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到底為何方神聖?


上海「十三太保」雖有虛構,但有些人物原型尚有歷史人物可以追溯。「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這等亂世年代湧現出來的風流人物也是時代所造就的。

南小杜杜玉芳

南小杜即杜玉芳,人物原型應該為歷史上的顧順章,上海寶山吳淞人,早期工人階級領導人,地下情報人員,是秘密特務組織的負責人。1931年被捕後投降國民政府,由於其掌握大量核心機密,致使原地下組織遭受巨大的破壞,被稱為「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1935年被國民政府處死。南小杜在影視劇中被冠以正面形象,實質上屬於叛徒行列,最終並沒得到善果。

北老九汪雨樵

「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毛主席評價

北老九汪雨樵的人物原型應該是上海斧頭幫幫主王亞樵,抗日誌士,民族英雄。1889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11年王亞樵響應孫中山革命主張,在合肥組織軍政府,宣布獨立。1913年到上海學習,後參與護國運動。1918年作為南方代表赴上海參加南北議和。1920年因反對武人干政,遭到通緝,又逃亡上海。

1921年於上海創建斧頭幫。1923年11月10日暗殺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事發後投奔盧永祥,在湖州徵兵,與戴笠、胡宗南義結金蘭。1926年任安徽副宣慰使,宣傳北伐。1928年8月暗殺張秋白,1930年7月暗殺趙鐵橋,因此得名「暗殺大王」。

1931年6月14日在廬山刺殺蔣介石未遂,同年7月23日在上海北站槍擊宋子文。1932年日寇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王亞樵組織鐵血鋤奸團刺殺漢奸日寇,同年4月29日暗殺日本派遣軍司令白川義則。1935年11月1日策劃在南京刺殺汪精衛,同年12月25日暗殺唐有壬。1936年10月20日被戴笠暗殺於廣西梧州。

乞丐楚天樞

20世紀初的上海,乞丐也是比較多的,但並非影視劇中那般人多勢眾,成為江湖一大派別,舊上海的乞丐是不允許出現在英法租界這些繁華地帶的,而是大多聚集在城隍廟一帶,乞丐的頭目中有八個人名氣比較大,即陸周鐘王和二沈二趙,但畢竟是乞丐,名字已無從考究。十三太保中的丐幫幫主楚天樞應該是這八人中參照而創造的人物。   

車夫余立奎

余立奎並非化名,歷史上確有此人,是王亞樵「安徽勞工敢死隊」的骨幹成員。但余立奎並非車夫,在軍中擔任過旅長一職。1931年參與刺殺宋子文未遂。1935年刺殺汪精衛未遂。被國民政府逮捕,1948年被釋放。

師爺夏俊林

師爺的人物原型應該是萬墨林,被稱作是「杜門第一紅人」,也是杜月笙的表弟。早年為杜月笙管理煙管,後專為杜月笙的生意管帳。抗戰時期任上海米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漢奸傅筱庵被暗殺後,萬墨林一度被日軍懷疑為兇手,1940年為杜月笙頂罪被汪偽特務機關逮捕,釋放後更被杜月笙倚重。1948年蔣經國以「非法囤積稻米」罪又將其逮捕;後逃亡台灣時任「國民大會代表」。

以上是影視劇里吻合歷史人物表現的推測,其中教頭、阿悄、瞎子、酒鬼、黑白無常均未找到合適的人物原型,秦家龍虎豹很像老舍先生所寫的《秦氏三兄弟》,但也只是小說人物,並非歷史。而納三少在歷史上並不好查找,因為納蘭家族沒有納蘭樹這個人,納蘭家族後輩人才里納蘭明珠和納蘭性德又非同時代的人物,因此不敢妄自推斷身份。


感謝邀請。

相傳唐末李克用義子十三人都封太保,所以才有「十三太保」之稱。

以我所知,中國歷史上的「十三太保」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一,唐朝「十三太保」

網路配圖

唐朝末年之節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兒子(包括義子)

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因皆被封為太保而得名,有時亦特指第十三位義子李存孝。除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均為養子,因為頗為出名,中國歷史後期許多人物組合、團體都以「十三太保」為號。

二,國民黨十三太保

國民黨十三太保是指蔣介石成立的中華民族復興社的十三位骨幹成員。這十三人為: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

三,西北軍十三太保

西北軍中的所謂太保,顯然是借喻,是指輔佐馮玉祥的13名軍官。其實我覺得就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

