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訴孩子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18歲那年,我高三,極其厭學,便休學回家,在家的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是飯店廚房的幫廚。那是我第一次工作,感覺就是累,累到什麼也不想,下班回家倒頭就睡,第二天繼續切菜洗菜廚房什麼活基本都干,每天重複的做一件事。從不思考未來,極其迷茫。起初,還有年輕人的一股激情,每天充滿幹勁,覺得自己這麼吃苦,老闆一定看在眼裡會提拔我。


時間久了,無果,激情也被一點點磨滅了。我開始恐慌,我才18歲,我看不到我的未來,我怕了。那時瘋狂在網上查信息,不讀書的人有什麼出路,無一例外都是一些勸慰話,什麼能力亂七八糟的假大空,在接著我去查一些一般企業的招聘要求,無一例外要求大學本科畢業。我當時怕的要死。覺得自己這一輩子怕是玩完了,但是還是不死心,於是我主動去聯繫了我的高三班主任,說我要回去讀書。後經過一年努力,現在還不錯。


所以,你看,當年不懂事的我,差一點把自己毀了。


我覺得抱著這樣想法的人,其實本身就不讀書吧?

舉我的例子,我母親大概是80年代受著我現在最鄙視的朦朧詩派影響的那批最普通文藝女青年,於是一個莫名其妙,就嫁給農村出生的我爹了。

結婚之後很快就有我了,我爹漢子也不認識太多,自然對我沒什麼教育,當然我爹對我的教育上比較神奇的是:他特別反對我母上大人讀書,但是如果給我讀,他雖然反對,但還是掏錢的。

母后大約在我3歲多開始,就給我讀泰戈爾的《飛鳥》,等到我4歲多的時候,每天早上要背一首唐詩、宋詞才可以吃飯。當然張若虛那個老東西的《春江花月夜》,母后特別開恩,我背了3~4天才背完。

背書的日子大約持續到了我6歲多開始上小學,然後母上大人就開始給我買書。當時我住的地方沒什麼大書店,西安好點的新華書店、鐘樓書店離我家太遠,我村裡的~於是只能在一個小書店買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外國小說系列。

我每天都看,母后照樣陪我看,不懂的地方她也會給我做導讀。當然,那時候我字也認不全,反正就磕磕絆絆的看唄。後來因為母上大人事業轉型,經常辦板報,於是她就開始練書法,順便教我,然後在書法問題上她就把我這個小號練廢了,到現在我求母后要幅字,還得掏錢。。。

大概小學二年級,我開始接觸《水滸傳》、《西遊記》這樣的小說,母后不知道為啥不讓我看《紅樓夢》,但我爹不是文化程度低嘛,不知道從哪弄了本《金瓶梅詞話》,性質差不多,看著也挺6的。

這種讀書的狀態大概就一直持續到了我快到15歲吧,中考完了以後,母上大人給我在西安的省圖書館辦了張會員卡,還有飯卡。這個會員卡+飯卡的價格怎麼說呢,反正我爹吐槽過貴,母后自己掏錢辦的,反正到了我15歲的年齡,在讀書的問題上母后就只有出錢的份了,愛看啥看啥,後來我就每天在陝西省圖書館看10小時到了高中。又在高中老師的指導下,看了《十日談》啊這一類啟蒙文學。

其實母后就是那種特別平常的老事業單位的工人,現在退休以後,每天就是練字彈琴;我現在是一個5年級的律師,主要做非訴業務,就是那種特別普通的89年的80後。其實也不是那種特別成功的類型。反正生活就那樣,每天總會抽點時間讀些東西,現在沒事了給母上大人發個紅包,母后打賞我一點自己做的辣醬,灌腸什麼的。

但不論如何,母后在結婚前曾經是一個電焊工,後來下班後每天晚上讀夜大,最終有了大專文憑,才有了現在的工作。當年他們一起電焊的老夥伴,現在你對著照片絕對認不出他們。而母后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在她文化程度所及的範圍內跟我一起讀書,所以我沒覺得讀書是一件苦差事,後來我讀康德,那母后自動放棄抵抗,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的一個朋友喪總,去年有一次他在和我們共同的朋友吃飯,席間喪總父親打電話過來,倆人討論了一個多小時的魯迅,當然這是更高的境界。所以喪總對世界的認識就很牛X啊,我們都很喜歡他的東西。

所以你以為,孩子愛看書,是你大人教育出來的?屁,是大人陪出來的!

