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孔子為什麼周遊列國?


孔子周遊列國是幾個緣由促成的。

他從魯國司寇任上辭官出走是直接緣由。

辭了官不離開國家,那算什麼?辭官去國,表示辭官的態度堅決,是真辭官,不是做樣子給人看,挽留不了。孔子辭官時,年富力強,積澱深厚,既有能力,又有經驗,還有威信影響,正做得得心應手之際。對辭官,孔子內心也很矛盾,但他不能不辭官。此時的孔子還不知道何去何從呢。

周遊列國,尋找和等待機會這是孔子在「順道」做的事。

猶豫後,孔子帶著得意弟子直奔衛國,因魯衛兩國是兄弟之國,另外,這裡還有相知的朋友。孔子奔衛國,一是等待魯國召回的情況出現,一是尋找在衛國出仕的機會。出遊的十四年間,孔子三進三出衛國,可這兩種機會最終都沒有降臨。

借周遊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孔子的主張是行仁政復周禮。但在那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的主張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聯合抵制,孔子一行也四處碰壁,在陳絕糧,在匡被困,在宋被威脅。

借周遊的機會指導歷練弟子。

和一群弟子在一起沒事做幹什麼?不就是講理論,進行研討,開展實踐嗎?大樹下演習周禮,結果還碰到了搗亂的桓魋。


在孔子的一生當中,曾經有14年的時間是在列國遊歷的,而正是這14年遊歷的經歷,對孔子後來思想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因而有人講理解孔子14年的遊歷經歷是我們理解和讀懂孔子的一把鑰匙。不過,關於孔子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孔子放著魯國的官不做,而要去列國遊歷呢?

孔子遊歷列國始於公元前497年,那一年他已經55歲,在那個平均年齡普遍偏低的年代,55歲已經接近晚年。孔子之所以離開魯國,放棄魯國大司寇的位置,與齊國人的從中挑撥離間有一定關係。齊國認為如果孔子繼續做魯國的大司寇的話,那麼魯國就必然會稱霸,那樣對於鄰國齊國來講就不一定是好事,所以齊國千方百計的去挑撥離間,因而孔子很快就沒法在魯國待了,所以就有了後來的孔子周遊列國。

實際上,孔子離開魯國周遊列國與他在魯國受到排擠有很大關係。孔子主張師法古人,恢復周禮,藉以來穩定社會秩序,不過這種主張在當時並沒有市場,因而孔子在魯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擠,孔子因而出走,周遊列國。

當然,孔子周遊列國肯定不是為了單純的遊玩,孔子肯定也是有他的目的的。那就是宣傳他的政治和教育思想,孔子每到一國都會積極進行講學,宣傳自己的政治、文化思想,而且孔子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周遊列國,而是帶著自己的學生們一起周遊列國的。

周遊列國結束以後,孔子回到魯國,開始從事古籍整理的工作,孔子周遊列國的這段經歷,對於儒學的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當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進行的兩萬五千里長征。這兩個相距2500年的事件,頗有諸多相似性。理解了長征,也就基本理解了孔子的周遊列國,當然,孔子周遊是以文攻為主,而紅軍長征處處是武力。

孔子由三十到七十三歲去世的四十多年中,歷時十四年的周遊列國佔了孔子餘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周遊列國期間孔子與各國君主接觸,宣傳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是孔子一生與各國聯繫最廣、影響面最大的一段時間。

顯然,孔子周遊列國是當時的境況所迫,也是無奈之舉。

一為「送女樂」事件。出遊之前不久的夾谷之會上,齊國要用武力攝服魯國,當時身為相禮的孔子,用周禮作武器,拙敗了齊國的企圖,在國內威信大增,齊國為此憂慮,於是齊景公採納臣屬的建議,實施美人計向魯國送去八十名嬌艷的舞女和一百二十匹身披著錦繡的馬,陳列在稷門之下。孔子知道魯君如果收下便會驕奢淫佚,不理政事,所以堅決反對收下。執政大夫季桓子卻主張收下,魯定公礙於面子,不好說馬上收下,但卻以巡視為名,到稷門看了三次,後來終於經不住誘惑收下了。為此孔子還憤怒道「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孔子認為這樣一來這些美女會腐蝕國君,當政的「小人」進讒言,魯國政治不會清明,自己的報負不能伸張,這是孔子離開的原因之一。

二為「失膰」之事。孔子要馬上離去,弟子們說魯國就要祭天了,按照舊制國君祭天時的膰肉,要在祭後分給大臣。弟子們請他再等幾天,說如果送來膰肉,說明國君還器重您。孔子為此等了三天,仍然未見人送來祭肉,便知道魯國國君已經失去了對自己的信任,這是決定離開的原因之二。

