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中,稱得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有誰?


金庸群俠中,真正稱得上"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只有蕭峰與郭靖二人。二人相比,蕭峰境界比郭靖更勝一籌。

蕭峰是金庸筆下最完美的英雄人物,也是身世命運最悲劇的人物。難得的是,不同於舞台上的高大全,在金庸筆下,蕭峰是一個有血有肉、形象豐滿、栩栩如生、直至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

第一,重義。蕭峰長於少林,成名於丐幫,從小在兩大武林門派之中耳濡目染,兩位恩師言傳身教,自小就養成了嫉惡如仇、豪俠重義的性格,為了挽救幫內兄弟,不惜自傷肢體。真正是做到了為兄弟兩肋插刀。

第二,重情。也是讀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對愛情的高度專一、忠貞不渝。蕭峰身為丐幫幫主,武功高強,豪俠重義、名揚天下,身邊什麼樣的女人得不到?然而蕭峰卻是梁山一類的好漢,生平只好交遊喝酒,不近女色。但是一旦對阿朱動了真情,則矢志不渝,絕無二心,與段正淳恰成鮮明對比!

第三,大忠。可以說,蕭峰最終的悲劇結局,緣於此一忠字。身陷兩國相爭、民族仇恨的夾縫之中,國讎家恨集於一身,從這時起,蕭峰的悲劇命運已經無可挽回。他終究跳不出忠君愛國的矛盾漩渦,最終只能一身殞命,以死完成對自己一生堅守的價值理念的捍衛。

第四,大仁。蕭峰本是契丹人,長在宋朝,自小人在江湖,受到的是漢文化忠孝仁義那一套的教育熏陶。後來身世明了,頓時幡然醒悟,認識到遼宋兩國戰爭的本質,就是為兩國百姓帶來無盡的災難。這一思想認識的轉變,直接促成蕭峰由一草莽英雄、民族英雄向博愛眾生的更高境界的升華。由此完成了金庸藉由《天龍八部》所要表達的佛家思想:眾生平等,博愛眾生。

蕭峰這一人物形象,雖然出自武俠,但是人物塑造得太成功了,即使放到整個中國文學史來看,也找不出這麼完美成功的形象了。必須說,這是金庸先生為中國文學做出的巨大貢獻。金庸大才,才大如海,斯言可信!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稱得上此稱號的金書中只有郭靖!

看到回答裡面有人說蕭峰,不可否認,蕭峰具有俠義精神,最後以死明志,阻止宋遼兩國交戰,迫使耶律洪基退兵並立誓有生之年不踏足大宋土地半步,但是要注意蕭峰是契丹人,生他養他的是宋人。他不願意兩國百姓生靈塗炭,他並不站在哪一方的立場。所以我認為蕭峰不能算是,只有郭靖才稱得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郭靖自幼在蒙古長大,後來被江南七怪接回中原,因緣際會下結識了黃蓉,洪七公等人,學會了一身絕世武功。金庸是這樣評價郭靖的:郭靖既有東邪的痴心,西毒的恆心,南帝的慈悲之心,北丐的俠義之心,更兼備中神通的濟世情懷和岳飛的精忠報國品德,他的精神是不可戰勝的。

可見,郭靖的成就與精神超越了五絕。

在守衛襄陽這麼多年,很少有人知道,郭靖並不是朝廷編製人員,只是一介布衣。沒有人要求他一定要誓死守衛襄陽,但郭靖不願意離開,他不願大宋數以百萬無辜的老百姓在蒙古的鐵蹄下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即使他武功已臻至化境,天下皆可去得。即使他知道元軍勢大,襄陽已不可守。

直到襄陽城破,甚至守城將領都投降了,他毅然決然得血戰到底,最後與黃蓉一同被蒙古大軍萬箭穿心。當時怎麼也不明白,為什麼郭靖就不能機靈一點,學一學楊過,帶著黃蓉和郭襄他們去桃花島隱居避世呢?

