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學習晚了,是該讓孩子自己堅持洗襪子還是由家長代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們的任務就只是好好學習。你只要管好學習就可以了,其他的我們大人來就好。你只要管好學習就好了,衛生不用管,媽媽給你掃地拖地,你的衣服不用管,媽媽洗。你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不用出去運動;

於是,孩子們變成了除了讀書,啥都不會的人!這是真的是教育的悲哀。

剛剛在今天我發了一個10歲姑娘,自己做飯菜的照片,這個姑娘,因為父母是醫務人員,每天回到家很晚。於是爸媽就教她做飯菜,本來只是怕她餓,讓她能有口飯吃。後來發現,小姑娘居然做得很好,現在都會自己回家,自己到菜場買肉,自己燒飯做菜,爸爸媽媽回來有口熱飯吃。當然,也有很多人跟帖,說自己7歲就會了。

是啊,其實,很多孩子本來的能力其實都非常好,只不過,因為家長的觀念,你只要管學習就可以了,變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變成了「社交障礙者」,變成了「體弱多病者」,難道這是當初家長想要的結果嗎?

對於孩子來說,該到什麼階段就該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曾經有個國外的視頻很風靡,一個才1歲半的孩子(具體記不清楚了,不超過3歲),自己會穿衣服自己爬上爬下倒牛奶喝,還會搞衛生。在國外曾經有一份清單,到什麼年齡階段是要會什麼家務的。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他也要為這個家庭承擔自己的責任。

同樣的,社交能力,運動鍛煉體質度是需要的,到了職場上社交能力非常重要,不僅僅是職場上,學校里也是一樣,是個小社會啊!

所以,很多的天才兒童提早進入大學,但是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最後也不能很好成才。

返回來,看問題,孩子晚上學習玩了,是讓孩子自己堅持洗襪子還是由家長代勞,這根本就不是事了。如果平時都在鍛煉這些能力,就讓孩子自己決定,今天是自己洗,還是請父母幫忙洗。他該有做這個決定的能力!即使請父母幫忙洗,那也告訴他,這不是父母的責任,只是這次幫他而已。

事實證明,在最後的成才的人,往往是那些綜合能力比較好的人。所以,家長們,該反思一下了。

覺得有道理歡迎點贊轉發哦,歡迎評論!


這個問題需要分情況來看。

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孩子為什麼會做作業到很晚?根據個人經驗,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是作業太多,很多都是重複勞動。比如考試低於多少分,要把整個卷子抄一遍重新寫;或是哪個孩子調皮搗蛋,整個小組的學生都要被罰寫作業;或者是每個生字或句子寫N遍,也不管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事實上,上述很多作業都是「暴力又無效」的。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適當減輕孩子的作業量,拒絕機械學習,讓孩子早點休息。當然,孩子也就有時間來洗自己的襪子,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种放松。

二是要完成的作業確實很多。如果是偶爾出現作業量很大的情況,那就讓孩子盡量提早做作業,爭取在規定的睡覺時間之前把作業完成。如果仍然做到很晚,那就讓孩子學習結束後直接上床休息,洗襪子可以另行選擇時間。

三是孩子做作業磨蹭效率低。事實證明,很多孩子作業做到很晚,都是磨蹭拖拉、效率不高造成的。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一方面要注意糾正和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也要通過一定的懲罰措施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後果要自己承擔。所以,儘管他們會做到很晚,但家長仍然應該要求他們把自己的襪子洗完再睡。

總之,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或是孩子犯錯,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入睡,儘可能地保證他們的睡眠質量,畢竟他們已辛苦學習了一整天。這和「疲勞駕駛」的道理是一樣的,看似孩子在學習,但學習的效果卻早已大打折扣!當然,襪子還是盡量讓他們自己洗,只是洗的時間不必過於拘泥。對於孩子來說,自己的事嘛總要自己來做,任何時候,家長都只能是幫助者和引領者,而不是代替者。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問題。孩子並不會因為一次沒有自己洗襪子,而從此不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也不會因為幫助孩子洗了一次襪子,就成為寵溺孩子的典型。

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大部分家長在碰到某些事的時候,往往會比較糾結,心裡是一種想法,比如覺得孩子太累了,心疼孩子想幫他洗襪子;而理智又覺得,讓孩子自己去洗是培養他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這種糾結的心情很多人都會遇到。

其實,偶爾幫孩子做點事又能怎樣呢?難道從此以後孩子就會變壞嗎?這裡要說的是偶爾,偶爾為之並不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習慣,比如偶爾遲到或者偶爾沒有完成某項任務,都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就算是成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又怎麼可能是事事完美、事事如計劃般的呢?

