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編寫的《20世紀-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這本書,書中的眾位大師對楊振寧的評價是否客觀?


丘成桐編輯成集的《楊振寧——20世紀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1995年在美國出版,裡面彙集了多位科學大師對楊振寧的評價。中譯版的序言以及部分目錄如下:

從中可以看到,在20多年前的時候,丘成桐等人就評價楊振寧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20多年過去了,楊振寧現在仍然被評價為在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從文中也可以看到,楊振寧的名字和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狄拉克放在了一起,這也不是一家之言。1994年,楊振寧被授予鮑爾獎,授獎詞中將他的工作和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工作排在了一起;楊振寧獲富蘭克林獎時,被評價為是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二十世紀物理學界出類拔萃的設計師。這些都不是一個人的評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評價。20多年來,科學界的大咖都這麼評價,一定是由於客觀公正的緣由。

評價者中,丁肇中是世界著名的實驗粒子物理學家;詹姆士·克羅寧為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陳省身是華裔著名數學家;吳健雄是著名實驗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勳章獲得者;弗里曼·戴遜完成了量子電動力學的可重正化證明;愛德華·泰勒是楊振寧的導師,美國的氫彈之父……每一位都有響亮的頭銜,他們是能夠為自己說的話負責的,不存在集體信口開河的可能。

評價者所從事的工作,絕大多數與物理學、與楊振寧的理論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些評價者還是楊振寧身邊的科學家。他們是楊振寧理論的使用者、受益者,他們能夠切身體會到楊振寧的偉大,他們的評價才是最真實可靠的。想了解真實的楊振寧,就應該到正確的地方尋找材料。


楊振寧先生是華人歷史上學術成就最高的科學家。關於楊振寧的科研成果,網路上已經做了很多的普及。大致是13項。具體的是哪13項,我就不再啰嗦的重複了。這些都是通過搜索就可以輕鬆獲得的知識,我沒有必要再重複一遍。

我要特別指出一個大家都未必知曉的事實,那就是,楊振寧的13項科研成就的說法來源,是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施郁整理出來的。施郁是世界上聞名的物理學家,中國量子力學學會的副會長,以前和霍金在一家單位共事過。

很多百科詞條寫楊振寧,引用的楊振寧的13項科學成就,並沒有標註資料的來源。在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真相,這些都是最早由施郁教授整理出來的。施郁教授整理出來之後,還給楊振寧過目,徵得了楊振寧的同意。也就是說,這13項科學成就的列舉,是完全可靠的,被楊振寧本人親自認同的。很多媒體在描述楊振寧的科學成就的時候,往往複制這13項,但是他們卻沒有標註來源。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資源來源於何處。現在,終於可以告知大家了。

希望媒體朋友以後可以加一個標註,註明這13項科學成就是施郁教授整理出來的。這也是對創作者的一個應該有的尊重。

現在國內研究楊振寧的,比較有資歷的有三四個人。黃慶橋算一個。施郁算一個。我算半個的半個。在此之前,研究楊振寧的有丘成桐、劉兆玄教授編寫的《楊振寧——20世紀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該書在1995年出版,彙集了眾多科學大師對楊振寧的評價,有英文版和中文版。英文版是原版。包括丁肇中、陳省身、吳健雄、佛里曼.J.戴遜、愛德華.泰勒、約遜.S.托爾、G.E.布朗、黃琨、聶華桐、比爾.薩瑟蘭等科學大咖,都對楊振寧做了高度的評價。這些人物在知識界都是大名鼎鼎的大師級,中外皆有。他們高度評價楊振寧,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再說,這本書的主編丘成桐,不僅是傑出非凡的「數學皇帝」,同時也兼任哈佛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他同時身兼世界名校的數學、物理學教授,威望又高的驚人,他親自主編的書,當然具有非常高的權威性。

不過,我還有話要說。丘成桐曾經編書盛讚楊振寧,楊振寧也和他有著幾十年的交情。但是,這些交情並沒有讓他們就做起和稀泥的「好好先生」來。為了科學真理,他們圍繞中國要不要建設千億元對撞機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私人交情是一碼事,為了對人民的負責,秉著愛崗敬業的精神,他們沒有躺在功勞簿上頤養天年,沒有置身事外,甚至冒著得罪人的大危險,他們也要為真理說話。這一份純真,讓我們年輕人感動。


看到有答案說:「近幾年出書熱,大多是些極不嚴謹的只為賺錢的書,讀之無味,棄之無處。」,估計這位完全不知道丘成桐是誰吧?他是華人菲爾茲獎得主,如果不知道這個獎,就不用看下去了,反正你一生都不可能明白哪怕一點點,關於丘成桐或者楊振寧在研究什麼。至於你認為的什麼什麼,其實對這個世界毫無價值,跟螻蟻沒有任何區別。

曾經微分幾何學家們猜想Ricci flat spaces都是flat的。後來丘成桐證明了Calabi猜想,硬生生舉出一個非平凡的Ricci flat space的例子,即所謂的Calabi-Yau manifolds.

