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詩歌、詩詞沒有標點符號?


誠如上面其他朋友的回答,現在常用的標點符號是民國以後才逐漸傳入、吸收借鑒並且整合成型的。傳統的句讀,一般只是文言文中根據行文習慣進行提示性的斷句,跟現在的白話文裡面的句號、逗號不是一回事。

中國古代的文化普及成都非常之低,讀書識字是一個特別高的門檻,而懂得如何使用、判斷句讀則跟讀書一樣是有門檻的,是需要掌握的教育技能之一。比如《三字經》中「詳訓詁,明句讀」就是說的這回事。

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文化是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圈子中進行流轉,寫文章作詩詞需要的是既明白怎麼讀也了解文本意思。學而優則仕,一旦跨過去則是非常大的收益,意味著讀書的門檻很高。

現在為了閱讀、欣賞的需要,照顧現代人的習慣,古代的文章詩詞一般都會加上標點。而這種做法,實際上也在破壞整體的意境。不然可以想想啊。

如果作詩的時候加上標點符號,畫面可能是這樣的:

「下面有請青蓮居士李太白賢弟吟詩一首」

李白上場,手捻鬍鬚,「舉頭望明月」

眾人稱好,「妙哉妙哉,賢弟快說下一句」

李白微微一笑,慢條斯理地說道「逗號」

……掃興

李白這樣,王勃寫《滕王閣序》的時候,他寫一句,僕人給閻都督報一句,「南昌故郡——逗號——洪都新府——句號」,「星分翼軫——逗號——地接衡廬——句號」,估計等不到王勃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王勃就會被打死。


一般情況下,有沒有標點符號並沒有太大差別,用與不用,有時候只是個人習慣的問題。

中國古代的詩歌和散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因為標點符號是現代從西方傳入的。在中國古代文書中,一般不加標點符號,而是通過語感、語氣助詞、語法結構等斷句,但現在為了便於理解,就人為加上標點。中國真正開始使用標點的時間並不長.。

新詩也是90餘年前從西方傳來的自由體詩作。 我認為,新詩可有標點符號,也可以不要標點符號,具體根據詩作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論。新詩是以簡潔自由的文字和句形,來表現詩美。這是總體上而言。西方標點符號的基本功能是斷句,由於新詩本身是分行排列,因此標點符號的隔斷功能對它來說是多餘的。標點的作用在詩中主要起停頓的作用,也就是為了節奏而存在,沒有標點的詩靠的是換行和空格來調節節奏。如果新詩分行排列後,就字義而論已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感情抒發,那麼不使用標點符號,詩作會因更乾淨更凝練而詩美更顯,在此情況下,就不用使用標點符號。若創作的詩作分行排列後,一些句子的末尾必須明顯地表現「驚奇」或「疑問」或「並列」等,就得系統地使用標點符號。也就是說,一切根據詩作的內容需要來確定。


感謝邀請!

其一,古代詩詞,詩歌不加標點符號,是因為韻腳自然而然的分開段落!中間隔開幾個字的距離,也可區分開段落!

其二,現代詩詞,詩歌沒有標點符號!一方面,個人習慣不同!加與不加皆可!另一方面,不加標點符號是因為段落的自然隔開,斷開!

其三,不加標點符號,是視覺衝擊帶來的愜意舒服!給人一種:清新、簡潔,耳目一新的感覺!


謝謝邀請,我只說說我個人的看法,如有不對,諸君多指教。

標點的用途應該是讓一段文字讀起來更加方便,斷句更加準確,意思表達的明白而不引起爭議。一段話有時候要表達的意思會很明確,簡單到你吃了嗎,餓了嗎之類的,是用於交流的,是不能有歧義的。而詩歌不一樣,詩歌本來就是作者內心的一種情感釋放,不求與人表達,也不求和人溝通,而讀者也不一定要理解作者的感情想法,他只要能從中讀出自己的感情就夠了,所以,標點對於詩歌來說是一種束縛。


我們現在看到的詩詞有兩種,古詩和現代詩。古代沒有加標點的習慣,現代標點是民國以後才產生的,而之前一般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標點符號,僅僅只有簡單的句讀劃分。那是因為古代的書籍很少,不加標點多加推測會更有看頭,而現在書籍這麼多,為了方便這種信息膨脹的時代標點才產生。

對於 現代詩詞來說,字數也不多,並不需要加標點來斷句,細細品讀不加標點更有氛圍。


因為古代沒有發明標點符號。

古人理解能力強,沒標點也能斷句讀懂。當然也有會錯意的,只要不是作者本人的斷句,會錯是難免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代人發明了標點符號。

至於現代詩歌沒有標點符號,因為它們分行了呀。而且,能讀懂詩的人,其理解能力已經能夠從無標點中讀出標點。


詩有固定平仄格,詞有詞牌。

古代沒有標點,靠現代人斷句。斷句就看韻腳和句讀。原則上詞只有句號,逗號,頓號,詩可以和現在接軌。

古代是文言文,古人通過一些虛詞和句型,基本都懂得在哪裡斷句。人家遠古沒有紙,有竹子,你非讓人家使用紙,可惜還沒發明紙時,強人所難。一個道理。


這是歷史必然,以前線裝書無論詩詞、小說蓋沒有標點!以前的詩歌、詩詞都是仄平韻,故一般文化人都知道!現在現在課本上的詩詞都加標點符號,是方便學習與理解。所以說從某一方面詩詞歌賦今不如古!


推薦閱讀:

清 黃自元 楷書《讀書要言》
記事貼——你的成功之路 - 銷售聖經 - 在線閱讀 - 讀書網
上了985、211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賺錢、變美和讀書
28天讀書打卡大獎公布,iPhonex花落誰家?

TAG:詩歌 | 讀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