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應不應該被提倡?


我的觀點是:除了最基礎的教育,其餘不應該提倡。

人類不同於單細胞自繁殖生物,人類的一切智慧、經驗、才能和文明,也只能記錄在外在的載體上。

而人,一個嶄新的嬰兒,生下來,一定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前人所創造的一切,對TA來說,都是完全陌生和未知的。

而人短暫的一生,最難的就是從白紙開始積累經驗,而教育,無非就是「傳授人生的經驗」。

但人有其界限,人在青少年時代是被動的間接經驗學習期,在25——35歲期間是黃金的主動學習和成長期,過了這段時間,甚至很多人早於這個時期,就不再學習和進步,不再吸取直接和間接的經驗。不排除人類世界裡的終生學習者,比如博爾赫斯這樣的大師,晚年目盲,仍然在學習新的語言、東亞歷史。但這是少數。

那麼,隔代教育,就意味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去教育自己的孫子孫女。而這代表著什麼呢?

根據上面的邏輯,代表著至少爺爺奶奶這一輩,教育了自己的兒孫輩用很可能是50年前的眼光看世界,而白白浪費了父母輩近30年的經驗和受教育成果。

這就是對人類獲得持續經驗方式的違背了。孩子在最早的嬰幼兒期,最好仍然是與她們年紀更近的父母去教育更好,實在爺爺奶奶要教育,也最多進行識字、算術的教育。

當然這是講一個大概率事件,凡事皆有例外。有的爺爺奶奶輩,是高級知識分子,仍然保持著常年的學習,不見保持閱讀,見聞,同時學會上網,沒有成為互聯網難民,這樣三代之間的代溝也會迅速減少。這種的隔代教育,仍然是好的。


說「隔代教育」,其實絕大部分是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教導孫輩。至於該不該提倡,這個其實要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自身的文化水平、自身素質,以及他們的教育能力。假如他們文化水平高,自身素質好,再有一定的教育能力的話,為什麼不讓他們教育孩子呢?畢竟,長輩們要是能多替年輕父母管教一下孩子的話,父母們也能多抽出精力在社會上打拚,掙錢養家。

至於那些呼籲隔代教育應不應該被提倡的人,大部分原因肯定是擔心長輩教不好孩子,甚至有可能帶壞孩子,這個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試想一下,爺爺奶奶要是沒上過學,他們怎麼教孫子孫女識字,背古詩?怎麼檢查輔導小孩的功課?

而且現在學校和社會都提倡講普通話,試想,爺爺奶奶普通話不好,只會講方言俚語,孩子讓他們帶,說話的口音方式肯定會被帶偏,很可能以後普通話都不講不標準。

上面說的是文化水平方面,那現在再來談談長輩的個人素質對孩子們的影響。

都說小孩子是一張白紙,以後長成什麼樣,全靠父母長輩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來影響。有的老人喜歡講髒話,孩子們會有樣學樣。老人喜歡插隊,隨地吐痰,公眾場合大聲喧嘩等等,小孩子們看在眼裡,也會跟著學

說到這裡,有些人會駁斥小編貶低老人,黑老人。但是事實上,國內目前的老一輩人,其個人素質從普遍意義上來說確實不如年輕人。比如前不久剛發生的老年人跳廣場舞占籃球場事件,暴走團大搖大擺佔據主道被計程車撞的事件,等等。

所以說,談論隔代教育該不該提倡,首先要看自家長輩。如果說長輩文化水平和能力確實欠缺的話,家長們還是自己多費點心,親力親為,把孩子教育好吧!


每個人對隔代教育褒貶不一,我的觀點是不應該被提倡。

1.在日本、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幾乎不存在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據說只普遍存在於中國。中國的老人辛苦一輩子把兒女養育成人,夠不容易的了,該歇歇享受下輕鬆的晚年生活了。但是父母們卻打著上班賺錢的口號,把孩子放在老人那教養,實際也是一種不尊重孩子的行為。

而且他們也把父母和孩子的聯結給推開,造成孩子和父母不親,不聽話,長大以後不尊重父母,甚至逼迫父母給錢、殘害父母等嚴重後果。

2.老年人容易溺愛孩子,孩子要什麼,老年人給什麼。可能是因為以前的年代生活條件不好,老年人有一種只有我有給你孩子的概念,用來補償在孩子身上。而現在的父母提倡科學育兒,與老年人的方法對比是明顯不一樣的。

而且老年人教育孩子,很可能是N多年前的眼光和方法,現在已經與社會嚴重脫節。打個比方,以前的BB機、大哥大、萬能充還有人在用嗎?