後面我明白了,這叫氣節。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民族氣節。正是中華有了這些人,中華文明才能傳承至今未曾中斷吧!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話講得是,真正的大俠,最高的境界就是為國為民。金庸筆下稱得上「俠之大者」的,只有兩個人,且聽我給您一一道來。

第一個,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個詞金庸最初就是給郭靖的。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儒俠的境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看看郭靖,很有代表性。這縱觀郭靖一生,幼年生長在大漠,對成吉思汗有救命之恩,被大汗招募為金刀駙馬,與托雷結為兄弟,拜哲別為師。如果不是有他母親李萍這條線牽著,完全可以以蒙古第一勇士的身份活下去。經歷一圈中原遊歷之後返回蒙古帶領大軍西征,戰績輝煌。獲悉蒙古即將南下後捨棄高官厚祿返回中原,抵抗入侵,至襄陽城破,事不可為才前往桃花島棲身。照書中所寫,襄陽城二十餘年未破全仗郭靖之功。

縱觀金書, 另一個稱得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是《天龍八部》里的蕭峰。蕭峰看到了黎民的苦,做出了選擇。他不是不知道伐宋成功之後,遼國將會強大,但這種強大是以數十萬百姓的死傷為代價的,雙方國力也會受損。蕭峰不願意看到這樣,所以他寧願犧牲自己,讓耶律洪基保持現狀,換來了遼宋幾十年的和平,蕭峰就是金庸書中的一個偉大的外族和平主義者。郭靖的死沒有改變什麼,但蕭峰的死,卻換來多年和平。可以說,蕭峰的俠,已經超出了為國為民的境界,而是俠之大者,為天下蒼生!

所以,金庸筆下稱得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蕭峰兩人而已。


金庸大師的小說,對俠義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他的小說中,能稱得上俠之大者的人物都有哪些呢?作為金庸武俠的鐵粉,我做了如下總結!


郭靖、作為《射鵰英雄傳》的主角在《射鵰英雄傳》中從一個傻小子成長為一個舍己衛襄陽的俠者。

除了在某大鬍子導演的電視劇中被某人演傻了,其實在原著中,郭靖並不是傻,而是誠實、守信。他對待事情有著自己的堅持,固執中透著傻傻的可愛,他對愛情堅貞,對長輩孝順,對國家民族熱愛。一直到《神鵰俠侶》,中年的郭靖有一些古板,但是更好的詮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看過小說的朋友都會知道,《倚天屠龍記》的背景鋪墊中有提到郭靖守衛襄陽最後的結果。所以我認為,金庸大師小說中的俠之大者,首推郭靖!

蕭峰、《天龍八部》中的主角。

從故事開始時蕭峰還是喬峰的時候,就是武林正派的代表人物,一身正氣,武林中人人敬佩,就算被人構陷不得不離開丐幫也是寧可受三刀六洞之刑。回到遼國的蕭峰在得知遼國攻打宋國的計劃,毅然回宋,卻被拒雁門關外,無奈之下擊頂而死。俠之大者,堪稱第二

張三丰、《倚天屠龍記》中占的篇幅不是很大,從開篇的張君寶,一直到後來的一代宗師張三丰,金庸大師的筆墨不是很多,但是無可厚非,張三丰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個俠字。俠之大者,可稱第三

洪七公、作為《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身為丐幫幫主的洪七公不失為一代俠者,筆者認為,九指神丐並稱第三

除此之外,無論是《雪山》系列的胡斐胡一刀、《書劍恩仇錄》的陳家洛、甚至《鹿鼎記》里的陳近南都不能完完全全稱之為俠者。

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筆者認為,真正的俠者,不是那種快意恩仇的武林高手,最重要的還是有一顆為國為民的熱忱之心!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話本就是金庸給郭靖的,出處是《神鵰俠侶》二十回郭靖教育問題少年楊過之時,借郭靖之口說出了金庸認為俠客的最高境界。

引原文如下:

郭靖一面解衣就寢,一面說道:「過兒,眼前強虜壓境,大宋天下當真是危如累卵。襄

陽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萬百姓便盡為蒙古人的奴隸了。我親眼

見過蒙古人殘殺異族的慘狀,真是令人血為之沸。」楊過聽到這兒,想起途中蒙古兵將施虐

行暴諸般可怖可恨的情景,也不禁咬得牙關格格作聲,滿腔憤怒。

郭靖又道:「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這只是

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

然我才力有限,不能為民解困,實在愧當『大俠』兩字。你聰明智慧過我十倍,將來成就定

然遠勝於我,這是不消說的。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

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這一番說誠摯懇切,楊過只聽得聳然動容,見郭靖神色莊嚴,雖知他是自己殺父之仇,