三因孔子主持「隳三都」事件。當年季桓子的家臣陽虎在魯國叛亂,孔子態度明確地反對陽虎,魯國的執政大夫季桓子認為孔子和自己政治觀點一致,便請魯君任命他為中都宰。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後,成績突出,又不斷擢升為司空、大司寇。孔子一旦大權在握,便開展了維護魯君利益、削弱大夫勢力的「隳三都」活動。三家最後卻醒悟過來,三家大夫意識到孔子隳三都的主要目的是削弱來三家大夫的力量,孔子和自己並不是一家,所以在魯君面前屢進讒言,排擠孔子,這是孔子離開的原因之三。

四是孔子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出走。孔子一直懷著仁德治國之理想,幾年前在中都小試牛刀,取得成功,增強了信心。當上大司寇後,在夾谷之會上為「相」時,取得成功,更是信心滿滿,才敢於觸動三家大夫,開展「隳三都」舉動。一旦被排擠,認識到魯國非實現自己政治主張的理想之地,於是另闢蹊徑,另尋出路,這就有了到別國一試的想法。他認為憑著自己的本領和威望,不信干不出一番事業來。於是便決心帶著弟子們到魯國之外發展。這便是孔子周遊列國的原因。

孔子及其弟子一行,十幾年間在外面的活動,不是去遊山玩水,到處觀景。而是以孔子為首,帶領一干弟子到各國去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到某一國家施展自己抱負的宏大團隊。

其遠大目標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最終達到世界「大同」的理想。其近期目標則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他十分自信地說:如果有人用自己的主張,幾個月就可使這個國家變樣,三年就能大見成效。

實際上孔子在各國的一些活動都是在推銷自己。為了從政,他帶領弟子們不辭千辛萬苦由北方跑到南方,就是為了實施自己的治國方略。曾在陳蔡之間遭到圍困,絕食多日。他也不惜面見社會上反響不好的衛國南子,甚至對背叛晉國的佛肸向他召喚,他也「欲往」。他堅信自己「不緇」、「不璘」;有信心改變壞人,不與壞人同流合污,用各種手法爭取、改造與自己敵對的人。不論有多少困難,他總是千方百計要將自己的政治抱負在各國施展。

儘管孔子周遊列國是被迫和出於無奈,但所達到的成果卻是非凡的,使中原各國了解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成了一時的「網紅」,這就是孔子率領的團隊周遊列國的目的和達到的效果。

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中曾對長征作出評價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也許紅軍長征就是從孔子的周遊列國這一偉大舉動中汲取的經驗,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奠定了一個新的時代的開端。

時隔2500年後的25000里長征與孔子的周遊列國,不論單從數字上還是其他很多方面,都有諸多巧合,這或許就是歷史的宿命。


當然是為了行道。

比如,夫子自道:「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當然,因為天下滔滔,各國都在忙著爭鬥,孔子始終也沒有得到合適的出仕機會,於是他返鄉講學。

但是,這並非是說孔子沒有出仕的機會。

《史記·孔子世家》載:

「冉有為季氏將師,與齊戰於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軍旅,學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學之於孔子。』」

「衛孔文子將攻太叔,問策於仲尼。仲尼辭不知,退而命載而行,曰:『鳥能擇木,木豈能擇鳥乎!』」

也就是說,當時各國需要的均為稱霸之資,比如兵法,孔子的六藝之教肯定也包括兵法,不然冉有不可能在戰勝齊軍後說,他的兵法乃至學自孔子。但是,當他人問兵法於孔子時,孔子卻婉言謝絕,不願回答。

類似的情況,在孔子周遊列國的過程中,屢屢發生。

事實上,他毫不缺乏出仕的機會,哪怕他稍微降格以求,都會有大把的出仕機會迎面而來,但如果那樣的話,孔子也就不是孔子了。

後來,孟子周遊列國,遇到的也是同樣的情況,但是孟子絕不會為了出仕就逢迎以求。

比如,當時有人問孟子:像張儀那樣,憑著縱橫術得寵於君王,獲得顯赫的地位、聲名,算是大丈夫嗎?孟子回答:張儀豈能算是大丈夫?那不過是以妾仆之道,在服侍君主而已。

那麼,什麼真正的大丈夫呢?孟子說:「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段話,曾出現在中學語文課本上,可以說是人人都很熟悉的一段話。

理解了這段話,也就理解了孔子、孟子為什麼要周遊列國,也就理解了他們為何絕不肯曲意求全。


如果孔子在第一個國家就得到了心儀的offer,他也許就不會再去另一家了。

之所以周遊列國,主要是因為列國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給了孔子一個吸引人的offer。


孔子帶著自己的弟子,從55歲到68歲,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魯國周邊遊歷,經過了齊、衛、曹、宋、鄭、陳、蔡、楚諸國。雖然國家不少,但是實際上,在當時來看,這些都是一些小國,齊楚燕韓趙魏秦里,也僅僅是到楚國和齊國晃悠了一下。

