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上大學不如跟父母做生意學的多」這種觀點?


其實從你父母說的來講,社會也是一所大學,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願意就好,不過還是要多讀書,拓寬眼界,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就像早已成為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在回顧早年的休學創業經歷中就曾說過:「雖然我從大學輟學,而且幸運地在軟體行業追求事業,但拿到學位是一條更加穩妥的通往成功的道路」。

他的成功不是因為他休學了,而是時代和機遇造就的,而且大學也不是為了給你發放一紙文憑,而是給你營造一個氛圍讓你更好地去學習知識,去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內涵,就像筆者現在所就職的易佰店這樣的互聯網行業,很多工作在家裡有台電腦就能完成,為什麼企業還要花大錢租寫字樓讓大家在一起辦公?除了處於商務目的,營造工作的氛圍才是主要原因。

筆者來自一個小縣城,高中同學中也不乏直接跟著父母開店或者進入家族企業的人,但他們往往都很羨慕我們這些上大學的人,起初我也不理解,覺得他們不用工作就能得到一份很多人奮鬥一生都沒有辦法的得到的事業。但經歷這幾年的打拚後我才明白,讀大學能認識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交往,能集中解決很多困惑,從而形成自己的原則,開始學會拒絕。而他們雖然站在更高的起點,離成功的人更近,卻因為差距太大,只能被動的去接受,填充自己以滿足這個過程,等到他們真正做到世人眼中所謂成功人士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除了錢什麼都沒得到。

所以我覺得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而你,要告訴父母的是,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成功源自於他自己的努力,不等同於我自己的成功,如果還是無法改變,你就只能哀求父母給你一次撞南牆的機會了。

人這一生,除了物質生活,還有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最純凈的階段,就來自於學生時代,所以,不要讓自己以後的回憶里少了這一段美好的經歷,努力去爭取吧,加油!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憑藉膽識魄力和機遇,一部分人確實在沒有什麼文化情況下富足起來,近幾年各行業越來越知識化,想發財真沒那麼容易了,文憑雖不是關鍵,但是非常重要。另外,幸福感的定義,一個只有初中文憑哪怕有錢跟一有錢重本畢業的人無法一起討論幸福,追求不一樣。沒文化是土財主。對孩子教育也不一樣,三代之後必見分曉!


推薦閱讀:

TAG:為人父母 | 學校 | 大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