老年人只能保證孩子的基本生活水平,不能讓老年人教育孩子,否則也是白白浪費了父母30年來學習和經驗成果。

3.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父母逃脫不掉。養不教,父之過。不過也要感謝父母帶孩子的潛移默化的經驗,以及一些艱苦樸素、辛勤勞作等優良傳統。

我個人覺得父母要給老年人灌輸科學的育兒觀,教導老年人接觸科學和電子產品,多多學點育兒知識,多多和父母探討學習,才是對自己和孩子最聰明的一種做法。


這個看不同的家庭是否有這個需要。

有些爸爸媽媽經濟條件好,要孩子要的晚的,有一定的基礎實力,可以自己選擇帶孩子,我覺得這種方式比較好。

還有的爸爸媽媽沒有提前規劃好什麼時候要孩子,孩子有時候來得突然,然後經濟實力也沒有那麼充裕,我覺得可以讓爺爺奶奶帶孩子,媽媽可以在孩子斷奶後繼續工作。

這樣會減輕他們的許多的煩惱,然後讓媽媽有休息的過程。如果媽媽整天陪著孩子,然後經濟上面捉衣見肘的話,我覺得會給他們很大的壓力。

這個問題不是提不提倡,而是看自己的需要。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條件,然後需求也不同。


這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父母要在外打拚,為孩子賺奶粉錢,老人不得不幫一把,但是問題來了,幫的太過,越來越多的祖父母成了孩子的「全權負責人」,許多問題也隨之而來:

有一位班主任老師,自己班上有個學生叫小康,他也生活在隔代教育家庭環境里,老師說,從他身上能看到很多在隔代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的典型問題:

小康長得瘦瘦高高的,看著很機靈,但是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差,上課時經常在下面偷偷做小動作,跟同桌講閑話,作業也常常敷衍了事,課間還欺負比他弱小的同學,同學之間一些小的摩擦稍微惹怒了他,他就想用「武力」解決,老師一批評,就換來他憤憤不平的眼神。老師也嘗試跟他溝通好幾次,但是小康卻低頭不語,不善於敞開心扉與老師交流。

後來老師走訪了小康的家庭,才得知了原因,小康的父親經常在外出差,母親呢,忙於自己經營的生意,兩人都無暇顧及孩子。於是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學習就落到了爺爺奶奶身上,爺爺奶奶這邊呢,自己本身不識字,也不懂什麼教育,覺得給孩子吃飽飯,穿暖和,督促孩子按時上學放學就算完成任務,同時,老兩口還很溺愛孩子,時不時慣著他,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現在的行為習慣。


「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無紀律意識、性格乖戾」,如果單純憑藉老人自己過往的教育經驗來教導孩子,對孩子的學業、行為,和心理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另外,因為孩子沒有直接從父母那裡感受到本能需要的關心和關愛,也會導致孩子缺乏關愛集體、關心同學的能力,就容易表現出對他人心存戒備,甚至欺辱同學的行為。


因此,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要,缺少親子教育的孩子童年所缺失的東西,是賺多少錢也無法彌補回來的。

當然,中國的社會現狀,讓家長們也很難抉擇。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弄清楚,是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的性格、人格、心理培養重要,還是為孩子賺錢重要呢?


隔代教養有利有弊

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被稱為隔代教養。隔代教養在我國廣泛存在,有調查顯示,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

第一,現在的年輕父母基本是「獨一代」,他們的孩子是「獨二代」,雙方四位老人都有條件去照看一個孫輩。

第二,年輕媽媽都有自己的事業,所以產假結束後,很多年輕媽媽就會再回歸職場,孩子交給誰來照顧?當然首選雙方老人。

  第三,老人也心疼自己的女兒,再加上已經退休,有大把的清閑時間,可以專心致志地幫女兒照看孩子。再有,自己的人生已經走過了大半,經歷過了許多事,而且還積累了更多的經驗,處理起事情來會比年輕人更輕鬆、更老練。

隔代教養也同樣存在劣勢

第一,因補償心理而產生「隔代慣」 「隔代慣」行為緣起於一種補償心理,也許之前由於種種原因無法給子女更好的生活,現在有了孫輩,就想將之前對子女未表達出來的愛都補償到他身上,但這種補償卻會將孩子寵壞。

第二, 思想觀念陳舊 比如,有的老人會給孩子講鬼怪故事,這很可能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還可能給孩子傳遞一些諸如「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樣的老觀念,不僅影響他的身心健康,也使他很難與新時代的思想建立聯繫。

第三,重養育而不重教育 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不注意對孩子的教育;一味地嬌慣、溺愛孩子,把孩子培養成「小皇帝」「小公主」;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不捨得讓孩子去做事,忽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避難所」;只想讓孩子自由玩樂,忽視規矩、禮儀方面的教育等等。

