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閱讀繪本,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家長不需要急功近利,只需要做到堅持和孩子親子共讀就行了。孩子看見家長以身作則,會下意識的模仿家長閱讀時的語氣、語調。

家長也可以有意識的讓孩子聽一些音頻,讓孩子磨磨耳朵,感受一下講故事時的語調、語境,不過根據我帶孩子多年的經驗,孩子還是喜歡家長老師講,因為能看到。音頻里的雖然很有趣,但是缺少了感情的聯結。

如果可以,可以先從角色扮演開始練習對話,將人物的特色、講話時的語態、神情給表現出來。還要注意語音語速的變化,聲音高低的變化,配合手腳的動作,才能顯得活靈活現。還可以讓孩子完整的讀、演,家長錄音,讓孩子自由發揮,遇到錯誤無需糾正,保證孩子的演講興趣就行,剩下的慢慢來。

總之,多閱讀,多練習,就像種莊稼或者灌水一樣,吸收積累的多了,孩子就有了一定的能力,然後就能看見水滿則溢。。。


孩子四歲多了就可以表達很多內容,他在幼兒園裡聽了老師的故事,然後回來能夠講出故事給爸爸媽媽聽,說明他有想通過故事來表現自己,這時候我們父母需要更多的鼓勵他,給他讚美的語言。

如果爸爸媽媽能夠在這方面培養閱讀的習慣,通過繪本劇或者是情景演練,孩子會更多的表現自己,說故事的能力也在一次次的練習中越來越好,任何能力都是越練習越熟練。

每天堅持親子閱讀

孩子還不識字的情況下,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講故事,這是一種親密的親子互動遊戲,在每日故事中,孩子不斷的積累辭彙量,有辭彙才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故事中多提問

雖然指讀給孩子講故事,看似能夠給孩子是很多字,卻會讓他們減少很多想像力和讀圖能力,因為他只關注於文字,而忽略圖片中所傳達給小朋友的意思。繪本中的圖片只是故事當中的一個剪影,通過家長提問的形式,引導孩子將故事更好的延伸開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經過思考再用語言表達出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這個就是孩子講故事的最基本的鍛煉。剛開始,真的不必太在意他講的是否正確,是否凌亂,是否漏字?你還記得你第一次學自行車的樣子嗎?還不是經過很多次摔倒,你才會學會的嗎!

現在我和孩子講故事大多是用提問的形式,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和個性,比他這個年齡階段的稍微難一點點,讓他有一個思考,如果實在不會我會降低提問的難度,或者再給一個小提示。不是我直接說出答案而是孩子經過思考自己來回答,這個過程就是孩子來自己講故事了。

通過情景表演

爸爸媽媽可以孩子講完故事過後,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當然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也比較喜歡,所以可以拿來角色表演。可以嘗試通過一小段的情景,然後慢慢加長情景,讓孩子更多更好的表達故事。

如何才能演好故事角色呢?首先必須對這個故事很熟悉,了解主演角色的一個心情和情感,才能用自己的語言和表情來表達出來。

通過繪本劇表演

這種方式非常考驗老師的耐心,因為涉及到繪本的表演形式,需要一次次的反覆練習,但是反覆練習又是非常枯燥的,如何讓這種練習變得有趣,不讓孩子反感,能夠繼續下去,需要繪本老師花點心思的。孩子在繪本劇表演當中運用身體語言,通過表情,語音,語調等等的這些淋漓盡致的將繪本故事講的生動形象,儼然一個故事達人的角色。

想要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首先家長需要花功夫每天堅持親子閱讀,不是簡單的照書念,指讀方式而是先熟悉繪本,體會故事的真諦,用提問的形式引發孩子思考,讓孩子來說出這個故事說了什麼,表達什麼意思。

明媽講故事:講述和自己寶貝的育兒故事,每周一個主題故事會,讓孩子愛上閱讀從喜歡聽故事開始。


一、反覆讀,反覆看。

親子閱讀是最美妙的時光。跟孩子一起讀繪本的媽媽,是優秀的媽媽。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只要孩子不厭煩,一個繪本書,可以反覆讀反覆看。剛開始是媽媽讀孩子聽。讀過幾遍之後,如果媽媽故意讀錯了,孩子還會給你糾正呢,因為那個故事已經深深的印在了她的腦海里,小孩子記憶力特彆強。

