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茶是如何製成的?


在中國的六大茶類中,白茶是唯一一款無需任何修飾敢素顏出鏡的茶類。鮮嫩的茶芽摘下來,經過日晒或陰乾,自然萎凋並乾燥,這就是白茶,這種簡單到極致的工藝,所以冠以茶類中的「極簡主義」。

白茶製作需要採摘、萎凋、乾燥三步流程,每道工序簡約而不簡單。

單是春日裡的採茶就有「雨天不採,露水未乾不採,細瘦芽不採,紫色芽頭不採,風傷芽不採,人為損傷芽不採,蟲傷芽不採,開心芽不採,空心芽不採,病態芽不採,病態芽不採。」就有十不採的規矩。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採下的新鮮茶葉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讓其自然萎凋。曬出好茶,不僅需要根據風向、光照、溫度因素調整晾曬方式。過度萎凋,白茶不免會有燜熟感,沾染了煙火氣息;萎凋過輕,則會有青草味,嚴重影響茶葉的口感和品質。

乾燥是白茶工藝的最後一步,傳統的乾燥工藝均以生曬完成。相關科學研究證明,茶葉水分含量低於7%時,水成單分子層,空氣中的水進不來,利於茶葉品質的穩定。因此,在乾燥環節中,7%的含水量成為了標準。

從採摘到乾燥,白茶的工藝簡單,近乎天然,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既不像綠茶那樣制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紅茶那樣促進它的氧化,保持了茶葉原有的清香,全然「不食人間煙火」。

白茶,沒有複雜工藝和人工干預,呈現出的是最接近自然的鮮甜口感和暖暖的太陽味道。白茶的返璞歸真,於是為被稱為中國茶里的極簡主義。


談及白茶的製作工藝,大家腦海中浮現出的印象恐怕就是「簡單」二字。

葉子採回來,一不揉捻二不炒制,好像直接曬一曬就可以喝了。這種觀點,是長久以來對白茶的一種誤讀。實際上,白茶工藝看似簡單,其實內藏玄機。

它的製作工藝,核心有兩步,即萎凋與烘焙。您沒有看錯,第二步確實是「烘焙」。

萎凋,是白茶加工的關鍵工序。其目的是通過長時間的萎凋,以蒸發鮮葉水分,提高細胞膜透性和酶活性。從而,促進葉內含物發生緩慢的水解和氧化作用。

別被這些專業名詞嚇到,其實萎凋目的非常單純。就是通過上述一系列變化,來揮發鮮葉的青臭氣,繼而發展茶香,形成白茶自然的外形和內質特徵。

比起萎凋,白茶烘焙的流程就的確少有人知。

焙茶,可謂是古已有之。陸羽《茶經》中,就記載了專門用於焙茶的一組工具。唐宋元明清,茶葉工藝不斷發展與變化,但是焙茶工藝從來沒有被省略過。起初人們焙茶的目的,就是為了去除茶中水分,從而使其在保存過程中不易霉變。

久而久之,人們發現焙過的茶,口感更香更甜。於是乎,焙茶的目的就從單一的乾燥,變成了乾燥茶葉與提高口感並存。所以在茶葉的「受教育」過程中,「焙茶」可理解為在一定基礎上的拔高訓練。

古人通過經驗摸索出的規律,最終也被科學所印證。在高溫烘焙作用下,某些帶青氣的低沸點醇、醛類芳香物質揮發和異構化,形成帶有清香的芳香物質。糖與氨基酸、氨基酸與多酚類物質相互作用,形成新的香氣。

糖與氨基酸的焦糖化作用,可使白茶香氣提高與熟化。

說回到白茶,烘焙是其加工中重要的一個步驟。

通過高溫烘焙,破壞酶活性,終止酶促反應,固定烘焙前形成的色、香、味品質。

「烘焙」不僅可以去除水分,縮緊茶條,更可以促使內含物發生熱化學轉化,發展白茶品質。

想要白茶成品品質有明顯提高。烘焙一步必不可缺。


推薦閱讀:

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區別 原料、製作工藝有所不同
請查收,一份寫給新手的白茶學習秘笈!
這餅白茶荒野牡丹,是真的嗎?
北方儲存白茶可以忽略三層包裝法?
白茶是泡還是煮?請看這三個細節,好茶將從您手中誕生!

TAG:白茶 | 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