《時尚育兒》雜誌,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擊右上角關注。


我認為隔代教育根本就不應該提倡,但是現在中國的大環境下,還是不得不實行隔代教育。家庭沒有足夠的財富積累,只靠一個人的工資去養家還比較困難,但是隔代教育實在是弊大於利。

上一代人所處的環境和時代不一樣,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就不一樣。特別是對孩子的道德教養方面的要求,以及人情世故。以前中國的大環境不是很好,父母都要工作,自然沒什麼時間照顧孩子,在那樣的大環境下,大家都苦苦堅持,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以及僅僅計較的習慣,這些其實都不適應現在的大環境。在物質足夠豐富的今天,人要有更大更遠的追求,這是很多爺爺奶奶無法做到的。

比如我們那天在拉市海坐船,一個東北老太太就讓她孫女不要玩水,水很臟。我媽媽也不允許我家寶寶玩水,可是我把小寶的腳放水裡跟船一起劃,她非常的開心。大寶見小寶那樣玩,也放開了。世界那麼大,給予孩子那麼多限制,真的是不應該。

所以孩子能自己帶就自己帶,不能的話,教育方面還是自己親力親為的比較好。現在的付出是為什麼將來孩子更美的未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覺得,孩子在3-6歲這個階段一定要父母親子帶,這個時間段真的是太重要了。

雖然說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豐富的育兒經驗,但常常缺乏新的教育觀念和方法,隔代教育在城市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祖輩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對孫輩充滿愛心,有充裕的時間和豐富的育兒經驗。雖然祖輩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但也有一些人認為隔代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對孩子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

祖輩父輩協作最重要

隔代撫養和教育與父母親自撫養和教育各有利弊。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比如,在吃的方面,由於祖輩有更多的時間去料理孩子的飲食,餐桌上常會出現一兩道孩子的「專利菜」,孩子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我」的東西,不允許別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會大哭大鬧、不依不饒。此時,如果父母提醒老人,無論多麼小的孩子,要學會在與別人分享中獲得快樂,這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獨食」的壞習慣。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應當儘早培養,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尤其學會自覺為別人服務,對於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至關重要。

而當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祖輩務必不要出面干涉,應努力維護孩子父母的權威,這樣孩子就不至於惟我獨尊,懂得尊重父母。要充分利用隔代撫養與父母撫育的各自優勢,兩代人經常探討孩子的培養方法,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家庭環境。

對於「隔代家長」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確實更應該自覺學習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要特別注意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制觀念,切實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於創新的好品質。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就必須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知識、新事物。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孩子在3-6歲的時候,家長要給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堅持的習慣,專註的習慣,生活自理的習慣!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適度就好,沒有定論。總不能說隔代的教育全是糟粕吧。

如果解剖每一個家庭,或許都存在教育上或多或少的小問題,值得商榷和改正。

有的家庭,爺爺奶奶輩打拚一輩子,爸爸媽媽這輩「啃老」不說,生了個娃娃,還得借隔代老人的光。

這類家庭,在外人眼裡,是隔代的老人最強。孩子跟隔代老人接觸,接受教育,不能說不好,反而可能吸收爸媽身上沒有的養分。

談到教育的細節,不能說爸媽這代人緊跟新時代,就一切都是對的。舉幾個例子。

1、國學與傳統教育

這方面,可能隔代老人更有教育的優勢,不可否認的是,當代70後、80後父母忙忙碌碌,身上已經少了很多沉澱,多了很多浮躁。

讓孩子跟著老人靜心學學國學,哪怕是傳統教育中膚淺的部分,也是有裨益的。

2、教育是什麼

帶著孩子待人接物,講究禮數是教育;尊重社會公序良俗,尊重他人是教育。

很多年輕父母在這方面做的並不好,換句話說還需要再教育,這時由隔代老人帶小傢伙兒知道知道一些「規矩」是可以的。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大家庭甚至家族潛移默化的過程,所有身邊親近的長輩,盡量都去除自身身上的糟粕,把優質的品質、「基因」傳遞給孩子。

這是一份共同的責任,不但對孩子是這樣,對整個社會也是。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預防寶寶得兔唇?
寶寶坐飛機應該抱著嗎,寶寶坐飛機對耳膜影響大嗎?
今年最熱的5種寶寶宴主題,寶爸寶媽趕快收藏起來吧!
12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快對照下身高、體重、出牙數量達標了沒
加拿大早就立法禁用它,卻被無數中國家長當作「育兒神器」

TAG:教育 | 育兒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