所以不要說孩子不要看書,如果你自己連書都沒碰過,就不要去說自己的孩子不讀書,想讓自己孩子讀書,你就不要去打麻將、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了,踏踏實實陪孩子看。

當然,看書不是唯一出路,如果你像《摔跤吧,爸爸》的主人公阿米爾汗那樣會摔跤,那OK啊,可以不讀書的,陪孩子摔跤也一樣。


找工作處處碰壁時、升職加薪遙遙無期時、工作不順的時候,你是不是想過當時要是好好讀書今天就能找個好工作,不用再這麼受氣了?可是時光不能倒流,人生沒有後悔葯,今天過的這麼苦都是當時不想吃苦的後果,不是有句話叫今天流的淚都是當初腦子進的水嗎,同樣的今天吃的苦都是以前不知道苦,人生是公平的,今天不吃苦,以後就吃苦,今天吃了苦,以後就享福。唐僧取經還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好,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當初選擇不吃苦?

很多人讀書的時候都有一種感覺,上學很無聊,讀書很枯燥,快快長大就能像大人一樣逍遙快活了。這種感覺就是沒有找到學習的樂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對讀書、學習沒有興趣,填鴨式的教育一定不會取得好的成績。所以教育孩子好好讀書更應該培養他讀書的興趣,讓他在書中發現樂趣。孩子正是探索世界的時候,他對每個新鮮事物都保持強烈的好奇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自己主動學習。簡單例子,孩子去遊樂場玩坐過山車,有沒有問過孩子為什麼人在過山車上能頭朝下而不掉下來,孩子玩的高興的時候是最好引導教育的時候。

不要一味給孩子講讀書不苦,不讀書才苦。一個人沒有親身經歷的時候,你講的再多都是耳邊風。大家都知道小馬過河的故事,這裡也引用這個故事,小馬只有自己進了河才知道河的深淺。同樣你給沒經過苦的孩子講苦,他體會不來的。記得當年高考完成績不理想,自己回家幹了一個月農活,知道干農活太辛苦,起早貪黑還沒有多錢,果斷收拾東西回去復讀了。有條件讓孩子去體驗體驗勞動的感覺,完全可以給他按工時計價,讓他勞動一段時間看看,一定要狠下心不要還沒幹活就心疼了,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人是群居性動物,孟母三遷就是為了給孟子選擇一個利於學習的氛圍。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夥伴,小夥伴幹什麼了孩子往往會學習。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和愛學習的孩子一起,大家都在學習他也會慢慢的和其他孩子一樣。同樣,在家裡家長也要多看書學習,做好榜樣。

我想每個人都喜歡被人肯定。魯迅先生寫的阿Q,他是一個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嚴重戕害的農民形象,他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受盡壓迫和屈辱,但他不能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地位,反而自我安慰,即使是在受污辱甚至要被殺頭的情況下,他也以為自己是精神上的「勝利者」。阿Q尚且自我安慰,現在好多人每天起來對著鏡子自我肯定,肯定對人心理有強烈的激勵作用,對孩子更是如此,多鼓勵、多肯定孩子。孩子取得成績時要肯定,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也要換個說法鼓勵孩子。

孩子教育可以說是為人父母一生最大的一項工程,每個人都在摸索,沒有放之天下皆準的方法,還是建議因材施教,自己用心感悟,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讀書是為了讓你有更多的選擇,而不只是A或B,甚至是只能是A。

不讀書的人,只知道自己生活的一畝三分地,而不知道地球有多大;不讀書的人,只知道一年四季天氣是不同的,而不知道為什麼不同;不讀書的人,只能選A或B,甚至只能是A,人生處處收到限制。

而讀書的人呢?

讀書的人,他會有更多的選擇。他可能通過寫文章來養活自己;他可以通過所學的專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可以選擇在國內或者國外生活、工作、旅行;他可以選擇是在老家還是去大城市;他可以選擇的遠比這些多得多。

什麼叫苦?什麼叫吃苦?

