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理學中的"誤報效應"是什麼意思?


說實在的,雖然有一定的心理學背景,我之前還真是孤陋寡聞,沒聽說過有這個效應,在網上查了查,也沒有這個名詞,就只好把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寫下來僅供參考了。

從字面理解,誤報指的是錯誤的報告或警報吧,效應是指因為譴責行為的發生帶來一種深刻的影響,形成一種模板化的行為反應模式。綜合起來就是指因為錯誤的報告導致某種行為心理的發生,而且,這兩者間有一種必然的聯繫,產生固化的行為模式。如果照此理解的話,就讓我想起兩個故事來。

一個是烽火戲諸侯的典故。說的是周幽王的事。周幽王昏庸無道,到處尋找美女。不理朝政,大臣勸說反招牢獄之災,其中就有褒響的,其子為救父出獄,將美女褒姒獻給周幽王。周幽王一見褒姒,喜歡得不得了。褒姒卻老皺著眉頭,想盡方法逗她,她卻怎麼也笑不出來。於是有人獻計,點燃軍事上聯繫報警的烽火台,讓諸侯以為是周王有難,馳騁救援,褒姒瞧見這麼多兵馬忙來忙去,於是笑了。不料這一行為招致誤解,埋下禍根,等到真正有難,周幽王趕緊把烽火點了起來。這些諸侯當是在開玩笑,置之不理。導致周幽王殺,褒姒被擄走;還有一個類似就是狼來了的故事,這故事廣為人知,就不在這詳解了。

從兩個故事來看,都是告訴我們不能為一己之私利用別人的同情心,不然將會有因果報應,因為這種行為,會給人錯覺,在關鍵需要的時候給自己帶來災難。同時,如果衍生開來,就是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做一個誠實的人,這樣社會上的信用體系的建設也是不謀而合的了。


在每個人的小時候,都聽過「狼來了」這一故事,講的是一個放羊的孩子欺騙村民說「狼來了」,幾經欺騙後,村民再也不相信他了,導致真的有狼來時沒有村民去幫忙,最後所有的羊都被狼吃光了。

如果被別人欺騙太多次,那麼就再也不會對這個人的話有所反應。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誤報效應,它指的是人們對於不能夠準確警報的事情,會產生不信任感。

由這一心理效應可知,如果誤報次數過多,那麼很容易在公共事件當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

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要將出錯的責任落到實處,避免部門間出現「踢皮球」的現象,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每一次警報對能夠做到有法可依,增強公信力。

簡化警報機制。由於冗雜的運行系統,其流程複雜,通常所需要的時間較長。所以,要適當削減到不必要的工作崗位,以此來提高警報的效率。

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準確的警報,需要專業的技術,要加大對相關科研項目的投資,引進高端的技術。

加強輿論管理。在不能夠準確警報的時候,應該用客觀公正的態度向群眾說明事實,主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應該採取迴避隱瞞的方式。

提高人們的意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加強對其宣傳,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說明警報機制,讓他們具備基本的警報識別能力。

總而言之,由誤報效應引起的各種錯誤,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有效避免的。我們也要盡量避免成為報誤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有時候上課時學校突然拉起了警報,但卻基本上沒有人動,大家都熟視無睹,這是怎麼回事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誤報效應,原理和伊索寓言中的狼來了的故事一樣,那個總是說狼來了的孩子,最後因為沒有人相信他的話而真的被狼吃掉了。同樣的道理,當人們連續遇到災害警報後,就不會再相信災害警報了,自然也不會採取任何相應的行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大概是火災警報器多次誤報的效果,即使真真切切聽到了刺耳的警報聲,人們也會猜測肯定又是個惡作劇吧,或者抱怨說這個警報從來沒有報准過,而不採取任何行動。那麼如何才能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呢?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誤報率,此外還有幾個方法可以採用。

首先可以設置分成度報警機制,例如設置注意警報普通警報緊急警報等幾個級別,增強發出緊急警報時的警示作用,並維護警報的可信性。其次,一旦出現誤報的情況,應馬上進行更正,例如立即澄清警報器響起的原因,告訴大家由於調試機器產生了大量煙霧,導致火災警報器發生感應或者剛剛響起的噪音並非警報等等,這對維護火災警報的可信性都會起到很大作用。

地震心理學上此外還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級地震發生後,若能鎮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後一次自救機會,否則將凶多吉少。日本曾經有統計,發生地震時被落下物體砸死的人超過被壓死的人。由此可見,遭遇突發事件時,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及時採取自救行為或逃離現場,常能獲救避免死亡。


推薦閱讀:

生活中常見的46條心理學行為!(李金平·上篇)
探訪「抑鬱"的奧秘
聊聊天就有用?| | 一文了解心理諮詢怎麼起作用
晚睡強迫症| 誰偷走了我們的睡眠?
如何委婉的說「這不是我的錯」

TAG:心理學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