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區別於其他茶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你怎麼看?


感謝頭條邀請!

不管題主是出於什麼原因提出了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我時常一個人獨自喝茶的時候,也會思考這個問題。頭條上懂茶知茶的朋友眾多,這裡只是按照自己的知識理解和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下個人淺見,說得不對,還望專家大神指正。

關於中華七大茶系

綠紅青黃白黑花,是公認的七大茶系。

每一種茶里都有著很多如雷貫耳的代表性名茶,簡單羅列一些:

綠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信陽毛尖,都勻毛尖,採花毛尖等。是受眾最廣泛,產量最多,種類最多的茶葉品類,是中國茶的代表;

紅茶:祁門紅茶,陽羨紅茶,滇紅,正山小種等;

青茶:就是烏龍茶,糅合了綠茶紅茶的特點,鳳凰單樅,武夷肉桂,凍頂烏龍,黃金桂,安溪鐵觀音等;

這三類茶基本覆蓋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喝茶人口,流傳廣泛,接受度高。

黃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等;

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等;

黑茶:六堡茶、安化黑茶、邛崍黑茶等;

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普洱茶卻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生茶類似綠茶的工藝,就歸在了綠茶類;但是綠茶是不發酵的,一般的普洱茶生茶寒性大,口感粗野,是綠茶的異類,然而普洱茶在長期存放中,會自然發酵,最終顏色會變深變紅,所以又有人把普洱茶划到黑茶類。上世紀七十年代,渥堆發酵工藝的研發成功,極大的縮短了普洱茶生茶的陳化時間,這種工藝製作出來的就是普洱茶熟茶,因為是深度發酵的原因,也就被劃成了黑茶類。

學界關於普洱茶的歸屬,現在都還有一些爭論,也正說明了普洱茶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下面的文字會稍稍展開一些來講。

其他的各類茶葉多數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在文化長河裡,洋洋洒洒地留下很多文字和傳說。而來自雲南的普洱茶,因為地理位置位於邊陲,所以與中原的深厚文化底蘊相比,宛如一片文化的荒漠;關於普茶的文獻記載,也是寥寥,以至於至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普洱茶為何物。

其實也不奇怪,因為普洱茶的國家標準,也才是在2008年才制定下來的,比起其他早已聲名赫赫的茶界名流,普洱茶的確是個小角色。

早年間,港台人來雲南收老茶的時候,看到荒涼的山嶺,近乎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發現在台灣炒作地轟轟烈烈的普洱茶,在內地居然無人知曉,內心的吃驚悲涼可想而知。但是正是因為無知,很多傳世的好茶,都被收羅一空,如今只剩在一些古老的典籍里,老茶人的閑談碎語中,偶爾被提及。

這也是我為什麼不追老茶,不藏老茶的原因,且不說無力負擔,因機緣已過,再去追尋也不過徒增傷感。

普洱茶的與眾不同

其一,普洱市在07年以前叫思茅市、思茅地區,普洱茶原產於歷史上雲南普洱府的所在地,後來產茶量下降,漸漸普洱茶變成了統稱而不是普洱縣或者普洱市的出品。目前主要的產區是西雙版納產區、普洱產區和臨滄產區。

其二,茶樹樹種的要求是適制普洱茶的雲南大葉種,原生態的雲南大葉種茶菁製作的普洱茶,因為內含物質豐富,所以會有特殊的香氣,比如新茶常見的各種花香、木香、蜜香等,陳茶的棗香、樟香、陳香等。這是獨特樹種與獨特雲南自然環境長期結合交互影響的結果。

其三,生茶的自然發酵和熟茶的渥堆發酵,不同的處理,為了一樣的目的和效果;

其四,其他茶類以散茶居多,一般論斤論克的買賣,但是普洱茶因為有緊壓茶的工藝,除了傳統的沱餅磚形狀,還可以製作很多不同的形態的產品;

其五,一般的茶,以新茶為貴,但是普洱茶卻以老茶為貴,差別就是這獨特的發酵過程;

其六,上好的普洱茶,可以沖泡很多次,而且沖泡到味道較淡的時候,還可以煮茶,這種煮出來的茶,只剩甘甜的類似糖水的味道,而綠茶和很多茶,幾泡以後就要寡淡無味了,就算是煮,也不會有濃郁香甜的香水味。

不可複製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其一,發源於青藏高原的瀾滄江和其水系,以及獨特的自然氣候,非常利於動植物的生長,到處崇山峻岭,植被茂密,鮮花遍地,鳥語花香,所謂彩雲之南,七彩之南,正是這樣的環境,才造就了雲南茶樹資源的豐富,特別是百年以上的古茶樹,相較於其他茶葉產區,是無可比擬的珍貴自然資源。

其二,因為交通、地形等的原因,特別是幾大普洱茶主產區的土地污染少,生態好,加上近些年來,科學的農業技術運用,茶葉的整體品質,更是優於其他地域。所謂好山好水出好茶,真是恰如其分。