這13名軍官都是馮玉祥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長期追隨馮氏,南征北戰,為馮氏所倚重。這13名軍官是:孫良誠、孫連仲、佟麟閣、劉汝明、韓復榘、石友三、張維璽、過之綱、聞承烈、程希賢、葛金章、趙席聘、韓多峰。

四,隋唐時期靠山王楊林的「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是《說唐》中靠山王楊林的十三個義子,號稱十三太保。

其排名為: 大太保羅方, 二太保薛亮, 三太保李萬, 四太保李祥, 五太保高明, 六太保高亮, 七太保蘇成, 八太保蘇鳳, 九太保黃昆, 十太保曹林, 十一太保丁良, 十二太保馬展, 十三太保秦瓊。

當然,最著名的還是後唐李克用的「十三太保」,至此以後,許多部門和團體也經常引用十三太保一詞,作為團體的代稱,而並非特指十三個人,例如,明代最有名的錦衣衛即為北鎮撫司十三太保。

明嘉靖間,北鎮撫司權力達到頂峰。嘉靖帝二十餘年未曾上朝,而天下盡在掌控之中。而在這裡,北鎮撫司就是為皇帝固控天下的工具。

以至於中國歷史後期許多人物組合、團體都以「十三太保」為號。

希望和大家一起研討交流,也可關注◤歷史品讀君◢,共同學習。


感謝邀請!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一部陳思誠的遠大前程熱播,十三太保又引起熱度。

而最初聽到十三太保這個稱號是小時候看的香港導演導演張徹的港片幾部電影,70年代的姜大衛,狄龍主演《十三太保》,80年代的陳觀泰,劉德華主演的《上海灘十三太保》和後來的《大上海1937》都表述了不同的十三太保,所以說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的十三太保是各不相同的。

太保,最初是和太師,太傅一樣是個官職,所謂的位列三公即這三個官職。慢慢的,太保退出政治舞台,而一些江湖綠林人士開始套用這樣的稱號。

可歷史上最有名的十三太保之一是哪些人呢?其實70年的《十三太保》就說的是這些人的故事。他們就是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十三個義子。而動漫作品《畫江湖之不良人》里也講了這個故事。

晉王李克用麾下眾多將士,子嗣,義子中,有十三員猛將被封為太保,即十三太保。其中二太保李嗣昭是其親兒子,其餘皆為義子。而最牛的當屬排行十三的李存孝。

李存孝,沙坨人,史稱「飛虎將軍」,史書雲「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敗績」。演義傳說中常把他的武力比作李元霸,霸王項羽。更有傳騎領十八騎殺入長安取了城。手下500騎「飛虎軍」更是戰績輝煌。可惜後期受人離間,被李克用五馬分屍。

歷史和文學中各個時期都有一些非常出名的厲害人物稱為十三太保,比如隋唐演義中靠山王楊林旗下也有十三太保,最有名的的當然是秦瓊,後來唐太宗座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再比如後來蔣介石座下的特務機構藍衣社「中華民族復興社」也有十三太保,其中最出名的有戴笠和西北王胡宗南。

還有馮玉祥軍中也有十三太保,比如韓復渠就是其中之一。

小羊熱度,感謝關注!如回復探討,必然禮尚往來也去給閣下回復


一般所說的十三太保,指的是唐朝末年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的十三個兒子。

這十三人分別是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除了三太保李存勖是李克用的親生兒子之外,其他十二位都是養子——歷史上的情況和演義不同,其中並非都是李克用的養子,比如二太保李嗣昭實際上是李克用弟弟代州刺史李克柔的養子,這且不表。

(《畫江湖之不良人》中的角色李克用,原型為唐末軍閥、後唐的奠基者晉王李克用)

(《畫江湖之不良人》中的角色李存勖,原型為後唐開國皇帝庄宗李存勖)

(《畫江湖之不良人》中的角色李嗣源,原型為後唐明宗李嗣源)

歐陽修撰《新五代史》為他們專門作《義兒傳》,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9人,後唐明宗李嗣源自有本紀,不再贅述,主要介紹的是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李存孝、李存進、李存璋、李存賢等8人。

《舊五代史·唐書》中的《列傳第四》中有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等3人,《列傳第五》中有李存信、李存孝、李存進、李存賢等4人。

可見,史家認為這幾位是李克用養子系統中比較重要的人物,這裡之所以要加上李克用養子系統這個限定詞,指的是他們的這個身份色彩比較濃厚,這一身份對其歷史地位也比較重要,不代表符存審(柴榮、宋太宗的岳父的父親)等人不重要。

這些人物的事迹史書乃至百科上都很詳盡,不必一一細說,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以下這個問題。

