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李世民相比,誰的軍事才能高?


這樣要看彼此的對手是誰而論,曹操的對手開始是董卓呂布之輩這時曹操只是一普通將軍而已人微言輕眾有多大的能耐也無法施展,後來董卓亡呂布滅袁紹剿以後才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領,而這時他的對手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之龍鳳的諸葛亮孔明,以及手不釋卷的呂蒙和足智多謀的周瑜。真所謂棋逢對手即使有多大本領也無法施展出來。最終落得個敗走華容道一病不起的下場!而李世民隨父起兵反隋一路東征通過愛才之心收編了各路英雄,憑的只是仁愛之心識才之心,才使各路好漢為他出謀劃策平定天下,人家用的是仁術攻心之策,因此無論是開始還是結果李世民比曹操還是更高一籌!


肯定是曹操,曹操一代梟雄。漢末比隋末亂多了,而且三國名將輩出,曹劉孫放在任何時代都能開創一個朝代。

曹操最強


兩個都差不多,主要看看身邊的人吧!曹操用人方面比較機饉,親戚基本都是大官,八虎騎比五子良將大,可統軍實力與能力相反,這樣軍心雖然穩定卻阻礙了武將的能力,而李世民以人才能力高官重用,這樣文武官就有發揮的自身的潛力了……


我認為曹操與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各有千秋!「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李世民說這句話的時候是貞觀十九年,那年他已經年近五十,不復當年中二了。這個歲數對現代人來說,事業上能做到什麼程度基本就可以預見了,而對古人來說,死亡可能也不那麼遠了。往前數兩年,他讓閻立本畫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那會兒其實畫像里的人已經死了不少了,其餘不少人也都身染疾病,來日無多。而貞觀十九年,李世民本人還在操勞,一面是扶持自己新立的太子李治,為了這位性格溫和柔弱的太子煞費苦心,另外一面,準備對高句麗的戰事,當年楊廣因此敗亡,此次李世民本人也面臨很嚴重的抉擇。所以這話其實不難理解。無論是自誇也好,是自省也罷,表達的意思都一樣。曹操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他在政治上沒能給後代留下個好局面,結果最後曹魏被司馬氏篡奪。李世民相信,同時也希望自己不要重蹈覆轍。其實這倆人的人生有點相似。

都是大半生的南征北戰。繼承人都出過問題。內部政治局勢都很複雜。「打仗咱倆都是一把好手,但我覺得玩政治,我比你在行!」

大體是這麼一種感情。其實也談不上妥當不妥當,這是個比較情緒化的表達。老曹年輕時候也很中二。倆人真遇到了,可能會互相欣賞也未可知。他給曹操的祭文我也發出來吧。除了口水話,其實還是很唏噓的。夫大德曰生,資二儀以成化;大寶曰位,應五運而遞昌。貴賤廢興,莫非天命。故龍顏日角,顯帝王之符;電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競,不可以力爭。昔漢室豆分,群雄岳立,夫民離政亂,安之者哲人;德喪時危,定之者賢輔。伊尹之臣殷室,王道昏而復明;霍光之佐漢朝,皇綱否而還泰。立忠履節,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觀沈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乖徇國之情,有無君之跡。既而三分肇慶,黃星之應久彰;卜主啟期,真人之運斯屬。其天意也,豈人事乎!有誇讚也有批評,不過總體還是慨嘆天意莫測……


李世民。曹操雖是一代梟雄,但他在世時並未統一全國。李世民的功績連毛澤東都讚不絕口,在經典詞作《沁園春雪》中云:「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李世民屬所提及的五位帝王之一,厲害不?


應該各有千秋沒得比。二人都同屬崛起於亂世的一代梟雄,均屬於馬上皇帝。曹操雖最終未實際稱帝,但其屬白手起家,是魏國的真正締造者,屬於創業者;李世民被稱為千古一帝,開創「貞觀之治」,但畢竟改變不了其接手父親江山的皇二代身份的歷史事實。


我認為李世民軍事才能高。原因為:李世民打過很多大勝仗,善於以少勝多,幾乎沒打過敗仗;而曹操雖然打過官度之戰,以少勝多,但赤壁之戰至少可以抵消了,所以僅能統一北方,未能統一中國。


推薦閱讀:

「孩子隨母姓沒有必要,只會產生矛盾,尤其是在社會中」這句話有道理嗎?
【段媽媽】挑好牛肉關鍵看這幾點
如果將來你們女兒和前女友的兒子戀愛了,你們會不會反對?
總是和父母吵架怎麼辦?

TAG:曹操 | 秦王李世民 | 歷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