其三,雲南整體溫暖偏乾燥的氣候,也非常適於普洱茶的存儲的長期陳化,這對普洱茶長期品質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江南為橘,江北為枳,給意欲造假的奸商設定了自然的難度,非自然的發酵,只會適得其反。

營養價值和收藏價值

其一,普洱茶生茶茶多酚的理化含量是大於28%,而其實上超過30%的比比皆是;茶多酚的好處不言而喻,這是其他茶葉難望其項背的;

其二,普洱茶的內含物質,特別是古樹茶的內含物質極為豐富;喝過好酒的都明白,內含物質越豐富,酒就越好;茶葉也是這樣,普洱茶有豐富的咖啡鹼、氨基酸、多糖、維生素等,綜合素質會顯著優於其他茶類;

其三,普洱熟茶還有一定的養胃護胃、減肥、降脂的保健作用,就不再展開;

其四,收藏市場上,普洱茶在茶類一直都是熱門,天價拍賣的普洱層出不窮,而其他茶類則相對稀少。這裡不是說什麼普洱茶都值得收藏,只是表明特定的品類才會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不能簡單認為所有的普洱茶都有。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了解普洱茶,普洱茶的文化也慢慢變得豐富起來,假以時日,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喜歡上好的普洱茶,而且普洱茶與紫砂壺、建盞、瓷器等等更會相得益彰,也體現出了普洱茶後面廣闊的市場機會。

限於篇幅和手打的原因,有錯誤、遺漏,請見諒。

喜歡的,覺得有點收穫,歡迎關注我,點個贊,謝謝!敬你一杯茶。


利用自己一點點點點的認識稍微講一下下。中國現在的六大茶類主要是以發酵程度以及制茶工藝進行劃分的,普洱屬於後發酵茶,分屬於黑茶。

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採用特定工藝經後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其飲用方法異常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耐泡是普洱茶的一個優點,用蓋碗或紫砂壺沖泡陳年普洱茶,最多可以泡20次以上,其味與湯色會隨著泡的次數增加慢慢的減淡。普洱茶在產地、品種、品質、製作工藝、形狀包裝、飲用上皆獨具特點。

樹種:喬木與灌木

加工方法:生茶、熟茶

外形:散茶、餅茶、沱茶、磚茶、金瓜貢茶

存放方式:干倉、濕倉

一、生茶

工藝:採摘—殺青—揉捻—晒乾—緊壓成型自然發酵,茶性較刺激,多年後茶性會轉溫和,變成老茶

特點:

色:青綠至墨綠色

香:清香、花香

口感:強烈、苦澀較重,刺激性高,水甜而薄

湯色:綠黃、青綠色(老生茶橙黃、橙紅)

葉底:活性高,較柔韌有彈性

二、熟茶工藝:採摘—殺青—揉捻—晒乾—渥堆—曬水—發酵—緊壓成型人為發酵,茶性茶質刺激退化

特點:

色:黑褐色或紅褐色為主,茶毫呈暗金

香:沉香、木頭香、樟香

口感:濃稠軟滑,水甜不苦澀,經久耐泡

湯色:發酵輕者為栗紅色,發酵重者為黑褐色為主

葉底:發酵輕者葉底為栗紅色,稍微有柔韌,發酵重者葉底為黑褐色

三、普洱形態:散茶、餅茶、沱茶、磚茶、金瓜貢茶

四、一些較為出名的普洱茶

班章:勐海縣,茶氣強烈,苦味重,回甘快霸氣足

易武:勐臘縣,香氣高揚,茶水綿柔、有勁度

南糯:勐海縣,香揚清甜,剌激性較高

布郎:勐海縣,香濃味重

昔歸:臨滄,柳葉形,茶氣強烈,湯感柔順細膩,回 甘濃強

冰島:臨滄勐庫,喉嚨有股涼氣,帶冰糖香


普洱茶區別於其他的茶類有很多種特定原因,包括現在普洱茶生茶的歸納為黑茶類還是單獨歸類業界還是有爭議的。

因為從茶樹種類,到製作加工工藝,發酵程度,或後期儲藏陳化,普洱茶都較為獨特,這也造就了普洱茶在茶葉消費者中獨領風騷的魅力。

一是茶樹種。雲南大葉種不能作為區別的唯一性,因為雲南大葉群體種是全國許多地方茶引種有性系或無性繁殖引種,分離馴化出來的,比如廣東英德紅茶英紅九號,是紅茶茶類。雲南大葉種可以加工為紅茶,比如滇紅,而且品質很好,當然也可以加工成綠茶,但品質一般。

二是加工工藝。普洱茶加工工藝是具有維一性的:攤涼—殺青—揉捻—晒乾—蒸壓—乾燥,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青茶都與之不同。普洱熟茶還有渥堆發酵等工藝,其他茶類都做不到或不需要。

三是生長環境,這個是讓普洱茶品質具有唯一性的。雲南高山多,海拔高又濕度大溫差大,而且漫射光照充足,俗稱高山雲霧出好茶嘛。雲南植被豐富,對於茶葉蟲害少都大為有益。雲南氣候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垂直變化十分明顯,這些有利於茶糖類物質積累。這些生長環境是其他的茶葉產區沒有的,也是無法復的。

四是歷史沉澱。這個也是普洱茶區別於其他的茶類的唯一性條件,可以去普洱茶博物館看看,從茶馬古道到貢茶到邊銷,普洱茶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其當今普洱茶流行,推廣至國內外,收藏品飲,銷售都是有強大的文化體系作為支撐的。而且現在市場產品的加工,包裝,銷售都是由歷史跌代演變過來的,比如為什麼是七子餅,為什麼一餅茶是357克,為什麼傳統加工為圓餅居多,這些都既有歷史傳承也有科學依據的。


謝邀!

