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年少得志真的是人生大不幸嗎?你願意少年得志,還是少年不得志?


謝邀。無論是年少的志還是年少不得志,都自有因果在其中,單純評論年少的志是幸還是不幸,總有一些偏頗在其中。

1.年少得志不幸型。有一篇印象深刻的《傷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五歲即可作詩,名貫鄉野,可也算是年少得志的巔峰了,然而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為一個普通人,也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間。

2.年少得志幸運型。這就不得不提一下Tfboys組合,「三小隻」2013年出道,2014年爆紅,彼時三人不過十多歲。5年過來,三人名氣越來越大,成長發展卻能正能量滿滿,能夠出淤泥而不染。

3.年少不得志型。一般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氣晚成,諸如褚時健、周星馳之流,年輕時受過的苦、流過的淚,都能在一定時候發出巨大的光芒;一種是平平庸庸,一輩子妄想,一輩子不得志,碌碌而終。

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路,什麼樣的選擇有什麼樣的結果,願意少年得志與否,只能說,如果可以就接受,如果不行,就努力。(以下圖片均來自互聯網)


感謝題主邀請,我是樸素思維。

記得在前面回答過一次「少年得志、德不配位」的問題,表達的一個觀點是:年少得志由於沒有很強的自制力,沒能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容易自視過高從而失去自我。

注意重點是「容易」出現,並不是每個少年得志的人都會出現失去自我的而「江郎才盡」的結局。比如:

  • 項橐,年少卻有學識,七歲便為孔子師,後人稱之為「聖公」,流芳萬世。

  • 甘羅,十二歲為秦國輕鬆用計獲取十幾座城池,秦王政封其為上卿,永載史冊。

  • 王勃,九歲讀《漢書》,撰《指瑕》,從小能寫詩作賦,世人視之為神童,史書有評「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

因此回到原題中,如果換作我個人來講,肯定是願意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並不會是人生的大不幸,只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修養,再有一個良好的教育成長環境,應該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不過這裡要提醒各位一件事,世界上大量的案例表明「少年神童」存在智商、才華「透支」的現象,說簡單點就是,年少時聰明絕頂,成年後特別是四五十歲之後,表現平平。

曾讀過一本描寫「中國改革三十年高考元的現狀跟蹤」的書,時間久遠,名字不太記得了,這本書也得出一個類似的結論。當年的高考狀元大部分沒有特別突出的建樹。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什麼意思呢?福,依偎在禍的枕邊,禍,潛伏在福的床下。年少得志亦是如此。

年少得志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目標,好處不用多說,自然是大大的好處,但能達到這個目標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而那些極少數達到這個目標的人,他們真的就很好嗎?之前某台灣的一個九零後男演員在大陸火得一塌糊塗,後來被爆吸毒,之後徹底被封殺。

由此看出,年少得志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也是人生的大不幸,而這些年輕人就是指那些心性不穩、沒有自我約束力的人。當這些年輕人年少得志時,周圍的人或者事物都會豐滿、紛雜起來,會對他們產生相當大的衝擊力,這其中誘惑是難以抗拒的,是非、好壞也是不易分辨的。所以對於那些心氣浮躁,心性不穩定的年輕人來說,年少得志,功成名就既是福,但更有可能禍。因為如果你沒有理智的思維、穩定的心性,當你躺在「福」這張床上的時候,肆意妄為、好壞不分的話,床下的「禍」就該悄悄爬上你的床頭了。而那些飛來的橫財或者名利更是如同建立在流沙上的高樓,如果根基是虛假的,那麼依然一觸即潰,不可收拾。

所以,無論是年少得志也好,大器晚成也好,都會給人帶來物質上的滿足,又或者精神上的滿足,但這其中的厲害關係,需要仔細分辨,當你功成名就、家財萬貫的時候,面對金錢、淫色、毒品等等是否能分清好與壞,如果因此墮落,年少得志帶來終將是萬劫不復的災難。年少得志其實是非常挑戰人性的,當真正年少得志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應該是控制住自己的慾望,時刻保持理智的頭腦。

福禍相依,世人世事莫不如此。年少得志,是福是禍,全在自己以何種態度面對,在是非、誘惑面前做出何種選擇!


少年得志,志豈不太小?大丈夫胸懷天下,情系國家,修身丶齊家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仁者志士的追求。陶淵明結廬山郊採菊銜觴賦詩自樂,那是他失意宦旅,而後寄娛歡于山川人常,但筆墨豪間亦含嚮往之情。而小小少年,未深諳世,得飽而淫即心滿意足,偶然揚名也如仲永泯然,豈不知君子行健自強丶厚德濟世,雖屢敗而益強,不求揚名立萬,只不枉生來一場。


也不能說哪個就一定不好或者好,少年得志一定程度也說明這個人的才能德行比較受認可,但畢竟年輕氣盛,稍顯輕狂,鋒芒畢露也不是什麼好事,相對來講很難長久保持最佳狀態,極易出問題。反之則比較符合大眾先苦後甜,先難後易的思維邏輯,更容易讓人接受和信服。


所謂的年少得志不過是人家不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要回答這問題需要一點人生閱歷!順其自然吧,莫拔苗助長為好!


如果做官或發財的話,少年最好不要,多一些挫折和歷練最後得志會更成熟;如果是科學技術,從少年就出成果好,歷史上很多科學家都是例子。


其實從個人經歷來看,少年不得志會好點,因為往往曾經走過彎路,成熟後會得到很多人生感悟


這肯定不能一概而論,分情況,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最主要的是看自身的心態,意志力等等,個人不同,結果不盡相同,有許多的可能……


推薦閱讀:

上聯:草木有本根,枝繁葉茂。求下聯?
今出一上聯請友等來對,上聯,千里飛奔千日醉,求下聯?
人活著為什麼煩惱這麼多?
最經典的語錄有哪些?
如何用玉面佳人,漁舟唱晚作一藏頭詩?

TAG:李榮浩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