苦不過沒有得選擇,任你心裡是多麼地想通過另外一條路來走,但是你做不到,你必須得去讀書,才能尋找方法。最苦,就是有苦說不出。而造成有苦說不出來的原因,往往就是因為沒有讀書,人生少了很多的可能,少了很多的選擇。

你只能局限於在你的知識、能力範疇內的選擇,所以你會覺得無能為力,所以你才會覺得苦。

環顧現在社會的成功人士,馬雲、馬騰化等等業界精英,無不是讀了很多的書。是,有的人學歷也許很低,但是,沒有一個成功的人不是讀過很多書的。

不讀書的人生,一眼就能望到頭,說苦,也許只是不甘於平庸卻又無能為力吧。

告訴孩子,如果你讀書,將來你可以選擇在離家近的城市生活,也可以選擇到大城市生活,你甚至可以選擇到地球的任何一個人類可居住的地方生活。


題主的讀書是單純的讀書還是指上學考好分數?其實哪裡是不讀書的人生苦,人生本來就是苦,不然為什麼每個生命出生的時候都哇哇大哭?

如果題主的讀書指上學考好分數人生就不苦了,我無法贊同。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老師是父母,最好的學校是社會。我不贊成大好的青春年華在監獄般的學校里蹉跎。在中國南方,上大學是最沒出息的選擇。

如果可以請儘早的讓孩子走向社會,讓他見識到真正的生活,讓他腦海里那些被灌輸的種種不切實際的妄想泡沫儘早破滅,對他只有好處。

孩子只需要學習基本的自我保護的常識即可,太多的知識有時候反而是束縛孩子想像和發展的繩索。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或者適合做博士做研究生。

教育的意義也不是產出千篇一律,和社會實際需求斷層的「人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自己的興趣,他們只要能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情就已經是成功的人生了。

教育不是灌輸常識知識,教育是通過教書來育人。教育是要培養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好學上進,誠實可信的正常人。至於事業能做多大看天分,看努力還要看機遇。

如果題主的讀書只是讀書。那我倒是也覺得愛讀書的人生不苦。因為讀好書給人智慧,有了智慧在面對那些困擾大多數人的煩惱和問題就能多一點應付的能力和從容。

讓孩子讀好書是沒錯的,精神的富有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時代早已過去。時代賦予了讀書更豐富的意義。

要讓孩子明白,讀書是武裝自己的一種手段。通過讀書,充實內心,武裝頭腦,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我們讀書的目的。很多家長動不動就說努力讀書,就辛苦幾年,以後有了好工作,掙的錢多,生活就不辛苦了。然而這種說法恰恰是誇大了讀書的苦,讓孩子內心產生恐懼和排斥的根源。讀書苦嗎?可能有點。那工作苦不苦?生活苦不苦?人活著本來也是苦樂參半的。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要引導孩子,因為讀的書多了,思想得到了提升。通過讀書,汲取別人的經驗,來幫助自己解決難題,這樣很多問題就變得容易,生活才會相對簡單和順利。即使很難的階段,因為眼界開闊,我們也能更加從容地面對。這就比無知的人更有優勢。生活也許還是苦的,只是我們看待的角度和態度不同了。

反過來,一個人如果無知,就會顯得很愚蠢,做出許多讓大家啼笑皆非的事情。遇事不知如何解決,甚至把本來順利的事變得艱難。更有甚者,因為無知去觸犯法律而不自知。想來都覺得可悲。

知識改變命運,眾所周知。即使改變不了命運,也能讓我們在更廣闊的世界裡從容不迫地去生活。


你好,我是青欖君,一個擁有百萬粉絲教育公眾號的作者,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今日剛好香港有一檔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建議可以和孩子看看。

這個節目製作組邀請了許多社會成功人士及富豪作為嘉賓,體驗「貧窮」:住進貧民窟的板房,甚至露宿街頭,打工度日,體驗一無所有的生活。

香港富豪田北辰也受邀參加了這個節目,體驗環衛工的生活。

他風吹日晒地掃完一天大街,辛苦所得僅夠吃兩個最便宜的便當,連坐地鐵都不夠,還要加班掙錢,才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所謂的家,也就是月租從600-1500港幣不等、僅僅能放下一張床、沒有熱水、連洗手間上面都要睡人的「籠屋」。

他說,因為只要體驗兩天,所以他才有鬥志堅持下去,但是如果一個月、半年、甚至一輩子都是干這種活,那真是太絕望了。

這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管理系、成功創立了兩個服裝品牌、身家過億的富豪,感慨萬分地說: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

