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學習」背後原因有哪些,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


總不想學習,是許多孩子的通病。幾乎每個家長都在為此頭痛不已並長期與之鬥爭。可每次問起孩子不想學習的理由,總是五花八門,搞得家長們不知如何應對,不知如何說才能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今天這篇文章,針對孩子們五花八門的不想學習的理由,分析了孩子們諸多理由背後真正的隱含詞是什麼,並告訴家長們該如何與孩子們溝通。推薦老師們轉給家長看看。

1

我努力很久了

成績就是沒起色!

隱含詞:付出

深層原因:我的付出是沒有意義的,那我為什麼還要付出呢?

? 家長應對:

當我們餓了的時候,我們吃一口,只會讓我們感覺沒有那麼餓了,但還沒有飽,所以我們接著吃,一口又一口,慢慢才會覺得飽!

學習像吃飯一樣,飯要一口一口吃,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知識要一點一點學,吃飯別著急,著急會噎著,吃到一定程度就飽了。學習也不要急,學到一定程度成績自然就會提高了。

2

我真的好怕

努力之後沒有結果!

隱含詞:失敗

深層原因:害怕失敗,每個人都是害怕失敗的!

? 家長應對:

我們每個人都想成功,就像做選擇題,我們都想選出正確答案。為了選出正確答案,除了直接算出正確答案,我們還可以排除錯誤答案,達到目標的方法不只有一種。

其實每一次失敗都幫助我們排除了錯誤答案,錯誤答案都被排除了,成功還會遠嗎?

3

我堅持不下去了,

可不可以放棄?

隱含詞:堅持

深層原因:我看不到堅持的意義。我沒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影響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

? 家長應對:

我們努力很久,都沒有看到成果,心裡很難過,就會想到放棄,可是真的沒有成果嗎?

量變引起質變,所以我們的努力並不是沒有成果,而是在積累量的過程,我們不一定能看到結果,質變時我們才能看到結果,所以要相信,我們每一次的付出都在積累量,再堅持一下,就會看到質變了。

4

我真的不敢

去問老師問題

隱含詞:主動

深層原因:老師會不會認為我笨?老師講了我還是聽不懂怎麼辦?

? 家長應對:

老師每天面對很多學生,老師沒有辦法做到去問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其實他很想知道,自己教得怎麼樣,所以當你去問老師的時候,有人跟他反饋他會很開心。

你主動學習他也會很開心,你主動和他親近他更開心,給老師一個機會記住你,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弄清楚這個問題,同時更了解你的老師。

5

哪個都不想放棄,

我該怎麼選擇?

隱含詞:選擇

深層原因:我想逃避選擇。我都想要得到。

? 家長應對: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總是要做出選擇,很多時候哪個都不想放棄,捨得,捨得,舍了才能得,兩個字在一起,沒有「舍」哪來的「得」?

就像孩子面對困難時,父母只有舍掉對他的擔心,不去干預他,才能得到他的成長,學會放棄才能得到更多!

6

他就是不對,

為什麼還讓我理解他?

隱含詞:指責

深層原因:我是對的,他是錯的。不應該由我讓步。

? 家長應對:

你很生氣想要指責別人的時候,伸出你的手,就會發現:當你的一隻手指指向別人的同時,還有四隻指向自己,發生爭執,是兩個人的事情,不會絕對是某個人的責任,多去理解別人也是理解我們自己。

7

我都會了,

不想再多學了!

隱含詞:驕傲

深層原因:我對自己的成績很滿意。別人對我也是滿意的,所以我不需要學習了!

? 家長應對:

每個人都是一個杯子,裝得太滿,只會溢出來,就不能再裝進新的東西了,只有倒乾淨,保證空杯的心態,我們才能裝得更多,保持虛心,我們才能學得更多。

8

我不是故意的,

我就是生氣啊!

隱含詞:壞脾氣

深層原因:我不應該生氣嗎?我生氣了你們應該理解我。

? 家長應對:

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我們把一張白紙揉成團,再把白紙攤平,我們會發現白紙再也變不回平整的樣子,無論你怎樣努力鋪平,紙上的細紋都還存在,每一次發過的脾氣,傷害人的話語,都是在揉紙團,也許事後你很後悔,做出彌補的事情,努力鋪平、壓平這張紙,紙好像平整了一點,但細紋和褶皺還在,所以,當你的情緒很激動時,告訴自己再等一下,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不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前幾天顏老師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近900人參與,很多人覺得考得不理想,明明好好準備了,為什麼考試結果還是差強人意呢?家長老師看重成績,總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不願意好好學。老師們大多重視中上游同學的學習,對於學困生學習不好的原因,他們給的理由極其簡單:學生不想學,我也沒有辦法。

家長對不想學習的孩子,更是恨鐵不成鋼,一心覺得是孩子學習不自覺、思想不重視,常常因此著急上火,有時還會引發親子間的衝突。

可是,你知道嗎?很多孩子不願意學習、逢考必敗的原因不是那麼簡單。今天,顏老師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底。

1「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看不到希望」

——根源:不了解自身潛能優勢

這類初中生看不到自己有多大希望,表面在學,心中卻在放棄的邊緣。根源在於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往往不夠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這類同學需要全面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潛能優勢。

建議:

在中學階段,發現並實現潛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幫助,根據自己的豐富的人生經驗,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跟著興趣走,通常興趣所在就是優勢潛能所在。但這裡有個問題,要看興趣與所處的環境條件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你又沒有條件去換環境,就要考慮發展自己的次優潛能。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想知道自己的開放度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在本子上列出平時不感興趣甚至是不喜歡的事,越多越好,然後分析,看它們中哪些屬於原則問題,哪些不屬於原則問題?在那些非原則問題上的堅持是否限制了你的視野?是否影響了你對自己潛能的發現和開發?一個人在非原則問題上的禁忌越多,限制越多,發現自己潛能的機會就越少。

