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經常違反紀律,老師與家長溝通,家長確胡攪蠻纏,這樣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對於哪些經常違法紀律的孩子,大多在家父母也基本是聽之任之,老師找家長溝通說明老師真的對孩子負責,也是對全班孩子負責。如果班上有那麼幾個調皮的孩子,他們會影響到班級的紀律,也會給其他愛學習的同學帶來不良影響。不管家長是否願意配合,還是要和家長溝通,最起碼保證孩子的行為不影響其他同學。

盡量和家長溝通,如果家長實在是蠻不講理,可以選擇放棄或讓孩子單獨一位,只要不影響其他孩子就行。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思想品格,家長本身就品德差,胡攪蠻纏,孩子自然也會照模學樣。在充分和家長溝通無效的情況下,孩子仍然沒有改變,就要告知家長,為了您孩子的行為不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學習,要將孩子調到最後,自己單獨一位。家長再胡攪蠻纏可以考慮勸孩子轉學,自己真的是無能為力。

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會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但也有極少數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孩子出問題是老師沒教好。教育本身不存在誰該管什麼,但它有明顯的分工合作,學校教育學習佔主導地位,道德教育,學習習慣只佔一少部分,而家庭家育在學習上佔比少,在道德,行為習慣上佔據了絕大部分。孩子的家育是需要兩者的有效結合。


問題描述孩子經常違反紀律、胡打亂鬧,我想知道的是孩子基本在什麼情況下胡打亂鬧?有沒有什麼情況下是安分的,認真做一件事的?與家長溝通,家長鬍攪蠻纏,我想問老師是如何與家長溝通的?用什麼方式?什麼樣的語言?

這個問題道出了提問者的無奈,確實,根據我國現有的關於教育的法律,學生是罵不得、打不得、不能趕出教室阻止學生聽課的。但是,現在的孩子很大一部分是在家長們的過分寵愛下長大的,所以現在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學生越來越難管理。但是,在我們決定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預見這些問題,就像教師的職業素養所要求的那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敏捷反應能力。

我想,這個經常違反紀律的孩子也是會有他感興趣的事物的,作為老師,我們可以關注這個孩子的言行舉止,摸清他的興趣愛好,了解他會什麼會胡打亂鬧,是因為覺得上課無聊?還是覺得自己不受關注?或者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覺得上課無聊,我想這個孩子是對老師的一種負責,他在用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看到他的需求,可以試著改變上課的方式,用有趣的教課模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那如果他在尋求更多的關注和安全感呢,我們就給他很多友好的專註,每次看到他,老師都可以主動的和他打個招呼,比如:**同學,你今天幫助了同學,我看到了你的友愛之心,你很棒!這或許就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方式吧。

與家長溝通,我建議採用「投其所好」的方式。教師的職業性質決定我們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家長。有的家長和善,有的家長霸道,作為老師我們沒辦法決定我們的學生都有什麼樣的家長,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與家長的交流方式。我們盡量選擇家長愛聽的語言方式讓家長明白我們的意思,這需要我們會「察言觀色」,在與家長的溝通時盡量不要用言語去激怒家長,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退給家長,給足家長面子,也不忘很好的表達自己希望家長在哪些方面能配合學校老師的管理。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她的職業性質註定了作為一名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要付出很多大的心血。作為老師,您幸苦了!


作為一個十餘年工作經驗的老師,我跟家長的關係普遍良好,分享一點我跟家長的溝通經驗。

老師與家長溝通,之所以會遇到「胡攪蠻纏」的現象,從家長的角度分析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家長本身護短,自己的孩子說不得。

(2)孩子在父母面前和在學校表現不太一致,家長難以相信。

(3)被老師請來談話,家長覺得沒面子。

(4)家長不信任老師,跟老師觀點不同,覺得老師沒有說服力。

(5)家長相信老師的話,知道孩子紀律不好,但是對老師的方式方法不滿,故意作對。

基於以上幾點,我的建議是:當孩子紀律有問題時,我們先想清楚——我們找孩子的家長目的是什麼?要向家長傳遞的信息是什麼?

首先,我們找家長的目的應該是「解決問題」,而不應該是「給孩子告狀」或「發泄不滿情緒」。這就需要我們在說話的語氣上盡量平和。

其次,我們要向家長傳遞的信息應該是「孩子的現狀及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而不是「對孩子不滿,埋怨家長管教無方」。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1)語氣平和的陳述「您的孩子目前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我擔心孩子這樣下去會有什麼不良影響」。(是對孩子自己的影響,而不是給班級、老師、同學帶來什麼麻煩。)

(2)「針對目前孩子的狀態,我給您一些建議……」(給出一些科學、可行的辦法,而不是把問題丟給家長或者懲罰)。

其實功夫功夫還在平時,平時老師是怎麼工作的家長都有一定的評判。當家長從老師這裡感受到關心和幫助時,自然也就不會胡攪蠻纏了。


現在這樣的家長真心挺多,家長自己都沒有分清楚自己的角色,自己的孩子自己是最了解的,教育孩子,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關注孩子才能有好的結果,如果和一個不講道理,不懂教育的家長,不去和他計較,讓他自己說,說說怎麼管教自己的孩子。

經常違反紀律,這是孩子自律性比較差,這需要個孩子多溝通,做一些響應的獎勵措施,或者講一些小故事,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真遇到一個胡攪蠻纏的家長,可以置之不理,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家長都不好,孩子又能到什麼程度。

作為老師做好本職,問心無愧就好。


一個班級三十個孩子,就有六十個父母,這些父母中大多數家長都是比較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但總有幾個家長難溝通,家長工作難做。在教育工作中,我們經常說:班級中你是選擇調皮的孩子還是選擇難溝通的家長呢?我們毫無疑問的選擇前者。可是往往難溝通的家長的孩子都是愛破壞紀律,要吵鬧的孩子,這就給我們的教育難上加難了。

