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很多人愛懟老師?


目前,的確許多噴子似乎很仇視老師。老師被學生打罵,他們幸災樂禍;老師做出有爭論的事,他們扇風點火,推波助瀾;老師要加工資,他們大喊不平;老師有人辭職,他們叫喊有的是人;老師辭職了到大城市做老師,他們依然叫囂:「有種你別干老師」。。。

筆者不禁要問,這是什麼心態?能寫字的都是老師教出來的,為什麼老師教了他,他現在反而欺師滅祖呢?

出現這種狀況應該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文革」的遺害,讓傳統尊師重道文化喪失殆盡。

2、教師人數多,人多負面消息就多。

3、近十年來,教師待遇不到位,老師工作心不在焉,私下補課,私下受賄等情況敗壞了老師的整體形象。

4、媒體喜歡將目光聚集到老師醫生等不可能被反制的行業,對於涉及老師的大書特書,對其他崗位謹慎。

5、教師經濟收入不高,讓許多收入比較高的人看不起老師,話里話外時不時表露出不屑。

綜上所述,教師已經被打下神壇,學校已經成為無事也可找麻煩的地方,不尊重老師,敵視老師,懟老師得行徑越來越多,有部分噴子語氣越來越激烈。

有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作為老師,遇到類似情況,不必與之白費口舌,保持平常心,修得大自在,我心坦然,你奈我何。


愛懟老師的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上學的時候被老師懟過,在心目中對於老師的怨氣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這樣的人,有的本來就是你的「渣子」學生,在你的班級被你一遍又一遍的敲打,當時也許就已經把老師當成是「敵對勢力」了,以懟老師來在同學中「立威」。但畢業後,失去了聽眾,不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冷,現在終於有了媒體平台,因此就在一些媒體上肆意揮灑,發泄。

有的人可能是你一直都認為的「好學生」,但這個「好學生」性格中的「唯我獨尊」非常強烈。你也許是在不經意間傷害過他們的自尊,而這個「傷害」又是絕對避免不了。試想,哪個人一生中沒有過「口誤」呢?但這可能是對他唯一一次的「口誤」讓他這個心胸狹窄的人在心裡留下了烙印。這些人通過老師的培養,上了大學,成了才,作為老師的你也許認為他該對你感激涕零呢,其實不然,那次的傷害已經深深埋下,現在到了生根發芽的時候了,於是,憑藉自己的文字才能,對老師,甚至是整個教育行業,盡情發泄不滿。

當然,還會有許多介於以上兩種人之間的人,這些人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共同點絕對是被老師懟過,或是「不經意間」傷害過。對此老師們也應該有個正確的認識,就是見怪不怪,泰然自若,不再把教師看成是聖潔的化身。它其實就是一個職業而已,和別的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而哪個職業不被人懟呢?


雖然說作為孩子的教育之師,但是有可能就覺得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對的事情,所以就會產生一些逆反心理。

再者就是,近來頻頻發生的教室無德事件讓大眾也是大跌眼鏡,並且現在這個社會是林子大了什麼樣子的人都有,就算是教師也不是真正的聖人。

作為自身親身經歷過接觸過的教師,影像好的很好影響不好的作風做派都很讓學生很不喜歡。

深刻當初在教師節那一天,作為學生滿心歡喜的送給老師的花朵,卻在下課以後被學生髮現大多學生送的假花被丟進了垃圾桶,而真花被美美的插在花瓶裡面,這就很尷尬了,一個連善意的謊言都不會的教室有什麼理由談論為人師母。

還有一些教師,在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老師竟然口口說學生心機重,一個連心機重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學生,硬生生被所謂的老師給說哭了。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會不自覺懟老師,老師心裡最應該有數。


說實話,在課堂上和老師做對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他們覺得吸引其他同學的注意力很酷,實際上別人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待這群人,真正有出息的孩子不會不給老師台階下,這些人無非是嘩眾取寵罷了!