歐陽修在《新五代史·義兒傳》中發了如下議論:

嗚呼!世道衰,人倫壞,而親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於骨肉,異類合為父子。開平、顯德五十年間,天下五代而實八姓,其三出於丐養。蓋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將相,豈非因時之隙,以利合而相資者邪!唐自號沙陀,起代北,其所與俱皆一時雄傑虣(通「暴」)武之士,往往養以為兒,號「義兒軍」,至其有天下,多用以成功業,及其亡也亦由焉。

歐陽修一方面站在儒家倫理的立場,一方面站在宋王朝的立場,所謂「五代而實八姓,其三出於丐養」,不但 diss了後唐明宗李嗣源等,連天水一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舊主公老上級柴榮也diss了,話說得冠冕堂皇,其居心實際上並不光明磊落。

至於歐陽修認為養子義兒是所謂「異類合為父子」,是所謂「因時之隙,以利合而相資者」,從根本上來講,也是沒有理解這一養子義兒體制在歷史上的根源.

這一體制在從中亞到東亞北部的部落和部落聯盟集團中實際上是一個軍事訓練體制,是作為部落中的新鮮血液的年輕武士學習軍事技術的重要途徑,當部落酋長或者部落聯盟集團首腦的養子義兒並不像正統儒家文士所想像的那樣,是一件異類相合、以利相資的悖逆人倫十分羞恥的事情,實際上恰恰相反,這是北方武士的光榮和夢想——說到底連李克用本身都不姓李,可以理解為他是與唐皇室建立了擬制血親關係(賜姓宗室)。

部落酋長或者部落聯盟集團首腦只會與生而岐疑(少年聰慧骨骼清奇)或者在技擊或決鬥中表現出勇武的年輕人建立擬制血親關係,換言之,這個擬制血親關係只會栽培值得栽培的年輕人,也就是歐陽修說的「一時雄傑虣武之士」。

究其實質,這種擬制血親關係不是為了建立虛擬的血緣,而是讓養子義兒進入一種軍事技能培訓和未來統治核心集團成員的培養體系,「十三太保」本質就是河東(晉國)的軍事兄弟會。

後來後唐明宗李嗣源通過非正常途徑登基為帝,卻堅持認為「武皇(指李克用)功業,即吾功業也;先帝(指李存勖)天下,即吾天下也。兄亡弟紹,於意何嫌?」,因而不改正朔,仍稱唐這個國號,這固然有考量到儒家正統合法性的一面,從其本身就是沙陀統治核心集團的成員來說,說是繼承擬制的父兄(李嗣源比李存勖年長18歲,這是尊重李存勖先帝身份的表達)基業的繼承人,也是順理成章的。


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倩,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

《遠大前程》的熱播也讓十三太保再次稱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南小杜,北老九

南小杜,杜玉芳武功高強,心思縝密,為人正直,身懷國家大義,屬於正義之世。

北老九,汪雨憔,同屬武林高手。斧頭幫幫主,洪③師傅。

十三太保無敵手

十三太保: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倩。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

乞丐楚天樞,丐幫幫幫主。

教頭沈達,租界探長,洪③結拜大哥,武功了得。對洪③的幫助很大,正義感,民族感超級強。

納三少,納蘭樹,納蘭家三少爺。

車夫余立奎,斧頭幫二當家的。

師爺夏俊林,永鑫公司師爺,心機深,外表文質彬彬,卻足智多謀。人稱夏師爺。屬於三大亨

小阿倩十三太保中唯一的女子。在遠大前程中,不管是三大亨還是大八股黨都要賣她一個女子的面子。氣場強大,文武雙全,最後和沈教頭結為夫妻。

瞎子(喜歡遠大前程的朋友,可以猜測下十三太保中的瞎子是誰啊。)

酒鬼殷久華,一頭長髮遮半面,低帽壓臉陰風極重,每次出場都是冷場,讓人看了都感覺不寒而慄,屬於大八股黨。

黑白無常,常氏兄弟。從名字都可以看出其非常人,因每次殺人都是扮黑白無常與世人面前,故得此名號黑白無常。屬於八股黨

龍虎豹,秦氏三兄弟。秦龍大哥,秦虎二弟,秦豹三弟。大哥秦虎因犯案,遠遁他地,不知死活,三弟秦豹,在遠大前程一出場就被無名小卒推崖身死。唯一活著的也就二弟秦虎。

其實十三太保古來有之,唐末名將李克用的十三太保指的是他的十三個兒子,個個英勇善戰,足智多謀。

在近代戴笠,馮玉祥手下都有十三太保。

大家了解的還有那些號稱十三太保的人呢。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到底為何方神聖?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看看歷史上都出現過哪些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的濫觴,是後唐李克用的十三個養子及兒子,屬於武將集團

