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回家不主動做作業怎麼辦?


孩子回家不主動做作業,很可能是入學初期家長沒能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放學後立刻寫作業的習慣。

首先給孩子立好規矩,放學後立刻回家寫學業。孩子比家長下班回來的早,小學的作業也不多,提醒他寫完作業才能吃飯,吃飯之前寫完全部作業。寫不完不可以上桌吃飯。如果在吃飯之前寫完了,可以獎勵孩子看會電視,玩會遊戲。

沒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業,不給他簽字。沒有家長簽字到學校老師會批評他。

其次,家長在他沒有馬上寫作業的時候,提醒他一下。孩子剛放學回家,路上和小朋友玩的比較嗨,回家後靜不下來,讓他先喝杯水,稍微安靜一會,提醒他,馬上要吃飯了,你還沒開始寫作業呢!

如果孩子能主動回家就寫作業,一定要積極鼓勵,寫完了滿足他的願望。出去玩會或者看會電視等。千萬不能在孩子寫完作業了又給他加一些自己布置的作業。讓孩子覺得寫完了還會有,沒完沒了的,造成故意拖延。

我家的上四年級,從一年級開始就是用這個辦法,效果還不錯。現在作業多了,他會中午帶作業回來做,課間或自習課也可以寫一些,下午放學回來,很快就寫完了。他寫作業的時候家裡人都不去打擾他,他有不會的題,就先空著。全部做完了,有個別不會的家長給他提示下。下午吃飯前都能寫完作業。吃完飯也會複習下英語數學之類的。


不愛做作業可不行,寫作業是學習最起碼要達到的要求。得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我小時候上小學,特別愛學習,老師交給回家的作業,都會第一時間寫完,如果還有需要背誦的,就把寫的先寫完以後,開始拿書背誦。也不用大人管我。我自己就覺得學習是個快樂的事兒。全班三十多名學生,期末成績總是班級前五名。班級里就有三、四個同學回家不寫作業,老師上課批評他們,第二天還是不寫。有個同學那時得考初中,他初中都沒考上。現在養計程車,反正也掙了不少錢,哈哈。

我那時愛寫作業是受比我大的姐姐影響,我上幼兒園時,姐姐上小學了,姐姐放學回家就寫作業,我就在一邊看她寫啥,特別好奇。看姐姐的數學書,就象看到了天書一樣,特別羨慕姐姐有作業做,後來我上小學了,第一次老師留作業,給我樂壞了,終於我有作業做了,可以象姐姐那樣在家裡桌子上寫作業了。臉上都笑開了花。

所以孩子學習是受環境影響的,大人要培養督促孩子。不要把原因歸類到孩子不愛學習上。


給孩子塑造一個安靜的家庭學習環境,應在家庭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孩子找一個專門做作業的地方,在孩子做作業時,必須拿走玩具、食物,把客廳音樂、電視音量調小,讓孩子在安靜的地方做作業。另外要準備有文具盒,裝上橡皮擦、筆以及其他必要的學慣用具等,以免孩子因為找這些工具而影響作業。

應正視孩子的能力,對寫作業的標準要循序漸進,不要一味責罰,應適當加強輔導,並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鼓勵他克服做作業時遇到的困難,使孩子的主動寫作業的意識逐漸提高。這樣一來信心漸漸有了,做作業就變得主動了。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提醒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主動完成做作業這件事,然後再去做其他事情。剛開始可以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按時寫完不準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一些後果。)

也可以適當地暗示他:如果不能自己主動完成作業,就不能吃晚飯、不能外出遊玩之類的「小懲罰」,約束他主動去完成做作業。灌輸一種自主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自主去完成。當他不用你嘮叨,自覺完成了作業時,應加以表揚:「今天真棒呀!」。孩子寫完作業了,就要允許孩子看一段時間電視或者玩一段時間遊戲。玩的盡興也不是毫無節制,要根據具體的時間而定。這樣一表揚,又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第二天孩子將會更積極地做作業。根據完成的情況,適當地獎勵他,鼓勵他下次做得更好。


孩子放學回家不主動做作業的原因與解決辦法要按低高年級來劃分。

一、如果是低年級即1-3年級的孩子,那麼我們作父母的要幫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這個年級階段的孩子依賴性還很強,還沒有完全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我們可以嘗試以選擇性的商量溝通方式提醒孩子,就是詢問孩子是先玩會兒再做作業還是先做完作業再安心玩耍。