卻也不禁肅然起敬,答道:「郭伯伯,你死之後,我定會記得你今晚這一番話。」

郭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想的,更是這麼做的。郭靖幼年長於大漠,他前半生的所有人脈都在大漠,成吉思汗有救命之恩,華箏公主有青梅竹馬之情,且對他情意深重,成吉思汗也欲招其為金刀駙馬,和托雷王子有兄弟之情,和神箭手哲別有師生之誼,武藝高強,性情敦厚,草原漢子們都喜歡。帶領大軍西征,戰績輝煌,已是蒙古第一勇士。但後來蒙古南下,南宋疲敝,百姓水深火熱,又南下抵抗入侵。依靠自己的絕世神功並江湖威望及《武穆遺書》中的調兵遣將之法,召集天下豪傑,死守襄陽,並最終殞身於此。照書中所說,襄陽二十餘年不破,儘是郭大俠之功。

我輩練武,不為爭強好勝,不為修身養性,益壽延年,驅除韃虜,解救黎民,才是至高理想。

而神鵰大俠楊過總是被拎出來跟憂國憂民死而後已的郭大俠比較,雖然同樣是武功高強,但郭大俠的思想境界不知比楊過高到哪裡去了。楊過滿腦子都是他清冷絕艷的姑姑,他曾經也幹了不少好事,不然也不會被民間以神鵰大俠稱之,大事他也搞過,一個小石子斃了蒙哥,還有送給郭襄的三件禮物,但這兩件事,後一件在討好小迷妹郭襄,前一件去做的時候可能也沒想那麼多。總而言之,天下眾生,紅塵百態,在他眼裡比不上和他姑姑白髮漁樵,相守偕老。楊過的心理活動金庸著墨甚多,從中可以明顯窺見這小子心思過分活絡,性子過分隨性,他做一件事只是因為他想干他愛干,愛恨隨心,去留隨意,這樣一個人,在那個年代,當然稱不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郭靖啊,這句話就是形容後五絕之一的郭靖郭大俠了。為什麼把他放在這麼高的地位呢?原因有3:

郭靖富有俠義精神

郭靖可以說是金庸之中最不聰明的主角之一了,當然也可以形容他為大智若愚。他這個人很簡單,覺得對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他相信俠義,也用俠義精神要求自己。從射鵰英雄傳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楊康如何對待他,他最後還是會叫他康弟,他的心中把情義看得很重。同時正義看得更重。

楊康死了之後還是他養著他的兒子楊過。這是一個不聰明但是很聰慧的人,不聰明是他沒有很高的智謀,但是他聰慧,看得清對錯,分的了善惡。每每做事都是想著別人。

不為名利財色所誘惑,黑白分明

這點從忽必烈要招他做金刀駙馬一事上可以看得出來。要知道那個時候蒙古實力龐大,雄踞北方,隨時有南下的實力。而他甘願為了愛情,也為了俠義選擇放棄這種機會,。

他是有民族觀念的,對錯分明的。

實力強大,真正的為國為民

郭靖駐守襄陽,抵擋外族侵略,這是值得敬佩的。也正是由於他的武功實力強大,所以能夠阻止外族的侵略。

也正是由於他的存在護佑一方百姓。最後他更是死守襄陽城,城破之日,以身殉國。

他絕對稱得上是俠義的典範,有俠義心腸,也有俠義之舉。這一點是很多大俠做不到的。五絕做不到,楊過做不到,金庸筆下的很多主角也做不到。


縱觀金庸武俠小說中,唯獨郭靖才能稱得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正如郭靖他所說的:「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

實際上,郭靖具備一個大俠所需的全部精神。

他以布衣之身獨守襄陽,他萬軍叢中毫無畏懼。

他從資質愚鈍,轉變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熱愛國家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一個真正的大俠!一個單純的大俠!只有他才能稱之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金庸的小說都有看過,裡面的人物眾多,能記住的也不少,但真的稱得上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也唯有郭靖郭大俠了。

以郭靖的武功,在戰前就完全可以帶著家小遠離,但最終還是戰死在守襄陽的戰場,是為國,為民的典範!


推薦閱讀:

金庸小說中最讓你感動片段有哪些?
請別消費金庸的死,做爆款文章。
金庸逝世,我要去另一個地方繼續笑傲江湖了
金庸多張舊照曝光
金庸去世,你還記得金庸劇里那些讓人難忘的絕色美人嗎?

TAG:金庸 | 武俠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