大太保李嗣源:繼承皇位,沙陀人,不通漢文。晚年李從榮謀反,憂鬱而死。

二太保李嗣昭:在大太保當政時,死於戰陣

三太保李存勖:親子,皇位繼承者。死於叛亂

四太保李存信:回鶻人,放羊奴,會四國語言。早期英勇,因醉酒誤事,險些被殺,之後銳氣全無。

五太保李存進:做到節度使,死於李存勖朝

六太保李嗣本:英勇多謀,作為邊防軍節度使振武節度使,寡不敵眾,投降契丹

七太保李嗣恩:吐谷渾人。

八太保李存璋:

九太保符存審:未嘗一敗。七十餘歲去世。但心力交瘁,請求退休。

十太保李存賢:接替李存審,為幽州。與契丹對抗。但積勞成疾而死。六十五

十一太保史敬思:死於朱溫與李克用飲酒

十二太保康君立:參與鎮壓李存孝,得勝後在一次飲酒中說錯話,被李克用毒殺。與李存信交好

十三太保李存孝: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唐末晉王李克用選擇武士如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孝等為養子(義兒),任為將校,組成的部隊號稱「義兒軍」。

(籌安會六君子: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及七凶:朱啟鈐、段芝貴、周自齊、梁士詒、張鎮芳、雷震春、袁乃寬),合稱十三太保。

西北軍十三太保,指西北馮玉祥軍中傑出的十三位將領,即孫良誠、孫連仲、佟麟閣、劉汝明、韓復榘、石友三、張維璽、過之綱、聞承烈、程希賢、葛金章、趙席聘和韓多峰。

國民黨十三太保是指蔣介石成立的中華民族復興社的十三位骨幹成員。這十三人為: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


要說這十三太保,那來頭還真不小!

先來一張花果山十三太保老大的圖鎮一下!

這個是西遊降魔篇裡面的,孫悟空號稱自己是花果山十三太保老大。

最近《遠大前程》大火,跟帶著十三太保這個梗也火了。

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倩,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

其實,早年有一部影視劇叫《上海灘十三太保》,也是刻畫的人物。

歷史上,也就是正史上記載的十三太保,是唐朝末年軍閥混戰,藩鎮割據,其中節度使李克用手下十三個兒子,一個親生的剩下都是養子,都是大將,所向無敵,所以號稱十三太保。

因為這十三太保太厲害,所以宋朝以後的就開始以一些團體和組織號稱十三太保。

比如《隋唐演義》中,靠山王楊林的十三個乾兒子也號稱十三太保,其中最後收的神拳太保就是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瓊,嗯,論武藝的話,秦瓊應該是最厲害的太保了。

在民國軍閥混戰期間,馮玉祥和閻錫山都有各自的十三太保,這個在我其它答案裡面有《馮玉祥的十三太保和閻錫山的十三太保誰更厲害》,這裡就不一一提了,感興趣的關注我看一下吧!


十三太保,李克用的一幫兒子,除了三太保李存勖,其他的都是乾兒子,李克用是沙陀人,能征善戰,手下有一幫能力超強的戰將。

李克用有點類似現在的僱傭兵的意思,名義上是唐朝任命,但實際上不受唐朝直接管轄甚至一度與朝廷做對。朝廷只能有利益引誘李克用出力。在剿滅皇朝的戰役中立功,後又成為朱溫的死對頭,

十三太保分別是;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為太保而得名。這其中以李存孝最為厲害,類似隋唐演義里李元霸一般神一樣的存在。

大太保亞賽過溫侯貌,

二太保生來有略韜,

三太保上山擒虎豹,

四太保下海能斬蛟,

五太保力用開山斧,

六太保手持青龍偃月刀,

七太保花槍真奧妙,

八太保手持丈八矛,

九太保他霹靂雙鐧耍得好,亞賽個秦叔寶,

十太保雙手能打火龍縹,

十一太保雖然他年紀小,一個倒比一個高,哪怕那黃巢兵來到,孤與他槍對槍來刀對刀。


答:看來,演義小說誤人不淺!