講一個我身邊的故事吧,我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平時別人在認真聽講的時候,他在玩手機或者睡覺,更嚴重的是和別人嘻嘻哈哈,可以說是嚴重違反了課堂上的秩序。老師批評他的時候,他絲毫不知道悔改,對老師的態度也是弔兒郎當的,最後老師索性就放棄他了。

他在我們班裡有句名言:「那些死讀書的學生以後都是書獃子,只有我這種敢於挑戰權威的人才會有出息。」

班裡幾乎所有人都很討厭他,但也是敢怒不敢言,畢竟當時還小,怕引來他的報復。

後來高考結束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他,一次高中同學聚會才偶然得知了他的情況。由於平時上學弔兒郎當,高考很自然的落榜了,只考上一所大專,但最後也沒去上,出去打工去了。

後來聽說好像在外面被別人騙了好多錢,還找我的一個朋友借過錢,但是因為他的人品,我朋友也沒理他,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的年輕人總以為和老師、家長做對很酷,其實,他們只是因為愛你才會包容你。但是社會是冷酷的,他會讓你知道以前的你是多可笑!

喜歡的話加個關注吧!


一,學生人數眾多,平均3個家庭里就會有一個學生,家中有學生,全家人就會對學校學生的問題很關注,關注人數一多,不管正面還是反面的討論也就多了。

二,學生與學校老師接觸的時間長,可以說有的學生與家人接觸的時間沒有和老師接觸的時間多,在這麼長時間裡,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被批評,被體罰,不公正等現象。相對於學校老師,學生與其他單位,人員接觸時間少,所以產生的問題也就太少了,幾乎為零。

三,學生家長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時刻詢問注意有沒有此類事情的發生,所以一旦有這些事情,學生,家長都會牢記許多年。而其他地方,與其他人如果產生不良問題,因沒人時常提起,忘記的也快。

四,家長對孩子的愛護心更強,學生只要受點委屈,就要討個說法,對孩子的期望值也提高了,只要孩子成績不理想,老師絕對是逃脫不了責任。

五,全國教師人數眾多,林子大了什麼鳥也就出現了,同時網路媒體的發達,一旦有害群之馬的出現,一部分人們就會把平時積累的不平爆發出來,而且是一點帶面。

六,評擊教師的成本較低,不需擔什麼責任。如果是其他單位機關的事,評論時會三思。


第一,懟老師不需要成本,還能過嘴癮,遇到「志同道合」,還覺得自己相當高尚,找到了當「英雄」的感覺,貌似他們在拯救受苦受難的學生和家長。

第二,反正也不指名道姓,就是「很多老師」「絕大部分老師」之類的稱呼,又不擔心有人告他誹謗。

第三,網路特有的吸引力,那就是點擊率。從這一點來看,有的人為了點擊率,為了成為網紅,無所不用其極,殊不知即使成了網紅,也僅僅是「網瘤」,使人們茶餘飯後的閑聊罷了。


不知道您說的很多人都愛懟老師是什麼事情。

不過,現在確實存在一種現象,很多人都老師這個職業存在一種誤解。

造成這種誤解的原因也是因為個別不道德的老師不配為人師表而造成的。屬於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傷害了整個教師群體。

比如說,新聞曝出來的有的小學老師猥褻女學生,有的教授給女學生髮一些騷擾簡訊,有的教授把學生當民工用,對其研究卻缺髮指導,有的老師在課堂上不講重點,卻讓學生報他在校外辦的輔導班……

因為現在傳媒很發達,教師群體很多不良現象都被曝出來。

但是,我相信教師這個群體還是99%的還是很好的,還是值得我們去尊重的。


本人大學是教育專業的,記得開學第一次班會,輔導員就在給我們講了大半節課的 「師德」 。

畢業以後接觸過很多老師,包括孩子的老師發現所謂的師德已經不存在了。老師變像向家長吃拿卡要,排個座位還得看家長給的好處多少。課外輔導班為什麼這麼多?課堂上學的不夠了,很多老師自己在課外輔導班賺的比在教室崗位賺的多很多。唉,社會風氣變了,很多老師現在不是「園丁」「蠟燭」了。


推薦閱讀:

寓言一則:農場主和母雞
出門在外,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善良!
iPhone離不開的中國村子
做技術的人只配呆在底層?內向的人不配享受這個商業社會?
楊冪領銜《寶貝兒》聚焦棄嬰社會問題,現實題材令人五味雜陳

TAG:教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