我們就拿兩個國家舉個例子,感受一下孔子當時的境遇。

衛國

衛國是孔子的第一站,而接待孔子的人是衛國的夫人南子。傳聞這是一個不太守婦道的夫人,而她卻在當時執掌著衛國大權。

這位夫人對於孔子倒是甚是喜歡,想要留孔子在衛國做教育部長,順便發展一下感情,結果當然是被孔子婉拒了。

宋國

孔子在宋國的確也很被君主賞識,但是無奈的是坑已經都被佔滿了。宋國的謀臣容不下孔子,甚至想暗殺孔子,在這樣惡劣的政治環境下,孔子無奈,在學生的苦勸下,離開了宋國。

陳國

孔子到陳國,受到陳惠公的禮遇,在陳國一呆就是三年。然而當時晉國和楚國爭強,波及到陳國,後來吳國也來侵犯陳國,孔子覺得在陳國這樣一個弱國得不到什麼發展,於是帶著弟子們直接出去跳槽繼續找工作。

楚國

孔子不管走到哪,基本都能得到國家君主的禮遇和重視。在楚國更是如此,楚王直接都想給孔子封地了,又出來了一個攪屎棍子西,子西向楚王說:「孔子乃當世聖人,門下又人才濟濟,接受封地後,必代楚為君。」楚王怕日後hold不住孔子,就再也不提封地之事。孔子一不爽,又離開了楚國。

總結一下就是,不管走到哪,君王對這一套都很認可,但無奈權臣排擠、戰亂或是遇到與自身所秉持道義不相符的事,最終都沒能獲得成功,一生也可以說是在戰亂中顛沛流離了。直到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說到底,孔子治國理政的觀念固然偉大,然而卻不適合一個亂世中四分五裂的中國。


孔子(前551一前479)春秋未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先祖是宋國貴族,曾祖孔防叔避宋亂奔魯。少年「貧且賤″,及長,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管理牛羊)小官。孔子自謂「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35歲,魯國內亂,離魯適齊,返魯後,曾為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56歲,由大司寇攝相事,誅魯大夫少正卯(一說無此事)。不久,因在政治上同季氏有矛盾,離魯出遊。十四年間,「逐乎宋、衛,困乎陳、蔡之間″,到處碰壁。年近七十回魯以《詩》《書》《禮樂》教弟子。孔子學說中心是「仁」(有人認為是「禮″)。政治上提倡德治和禮教,主張並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教育思想很豐富,提出了諸如「學而時習之″、「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著名觀點。晚年,搜集、整理了《詩》《書》《禮》等古文獻,刪訂了魯史《春秋》,使之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戰國時期孔丘的一生,只有一個目的:恢復西周奴隸制早已崩潰《周禮》制度。孔丘游列國,目的是乞討官做,期望列國中有人重用他做官,在權力位置上實現他復辟克已復禮,背對進步潮流倒行逆施夢。


孔子周遊列國,歷時十餘年,行程數千里,歷經艱難險阻,四處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極堅,毫不動搖。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孔子為什麼要在四處碰壁的情況下,還有堅持周遊列國呢,這就又回到了我們的問題。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各諸侯國相互征戰,周王室名存實亡,他提出要恢復周禮、實行仁政治德治的政治主張,卻不被魯國的統治者接受,所以孔子從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周遊列國,長達14年之久,希望尋求做官,以便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然而造化弄人,孔子有生之年,自己的思想主張並沒有人願意採納實行,卻在幾百年後漢武帝時期,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的思想主張才得以施展拳腳,以至於影響人們直至現在。


孔子說過這麼一句話,一直到現今都有現實意義。

子曰:「眼目切勿避開濤濤亂世。任遭何事,雙腳也不要偏離芸芸眾生紛擾的現世。」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文人詩人,冠之以「歸隱田園」「隱蔽」,其實都是錯誤的。在這裡孔子顯示了孔子真正的偉大,至少他沒有逃避現實,這與當今社會提倡多旅行,多見一見真實的中國是一個意思,你只有看到了才知道,看到了這個社會的落後才能去談拯救,再小的事情你也要去做,做了才知道其中滋味。

所以那些歸隱田園的人,歸根結底,對於社會是沒有什麼貢獻的,因為他們連最起碼的「接觸」「了解」都談不上,

恰恰相反是那些在朝堂上的人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如何去很好的解決「入世」和「出世」的問題,孔子周遊列國本身就已經給了答案。


推薦閱讀:

從天安門到故宮需要走多遠?
何為龜息功,中國古代有這種功法嗎?
中醫中的重要概念「三焦」是指哪個器官?
血統純正的漢族人應該是什麼樣的?現在還有這樣的人嗎?

TAG:孔子 | 文化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