二、如果是高年級階段的孩子即4年級以上的孩子,那麼我們就要重新從低年級開始幫助他們打基礎了。

這個年級段的孩子各方面已逐漸進入狀態,如果還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那應該是孩子基礎知識不紮實,學習心態得過且過才會如此。

我家大寶一年級的時候也跟親的孩子一樣,但從三年級開始再也不用我督促了。


這個問題剛剛跟同事探討過,孩子不愛做作業,經常拖到最後一刻,而往往最後一刻就會忘了,等到在被窩裡的時候才突然想起來作業還沒有做。那麼如何孩子是如何養成這種不主動寫作業的情況的呢?大概就是下面幾個原因吧。

一、家長不愛學習,給孩子以懶散的感覺。有些家長每天做著一份輕鬆的工作,不怎麼願意去努力,天天在單位里混日子,回到家就攤在沙發上看電視,久而久之就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孩子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得過且過的在學校混日子,過日子馬馬虎虎就好,何必用盡全力。

二、家長從小沒有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類家長往往表現得特別緊張,生怕孩子第二天交不上作業,恨不得自己能代替孩子寫作業,那麼直接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我就不愛寫作業,咋的呀?所以家長應該平常心一點,跟孩子一起安靜學習,做到不干擾,不打擾。

三、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績好,經常無故加作業。有的家長望子成才,巴不得什麼都讓他做。今天他興趣勃勃的做完作業,你就繼續給他加題目讓他做,要知道他也會累,也會讓繁重的課程給壓彎了腰。所以他等到最後一刻,不讓你有給他加作業的機會。

四、沒有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回到家家長沒有進入一個學習的狀態,孩子也就跟著看電視玩手機,一旦嘗到玩的樂趣,他就越是不想做作業。而且他腦子裡老有一種聲音在提醒他,有時間,先玩一會再去寫。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呢?

一、要全家總動員,嚴肅的聲明,不先寫作業不能玩。而執行這個規定的不只孩子一個,是每個家庭成員。比如爸爸媽媽也各有興趣,那就跟著孩子一起進入學習狀態。孩子學習的時候,媽媽看一本書,爸爸讀一張報,或者媽媽綉十字綉,爸爸寫一幅字等等。當這個家庭氛圍好了,孩子學習的興緻就會一步步被調起來。

二、嚴格執行沒有完成作業不能玩的規定。家長把電視關了,玩具收起來,凡是有可能讓孩子分心的通通先收起來。畢竟要讓一個孩子去抵擋誘惑不太實際,他還沒有那麼強的自制力。當你們全家都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卻要求他兩耳不聞窗在音的專心學習,顯然這不太可能。然而你不以身作則,只是一味的嘮叨,是收不到什麼成效的。

三、設立獎懲制度。能堅持每天主動第一時間完成作業的怎麼獎勵,不能主動第一時間完成作業的,該怎麼處罰。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切跟著家庭所設立的規定去走。包括爸爸媽媽也一樣,完成不了當天任就要受罰。既然要以身作則,那就得跟著堅持到底,這樣子孩子才服氣,執行起來也才有說服力。

當孩子堅持了一段時間的主動完成作業,他一定能感覺到其中的好處。因為完成作業再去玩,玩起來全身心放鬆,那感覺特別爽。關鍵是他明白了,作業早晚都要寫,那不如先把讓自己頭痛的事情先解決掉,再去享受能夠讓自己感覺快樂的遊戲。


1 原因:孩子從小沒有養成回家主動做作業的習慣 解決方法:

1、陪伴孩子建立習慣。 讓孩子主動做作業,有一個過程。剛開始,孩子對做作業有些討厭,對難題也有畏難情緒,老讓寫拼音、寫漢字他覺得無聊。這時候,家長可以陪伴在孩子的左右,讓孩子不覺得孤單。必要時在手把手地輔導孩子,讓孩子不要對作業產生負面的感受。這樣幫孩子建立做作業的習慣後,慢慢地讓孩子自己去做。 至於陪伴的具體時間,這個因人而異。有些家長孩子都二年級了,還在陪伴。這種做法應該有問題。應該根據孩子的感受,儘可能早地讓孩子自己獨立做作業,建立主動做作業的習慣。建立了這個習慣,習慣成自然。

2、用《家庭公約》來規範孩子。 家裡要召開家庭會議,制定《家庭公約》,把孩子的行為包括孩子放學後做作業的問題,專門說的很清楚,讓孩子知道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做完作業才可以去玩。如果確實要先玩後做作業,也沒問題。但必須是遵守約定,不能犯規。 應該在《家庭公約》里鼓勵孩子先做作業,做好計劃,約定好時間段,包括一些獎勵、處罰的措施。如果孩子不遵守約定,應該給予相應的處罰。對堅持主動做作業的行為,給予獎勵。

