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大年初二要回娘家?


別處都是初二,只有我們這裡是初三,而初三回娘家的道理卻是一點就透,下面就聽我娓娓道來。

在過去,男尊女卑的顯現非常的嚴重,從男女雙方訂婚開始,女方就要陪著百倍的小心,每到端午,中秋,春節這三個大節日,女方這邊都要買好多禮物去看望男方。而到結婚就更厲害了,女方要根據雙方的條件盡最大的努力多買嫁妝,只有多陪嫁妝,自己的寶貝女兒在婆家才會被重視,不會被丈夫,婆婆欺負,這也是封建時代為什麼叫女兒是「賠錢貨」的原因。說這些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吧,尤其是現在的90後,00後都可能說是天方夜譚。

結婚後,每年的正月初二是最關鍵的一天,女方這邊必須要先派女兒的哥哥,弟弟,侄子什麼的去男方家拜年,美其名曰是看望出了門子的女兒,其實主要看人家那邊的公公婆婆,只有自己的娘家人過來拜了年,做媳婦的才能去婆婆那裡請示第二天回娘家的事情,看娘家人來過了基本上通情達理的婆婆都會答應。

所以,在我們這裡,初二是看望出嫁的姐妹,姑媽,太姑母的日子,而初三,才是所有出嫁的女兒們回娘家的日子,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大年初二回娘家迎財神,只是一種傳統民俗而矣。不過,聽了百歲老人徐阿婆的說法,感覺這個初二回娘家還遺留了封建迷信觀念。

1,已逝的老祖宗從天上回家享用祭祀品,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門了。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故已婚女兒不能在娘家過除夕,初一。

2,老祖宗在初一晚上享用好供奉回到天上了,嫁出去的女兒才可以回家。這個規矩在過去「重男輕女」的農村裡嚴格地沿襲至今。

3,回娘家又稱「歸寧」。過去「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回門有許多禁忌。「女兒嫁出去已成了人家的人了,因而娘家人要時常防著她。」

4,不過,時代發展了,人們的觀念也轉變了,「生男生女都一樣了。」「迎婿日」也是一種妥妥的「粘合劑」,它促進了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意義深遠。

5,回娘家不能空手回去,要帶禮物,禮輕情意重。還要給小輩發「壓歲錢」。其實現在女兒女婿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才是給爸媽最好的禮物。

6,在娘家吃中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人們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全家福。

7,現在的年輕人,獨生子女多,不再講究這些老規矩了。他們曾經為每年去婆家還是娘家過年糾結過。不過他們已經想到了更好的辦法,把雙方的爸媽接過來大家一起過個開心年。


按民俗說: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兒帶丈夫和孩子走娘家的一天。 這一天,老閨女,老女婿都會帶著孩子,挎著饃饃籃子去娘家拜年。臨走時時給父母丟下十個饃饃卻又從父母那裡返回給十幾二十個饃饃,這樣下來,吃了一頓,還有賺頭呢!而新婚的夫婦呢,由於是第一次回娘家拜年,除了饃饃籃子,還必須增加些糕點之類的貴重物品呢。 如果兒子結婚了,需要陪其媳婦去拜丈母娘。那這一天只能由你老夫妻倆回娘家了,兒子兒媳在拜完自己的娘家人後,則會另抽時間去給姥姥姥爺拜年的。 如果女兒結婚了,初二會回來給你拜年,那你就只能等閨女過來後,再跟她們一起去娘家拜年。 如果父母雙亡,剩下兄弟哥嫂在家,女兒就不用再回娘家,由沒結婚的兒女去給他舅舅,妗妗拜年就行了。

為什麼初二一定要回娘家,我認為有以下的理由:

第一、雖然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但也有閨女娘、娘閨女、閨女就在娘心裡之說。在過去,媳婦兒回娘家,要徵得丈夫婆婆的同意,所以她們難得回娘家一趟。過年了,和丈夫家團圓後,去探望一下生養了自己的父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所以這一天回娘家,就變成了民間特有的習俗,不能更改。

第二、過年了,回娘家看看,順便給爹娘送去些好吃的,報答一下對父母的養育之恩。

第三、帶著孩子丈夫過去,讓父母也享受一下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帶來的親情,慰籍一下二位老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一年到頭了,看看父母親的身體是否康健、生活是否艱苦?尤其是在他們老了以後,對於其身體和生活,要及時的給以關心和幫助。

總之,初二回娘家,是過年的一大習俗,我們做女兒女婿的,不管什麼原因,都盡量不要讓老人們白等你一天,這對於年老的父母來說,將是給他們的最大缺憾。


我們這都是初三回娘家。按照老規矩家人在三十這天上墳燒紙磕頭請長輩祖宗回家過年,回家後要供祖宗牌位這叫請年,到初二傍晚上十字路口把請回的長輩送走,回家吃餃子這叫送年。第二天初三嫁出去的女兒才能回娘家,因為嫁出的姑娘潑出的水是不能看見娘家祖宗牌位的。現在基本沒人講究這個了,本來兄弟姐妹就少,很多人都是湊到一塊過年,圖個熱鬧喜慶。


來個娛樂版的回答。

女兒女婿有新家了,在自己家過了新年第一天,在初二回娘家是讓做兒女的不能忘記中國傳統的孝。要回家探望父母,孝敬父母,不能空手回娘家。父母也會回贈一些,表示給兒女帶來福氣。

初二回娘家,好媳婦在婆家表現好,女婿要給在岳父母家表示感謝,所以要提禮物。

如果表現不好,也要提禮物去岳父母家,是一個禮節問題。

岳父母不會問女婿自己的女兒表現怎麼樣,娘家人會準備很多好吃的款待女婿,怕女婿心裡不滿意,讓女婿吃好喝好,畢竟吃人嘴短,在拿點東西回贈,就拿人手軟,想要退貨的,自己也就不好意思了。

初二又是年頭,家裡好東西多,所以岳父母要求初二回娘家,也是有理由的:過年全是吉利話,不能說不吉利的,女婿自然不能說不好的;又有很多好東西可以回贈,女婿還能不知足?


大年初二回娘家,是許多地方的習俗,過年了要回家團圓,正月初二又稱為「女婿節」「姑爺節」,民間認為大年初一不讓回家,怕把娘家吃窮了,只有初二才可以帶著老公孩子回娘家。初二回娘家,同時也給兄弟姐妹們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在一起熱鬧熱鬧,增進感情。


推薦閱讀:

下聯:日移花影上欄杆,上聯怎麼對?
「卧薪嘗膽」這個典故是真的嗎?
水書是是上古失傳的《連山易》嗎?
上聯:明月伴美酒,問君何來愁,如何對下聯?
當今最好的程派青衣是誰?

TAG: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