貧富差距是社會的客觀存在,田北辰的體驗告訴你,往上走很累,往下走更累。

前年暑假,一位農民工在某中學暑期施工時,在教室黑板上寫了這麼一段話:

他工間休息,從手機看到了這段文字,心情激動,還在教室里拍下了自己滿眼淚水的模樣。

有人說:「他是受過了多少生活的苦,有了怎樣的人生經歷和感受,才會滿懷深情地寫下黑板上的字。」

經歷過生活,才會明白,讀書才是世界上最容易走的那條路。

帶孩子看看讀書與不讀書人的差別,讓她了解讀書的重要性!或許讀書不是人生唯一的路,但卻是最公平、最容易走的路!

我是青欖君,青欖家長地帶公眾號的作者,本篇回答有部分摘自我的文章《衡水中學女生電話痛哭: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回答,請為我點贊或者留言評論。


好多人在痛斥高考的時候,我覺得高考其實還是很公平的。如果沒有高考,不鼓勵努力讀書,貧困的農家孩子又憑什麼完成命運逆襲?

01

元旦放假第二天,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女兒在客廳玩遊戲。

微信:「xueba995」為家長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我有點生氣:你又在玩,老師沒留作業嗎,你怎麼一眼書都不看?女兒不耐煩地說:媽媽,我每天做卷子做到吐,讀書太苦了,放假就玩會兒唄。

我問她,你還記得鄉下那個舅老爺嗎?女兒點頭:記得,不就是你經常幫助的那個舅姥爺嗎?

是的。

去年冬天,我去給姥姥掃墓。正準備上車返回,看到一個人從對面走過來,四目相對,我們同時認出了彼此。按輩分,我應該叫他舅舅,但他比我大不了多少,我小時候住姥姥家時經常和他玩,更喜歡喊他的乳名--------明子。

明子熱情地和我打招呼,指著不遠處一棟房子說:那就是我家,都到門口了,一定進去坐坐。盛情難卻,我和老公跟著明子進了他家。

房子是新蓋的,可屋裡除了幾張床,幾乎看不到一件像樣的傢具。

我問:這麼好的房子怎麼不買傢具呢?

明子不好意思地撓頭:蓋房子就借了不少的錢,我媳婦身體還不好,常年吃藥,孩子又多,我一邊種地一邊打工,掙了錢趕緊還賬,家裡半年沒買肉了,孩子們都饞得跟貓似的。

回家路上,我和老公說:明子家的日子太難了,有機會咱幫他申請點救濟金吧。

02

春節前,我去一家相關機構問救濟金的事,明子的條件夠了,只是需要村、鎮、市三級蓋章的介紹信。

我幫明子寫好信,從手機上發了過去,讓他找地方列印出來去蓋章。

過了好幾天,明子沮喪地打來電話說:算了吧,一級級地蓋章,怕不行吧?

我不甘心,知道他只是自卑和自餒。好在我還認識幾個人,就輾轉和他們鎮里的工作人員通了電話,對方很客氣,表示只要是實情一定幫忙解決。

在離春節放假還有兩天的時候,明子終於拿著那封蓋好了章的介紹信給我送來。我帶著他到相關機構領錢,出來時,明子滿臉感激地說:孩子們可以好好過個年了,多買點肉吃。

他拿出兩百元錢說是給我女兒的壓歲錢,我趕緊推回去:快回吧,晚了坐不上班車了。

寒風中,看著明子的背影走遠,我的淚濕了雙眼。大家天天嚷著膳食營養,吃素食,少吃葷的時候,而對於明子一家,吃肉,依然是在改善伙食。

03

前幾天,我與好友謝小姐,說起一些難以想像的貧窮。

她說,你沒有經歷過那種日子自然很難理解。秋天時,她奶奶老家的一位親戚,挑著兩筐葡萄來賣,赤腳從家裡走到城裡。她非常震驚,竟然還有人因為窮捨不得買鞋穿。

謝小姐說,像他親戚這樣的人很多,日子都過得很苦。他們大多早早輟學,想早點出來掙錢,可是,幾乎一輩子都在底層掙扎。

我陷入沉思。

好多人在痛斥高考的時候,我覺得高考其實還是很公平的。如果沒有高考,不鼓勵努力讀書,貧困的農家孩子又憑什麼完成命運逆襲?

