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父母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呢?


題主的問題似乎就發生在周圍,平時都會聽人提起,但沒人能給出一個全面的說法,源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在此筆者來做一個梳理供題主分享。

首先,從微觀上來看,是父母關注的點不同,父母也是頭一回擔任家長的角色,關注的重心拿捏不準,但由於平時父母在社會上的耳讀目染要關注孩子的成績,這一信息就嵌入了父母的思想中去,就習慣性的關注孩子成績,沒有深層次的思考為什麼要關注孩子的成績,很自然的就把孩子的心理健康給忽視了。

其次,是父母有著寄託的心理。父母將自己兒時沒有達成的願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由孩子來完成,達到滿足與慰藉的目的。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會把孩子視作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讓孩子完成自己未竟之心愿,就必須從孩子的成績抓起,其本質是一種寄託心理導致的。

再次,父母關注孩子成績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偷懶造成的。父母由於生活工作緊張,為了快速的了解孩子的學習概況,又不想多花時間,最省事的捷徑就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將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推託給了學校和老師。

最後我們從宏觀上來看,家長關注孩子的成績是與中國國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應試教育體制下,孩子的成績是衡量學生好壞和能力的唯一標準。教育資源的緊張導致好學校劃定分數線的方式來錄取學生,也是父母關注成績的因素。到了社會上用人單位選拔人才也是以分數線為標準,甚至有的單位招聘往往是只看學歷高低不看專業是否對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只有在低等級的需求滿足後才會追求更高等級的需求,因此心理健康放到現在的國情來看系高等級需求,也就被父母們想當然的擺在父母對孩子成績關注之後。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 可以從目前普遍的認知邏輯來看,一般家長都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好分數高,就

能上個好學校,上好學校畢業後能找個好工作,找個好工作將來就能掙到更多的錢。

雖然這個邏輯,不是100%對。但目前很多大企業招聘,都會優先考慮985、211等名校畢業的學生,所以也不能怪中國的家長有這樣的認知邏輯。

第二,可以從目前教育資源分配現狀來看,當教育資源充足,人數少的時候(例如美國),可以保證每個學生分到的教育資源寬裕,家長就無需關注分數等幾個數量指標上,就可以尋求孩子的心理健康、個性發展、自我實現等方面的培養。而當我們目前教育資源太少,學生多,每個學生能分配的教育資源有限,家長必然就會去追求成績分數等社會公認的教育指標,以尋求能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分配到更好一點的教育資源。所以,家長注重孩子的分數是必然的。

打個比方說,目前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的分數就好比吃飯問題,類似於解決溫飽的問題範疇,是第一要解決的問題;孩子的心理健康、個性發展屬於第二問題,是溫飽之後才能考量的東西。

現在的很多家長,不是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他們在當前的社會大環境下,還沒有足夠的心力和能力去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這個層面的問題。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首先我舉個例子,空氣很重要但是生活中普通人不會關心這個問題,只有環境惡化到影響我們呼吸了才會去關心。同樣的道理,心理很重要,可是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去關注。

至於問題中父母關注孩子的成績,忽視孩子的心理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受教育的評價方式與傳統文化而言,「心理學」是一門近代的由西方傳入中國的未來學科,由於大家的不了解,誤解,一般情況下沒有人刻意提及,甚至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對心理學、心理健康、心理諮詢存在種種誤解,更別說普通的家長了!

所以心理健康很重要,但普及與大眾認知還需要一個過程。此外心理健康與孩子到底有多重要,這裡有個非常重要的埃里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要發展的任務,任務的順利完成就形成較好的人格品質,反之形成其他人格,這個理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對照一下,看看自己身上的性格特徵,是哪個階段出了問題,也可以教育孩子!【看不清楚可以百度一下,或者查看我曾經的問答】


只注重孩子的成績,而不是其身心健康的成長,是為人父母失敗的體現。

孩子成長,受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

成人以後的生活中,思維模式和人生態度都與父母的教育密切相關。

孩子基本在六個月大的時候就有「獨自個體」的感知了,並且他們「知道」自己要依賴父母,否則就可能活不了。

所以,與孩子成長的博弈,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 如果家長供給孩子的氛圍是愛,是理解,鼓勵,包容與呵護,那孩子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在這種安全感的基礎之上,會生長自信,渴求,好奇與思索。

  • 如果家長供給孩子的氛圍是「達標」,孩子很有可能定性的認為:「我只有擁有好成績,才會得到好結果」。當然,我並不否認,這個思路一定是錯的,但,要考慮過猶不及。

倘若小朋友一直以來都是在這個思維定勢下驅使生活,那麼成人以後會生成怎樣的三觀?

他們非常有可能為了讓某些人高興,滿意,而委屈或壓抑自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而這種認知和行為方式是很難改變的。

通常,當想要「奮不顧身」去達成,追求一個目標的時候,勢必在其他方面有所虧欠。比如,高負荷學習工作,一定等於少時間睡眠。

倘若孩子真於此模式開局,整個一生都可能面臨「事與願違」,這是多麼令人悲傷的事情。


好的氛圍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減少生活中的「事與願違」,更能為他們提供一個良性循環。

這個理論是這樣的:

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好,所有的事情才會越來越好。

而不是我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顧,非得要將這一件事情做好。

只注重孩子成績的家長,大多數生活在「事與願違」的情境中,而孩子的成績或許是一味療愈情緒的良藥。

這樣的家長,不能說是自私與不負責任,只是他們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去獲取心靈上的慰籍,最終,只得將這手,伸向了自己的孩子。

而給的因,就要承受結的果。

最怕的不是因果,而是在所有的時時刻刻中,從未有過反省!

我是西西,心理諮詢師,關注心理健康教育,願同您一起學習探究。

期待關注,用心原創,思想深邃,簡簡單單。


怎麼說呢?可能真的覺得不重要,可能只是沒注意。畢竟真的只注重成績的父母不是大多數。比如我的父母,他們是傳統的那類父母,他們成長的環境影響,基本很少有關注心裡和孩子交心的舉動,而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主要也是想要孩子能自己有能力過好,有很少的一方便也是讓父母自己感到驕傲。所以,問題所說的有這類表現的父母可能背後的原因千千萬萬,還是應該父母孩子多溝通,多了解對方怎麼想,有一個雙方都可以理解和促進的方式


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輸入型學習和輸出型學習來提升個人技能?
思考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思考?
憂思基礎教育「減負」

TAG:育兒 | 心理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