後來發現這個Calabi-Yau manifolds在物理裡面超級有用,是弦論的基本模型。物理學家們又發現這個CY mfld存在mirror symmetry,mirror symmetry的概念又反過來進入數學,對辛幾何復幾何的發展產生了影響,而且mirror symmetry本身也是個新領域。

當然丘證明Calabi猜想的手段就是所謂的幾何分析啊,這個方法基本是他開創的,就是把PDE裡面那些先驗估計啊等等手段應用到微分幾何裡面去。

丘的工作和楊振寧的工作應該沒有太多直接的聯繫,但丘本人對楊的工作應該是有一些理解的。他肯定有資格去嘗試一下評價楊振寧。


錯了,沒有中國廣大網民的參與,不夠客觀。

哈哈,開個玩笑。

沒看過這本書,隨便說說。

是不是客觀,要看三個方面,第一,評價者本身,夠不夠格,過不過硬;第二,有沒有利益衝突;第三,什麼樣的環境和條件下評價。

一。

評價者都是什麼人?看看那麼一長串在科學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就讓人佩服。試問,多少人能有資格獲得這麼多大牛的讚譽?

丁肇中,世界著名的實驗粒子物理學家;

詹姆士·克羅寧,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陳省身,華裔著名數學家;

吳健雄,著名實驗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勳章獲得者;

……

外國人名記不住,這幾個中國人名總該熟悉吧

還有作者丘成桐,也是牛人,切記,不是暢銷書作者。

如果他們沒有資格,這個地球人還有誰有資格呢。

二。

總有人說,同行是冤家。科學工作者的層次可能高一些,但在很多時候,門派之別,也有很多偏見。看一下科學史,牛頓,愛因斯坦這麼牛的人也不能避免,對不同意自己見解的人,都不怎麼待見。

楊能讓一眾同行認可,說明其為人和科學成就一樣,不會差的。

三。

白紙黑字的成了書,留下了這麼重要的痕迹,這些科學家應該明白,亂說是有代價的。因為如果楊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或者名不副實,他們自己可就成了笑話。

誰會犯這麼二的錯誤??畢竟,他們可不是沒讀過幾本書的部分鍵盤俠。


對於現在在國內的確存在一些什麼都不懂整天無知亂噴的群體,對於政治和歷史完全不知,只是看到了表面皮毛就胡亂亂噴的人,當然對於楊振寧國內的確有很多人不滿他這樣的能人為什麼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回國做貢獻而選擇留在美國不回來,在晚年的時候回國養老佔便宜,這種觀念就是一些無知的噴子的觀點。

對於這些很多人拿錢學森來比楊振寧,認為楊振寧應該像錢學森一樣義無反顧的回國,認為楊振寧不應該留在美國給美國做貢獻,只是很多人忽略了些政治方面的問題,還有就是美國跟中國在外交上面的較量,我們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才能讓錢學森等人回國,而對於楊振寧當時國內已經沒有多餘的條件來跟美國談判交換了,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些人認為錢學森回國很輕鬆,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美國處處阻撓,而錢學森能回國其實是國家付出巨大代價的,也就是說對於一些事情其實國家也無能為力,再加上楊振寧的政治身份問題,導致他當時也猶豫,畢竟錢學森的身份和楊振寧不一樣,在1955年的時候楊振寧在美國的名聲其實沒有錢學森大,而且錢學森學習的東西最符合國家的要求,而楊振寧真正出名的時候是1957年的時候。

對於楊振寧的物理方面的貢獻可以說是世界級的,而且在他獲得名望和地位後美國就完全不放行讓他回國,而且大家都知道錢學森為國家做那麼大的貢獻,冒著危險毅然回國,給國家的貢獻那麼大,到十年動亂的時候最後還是躲不過被蹲牛棚的命運,如果楊振寧當時回來肯定不會有後來的成就,更逃不過十年動亂的懲治,畢竟他的老丈人的原因,所以絕對躲不過。

中美關係正常化以後楊振寧第一時間回國跟國家領導人見面,還跟國內的科學家進行了交流,給國內的科學家提供了非常多的學術方面的知識,從這個時候到他回國定居的時間內,楊振寧已經多次給國內的提供了高深的領域知識和技術,而這些在國家層次的領導人需要的結果,這也是後來楊振寧回國獲得重量級身份地位的原因,沒有貢獻是不可能有這些回報的,而且這些貢獻是隱形的。

當然楊振寧當時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沒有回國的原因很多,而受到了國內很多民眾的質疑,但是在科學學術領域的人沒有人會對這個事情耿耿於懷,這就說明了裡面的一些原因並不是普通人了解的那樣簡單,不然也不會受到國內的學術界認可接受而不被拿不回國做貢獻的事情來挖苦,就說明了楊振寧在國內獲得了國家的貢獻認可,從這些方面來說已經說明了問題。