2、「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知道為啥而學」

——根源:目標不明確

這類初中生不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多數是為父母、為老師、為考上好大學而學,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更沒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隨大流,過一天算一天。這類同學需要明確目標,需要別人幫助其專業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才能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建議:

正確的目標設定,乃是先決定你要過一個怎麼樣的一生,之後再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你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譬如說你的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陰確這個終極目標後,再來選取你的工具。

當一個人頭腦中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同時也有一定要達成的強烈決心和意願時,他自動地就會將全部注意力放在目標的達成上。而此時就產生了一種強大的動力,努力學習變成為一個順其自然的行為,沒有任何的勉強和不樂意。

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3、「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不會學」

——根源:學習技能低

這類初中生的學習技能發展滯後,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任務經常完不成,容易陷入書山題海,產生知識漏洞。這類同學急需提升:學業目標管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課堂學習效率、各學科學習技巧等學習技能。

建議:

首先,對自己喊停。在你覺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如不時地停下來,會使自己更清醒,少做無用功」。

然後,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跟緊老師的複習計劃,把課本基礎知識掌握好,把基礎的題目弄懂弄透,能把課堂吃透,就成為課堂之王,效率之王。事實證明,動腦子把基礎知識想清想透,比圂圇吞棗地學很多知識要好的多。

最後,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構架。可以通過建立錯題本的方式,每次考試後,主動進行試卷分析,剖析每道題的失分點,即便是考了滿分,也要認真總結經驗。哪個同學得分比自己高、哪個同學錯題整理的好,他都要從別人的長處中虛心吸取經驗,幫助自己更好地進步。

4、「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學不會」

——根源:認知能力低

這類初中生與學習有關的基礎認知能力,如記憶能力、思維轉換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有待提升。這些能力有一項不足,就會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導致這類初中生儘管在學習上付出很多努力,但收穫甚微,還會嚴重影響其學習積極性,並且這類問題不容易被發現,無論是初中生自己,還是教師。

建議:

認知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注意力。父母的關係,家庭氛圍,小時候所處的環境,都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的提升。「學不會」的同學在簡單休整、改善學習方法之後,很快就能投入到緊張的學習氛圍中,而受認知水平所限「不會學」的同學則需要抽出一點時間,放鬆一下身心,徹底調整好狀態,把心放寬。

可以讀一些短時間內看似無用的書,可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觀美術館,跟父母一起旅遊等,這其實是在你本身的實力之外,爭取更多的擴展自己知識的機會,獲得超常發揮的資本。而當超常發揮成為你的正常發揮,進步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5、「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沒法學」

——根源:情緒不穩定

這類初中生容易受周圍環境、人際交往等因素影響,從而無法安心學習。比如常見的考試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堅持性差、厭學、抑鬱等,這些困擾過度地消耗了初中生的心理資源,縱使潛能再好也得不到最大的發揮,最終學習也受到嚴重干擾。

建議:

老師和家長除了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開導和安慰外,還要教會孩子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包括自我激勵法、語言暗示法、環境調節法、轉移調節法、音樂調節法等。

如果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失望焦慮的情緒,千萬不可鬱積於心、耿耿於懷、放不開、丟不下。告訴自己,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成績都會有起伏,要對考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聽聽舒緩的音樂、到環境優美的地方洗洗眼睛,或者做一場運動,直到大汗淋漓,壞情緒自然不告而退。

對月考沒考好的孩子,顏老師要說一句: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總有一日考得好。對待考試,要保持一個良性競爭的狀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


這樣的孩子太多了,這和家長有直接關係。首先家長沒有在他小時創造一個學習氣氛,如果他剛二歲時看到父母都愛看書學習,他耳濡目染一定喜歡看書,只要愛上看書,下面就好辦了,幾乎都不用管他了,因為他愛看書,就會愛學習,因為愛看書的孩子總是發現好看的書看不過來,好多知識自已都要學。如果大家回憶一下自已身邊的人,夫妻雙方都是知識分子的,你再看一下他家的孩子就不用懷疑我說的了。再有的原因和老師的管理用教育、教課方法有很大關係。聽不懂老師講課的最終結果是讓孩子放棄這個科目,再有老師的言行是不是讓學生喜愛也有關係,老師對學習不好的學生用諷刺、及斥責的語氣說話,讓學生心裡產生反感,學科在好,也調動不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所以首先家長先檢討自己做的怎麼樣,再其次選擇好老師太重要了,否則會誤了孩子一生,這就要家長多了解孩子,多了解學校的氣氛,多和老師勾通,發現問題當即立斷,該轉學決不要等,孩子在成長,你等不起,前面誤了,一定是骨牌效應,後面皆輸就晚了。


想要主動學習的孩子太少了,"不想學習"已經成了孩子們的通病了,孩子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磨蹭、拖拉,拖到最後,孩子還是得完成,這樣既影響了孩子的睡眠,又讓孩子更加厭學。

因此,作為家長不能讓孩子順其自然,首先我們應該陪著孩子一起學習,跟孩子來比賽,增強孩子的積極性;其次,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應該陪伴孩子一起解決消化,掃清學習障礙!


推薦閱讀:

最近情緒不穩定,經常打罵孩子,該如何從這種糟糕的情緒中走出來?
影響孩子一生的兩種錯誤的教育方式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和老師都在喊累呢?
我這樣教育孩子錯了嗎?
父母是怎樣輕易的毀掉一個孩子?

TAG:家庭教育 | 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