無論家長多麼的無理取鬧,孩子總歸是孩子,我們教育工作者還是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1.關愛孩子。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愛的滋潤,違反紀律的孩子我們應該認真的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破壞紀律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有些孩子不善言辭於是硬生生的搶別人的東西,有些孩子比較霸道自私等等,我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處理,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師應該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在潤物細無聲中慢慢的感化。

2.注意溝通的藝術。每一個人都喜歡聽好話,這是人的天性。我們在與家長溝通時應注意方式方法,一味地說:你的孩子今天又打小朋友了,今天又去破壞別人的遊戲啦。次數多了,家長也會產生反感,在每個家長的心中,孩子都是聰明的可愛的。老師天天說我的孩子,難道我的孩子真的這麼差嗎?久而久之,家長和老師之間就產生了隔閡,就會對老師不尊重不配合。我們在與家長溝通時應注意先要說進步的地方,再提出改進的地方,讓家長感覺到孩子在變化。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受到平等的教育,碰到胡攪蠻纏的家長我們會難過,但切不可放棄教育這個孩子。


哈嘍,我是巧微來噠!我曾經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大題目——孩子經常違反紀律,胡打亂鬧,老師和家長溝通,家長確胡攪蠻纏,這樣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老師,在我看來是個很神聖的職業。都說五根手指都還不一樣齊,別說一個班裡有那麼多的學生,不可能說各個表現都是傳說中的好學生。在學校里可以去看看,幾乎每個班都要出那麼幾個讓老師頭疼的學生,違反紀律,胡打亂鬧!

首先,先細心觀察,對這個孩子多上點心,看看他都是怎麼個亂法,怎麼個鬧法?再去觀察看看他的性格、愛好,對什麼感興趣,然後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

可能有時候這個孩子感覺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度不夠,感覺自己鬧一下,老師開始注意我了,事實就是想獲取老師注意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看見他的時候給他打個招呼,然後根據最近的表現給予一定的表揚。

還有可能,是感覺老師講的內容不生動,對他來說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可以試試換一種教學方式,因為原來我代課的時候,發現手裡拿有具體實物當教具的話,學生的聽課熱情是很高的,整個的課堂氣氛都是不一樣的。

其次就是和家長的溝通,和家長談幾次話就知道家長是個什麼性格的人,然後就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說句不中聽的話,那就是——見啥人,說啥話!

做為老師,我們無法選擇學生的家長,但是可以和家長談話的過程中,看臉色行事!不要一上來就是,你是誰誰的家長吧!他怎麼怎麼表現不好,他怎麼怎麼不遵守紀律。。。。。。

換做你是家長,你願意聽嗎?那這就沒法談了,如果是家訪,直接把你給趕出去了;如果是電話,啪,你就聽不見對方聲音了。

有些直脾氣家長就回直接回你,我學生不好才讓你教的,你卻把責任推給我,算怎麼回事!

自己孩子什麼情況,自己家長心裡肯定有數,有的會問,咋了?俺家學生又犯錯了?可以委婉的,把自己要說的講明白就好了。

最後一句,老師,確實是辛苦了,教書育人,盡心竭力!


遇到這種情況,是每個老師都頭疼的,也是作為老師必須要面對的挑戰,畢竟我們沒有挑選學生的權利,孔子不也說「有教無類」嗎。龍生九子還個個不同,何況是幾十個學生呢!

既然是挑戰,就會面臨諸多問題,家長鬍攪蠻纏就是最大的攔路虎。有其父必有其子,有胡攪蠻纏的家長,才會有不好對付的孩子。通常,講道理的家長,其孩子也不會出格到哪兒去。

說實話,孩子這種情況,你經常找家長並沒有什麼用處——如果家長能夠解決問題,找一次就夠了。我特別同情那些天天找學生家長的老師,把明知沒有效果的事情做了一遍又一遍,自己生氣,孩子害怕,家長慚愧,最後問題依舊。時間精力都耗進去了,人也老得特別快。

所以要我說,解決這類問題的第一步,是老師先停止做無用功,靜下心來,做一些有用的功課:給這個孩子畫個像。不是畫他的面容,而是畫他的心理。他違反紀律的原因,是覺得「酷」,還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還是破罐子破摔習慣成自然,還是就為了讓自己的父母難堪?

從他的生活環境、個性、在學校的表現諸方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病因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最後我要說,作為老師,解決學生問題的鑰匙,一定是在學生身上,不在家長身上。我們可以請家長配合,但配合的前提是我們有方案,讓家長明確自己該做些什麼。如果一味指責家長沒教育好子女,又不幫他們想辦法,那他們就只有兩條路:一就是像這位家長似的胡攪蠻纏,因為他已經徹底放棄了,胡攪蠻纏只是為了挽回面子;另外一種就是陽奉陰違——你說什麼都是對的,他什麼都答應,但他們就是不行動,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該怎樣行動。


有其父必有其子,熊孩子的背後,是熊家長和雄熊家庭 。對於老師來說,作為孩子在校直接的管理者。不能總拿告家長來嚇唬孩子。而且也沒什麼用。應該直接拿出老師的威嚴來,講理、批評、適當的懲罰。注意不是體罰。再鬧騰的孩子也會感受到來著集體的壓力,會收斂。


推薦閱讀:

兒童早教丨育兒路上三條「狠心」
兩個月的孩子能喝鮮牛奶嗎?|
孩子流鼻血了,你應該做什麼?
新手媽媽必看:寶寶該不該睡枕頭?
12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快對照下身高、體重、出牙數量達標了沒

TAG:育兒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