普洱茶區別於其他茶類的根本原因如下:

1、選料不同。普洱茶選料全為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

因,大葉種茶,芽肥、梗嫩、毫多,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優於小葉種和中葉種。所以,大葉種茶最適合加工後、長期儲存,後期轉化潛力大、越陳越香。

2、製作工藝不同。普洱茶加工採用獨特的加工工藝。

3、地理標誌範圍受限。普洱茶有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必須特定地理標誌範圍內選料,必須按普洱茶獨特工藝流程加工。換句話說,地理標誌範圍外選料,是做不出普洱茶來的。

綜合以上三點,是普洱茶區別於其他茶類的根本原因。


再次謝邀,雖然喝茶年數不多,談談自己的淺薄認識,大家一起討論。

要說普洱茶和其他茶的根本區別,先來看看什麼叫普洱茶。根據云南省地方標準,大意是在雲南省的一定區域內,採用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特殊工藝發酵而成的散茶或壓餅茶。這裡有三個要點,一是一定區域內的大葉種茶青,二是曬青工藝,三是發酵。

一,大葉種茶葉,這個是普洱茶和絕大多數茶的一個明顯外在區別,茶葉的發源在雲南,最初就是有大葉種茶傳播開的,在其他地方多是小葉種,當然也有大葉種,到很少。而普洱茶又限定了是在雲南一定區域內,所以這是茶種和地域的區別。

二,曬青工藝,這點也很重要,曬青保證了茶葉的活性,現在有些茶商為了減輕新茶的苦澀度,發明了捂青,烘青等手法,這樣做把香味,甜度提上去了,新茶更適口,但不利於後期轉化,即便滿足其他普洱茶條件,不是曬青也不能算作正宗普洱茶。

三,發酵,這個從內在決定了普洱茶的不一樣。大家知道,中國茶葉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這六大類是根據發酵程度劃分的。而普洱茶分為生普和熟普,生普在最初發酵度很低,而熟普發酵度很高,這也就罷了,關鍵是生普熟普在存放過程中還會伴隨著自身再發酵轉化,可以說隨著時間的增長,普洱茶的發酵度和屬性是個變數,你說普洱茶是屬於哪類茶呢?不好界定,這就是它的特別之處,也是和其他茶的本質區別,所以大家只能叫它普洱茶了,一種特殊的茶。

用電腦給大家配下圖,更好理解,我是愛喝茶的滌煩子,歡迎茶友多多交流。


區別很簡單,普洱茶還有黑茶,福鼎老白茶,是用來炒作忽悠人垃圾茶,其他的茶是綠色健康茶,是保健飲品


感謝邀請。

普洱茶的獨特之處,首先是雲南獨特的地理生態環境和特殊的大葉種喬木茶,賦予了普洱茶獨特的物質基礎。

其次,雲南的少數民族文化與數百年上千年的古茶樹文化傳承,茶馬古道的文化遺存,賦予了普洱茶獨特的文化內涵。

再次,普洱茶歷史上形成的特殊曬青工藝,保留了茶葉原始粗獷的工藝美學。

然後,普洱茶後發酵的特點,使茶葉與時光伴隨茶主人,藏品的特點,變化的樂趣,不同一般。

最後,普洱茶的品飲特點,口感醇和醇厚,杯香怡人,生津回甘等非常美,每一個喜歡普洱茶的人都能樂在其中。

普洱茶的功效也不同凡響,降脂降糖降壓等效果明顯。


成分都是一樣的,因為所用原料都是茶葉。

區別是茶樹種類和產地不同。

茶與茶之間最大的不同是製作工藝,普洱所採用的獨特製作工藝使其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茶本身的有益成分,加上正宗普洱茶選用的茶葉採用大葉種茶樹,其成分是所有茶樹中營養最豐富的,加上良好的種植環境,使普洱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希望可以幫到你!


產地:普洱。

這是最大的亮點。


推薦閱讀:

乘客打的遺失手機在車上,的哥10公里兩次送還,並索要150元路費,你覺得合法嗎?
冰飄南紅有什麼特別,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購買?
當你喜歡或者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可是你知道你們不會在一起,你還會對她好嗎?
為什麼她們沒有我努力,卻過得比我好?
貪吃的地圖魚不愛吃東西了怎麼辦?

TAG:普洱 | | 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