要注意的是,怎麼去幫孩子做,以及做了之後怎麼對孩子交待。比如可以先和孩子說明,今天實在太遲了,在保證睡眠時間和洗襪子之間,更重要的是睡覺,以免第二天起不了床上課遲到,所以襪子就幫他洗了。但要說明,孩子在今天的時間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許是做作業拖延了,或許是開始做作業的時間太遲。這樣第二天可以根據今天的情況進行糾正。這樣一來,教育的矛盾自然是解決了。

如果第二次,孩子開始有了依賴思想,覺得反正遲了家長會幫助做事,那麼有這樣的苗頭就得注意了。家長就不能再幫孩子洗襪子了,再幫他洗就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可以考慮,到底是睡覺重要還是洗襪子重要,可以選擇睡覺但是襪子同樣必須在第二天自己洗;也可以選擇必須洗完襪子才能睡。不管如何,這兩種方式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小懲罰。


看到這個問題不禁莞爾一笑,這是親媽提的問題嗎?如果是親媽估計不會糾結這個問題吧?!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各種親子教育的理論學說和培訓講座層出不窮,但是貌似懂得越多,越不知道怎麼當媽了。。。越來越多的母親們在刻意「培養」著孩子,不僅要一擲千金的讓孩子學奧數、學英語、學琴棋書畫,還要刻意「磨練」孩子的意志,不寫完作業不能睡覺、不完成指定的任務不能去玩。原本是血脈相連的無條件的愛,變成了你不優秀就別想讓我愛你的等價交換。在這樣的養育模式下,孩子活的憋屈,母親活的委屈。再也沒有了過去吃不上飯的年代,母子兩個為了一個窩頭你推我讓的那種天然舐犢之情。

教育本沒有一定之規,只要是社會規則允許、人倫道德提倡、行為情景恰當的前提下,任何措施只要能夠促使孩子身心愉悅、出現積極的改變,就是教育最好的結果。因此年輕的家長朋友們,請不要機械的將所謂「成功學」、「成才論」的教條照抄照搬在孩子的身上,以「愛的名義」控制和設計孩子的時間、行為、興趣、理想。把自主權還給孩子,讓他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洗襪子」。

「洗襪子」看似小事一樁,但從中能夠清晰的看出一個家庭的教養方式。溺愛的母親會事必躬親,冷漠的母親會熟視無睹,強勢的母親會令行禁止,而智慧的母親則會審時度勢、靈活體貼。


買一堆襪子,來不及了,就堆著,明天晚上再讓他洗,但明天晚上要讓他先洗襪子再做作業。

洗了襪子沒時間了,做不完作業怎麼辦啊?沒關係,讓他欠著作業去上學,他挨批了了,回來會抱怨你,你再幫他探索如何快速有效做作業。

反正,他的襪子他自己洗。堅持到底,你會養個很自立的孩子。


伴隨現代人們教育觀念的一些變化,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想法。也正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孩子們的學業任務也因此越來越重,經常會有些孩子會學習到較晚的時間。因此,家長也就代辦了很多生活事務,比如幫孩子洗衣服、襪子,幫孩子收拾學慣用品整理書包……

很多家長不以為然,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就一切都好。但是正是在這種不經意間,忽略了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養成,培養了很多在生活知識上的白板孩子。想想一個連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如何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自我心理建設。

所以,我認為基本的規則不能變,該做的事情不可或缺。而且,洗個襪子,幾分鐘的時間,應該讓孩子堅持。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自己洗襪子。

首先,教育同時鼓勵支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努力完成,並且堅持這樣培養孩子,引導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也塑造了孩子自立自強的品質。咱們成年人都知道,生活中工作中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別人是沒有辦法來替你的,儘早幫助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是有利的;

其次,孩子學習晚了,繼續讓孩子堅持洗襪子,也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時間觀念,逐漸地給孩子滲透「效率」的概念,培養孩子進行時間管理,也使得孩子學會自律。

其實有的時候,也是我們大人把事情想得複雜了,洗個襪子,最多也就10鐘的時間,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咱們的還愁可以吧這件小事做好的。有些時候,一些不太好的觀念其實是我們不經意間就傳給了孩子的。比如,之前交的學生里,有一個小女孩,她從來不知道生病了是可以請假不來上學的這個概念,因為孩子的媽媽從來都不當著孩子的面提這樣的說法,及時有同學這樣說這樣做,這個孩子的媽媽也是糾正孩子。這個小女孩也逐漸明白了,要鍛煉好身體,不然生病還要繼續上學的話,自己很難受,為了不讓自己難受,平時也養成了很多保持健康的好習慣。


給孩子定的規矩,不管任何原因都不能輕易去改變,這是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是否有威信的一種體現。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那種就知道大米是從麻袋裡出來的孩子,要讓他學會承擔一些責任,慢慢的他會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畢竟我們做父母的不能替他代勞一輩子。


學習是正事,家長應該幫幫!(如貪玩就應另當別論了)。大家吉祥!


推薦閱讀:

聊聊孩子睡眠和記憶力
如何應對青春期情感困惑?
初入社會青年人如何轉變心態,更好的適應職場環境?
現代社會,你認為女子有才重要還是有德重要?

TAG:教育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