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驅逐艦就一兩門艦炮?


驅逐艦一開始就是用來對付魚雷艇的,它需要較小的快速炮去攻擊速度快而船體小的魚雷艇,自然與戰列艦或者巡洋艦上面那種大口徑艦炮有區別。

當然,有時候,驅逐艦也必須衝上去對抗戰列艦或者巡洋艦,那麼,它也有發射魚雷的選項。

在萊特灣大海戰,就有驅逐艦發射魚雷攻擊戰列艦,拖延時間的戰歷(發射魚雷,逼迫戰列艦等改變航向,躲避魚雷。)

那麼既然是傳統,那麼驅逐艦的主炮,那就無需太強大了。

在現今,魚雷加導彈可以攻擊主力艦,那麼主炮口徑確實無需過大了。


曾幾何時,艦炮是軍艦的主要作戰武器。比如西方國家(英國)在上個世紀建造的「納爾遜爵士」級戰列艦就裝備有4門305毫米45倍口徑的前置主炮、10門234毫米50倍口徑第2主炮,儼然是一座移動的海上炮塔。

可是當海軍發展到今天時,我們會發現目前各國的驅逐艦在前甲板上一般只設置一門小口徑主炮。目前,西方海軍水面艦艇的艦炮最大口徑才127毫米,而俄羅斯等國的軍艦的最大艦炮口徑也才130毫米左右,還不如二戰時期的軍艦火炮口徑大,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這是因為以大炮作為主要武器的老式軍艦已經基本退出服役。在二戰結束以後,曾經的「海洋霸主」戰列艦就陸續退役,而巡洋艦也已經淪為邊緣化的產物。目前已知的在役巡洋艦,只有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俄羅斯的光榮級和基洛夫級等,都是非常老舊的軍艦了,其他國家已經不再生產巡洋艦。

即便如此,這些老舊的巡洋艦也不再依賴艦炮作為主武器,而是使用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各型導彈。同時,隨著戰列艦、巡洋艦的陸續謝幕,噸位更小的驅逐艦、護衛艦開始承擔過去由戰列艦、巡洋艦才能執行的任務,比如作戰、護航等。

現代驅逐艦一般只在前甲板設置一門小口徑主炮,目的只是擊落那些逼近我方、掠海飛行的近身目標,所以艦炮的數量並不需要設置太多。相反,現代艦炮的作用是打擊近身目標,而其他遠距離作戰、防禦則要完全依賴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火箭助推魚雷)。

為了放置各種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新型發射裝置「垂直發射系統」開始登上舞台。由於驅逐艦前後甲板的艦炮數量少,所以空出來的位置正好可以安置垂直發射系統、填充各種導彈,這才是現代驅逐艦的主要武器。

總而言之,現代軍艦早已不再將艦炮作為主武器,所以艦炮的口徑、數量都不如二戰時期的老軍。同時,由於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現代驅逐艦的主武器變成了各型導彈,而空置出來的甲板正好可以安置垂直發射系統或者導彈發射臂。


一戰時,德英兩國艦隊在斯卡格拉克丹麥附近海域的遭遇戰,證明了當時的戰列艦,才是海戰的真正主力,戰列巡洋艦這一投機取巧的艦種,終歸不是海戰的大BOSS。

二戰時,隨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排水量高達7.2萬噸的大和號戰列艦,被美軍戰機發射的魚雷和航彈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航空母艦和艦載機成了海戰的真正主角。

戰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反艦導彈的不斷推陳出新,亞音速、超音速、亞超結合反艦導彈等,成了海戰的最主要武器,不要說是二戰時38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艦炮,即便二戰時巡洋艦的標配203毫米艦炮都在海軍水面艦艇上銷聲匿跡了。

目前,西方海軍水面艦艇艦炮最大口徑為127毫米,俄羅斯等國最大艦炮為130毫米口徑,當然,美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新研發的那兩門發射制導炮彈的155毫米艦炮例外,因為不具備普遍意義,但也沒有二戰時巡洋艦203毫米艦炮口徑大。

由於各類反艦導彈成了海戰最有力的反水面艦艇武器,艦炮實際上退居了次要位置,作為戰後水面艦艇的主力,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早已絕跡,巡洋艦也不再有國家研發和裝備,當前也就美俄兩強保有為數不多老舊的巡洋艦,其他國家都沒有裝備。