實際上,歷史上並沒有過所謂的「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之說,始於託名「羅貫中編輯」的《殘唐五代史演義》。

《殘唐五代史演義》為《隋唐志傳》續書,又名《五代殘唐》,為明代後期無名氏作品,曾為《水滸傳》批點的明人李卓吾亦曾為該書批點。

署名為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註:明代有流傳的一百十五回版《水滸傳》署「東原羅貫中編輯」)在市場上大賣,故著《殘唐五代史演義》的無名人氏便題以「羅貫中編輯」五字,以在市場上逐利。然《三國演義》與《殘唐五代史演義》相較,「二書深淺工拙,如天壤之懸,詎有出一手之理?」

《殘唐五代史演義》處處仿效《三國演義》,全書雖然劣拙不堪,但個別章節卻寫得異常出彩,其中李存孝和鐵槍王彥章的故事,就虎虎有生氣。

按照書中所寫,唐末梟雄李克用收養有十三個養子,全部封以「太保」之銜,其中的打虎英雄安敬思,人稱牧羊子,改名李存孝,排在第十三位,稱十三太保。

太保,是古代官職之一,與太師、太傅同為三公。春秋後期一度廢棄,漢代復置,位次太傅。其後歷代沿置,只是一種虛銜,並無實職。

查《新五代史. 義兒傳》,李克用確有收養子多名,但有名字載於史冊者只得其九,而且並沒有加封「太保」的記載,即「十三太保」之稱,僅為小說家言,史無其事。

該書對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刻畫,是按《隋唐志傳》里李元霸的模子來的,一樣力大無窮,恨天無柱、恨地無環;一樣能征慣戰,打遍天下無敵手,號飛虎大將軍,領十八騎收復長安後,被唐僖宗封為大唐護國勇南公。

很多時候,書中寫「十三太保來了」,並不是指十三位太保一齊來了,而是指單指第十三太保李存孝來了。

《殘唐五代史演義》書雖平直粗陋,但其所寫的殘唐五代亂史卻在中國古代史上佔據有重大地位,則其編造的許多故事多取材於元雜劇,如《劉知遠諸宮調》、《白兔記》、《李克用箭射雙鵰》、《劉夫人慶賞五侯宴》、《甲馬營陣生趙太祖》、《曹太后死哭劉夫人》、《劉夫人救亞子》、《敬新磨戲諫唐庄宗》、《李嗣源復奪紫泥宣》、《壓關樓疊掛午時牌》、《朱全忠五路犯太原》、《狗家疃五虎困彥章》等等,其中,單以李存孝為主角的就有《雁門關存孝打虎》、《十八騎誤入長安》、《李存孝大戰葛從周》、《鄧夫人苦痛哭存孝》等等,故該書在民間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舉一個例:《隋唐志傳》寫楊林、寫秦瓊,並無十三太保的說法,而到了明末清初的褚人在康熙十四年刊印《隋唐演義》時,就加入了楊林豢養十三個義子,其中秦瓊為十三太保的情節。

後世許多軍事集團也喜歡沿用「十三太保」的稱呼,如西北軍有十三太保,有民黨十三太保等等,但也不過是民間叫法而已。

現在許多反映社團龍爭虎鬥題材的電影、電視,也屢屢出現有名為十三太保的組織,說明大家對「十三太保」的稱呼似乎有別樣情懷。


十三太保來自唐末。相傳唐朝末年,軍閥李克用曾收了十三個義子,將這十三個義子都 封為太保。從此以後,人們對某些大鱷或者一方豪強的一些親信下屬往往冠以十三太保稱呼。 如復興社十三太保等。

比如近代的西北一強馮玉祥就有十三太保。馮玉祥的西北軍中原有「老五虎將」,宋哲元、鹿種麟、張之江、劉郁芬、李鳴鐘。馮玉祥的十三太保,是人們對馮玉祥軍旅中期,一般認為1919年前後馮玉祥任陸軍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駐防湖南常德時,他手下有一批勇猛善戰的軍官,人稱「十三太保」。

袁世凱也有十三太保,比如袁世凱復辟帝制的中堅力量卻是他的十三太保。曹汝霖也是十三太保之一,他們籌劃於內, 奔走於外, 作用遠勝於「籌安會」的秀才們。在輿論上, 他們疏通報界, 宣傳輿論;在組織上, 他們拼湊「全國請撼聯合會」,操縱參政院和國民代表的選舉與勸進,成立「大典籌備處」等等, 並且為了復闢為袁世凱提供了必要的經費。


推薦閱讀:

十五、一上任就要殺親兄弟的皇帝
歷史上紀曉嵐最後竟最後被流放烏魯木齊
人口危機:默克爾的聖母心,江統的《徙戎論》
論毛文龍為何不送遼民入內地的原因
樣貌古今談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