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常吃的大排檔的「排檔」是什麼意思?


大排檔,原稱「大牌檔」,將固定攤位的大號牌照裱裝懸掛,因而得名。該經營方式始於二戰後香港,當時百廢待興,開始有人在街邊設置路邊攤出售熟食,其中大牌檔的面積較一般小販大,有數張可摺疊的桌椅,攤檔是一個巨型包箱,晚上休息時用木板、鐵皮捆起,放在路邊,所以也可以放納更多設備,提供跟餐館相類似的食物。50年代起,政府發出「固定攤位小販牌照」規管,相比別的路邊攤,大牌檔的牌照是一張大紙,需要裱裝起來,掛在當眼位置,因而稱為「大牌(大牌照)檔」。在粵語中,「檔」類似「店」和「攤」的意思。

早年香港華人集中在中上環、灣仔一帶,也是大牌檔的發祥地。

在粵語中,「牌」與「排」同音,不少人誤以為大排檔是解作「一大排人食飯」的意思,因而誤寫成大排檔。在東南亞一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閩粵移民為主的地區,並沒有大牌檔的名稱,當地稱為小販中心。

大排檔在香港有著悠久歷史。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非常興旺;至1970年代,數目減少。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港府發出固定攤位小販牌照規管,相比別的路邊攤,大排檔的牌照是一張大紙,需要裝裱起來,掛在當眼位置,因而稱為「大牌(大牌照)檔(檔口)」,後傳入內地多寫作「大排檔」。在粵語中,「檔(檔口)」和「攤(攤位)」都有不固定或流動的意思,即位置或門市建築物不是固定的商鋪。

1972年,香港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由政府興建廉價房屋,該計劃的後期出現俗稱冬菇亭的熟食店鋪設計,經營方法與大牌檔相似,但店鋪不再是一個以木板鐵皮包箱,而是固定在指定位置,但在日常口語中,這類店鋪也稱作「大牌檔」。

在1980年代香港進行市區重建時,不少大牌檔的小販牌照被收回,部分因此而結業,也有部分遷入店鋪,例如原址灣仔克街的再興燒臘飯店、中環廣源西街的鏞記以至九記牛腩,均起自大牌檔,成為香港著名食府。

大牌檔或大排檔一字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傳到中國大陸,最初多半是聚成堆的小吃攤,當中又以燒烤、串串、麻辣燙和簡單小菜為主,其意義跟「路邊攤」差不多。但隨著人民消費力提升,不少大排檔也大幅翻新改造,變得更美輪美奐。大排檔從香港最初那份草根意識,發展到今天的小資產情懷,也見證了中國幾十年的經濟的變化。


推薦閱讀:

做吐司可以不放油、不放糖嗎?
在家怎麼做牛排?
八大菜系北方只有魯菜一菜系,南方有七菜系,為什麼南北數量差了這麼多?
紫倉和布丁哪個比較好?
魚片怎麼做才嫩?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