3、營造環境讓孩子主動做作業。 把玩具收起來,把電視關好,把ipad收起來,把手機收起來,把雜誌收起來,把圖書收起來,把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放在孩子的眼前、手邊,家長不去忙別的,要麼"呆坐",要麼看書,給孩子沒有去玩玩具、看電視、玩ipad、玩手機或者看書、看雜誌的機會。家長就坐在那等他吃點東西、喝點水就去做作業,必要時提醒一下孩子,讓孩子再沒有別的選擇,那他就只能去做作業了。 如果想在效果好的話,在孩子書桌前的牆上寫上「主動完成作業」的標語,起到營造他主動做作業的強化氛圍。

4、不干擾孩子主動做作業。 孩子在做作業之前,不惹孩子生氣,不說家裡的事情,不做負向引導;孩子做作業之後,不去送水果、牛奶和其他東西,堅決不干擾孩子,家長不看電視,不讓家裡有噪音,讓孩子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做作業。

5、用計時的辦法督促孩子主動做作業。 把孩子每天做作業的時間記下來,每天在幾點幾分開始做作業,每天做了多長時間,每天都計時。這樣,記一段時間,當孩子養成主動做作業的習慣時,就可以不用再記了。

6、不給孩子增加作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早早做完作業,就覺得孩子太輕鬆了,擔心將來學習不好,索性在給孩子布置一些作業。這樣的話,孩子會埋怨家長,厭惡做作業,即使已經建立了主動做作業的習慣,估計也會採取故意拖延甚至抵觸的做法來消極對抗,主動做作業就成為無稽之談了。

7,家長陪伴的態度:要學會逐步遠離孩子的作業。 孩子會越長越大,逐漸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張開自己小小的翅膀翱翔於天地間。而作為父母,將對孩子的一切愛以最後終將分離為目的,讓孩子完全可以獨立自主才是真正對孩子的愛。所以父母最後的陪伴,都將變成默默的愛,看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

2 原因:讀書是一種懲罰、讀書對我沒有好處

解決辦法: 這是緣於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所給的一種讀書的不良印象,如你不乖我就送你回幼兒園等。這給孩子的印象是讀書只是因為我不乖的懲罰,所以本能地對讀書產生反感。家長們不妨嘗試著同孩子重新建立讀書的快樂分享,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做作業玩遊戲,並引導他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3 原因:不做功課爸媽會更加緊張,導致孩子做功課覺得沒趣

解決方法: 因為家長比孩子更加緊張明天沒有功課交,然後把沒有功課交的後果自我想像得非常可怕,但家長的想法孩子並不認同,所以孩子會覺得這麼緊張應該是你們的事情,自然對功課的熱情度趨於0。對此,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交不了功課受罰的人是自己,而不是爸媽。

4 原因:要做的功課我不懂

解決方法: 有不少孩子上課時,沒能完 全接收老師的講課知識,自然在做功課的時候他們就會一臉困惑。這個時候,家長們需要做的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需求,主動提出援助,幫助孩子脫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時候,家長要細心一點,有些孩子也是非常愛面子的,家長過於明顯或語句不友善時,他們會拒絕你的援助。

5 原因:做了功課我就沒時間玩了

解決方法: 這很多時候緣於家長的缺失誠信而來的 ,比如明明講好做完功課就有的玩,但功課做完以後就說太晚要睡覺或還要做什麼附加題 ,結果孩子自然形成的應對行為就是磨蹭或拖延。如果要讓孩子在做功課的時候,不致太悶 ,可以讓孩子自己放他喜歡的音樂或歌曲,不要以為聽音樂會讓孩子分心,如果會分心時孩子是會自己把音樂停止的。


我想很少有孩子願意積極主動做作業,畢竟在學校已經累了一天。家長可以進行引導。

制定好規則。每天回家後不能看電視、玩電腦手機等,也不能跟同學朋友外出玩耍,必須要等作業完成了才能進行。

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家裡保持安靜,幫孩子將作業進行分類,完成一門再做下一門,讓孩子在做作業過程中有成就感。


推薦閱讀:

老師被學生打後可以還手嗎?
一名女博士的自述:我們為什麼來讀博?
家長的英文不好,孩子的英語怎麼教?
孩子因為在學校尿了褲子就不願意上學了怎麼辦?

TAG:育兒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