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我身邊的人,而不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


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我身邊的人,而不是陌生人?

其實這是你的自我意識在做定義,你把自己的稱謂稱為了我,把別人的成為成為了別人。

假設:如果你不再是你,而是別人,那麼你還會同樣的問出這樣的問題,因為你的自我意識在認為你是主體,就像電視劇里一樣,你是主角,帶有主角光環,所以你才覺得你跟別人不一樣,其實你在別人眼裡也是別人,是其他人。

主觀意識上的自我認知

這是個人在主觀意識上的自我認知的表現,相當於唯心主義,你只是把你當成了你,你也可以是別人,就像是同一個工廠出產的手機一樣同一個批次同一個型號,這時候所有的手機都可以稱之為我,等到他們分別被派發到不同的人手裡,去使用,那麼他們就形成了個體,就成為了一個單獨的我。

這個我,是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

從生出來到今天我們經歷了很多的事,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只有你在不斷的改變,最後成為了現在的我,所以說這個「我」,是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產物。

這裡面包含了哲學的範疇,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我」,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別人。只要分清本我,和真我就好。本我是自己的內心,而真我是經過判斷後的自己。


面對「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我身邊的人,而不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的問題,我談一下個人的觀點。

人來到這個世界,行走在這個世間,人生什麼都可以選擇,唯獨岀生的身份不能選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人的命天註定,胡思亂想沒有用。


你就是你,你不是他,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煙火!努力去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如同你照鏡子,你是你,其他的人都是鏡子里的影像。


其實也是。只是不是一個時空


去讀讀休謨和貝克萊的書,他們都是《不可知論》的代表人物,你提的問題正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代表作有《人類認識原理》《人類理解研究》,其中一句名言是:人們總是先揚起沙子,然後抱怨看不清。


推薦閱讀:

如果你的好朋友和陌生人發生矛盾 你會怎麼做?
如何面對素質低下的陌生人?
北漂3年,她偷睡在陌生人家裡
陌生人對你做過最噁心的事是什麼?
你有沒有過和一個陌生人發生爭執,因為對方不可理喻、欺人太甚而真的想殺了他的衝動?

TAG: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