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普洱茶餅的常見規格是357g?


{!-- PGC_VIDEO:{"vid": "c5af2b6c93e3456e941a7f03fea7afed", "vu": "c5af2b6c93e3456e941a7f03fea7afed", "duration": 445, "thumb_height": 320, "user_id": 52126972055, "neardup_id": 16181011591604510021, "video_size": {"normal": {"h": 320, "subjective_score": 0, "w": 568, "file_size": 13342643}}, "vname": "1511735838_IMG_5874.MOV", "hash_id": 16181011591604510021, "status": 0, "media_id": 52127553970, "thumb_width": 568,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919000d6c62ef5b644d",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92989280971915789, "thumb_url": "4714000024eb89a8568e", "thumb_uri": "4714000024eb89a8568e", "md5": "d781fe5d0ea1adc57a6488e506f19fcc",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714000024eb89a8568e", "src_thumb_uri": "4714000024eb89a8568e", "sp": "toutiao", "group_id": 6492989280971915789} --}


這個主要是計量方便

一提茶大家都是知道是7餅

357g就是2.5公斤也就是5斤一提

現在是42餅一件

過去是84餅一件

這樣的話大家計價就比較好計了

比如說按現在來說呢就是6提一件

6提就是15公斤也就是30斤

在過去的話呢就是老的一件是84餅

也就是30公斤60市斤

這樣計量非常方便算賬也非常好算

主要就是為了方便


七子餅來歷眾說紛紜。上網一搜發現都是相互轉載未經考證的二手信息居多,原創及獨立思考者甚少。

感謝頭條邀請,其實去年我在微博寫過一篇文章,論述為什麼現在網傳的七子餅357克來歷之傳統文化解讀說、少數民族吉祥數字說、清朝皇帝欽定說,還有古時馬幫為了馬馱方便計算出來的重量為每餅357克等等說法是不嚴謹和缺乏科學考證的。

並非為宣揚自己或標榜什麼。我的觀點也不一定正確,歡迎大家拍磚。之所以做這樣的思考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態度。用心的、認真的做人做事的態度,也就是茶馬世家做茶的態度。

2016年5月15日舉行的東正春拍會上,宋聘號的一款藍標普洱茶一筒7餅重2287克,以880萬成交;紅標宋聘一餅凈重306克,以260萬成交,我很想知道百年前的普洱茶到底一餅有多重?帶著這個疑問,我與得公、茶馬君,還有佳茗與滌煩子展開了一番資料搜集與探討,和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關於普洱茶七子餅大部分人都比較熟悉,都知道7餅茶用筍殼扎一筒,這一筒叫「七子餅」,每餅茶重357克,這就是大部分人知道的「七子餅」與357克的關係。

那問題是七子餅為什麼會是7餅?而不是6餅或8餅?

關於這個說法無論是網上還是書籍資料上介紹的很多,有說與馬幫在茶馬古道上運茶有關,有說與雲南少數民族認為7是吉利數字有關,其實上述這兩種說法都不嚴謹,也缺乏考證,雲南的民族除漢族外共有25個,其中雲南特有少數民族有15個,經過大量的問詢,也不曾發現7是他們哪個民族的吉祥數字,相反大多數民族認為雙數比較吉利,因此以上兩種說法都有待考究。

目前有明文記載的七子餅出處出自清代《大清會典事例》,據該典記載:「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雲南商販茶,系每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徵稅銀一分,每百斤給一引,應以茶三十二筒為一引,每引收稅銀三錢二分。於十三年為始,頒給茶引三千。」

這段文字是關於普洱茶「7餅一筒「」最明確有力的記載,至於在此之前是否也是7餅一筒,尚不清楚。

那普洱茶357克這個奇怪的單位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很明確的是「克」這是個國籍度量衡單位,這個單位在中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根據維基百科記載,中華民國於1929年規定了1斤等於500克,而在1929年之前是什麼標準,並無詳細記載。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清代的一餅普洱茶肯定不是357克,我們可以根據《大清會典》的記載可以換算。

首先清代的1斤和今天的1斤是不一樣的,

今天的1斤等於國際500克,

清代的1斤則約等於國際596克

而清代的1斤為16兩,(1兩為596÷16=37.25克),

根據《大清會典》的記載「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即49×37.25克=1825.25克)

也就是清代的一筒茶(七餅)為1825.25克,

那清代的一餅茶的重量為:1825.25÷7=260.75克

根據計算,很明顯清代的一餅茶比現今的一餅茶足足少了近100克。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成立於1949年11月23日,該公司擁有全國茶葉的出口權,為了配合出口,中茶公司要求下屬茶廠生產每件30kg的普洱茶。按國際計量單位,一件是一打,也就是12筒,每筒按清朝時候的習慣是7餅,每餅為30000g/12筒/7餅=357.14286g,約等於357g。這就是普洱圓茶每餅357g的由來。


謝邀請

從兩方面說吧

一是便於騾馬馱運 騾馬基本負荷60公斤(約24提合計168餅)

二是從民族文化和易經來說數字357 無論單獨看還是合計起來看總之都是吉利數字有好的寓意

最後祝大家以茶為媒百事合意


古時候茶馬古道運茶靠馬力,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總結,一匹馬拉60kg多一點的貨,最能遠行運輸。所以一邊30kg茶,加上其他物件,竹筐,兩邊就是60多公斤。

一提普洱茶是7片,一共二十多公分厚,因為茶馬古道有些地方狹窄,還有懸崖峭壁,不能太寬。馬運輸茶的時候是一邊12提,357gX84片是29.988kg。357g就是這麼來的。七子餅也是這麼來的。


推薦閱讀:

喝柑普會比一般普洱更容易致癌嗎?
普洱茶可以分為幾類?
2018年你最期待普洱茶哪方面的訊息?
小青柑普洱茶多錢一斤?新會小青柑茶葉多少錢合理?
普洱市是因為普洱茶聞名於世的嗎?

TAG:文化 | 普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