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到了我們的歷史傳統節日春節時卻不能回家,是種什麼樣的滋味?


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中國人都盼望著春節能一家人在一起熱鬧熱鬧的過年,但是,春節也有很多人沒法回家過年,除了打電話視頻問候家人,沒法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歡樂親情。那麼春節不能回家過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下面分析幾種情況:

首先,春節要自己孤獨的一個人在外,那就真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了。我曾經在上班頭幾年被安排了值班,我們單位項目在海外,海外春節期間都上班,所以必須有人在單位值班,以防萬一有緊急生產事件發生。我那年春節到單位值班,那真是走在孤孤單單的值班路上,來到新單影只的值班室,看著外面時不時盛開的煙花,心裡倍加思念家鄉親人,電話給父母感受到家裡面的溫暖開心氣氛,恨不能插翅飛回去,還得在父母面前假裝很好很開心,掛上電話就會不爭氣的掉眼淚。這種春節無法回家的感覺是一種無處訴說的思鄉愁緒。

其次,就是春節期間雖不能回家,但是和單位同事朋友一起過年,能感覺到另一種溫暖。我後來調到加拿大項目,過年再不能回家了,但是單位外調的中國人會聚在一起過年,大家一起在駐地掛春聯、包餃子、看春晚,工會也組織能歌善舞的同事表演節目、有獎競答之類的活動,氣氛熱烈快活,大家都開開心心的打電話回家拜年,思念親人的情緒在這種環境里就基本減淡了很多。同事朋友在一起過年也很開心快樂。

總之,春節不能回家過年的朋友們肯定很多,希望大家都能有朋友、有同事一起過年,千萬不要孤孤單單的一個人,那種滋味真的是外面萬家燈火沒有我的那一盞,很孤獨、很想念家鄉和想念親人。


身為一個遠嫁的女兒,還沒回答你這個問題我的心頭就已經酸痛的透不過氣。

曾經年少,不覺得過年過節回不了家有什麼了不起,因為與父親感情不睦,甚至我第一次離家都選擇的大年初二。

可是很奇怪的,從那之後,每一次回家,哪怕不是年節,我都會糾結很久,初時不回,想家;買票回家,失眠;踏上旅途,害怕……

而離開的時候,又是一番內心的交戰——走,不舍;不走,不行,糾結……

及至結婚生子,終於有了無可奈何,第一年沒能回家,我在婆家年夜飯都吃不下,所有的笑容好像肌肉抽筋,放下飯碗就沖回房間小聲的哭了一場……

之後的端午,中秋,一個又一個小年,春節……

雖然我丈夫也盡其所能陪我回娘家或者讓我自己回去過節過年,可是,只要沒有在娘家過的節日和春節。我都彷彿就是一個旁觀者,淡漠的看著別人的溫馨,別人的團聚,即使是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在我身邊陪伴也是如此……


馬上到年底啦!越是這個時候越是想家,身在雲南,家在東北,南方的年味比北方差的太多了,也許是生活習慣的問題吧,北方感覺更濃一些……因為工作回不了家,真的不是不想回,有太多太多的無奈在生活壓力之下無法實現回家的夢想,希望所有不能回家的朋友們不要太辛苦太難過,我們只是想為了自己的家變得更好,更努力的工作而已……


謝謝邀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平常的節日不能回家心中都多少有點小遺憾,對家中的長輩親人甚是思念,更別說是新春佳節了。

春節本來都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但還是有很多遊子在外,或因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或因自身的原因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好在現在網路通訊快捷,想見隨時都能發視頻與家人聊聊天,而心中的那分想念與落寞只能偷偷的埋藏在心底……

不管如何,都希望所有的遊子能回家與家人團聚,過個幸福年!


團圓不能成功,如果是多年,那就會變得陌生,不過有電話可以溝通啊。其次,春節不能回去,錯開時間也可以回去,就是看到周圍的人回去了而自己缺席了的矛盾心理比較不舒服。分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一是出來沒有多少成績的,還有是負擔壓力重的,想想幾個小孩和不斷變老的家人,來年又是學費,生活花銷等,已經夠焦慮的了,如果遇到什麼小病小傷對於沒有多少保障的人來說更是一種打擊。


每逢佳節倍思親,沒到假期。遊子都有回家團聚的想法,拿我來說吧,工作所迫,自上班到現在 春節還沒有在家過,沒到30晚,回家的思緒已經飛往家裡。看家萬家燈火通明。為了大家,犧牲小家。我還是決然留下。


滿滿的鄉愁!那一年,我在部隊當兵,去的第一年

,從除夕開始,就特別想家。

春節早上,上完早操,大家在一起吃餃子,有說有笑,心裡還是想爸爸媽媽!

雖然春節這一天,連隊按排了很多文娛活動,但鄉愁還在!


推薦閱讀:

孫悟空最恨誰?
上聯:風捲雲,雲隨風,風雲天下驚,下聯怎麼對?
上聯:人生百年有限,如何對下聯?
有人讀過汪曾祺嗎?你最喜歡他的哪部作品?
上聯,今世進士儘是近視,來下聯?

TAG: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