驅逐艦成了航空母艦以外,戰鬥力最為強悍的水面艦艇,一般驅逐艦都是艦艏裝備一門100毫米(法俄中等)、114毫米(英)、127毫米(美日韓等)、130毫米(俄中等)艦炮,而艦尾都裝備有直升機庫,一般都不配艦尾艦炮。

之所以驅逐艦僅裝一門100毫米以上口徑艦炮,最主要的是由於反艦導彈取代了艦炮在水面艦艇上的地位,反艦導彈的射程和對目標的打擊威力,都遠在水面艦炮之上。

艦炮作為傳統的海軍武器,曾經是海軍艦艇上最主要的攻擊武器,隨著反艦導彈的不斷湧現,艦炮在水面艦艇中的地位下降了,反艦導彈則成了海戰反水面艦艇的絕對主力。


你是怎麼想的呢?思維是不是還停留在二戰剛結束呢?驅逐艦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進入導彈時代,艦炮已經不吃香了,但還是必須的,因為在低烈度衝突中,還是一座理想武器。而且艦炮還在發展,射程在不斷延伸。

你說驅逐艦甲板上比較空曠,你沒看到上面的導彈發射單元嗎?防空反艦反潛對地攻擊,樣樣都行,都裝到了甲板下面,艦炮實在不能裝了,所以才凸現在甲板上。而你看到的艦炮只是看到冰山一角,炮彈彈艙一整套系統都在甲板下,甲板空曠是先進的標誌,一是隱身,二是保護,如果你覺得不好看,說明你out了。

原先蘇聯的艦艇都是武器放在甲板上,看得凌亂不堪,尤其是電子天線,被很多國家成為笑談。現代艦艇講究靜凈,乾淨不嘈雜,把缺點留給敵人。現在俄羅斯新建的艦艇甲板上都特別乾淨,俄羅斯在向先進靠齊。

至於艦艇甲板上艦炮林立,那是70年前的標誌了。但事物總在發展著,艦炮以後真的以其他面目出現,前提是,艦炮不再是化學炮葯,而是新型炮。比如激光炮,電磁炮,離子炮,但也不會艦炮林立了,先進永遠在路上。


現在火炮的射程只有十幾公里很少有幾十公里的,主要作為自衛防禦武器。對艦打擊主要依靠反艦導彈。連防空也要依靠導彈。

裝備很多門艦炮沒有必要,完全是沒有什麼用的廢鐵。

現代海軍的作戰核心是航母,其他水面艦隻的作用除了防空就是反潛,對海作戰只能是低烈度衝突。有反艦導彈足夠了。如果依靠艦炮取勝,幾乎沒有什麼機會。

即使是二戰時期的驅逐艦,艦炮數量也不多。


因為已經是導彈的時代了。想當初二戰驅逐艦上裝個四五門炮很尋常。比如弗萊徹級,見下圖


謝謝邀請,現在早已不是靠艦炮打天下的時代了,如今軍艦對海有反艦導彈、對空有防空導彈,對地有巡航導彈,艦炮的地位已經淪落為導彈武器的從屬和補充,自然就不需要安裝太多的艦炮。並且隨著艦炮技術的進步,自動化程度大大提升,一門現代艦炮的火力效能可以頂上五、六門甚至更多的老式艦炮的效能,自然就更不需要安裝太多的數量;且現代艦炮的成本要大大高於老式艦炮,在導彈武器和電子雷達設備的成本佔據驅逐艦總成本大頭的情況下,自然就不允許保留太多數目的艦炮讓全艦成本繼續水漲船高的道理了。


以前的驅逐艦上需要很多的火炮,但是,隨著科技進步,導彈的出現,武器裝備的打擊距離逐漸增加,火炮的地位有很大的降低,淪為配角,但是,平常低強度衝突時還用的上火炮,所以,通常是只保留最低需要,盡量多裝管用的,大威力武器,因為科技進步,火炮那點威力和射程,經常是一炮未發,艦沉了,多裝炮無意義。


推薦閱讀:

蘇-25蛙足的最大飛行速度是多少?
三八大蓋的低威力是優點還是缺點——為三八大蓋辯(一)
2016年世界十大武器出口國是什麼情況?
潛艇各個區域分布是怎樣的?
世界上最經典的攻擊機是A10嗎?

TAG:軍事 | 驅逐艦 | 武器 | 軍艦 | 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