而楊振寧的地位和聲望就不用說了,在國際上面物理界是非常受到尊重的,而且物理界的科學家對楊振寧的貢獻沒有質疑,甚至把他的貢獻和地位放到和牛頓愛因斯坦名字同等的位置,而且絕大多數科學家都絲毫不懷疑楊振寧對世紀物理方面的貢獻,而且許多國外的物理學家對楊振寧的貢獻有著非常高的評價,就算是幾十年後的現在,這種評價依然非常的高,說明了其做的貢獻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 ,不然國際上的物理學家會那麼推崇。

而楊振寧的確在私生活的確讓很多人覺得在道德層面上的問題,問題是能力貢獻是事實,和生活作風的確是兩碼事,而且國內只有少數人知道楊振寧為國家貢獻有多大,所以國內的高層和科學家從來不提楊振寧過去的問題,因為知道的人才沉默,只有一些無知的人才噴,真正了解的人是不會去質疑楊振寧給國家做出來的巨大貢獻的,而在世界上質疑和噴楊振寧的只有國人,打個比喻就像世界上只有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傳統文化質疑和最急迫把自己的傳統抹除的,也就是說我們很多國人容易被外在的東西迷惑。


關於題主說的這本書,我查了下

這本書實際上是因應楊振寧70大壽之際一場慶祝會而生,與會者回顧了與楊老的往事,這些講話會後被編撰成文發表在《中國物理學報》上,後經同意又被選入此書。丘成桐是編撰者之一,後又邀請了其他科學家撰文加入此書,大致又增加了2/3數量的文章,最終成書。下面是英文版封面。

完整書名應該是《楊振寧——20世紀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題主可能記錯了。

豆瓣有中譯版,目錄如下,但此目錄與英文版目錄不一致,調整了組織順序,可能是因為此書本來就是多篇散文編撰而成。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如前面所說這本書是由多位科學家和學者的講話錄稿或各自撰文編撰而成,講的大多是與楊振寧過往的共事時的軼事和感悟,以及與楊振寧的研究相關的內容也設計不少物理學的專業內容。因此這本書不是傳記或生平,而是一本有物理氣質的散文集。裡面的文章大量的篇幅並非是對楊振寧的評價,有的更多是探討和闡述與楊振寧的研究貢獻有關的具體理論內容。

正如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為此書所做的序中所述「這所大學以他為驕傲,而他也為清華而驕傲」,這樣的評價雖是溢美之詞,但並沒有什麼誇張之處,更像是一個校友會上的肺腑之言。

沈君山(1932年8月29日-2018年9月12日),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圍棋棋士、物理學家,籍貫浙江餘姚。

如英文版第一篇《統計力學中可解決的模型》一文,通篇基本上在闡述相關的理論問題,而只有在文章最末點出了對楊振寧的評價——

「...So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yday we are able to present him not only with the meeting in honor of hi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oretical physics, but also with an outstanding problem worthy of his mettle. Plus ?a change, pluse c"est la même chose.」譯:「……於是在他70生日之際我們不僅能相聚於此向他對理論物理學的巨大貢獻致意,而且還帶給他這個配得上他的氣概的非凡問題。變化越多,就更像是同一個東西。」

這確實是評價,更像是同行之間的切磋。簡單但是內容豐富。理論物理學家之間的「煽情」似乎就是互相以理論難題來致意。O(∩_∩)O~

再加之編撰者是丘成桐,以其儒學和數學修養,應該是於人情中不失嚴謹的。這些文字中的評價必是經過丘老字斟句酌,其客觀中肯是有保障的。

此外撰寫這些文章的大多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其嚴謹的習慣以至於他們的文章都是嚴謹的。如《楊振寧與我的生活和研究》這篇帶有更多人情味的文章的作者是Gerald Edward "Gerry" Brown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研究核物理和天體物理學的理論物理學家,曾工作於該大學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

上圖:英文版目錄及各篇文章作者。


我家院子里栽了一顆蟠桃樹,樹榦向上卻歪向了鄰家的院子。後來大部分都在鄰居的院子里開花結果。鄰居家摘了桃子後也沒有送我一個!


Nature評價楊是影響千年的科學。


請認清現實。。楊再偉大也不是他現在回來摘桃子的借口。。他是偉大的科學家沒問題。但他不是中國人。別給我提什麼科學無國界。什麼多少年後的廢話。事實是,能讓你們在這裡大放厥詞的正式楊的同學好友隱姓埋名的成果。


沒看過這本書。因為大家知道,近幾年出書熱,大多是些極不嚴謹的只為賺錢的書,讀之無味,棄之無處。

雖沒見過此著,但不妨猜猜其內容。我首先感到應該是是一部正名之作,因為之前網上已炒作到高潮了,尊貶不相上下,此作可能欲立不朽之論,大有奠定歷史地位之雄心。

對於科學家,我向來不認為只是學術上的事,或者說,只有受到祖國人民愛戴的人才可能對於人類社會有意義。

毛主席不立傳,也不操被污名的心,但在全世界,幾十年來,日見其高大。

科學無止境,人類有國別。壽命有長短,人品有高低。


推薦閱讀:

聶衛平和楊振寧

TAG:物理 | 楊振寧 | 丘成桐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