二、懸念處,猜結果。

故事性比較強的繪本中,會設置幾個懸念,這時媽媽可以引導孩子,猜一猜後面會發生什麼結果呢,然後再讀,讓孩子也參與到讀繪本的過程中。

猜的過程中,只要孩子有語言表達,媽媽就應該給於鼓勵。無所謂對也無所謂錯。重在培養孩子認真聽,動腦筋想,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能力。這是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可比讓他簡單地重複故事強多了。

三、做一做,演一演。

有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做一做繪本中人物的動作。甚至可以讓爸爸也加入進來,一家三口一起演一演書中的故事。角色扮演中,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也讓孩子更愛讀繪本啦!

四、畫一畫,編一編。

媽媽和孩子在讀完繪本以後,也可以合作畫一畫,編一編編繪本故事。這是更高級的創作啦!可以培養孩子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創新能力。

關注「禾頁老師」,一起交流教育話題。


堅持給孩子閱讀繪本,孩子就會喜歡上繪本,時機合適時,孩子講故事的能力就會顯示出來,無需特意「培養」,反而家長對於孩子講故事秉持樂觀、淡然的心態,靜靜等候,只需做到堅持陪讀、養成好習慣、適時鼓勵即可。

1、養成親子共讀繪本的好習慣

讓讀繪本成為孩子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如同吃飯、玩耍一樣,看繪本讀繪本是閑暇之餘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孩子想聽了,父母隨手拿起一本就可以講起來,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獲得了滿滿的安全感,這是孩子發展各項能力的有效保障。

2、以聽故事的能力做為基礎,慢慢轉化為講故事的能力

孩子是「聽故事」和「看故事」雙重並進的,用眼睛看到故事的畫面,用耳朵聽故事的情節,兩者合二為一,形成了對故事的理解。在聽和看故事中,了解到主要人物、故事情節等因素,這也是講故事的基礎。故事聽多了,自然會記在腦中,哪天想自己講了,就會無意間蹦出來,從一個簡單的句子,到幾個連在一起的句子、小段落,慢慢添加自己對故事的描述和想像。

3、適合拿來講故事的書籍

孩子喜歡的故事書、反覆聽了很多遍的繪本可以拿來讓孩子試一試。首先孩子對其中的情節已經非常了解,缺少的是表達的演練。在開始之初,父母一定要耐心等待孩子講完,中途不要擔心孩子丟詞或漏說替孩子補充,否則會影響孩子講故事的積極性。孩子不管講的怎樣,都要大大的鼓勵點贊。

無字書也是鍛煉表達能力和想像力的法寶。孩子對無字書的接受程度不一,剛開始如果無從開口,可以等待一段時間,等孩子能接受這樣的書之後再使用。或者父母先講,孩子再講自己的版本。

4、父母用些小技巧,孩子愛上講故事

把孩子的故事錄下來,在親友群、夥伴群播放,大家的點贊和鼓勵會讓孩子信心倍增;為孩子申請一個小電台,讓孩子當小主播,定期更新故事,故事的選擇由孩子做主,藉由講故事,接觸更多書籍,既拓寬知識面又鍛煉了表達能力和膽量,一舉多得。


首先,題主抓住這個好時機,是要給您點個贊的。繪本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最早也可以從胎兒開始。不管何時開始,家長能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都是一件好事。其實我個人感覺,培養孩子閱讀繪本的習慣,不用非要糾結孩子看哪類繪本(誤導孩子的、胡編亂造的除外)、孩子以何種形式輸出他看到的和理解到的繪本內容。

其次,不管孩子接收繪本故事情節的形式是哪種(比如家長給孩子讀或是從APP上聽),都不用給孩子提出固定模式讓他講出來,其實咱們成年人看書後,輸出的方式都會不一樣,更何況是可以天馬行空的孩子呢?有的故事,孩子對著繪本講可以滿足他讀繪本的那種感覺,只讀給自己聽;有時候,他們會在讀的過程中,跟家長互動,告訴家長書上畫了什麼還有他理解到的內容,這時候,家長當個傾聽者不是挺好的么?還有些時候,他會讓家長把講過N多遍的故事再講很多次,他會以小朋友的語言方式講給其他小夥伴。

