊道:「大膽東夷,見天子還不下馬行禮!」

「禮」字音未落,寒浞的馬頭輕甩,一道寒芒射出,說話的禁衛咽喉被射穿。

寒浞將弓綁在馬腹右側,右腳撐住,箭袋也綁在右腿上。射箭時左邊半側對敵人,右手悄悄取出箭矢,左手輕拉馬繩,讓馬頭輕輕向左側一甩,利箭從右側急速射出。當馬頭回復中間,一切回復原樣,因為左手微抬,擋住了右手的小動作。寒浞背上還有一把大弓和箭袋,對方只覺寒浞馬頭處寒芒一閃,卻無人看到他彎弓搭箭。

寒浞放冷箭的本事一流,再加上后羿的指點,射術也提升不少。這一箭的效果讓對方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明知形勢兇險,太康卻不敢質問。

后羿神色平靜,目光投往太康,不徐不疾的道:「大王請先恕臣遲來護駕之罪,斟鄩民變,不宜前往。為安全之計,請大王立即遷居陽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遲恐不及。」

太康心直沉下去,差點想當眾大哭一場,以泄心頭驚恐。太康與后羿都在壯年,看起來卻像后羿的父輩,臉容蒼白,雙目無神,顯是縱慾過度的結果。在眼前的形勢下,他可以說「不」嗎?

后羿截斷太康歸國之路,囚禁於陽夏,史稱太康失國。

后羿自任太宰,以寒浞為司徒,掌政事,以逄蒙為司馬,掌兵事。


不算篡權!!!他們不是一個民族!從大禹治水開始說起!

距今4100年前,距離地球1億5千萬公里之遙的太陽之上,黑子又開始了11年一度的周期變化,它的變化直接給受它庇護的地球帶來了影響!

太陽黑子

太行山上,突然開始的持續降雨給奔騰在其上的河流注入了新鮮血液,河流開始溢出河道。

泛濫的雨季持續不停,大規模的山洪持續暴發在太行山上,大水開始沖向低處。

匯合在一起的山洪遂即衝擊而下,與平原低處的黃河合流,黃河水量大增!

上古時期傳說中的大水災開始了!

這時遠在太行山500里遠的山東泰山一帶,世代居住其上的東夷族一部對黃河泛濫中原一事,感覺很是滿不在乎!

是啊,水往低處流,你們站得高,當然不著急了!

當時的黃河泛濫區域主要在海河平原、黃淮平原以及江淮平原。

這一地區假如從上帝的視角來看,可謂是一馬平川,奔騰的黃河水正處於用武之地!

黃河正在威武的掃蕩著由北至南的扇形狀區域之間。

水災泛濫區

在泛濫的黃河下游居住的東夷族大部以及黎苗之一部所受到的災害真可稱的上是滅族之難!

於是兩族開始聯繫在黃河上游居住的夏族。

經歷了堯、舜、禹三代夏族首領與黎、苗、夷三族的努力,終於收服了黃河!

黃河雖然暫時被馴服,但是它給中原之地留下了許多廣袤深幽的沼澤大湖,以及滿地亂竄的大象!

在這期間,大禹王所提出的『』疏導之策『』可謂是高明至極!

公元前2146年,依靠大禹王治水留下的資本,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

夏朝的建立,直接結束了上古時代的禪讓制,開創了家天下的先河!

夏族與黎族以及夷族分布圖

這時,有一個首領正在自斟自飲!

在他看來,這件普天同慶的大事和他沒有一毛錢關係!

他就是遠在夏都陽城800里地之外的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后羿,其人長於弓矢,所部擅長射獵。

以武力對比其他臨近部族來說,十分強大!

后羿表示:我和夏朝沒買賣,夏朝沒事別過來!

的確,這部分東夷族依靠山東丘陵的高險並沒有得到大禹治水的恩惠!

后羿部落與夏都陽城

於是在大水災中沒有受到損失的東夷人,尤其是有窮氏打頭的夷族人開始逐漸下山向中原之地蠶食!

