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年級的學生,學習不積極,沒有時間觀念,磨磨蹭蹭的怎麼辦?


其實呢,「學習不積極,沒有時間觀念,磨磨蹭蹭的」只是表象,關鍵是要找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才能有針對性的給出解決辦法。

一般來說,四年級的學生應該已經明白到學習的重要性,也應該已經適應學校的生活。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可能的原因有:

1、孩子的基礎不紮實,有些該掌握的知識點沒掌握,導致現在學習有些困難,作業也不太會做,表現出來就是對學習沒什麼興趣,上課態度不積極,回家作業磨磨蹭蹭。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及時把欠缺的基礎補好,以後的學習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

2、孩子有心事。有時候可能是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但是又不敢講;有時候可能是孩子覺得父母冷落了他/她,有情緒,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我一個同事,她兒子在老家上學,想媽媽了就故意不好好做作業,讓老師把在外地工作的同事叫回去談話);也有可能是心愛的小兔子死了……找出原因,做好心理疏導,基本上問題也就解決了。

3、孩子的心思不在學習上。比如,迷上遊戲了……這個就比較討厭了,需要家長以身作則,放下手機,陪著孩子,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親子活動等等,遠離手機,遠離遊戲。

4、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孩子真的不擅長學習。這個就沒辦法了。不過人生並不是只有學習好才能過得好的,找出孩子擅長的方面,然後加強這個長處,一樣可以成才。


我是愛讀書的嘟爸,關注教育領域問答,歡迎關注!

孩子學習不積極,沒有時間觀念,磨磨蹭蹭是很多家庭面對的共同問題。但是好在你的孩子才讀四年級,大概12歲左右,想要糾正還是不太難的。我覺得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學習。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所以要想孩子提高學習興趣,家長可以樹立好榜樣。試想,爸爸玩電腦遊戲,媽媽看電視劇,孩子怎麼會有心情主動學習呢?可以嘗試製定家庭共同學習時間計劃,如規定周一到周五每晚7:00到8:30為家庭學習時間,周末下午3:00到5:00為家庭學習時間,當然具體情況可以與孩子商量後共同制定。到了學習時間,家長就一起與孩子進入學習狀態。當然,並不是要家長全程幫孩子寫作業,而是各自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

二、從生活中的小事著手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制定作息時間表,然後慢慢的讓孩子養成遵守的習慣。比如每天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看電視、幾點鐘睡覺等,同時規定每個活動進行的時間,比如吃飯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一天看電視多久等並且監督孩子遵守,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通融,但是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有了時間觀念。

三、通過建立一定的獎懲機制讓孩子養成守時惜時的好習慣。找准孩子的興趣點,比如孩子喜歡看電視、或者是漫畫書,就可以把這作為獎懲的內容。孩子守時或者提前完成則獎勵,沒有守時就適當懲罰。例如要求孩子按時起床並完成好洗漱,如果規定的時間是周末8:30之前起床並洗漱完,就提出準時或者提前完成可以多看30分鐘電視或者買一本漫畫書,每晚點5分鐘就減少10分鐘看電視時間。

總而言之,優秀的孩子背後大多是優秀的家長,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父母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陪同孩子共同成長

我是愛讀書的嘟爸,歡迎關注、點贊、轉發,留言必回!


現在生活節奏快,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時候家長確實顧不上,這是一個現實問題。由於從小沒有養成時間觀念,所以導致到了小學三四年紀學習不積極,這是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古人云:亡羊補牢,猶為晚矣。這就需要家長制定一個計劃,來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一 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習慣成自然,讓孩子參與並制定一張時間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上學期間和放假期間要分開,就如課程表的形式一樣。家長制定的,和孩子一起參與制定的,孩子更願意原則自己參與制定的時間表。有孩子自己的意願在裡面,他會更樂於執行。可制定相應的賞罰制度。賞,不提倡物質類的,精神類的獎賞更好,比如小紅花,小星星之類的;罰,則不提倡打罵等體罰,比如扣除小紅花,小星星之類的。有鄰居或親戚朋友的孩子參與進來,效果會更好。

二 適當啟發孩子的競爭意識

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要積极參与進來。比如一起起床比賽穿衣服,鞋襪;帶孩子出去遊玩回家,比誰先上樓到家門口…當然,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做起來效果會更好。

三 減少呵斥、責罵孩子的次數

現今社會,生活壓力大,家長難免有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當又恰碰孩子不聽話,十有八九的家長會責罵,訓斥孩子。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帶或盡量少帶負面情緒回家,遇孩子不聽話,及時並耐心地加以引導和教育,和孩子交心做朋友,不只是做居高臨下的家長。多給孩子表揚,鼓勵,比「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管用多了。

四 家長以身作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孩子的讀書時間,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做家務不拖拉,起床不延誤等等。「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感謝悟空問答這個平台,給了我這個和大家在這裡相互交流的這個機會!也謝謝題主提的問題!

我把我自己知道的和我的一點看法給大家說一說,聊一聊,不對的和不完善的地方還希望大家提出來,相互交流交流心得和自己的一點體會!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家長!

關於你說的四年級的學生,學習不積極,沒有時間觀念,磨磨蹭蹭的,我想應該是你得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狀況的原因,所謂對症下藥,方能見效嘛!

小學期間,我感覺還是注意培養孩子學習的良好習慣和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整天逼著孩子學習,這樣非但達不到你要的效果,而且還適得其反,讓孩子提不起隊學習的興趣,從而對學習產生了厭倦,上學不積極,做作業不積極,磨磨蹭蹭,沒有效率,注意力不集中!這種現象,家長要耐心的了解清楚孩子為何會這樣,什麼原因造成的,多和孩子交流交流,改變以前和孩子相處的一些不良的行為等等!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交流,這樣相互之間就沒有障礙了,你也就走進了孩子的內心世界。相信做到了這些,你的孩子也會重新拾起對學習的興趣的,這些癥狀也就迎刃而解!


四年級是培養學習能力關鍵的一年,也是良好習慣培著和定型時期,是孩子自覺學習的開端,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明確學習目的,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作息,可以為孩子製作作息時間表包括玩耍時間。做作業限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家長要持之以恆地督促,捨得陪伴,不要以工作忙為理由置之不理,堅持到孩子能自覺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為止,也就是做作業的良好習慣已經養成。只要孩子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事情就會好辦了。當然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從平時一點一滴抓起的,是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去努力的。


教育的話題從來都是深邃而艱難的,談到這個話題家長首先得知道教育的含義,目的。孩子出生的時候彷彿一張白紙,四年級害的的性格,脾性,行為習慣等等都和原生家庭的生活環境,家庭成員的交流方式是有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也就是說,孩子如果磨磨蹭蹭,講髒話,沒有時間觀念,那麼很有可能在他生活的環境裡面會有一模一樣的的模板存在,有時候看到的孩子的問題,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古有孟母三遷,足以說明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重要性,換一個思路就是我們可以把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升到改變自身的的問題上來,言傳身教,父母永遠是孩子前方的高山和港灣,切教珍惜。。


推薦閱讀:

這個世界上最尖端最難的科學研究方向是什麼?
為什麼女人總是對男朋友的身邊的女性有敵意?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啟發?
有什麼好的古風頭像或句子嗎?
如何讓英語口音更地道?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