上周,有位媒體的記者採訪我,他對我很欣賞,我對他卻是很敬仰。他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生於貧瘠的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他從小愛讀書,說自己人生第一本稱之為書的書,是從廢品堆里發現的,從此愛上了讀書。

他侃侃而談,人文歷史,經濟時事,因為他還做過旅遊版的編務,對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簡直就是如數家珍。

讀書,改變了他的命運。

其實,我身邊這樣的人很多。

北京這邊有我兩位同鄉,一位做律師,一位是一家跨國公司的高層。他們都是靠讀書,走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過上了別人欣羨的生活。

04

有人說:怕吃苦,吃一輩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輩子苦。說得就是讀書這事。

孩子,能現在用汗水解決的事,不要留著以後用淚水,況且,淚水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當你獲得了足夠多的知識之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東西。

唯累過,方知閑。唯苦過,方知甜。

人生就是一隻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打包還給你。別人所擁有的,你只要願意去付出,一樣可以擁有。

如果你覺得讀書苦,而選擇了放棄,當你沒讀什麼書,就走入社會,你會發現自己就像一個赤手空拳的士兵,在面對命運這位強敵時,你會因沒有護身鎧甲,而被打得遍體鱗傷,毫無還手之力。那時,你就會懂得,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別怕吃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總有一天,那些苦,會變成你遨遊天際的翅膀。

幸而數載寒窗苦,自此阡陌多暖春。

只有讓書香深深氤氳過的人,才能輕舟走過萬重山,去賞遍萬千春色。


古人早就警示世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孩子們要從正面理解:人自幼小時,不能貪圖玩樂,荒廢黃金時光,把一些玩物、遊戲等放一旁,讀書學習長知識當作高尚的娛樂,有善用腦,快樂學習。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祿。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孩子們正是風華正茂時,精力充沛,讀書為樂,你現在想知道的、未耒想往的,書中都有明示,同時,書也是人成長進步的階梯。一個人讀書不倦,掌握了理論基礎,長大後,就不會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人的智慧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能得到充分發揮,一鳴驚人,成就偉業。這就是先苦後甜啊!那些從小貪玩,厭棄讀書學習的孩子,長大時會圖傷悲,學不進專業技術,找不到掙錢省力的工作,悔之晚矣!孩子們,要以讀書為樂,其樂無窮呀!


孩子不愛學習很正常,人都是有天生的惰性,喜歡做容易達成的事情,關鍵是看這時家長如何引導!如果我的孩子不喜歡讀書或是嫌苦嫌累時,我會跟他說說媽媽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讀書一直都不算優秀,小學考過第一第二,但也是僅有的就那麼幾次,成績一直屬於中等水平!我覺得自己智商平平,稍微努點力,還能考個中上,偷懶不背題,那就只能是中下了,那時候感覺自己作文還挺好的,語文成績一直不錯!後來讀中學,從中等水平一直往下降,想推脫是家庭原因,但其實我知道,那時候我已經無心學習了,自己不努力,能怪誰呢!

現在長大了,我一直深深的為讀書時的不夠努力而後悔,經常會想,如果當時能夠好好聽課、好好背題,少看點小說和電視,是不是現在的人生會更好!可是我知道,現在說什麼後悔的話都來不及了,人生無法重來!於是我現在用比讀書時加倍的努力,來去彌補讀書時留下的遺憾,我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考取學歷,考取專業證書,學習英文,學習育兒知識,看比上學時更多的書,背更多的題!雖然現在也能學習,可我付出的努力要比當時多得多,終於體會了那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所以現在我要讓我的孩子看到現在媽媽努力的樣子,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我說這些,只想讓他知道,人無論什麼年紀,身處何方,都是需要學習的,只有學習才能給你帶來更廣闊的天地,讓你增長見聞,不要讓將來的自己後悔,活好當下!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雪的美句?
感悟對聯:悲欣交集人生路;咋對?
上聯:一紙一筆一詩友,下聯怎麼對?
上聯:松拂疏窗竹映闌,下聯?
你最想見的人是誰呢?

TAG:人生 | 讀書 | 教育 | 社會 | 育兒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