公元前2170年,啟的兒子太康已經接任了啟的王位。

這位夏王繼位後最愛做的事就是狩獵、狩獵、無休止的狩獵!

史載太康出門後曾經『十旬不返』,人送「狩獵發燒王」。

夏都陽城的城門又一次打開了,高調的夏王太康又一次出門了,這一次《史記》給他的記載是有去無還!

有窮氏首領后羿趁其國都空虛,立即發兵襲滅了夏朝,自建國號『有窮』,都於窮石。

太康遂逃到了斟潯氏(今河南省鞏縣)!

后羿作亂

後來,后羿又被下克上的部下寒浞所殺,可是以他們為首的夷族部族仍然佔據了中原之地,長達四十年!

直到公元前2079年,少康復國!

自從太康以後,歷史所記載的夏朝征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與這部分山東地區的夷族作戰。

直到夏朝最後一任君主桀被南下的東夷族另一強大部落商人所滅!


難得有人還記得這段歷史,特來嘗試回答一下

后羿是一名神箭手,因民間傳說中曾射下9個太陽,拯救百姓而被大家熟知。其妻子嫦娥吃下不老葯,飛升月宮成為月宮之主也是民間津津樂道的傳說,我們回到正題,說說后羿奪權的歷史。

泰康是夏啟的兒子,啟是的大禹兒子,太康是大禹的嫡親孫子,這沒毛病。

遺憾的是為天下蒼生無私付出,為治水七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的後代們卻都不是很爭氣。

太康的父親啟活了78歲,在那個時代絕對是高壽中的高壽,這位年輕時意氣奮發,頗有乃父大禹之風,曾兩次戰勝起兵造反的部落首領有扈氏,最終殺死有扈氏並將其族人全部貶為努力,一時間威望大盛,天下各個部落首領無不臣服。

可惜啟的父親大禹也特別長壽,這直接導致了啟一連當了39年的太子,一直到年近六旬時才繼承了大禹的王位。登上王位後,啟開始有些飄飄然了,對此《墨子》中稱啟「好酒耽樂」。《楚辭?離騷》也說啟「娛以自縱」。

荒淫無度的啟一天天年老,他的五個兒子開始不安分了的,都想著能夠繼承啟的王位,這其中小兒子鬧騰的最凶。於是年邁的啟再次興兵平叛,打敗自己的兒子後不久,啟就一命歸西了。

啟死後,他的大兒子太康即位,有樣學樣的太康比他爸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太康繼承了啟愛打獵的嗜好,開始不管政事,專著打獵,從一開始的在都城周邊遊獵一直發展到跨越洛水,跑到河對岸去狩獵,最長的一次竟然長達一百天沒有回宮。

由於太康的他不務正業,民間積怨很深,下屬的部落首領們開始有了想法,這其中就包括當時黃河以北有穹國的首領后羿。

當時的后羿兵強馬壯,加上勤政愛民,在黃河下游有口皆碑。當得知太康帶人跨國洛水外出打獵之後,帶兵守在了洛水北岸,不準太康回宮。太康就這樣白白丟了自己的王位,只能在洛水南岸過起了流亡生活。

由於羽翼未豐,后羿還不敢自立為王,於是另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傀儡,自己當期了幕後的王。

仲康在位期間,后羿開始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為自己奪權進行原始積累。仲康死後,后羿又立仲康的兒子子相為王。兩年後,后羿眼見篡位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一腳踢開了僅僅當了兩年王的子相,成為夏王朝第六位君王。

遺憾的是后羿為王后,也沒能繼續保持英雄本色,也同其前任一樣開始放縱自己,於是僅僅八年後便被身邊的親信所殺。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自古以來,天下有德者舉止,得名心者得天下,只有勤政愛民,才能贏得民心。

至於后羿到底算不算篡權,是篡權還是屬於起義,經過都寫在這裡了,請題主自行判斷。


推薦閱讀:

新版后羿好還是舊版后羿好?
后羿沒有射日之前,天上真的有十個太陽嗎?
后羿狗年限定皮膚何時上線?

TAG:大禹 | 文化 | 后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