最後,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可能和繪本內容有偏差,但我覺得這些繪本不就是給孩子看的么?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不同認知也是很棒的。連繪本作者都沒有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故事思考模式來,其實,真正的好的繪本也會讓孩子看出不同的故事啊,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孩子。

個人看法,希望有用,謝謝。


繪本繪本,就是故事主要是畫出來的,畫面與文字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畫面比文字更重要。

這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主要是通過視覺方面的真實的或是美感的場面,讓孩子知道這本書講了個什麼故事,這些故事又有什麼道理。

家長可以先帶著孩子讀一遍繪本上的故事,鑒於繪本的頁數通常在二十幾頁到四十幾頁之間,每頁都是由大量的圖畫和少量的文字組成,這幾十幅圖和少量的文字把一個故事講得既清楚又好玩,又強調了畫面與文字的配合,強調畫面的敘述性和連貫性,圖畫本身也具備講故事的能力,所以讀的時候,要把每幅畫講解給寶寶聽,比如這些動物是什麼、什麼習性、在這本書里是什麼角色等,讓孩子有個大概的認識。

一遍過完之後,可以從頭開始,指著一幅幅畫來問孩子畫面表現了什麼、畫面的人物或動物在做什麼,把整個書的故事串起來。

還可以根據這些人物或動物的特點,讓孩子脫離繪本故事,自由發揮組織成一個新的場景或故事,來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就算孩子講得沒有太多邏輯性或完整性,也不要嘲笑他們或者用成年人的思維邏輯去干預他們,適當引導引導即可,比如把孩子的故事和繪本故事做比較,看看各自有什麼優點、如何更好地結合等等,來發展孩子愛想像的天性和早期的閱讀能力。


通過閱讀繪本,孩子自發會有想講故事的念頭,父母要做的是,學會傾聽。最開始,當然需要父母引導下。我記得那時,每天臨睡前與兒子聊天,聊著聊著就會講故事,編故事。孩子都有表達慾望,傾聽,並適時鼓勵,他就會很開心,並願意繼續堅持!


繪本一般都是故事性的居多,孩子讀繪本相關當於又讀了一個故事,這樣讀書多了,自然就會在腦中積累很多故事。腦中有了故事,如果父母再有針對性引導孩子把故事講出來,時間久了,孩子就能學會繪聲繪色的講故事了。

此外,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給別人講故事,如同院的小朋友,班裡的同學等,講得多了,信心自然增強了,也更樂於表達。繪本圖畫精美,文字簡潔,故事性強,多讀繪本,不但能培養孩子有很好的想像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也會具備講故事的能力。


孩子會講故事,也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

1、家長和孩子多交流,事無巨細都多跟他嘮叨。說一件事物時多用一些描述的辭彙,並讓孩子去感知。方位、數量跟孩子表達清楚,少用含混不清的語言。鼓勵孩子多說,多問他問題。

2、藉助繪本,多看經典。家長讀繪本時要帶有感情,把孩子帶入故事中去,感受故事情節的發展。繪本通讀之後問關於故事內容的問題,培養孩子聽故事時的專註力。

3、不要指讀。繪本的優點就在於畫面本身就帶有故事性,指讀的話注意力就被文字佔據了,破壞故事連貫性和孩子想像的空間。

4、鼓勵孩子說出從繪本里看到了什麼,即使說錯了,家長表示認可後再做提示,下次讀這部分內容時重點關注一下。家長不要嘲笑更不能指責,否則會很打擊孩子說話的積極性。

5、和孩子根據繪本內容做角色扮演,讓他當導演。

6、如果孩子會自己講故事了,家長專註的做一個觀眾就可以了,讓孩子盡情的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家長一定不要去干擾,適時的給予鼓勵。


我覺得要培養閱讀習慣就要要堅持多讀,讓孩子感受故事所帶來的快樂。然後當孩子興緻很高的時候,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繪本中的故事。其間不要太在意哪個地方講錯了或者講得不好,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演繹就好了。

在不斷讀繪本,不斷聽,不斷講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觀察能力,講述能力都有明顯進步。你只需陪著孩子,每天看,不斷讀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比喪偶式育兒更過分的是——詐屍式育兒
剛滿月的寶寶睡覺總哭鬧是怎麼回事呢?
月子里就開始寶寶早教?0-2個月新生兒如何科學早教?
0~6歲寶寶成長的N個敏感期,你懂幾個?

TAG:兒童文學 | 讀書 | 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