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義膽的蘇武是怎樣在漫長歲月中堅守愛國的?


蘇武牧羊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是一種民族精神的符號,無論官方,民間乃至於無論古今中外都是一種正能量,沒有一個民族或者一個政府喜歡叛徒,無論原因,比如李陵。

但長年置身於敵對異域,過著甚至死都是一種幸福的日子,忍受著孤獨寂寞,而且,你忠誠的對象甚至可能毫不在乎你的忠誠,甚至都不知道你的幾堅持,另一邊,只需要你低一下頭,甚至都不需要背叛你的忠誠,只需要你放棄就行,立馬就會逃出煉獄,這種情況下,你依舊堅守自己的初心,那就非常人可以的了,所以,當李陵勸降失敗後,李陵自己對自己的背叛理由都覺得不恥,喟然離去,這一刻,太史公司馬遷的宮刑就顯得不怨了,

而一介匹夫的蘇武,在出使匈奴時不過是個中等文官,之所以能如此堅守理由如下,

一,漢初的儒家思想還是活潑,剛烈的,對於一些為人是非標準界定是清晰的,那時的讀書人還有個明確的標準界定自己的行為,額等到宋明所謂理學等一些犬儒理論修正後,儒家變成了官方的小三,一些所謂務實主義開始向世俗獻媚,特別是科舉制度以後,儒家不再關注內心修為,而是成了和官方互貨的工具時,讀書人開始變成了無恥的代名詞,可以說宋明兩代都毀於文人。

二,漢初時期,一個以華夏為主體的新民族正在形成,政治上比較清明,經濟上有擠壓周邊,文明上鄙睨他人,唯一落後的軍事有一步步地逆襲,漢民族的民族自豪空前,蘇武所忠誠的就是這種民族認同和民族自豪,如果他也像李陵一樣忠誠於漢武帝,估計他也更難堅持。

三,所有偉人的故事裡,都有一個缺失的主角,那就是女人,那個默默陪伴著蘇武的匈奴女子,用不算嫵媚的溫柔,長情陪伴,像蘇武的堅守一樣,堅守著對婚姻抉擇的忠誠,應該是蘇武在滿天風雪的北海,最溫暖的港口,在男人遭遇不幸時,打垮他的往往是這最後一棍,當老舍拍不來自家大門時,昆明湖是他唯一能去的地方,當彭大將軍的梨被人咬去一半時,比落在頭上的炮彈更有殺傷。

所以,我們為那些堅守邊疆的戰士致敬,為那些堅守家庭的妻子致敬,

為所有的忠誠致敬!


謝謝邀請。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西安)人,天漢元年(前100年),漢武帝派他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出使匈奴,護送前期被扣的匈奴使者回去,匈奴單于收下禮物,扣留了蘇武及副中郎將張勝、使臣常惠等隨同的百餘人。蘇武被留居匈奴19年,但他持節不屈,在漫長歲月中始終堅守愛國不動搖。

1、屈節辱命,沒臉歸漢。蘇武等被扣源於匈奴內部的一次謀反,牽扯到了張勝,事情敗露後,張勝把事情的過程告訴了蘇武,蘇武知道事情嚴重,一旦牽扯到自己,會對漢朝的信譽造成影響,就想自殺,被張勝等制止。單于派人召喚蘇武受審訊時,蘇武悲憤地說:「屈節辱命,即使活著,有什麼面目歸漢!」便拔刀自刺,後被救活,單于覺得蘇武是有節操的人,對他很欽佩。

2、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蘇武的傷勢好轉後,單于派使者勸降蘇武,許以爵位和財富,蘇武不為所動,絕不投降。單于將他囚禁在地窖內,不給吃喝,他靠吃雪和氈毛,幾天都沒有死。單于又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去牧羊。

3、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蘇武被扣的第二年,漢將李陵投降匈奴,過了很長時間,單于派他到北海勸降蘇武,他對蘇武說:「你在這裡守節沒有人知道。你的母親和兩個兄弟都死了,妻子改嫁了,10幾年過去了,妹妹和子女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人生如朝露,何苦這些年折磨自己!」蘇武表示,蘇家歷代受國家恩養,就應當不辱使命,效忠國家,自己對武帝的忠誠不需要回報,表示必死的決心。李陵感嘆:「真是義士!」

4、丹心終不改,白髮為誰新。蘇武在北海牧羊,等於無期流放,單于聲言要等公羊生子才可釋放他回國。蘇武在北海,沒有糧食,靠挖野鼠洞里所儲藏的果實吃,其中的艱辛很難想像。但他漢節不離身,牧羊和起居都拿著它。持節是什麼?使臣奉命出行,手裡拿著符節為憑證,是代表漢朝的象徵,即使牧羊,他也是大漢王朝的使節,是大漢王朝的臣子。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19年持節不屈。始元六年(前81年),獲釋回漢。19年始終保持著高尚的節操,始終保持著堅貞不變的愛國情懷。


首先,忠貞的愛國情懷。

蘇武出使而被扣押,受盡屈辱,敵人迫使他投降,但蘇武忠心愛國,只要一息尚存 ,就會與敵人鬥爭到底,而且他對大漢充滿了信心,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會堅持氣節、不會放棄努力!蘇武就是這樣的真正的忠烈之臣。他對敵人侮辱的藐視和無所畏懼的精神以及他堅定的毅志力,也給了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使敵人越加對漢朝和大漢臣民 感到恐懼 ,越來越喪失想征服漢朝信心!要知道,敵人在面對如此堅強的漢朝忠烈時,他們的內心也是懼怕的。

其次,強烈的民族使命感。

蘇武是在大漢民族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具有傳統文化品格的忠烈之士,是經過民族民主錘鍊下的堅貞的大漢子民,他為民族和氣節的堅持而寧死不屈。

再次,堅定的信仰使然。 在蘇武受屈辱的十九年間,他對大漢民族的信仰支撐著他堅貞不屈的精神。他歷經屈辱,受盡折磨,但蘇武為了崇高的氣節和堅定的信仰, 以驚人的精神力量承受了人生中最大的侮辱和磨難!堅守信仰,決不向敵人低頭。

蘇武為了民族氣節和堅定信念而屈辱堅持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學習,他的精神曾經影響並將繼續影響和激勵著後人。


對那段歷史不太了解只是聽說過」蘇武牧羊」的故事。從中領悟的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對自己的人格操守觸動較大而已!蘇武作為一個代表國家的使節出使外國肩上擔當必是國家相關的責任而作為使節的蘇武本人就必須堅守崗位職責與國家榮辱形成一個體系約束考驗著蘇武本人的人格!外部環境與條件蘇武本人是無法掌控的只有在不管外部環境與條件如何變化堅守崗位職責和自己的人格原則的道路可走。作為生命體的人只要心理不率先崩塌處處尋找儒後來製造出來的」識時務者為俊傑」這類」理由」來自己摧毀自己的堅守就會不管如何艱辛只要還能活著就不會自己倒下!如若心理率先崩塌就會在」識時務者為俊傑」方面尋找變節的理由來說服自己變節!且還會炮製出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漢初的文化還是以中華文化為主導的儘管事情發生在漢武帝稱霸破壞了睦鄰關係的共處製造出許多事端而人是有個成長過程來鑄就靈魂的而蘇武的成長期應該在儒術控制文化之前才闔先因後果的自然法則。蘇武牧羊體現的是蘇武對自己崗位職責的擔當與人格堅守方面的堅強上的翹楚!


推薦閱讀:

TAG:蘇武 | 歷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