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的擺盤和拍照有什麼技巧?

自己做的甜點想要拍照,怎樣才能做到像美食博客上那樣精緻誘人
比如在餐具選擇 色調搭配 整體構圖上有什麼技巧


多圖預警
以下是對甜點拍攝的不完全想法


I. 構圖

先從最基本的構圖開始說起吧

1. 三角構圖

2. 垂直線構圖
適用於餅乾/馬卡龍/小型糕點等可疊起的甜品
用手托著也會比簡單的堆放在桌面上好玩多啦

或者也可以將垂直線運用到長條型蛋糕中
這個角度所展現出的剖面好像也挺有趣的

3. 水平線構圖
可以是一字排開的甜點
也同時適用於長條的蛋糕或吐司

4. 對角線構圖

5. 十字構圖
對角線也可以進階為十字

6. 棋盤式構圖
鬆散卻有序的排列可以凸顯食物的多樣性
也可以打破相對沉悶的構圖

7. 密集式構圖
當整個屏幕都被食物充滿的時候
好像香氣也更足了

II. 附加技巧

除了對不同的甜品進行適當的構圖外
還有以下一些元素可以加入照片中

1. 突出某些甜品特有的質感
發現每個食物獨特的地方

光澤感

顆粒感

汁水感

層次感

空氣感

細膩感

流動感

2. 留白
留白可以讓視線更好的集中在甜品本身
首先可以通過餐具的擺放來製造留白

也可以是食物本身切割後的留白
缺了一角的蛋糕似乎總是比完整的蛋糕更吸引人
同時也方便看到蛋糕的剖面

或者通過將背景布置成白色
完全突出食物本身

3. 解構
將原本整齊或完整的食物進行分割和重組
就不會顯得單調啦

4. 擺上原材料/輔料
在食物旁擺放製作食物所用的原材料或輔料
和食物呼應 並增加了一種隨意感
同時好像也體現了親自動手的趣味在裡面

5. 加入手部的動作
尤其適用於拍那些親手製作出來的食物
感覺拉近了和食物的距離
增加了親切感

6. 加入人物
像甜品這樣美好的東西當然應該大家一起分享才帶感啦

7. 加入陽光/自然光
感覺食物都發光啦
看上去自然也變的更可口了

8. 加入食物製作的動感

9. 加入綠色植物或花卉
製造出清新自然和新鮮有機的感覺
有時也能稍微去除一些甜點厚重的油膩感

10. 加入水杯/茶壺/刀等餐具
完整的餐具增加了儀式感

11. 加入報紙/書籍/蠟燭等家居裝飾物
輕鬆舒適的氛圍一下子就被烘托出來啦

12. 加入絲帶
除了起到裝飾的作用
絲帶的流動性將分散的食物連結起來
也讓畫面變得柔軟溫和一些

III. 餐具/布景

接下來說一說餐具的選擇吧
首先當然希望是選擇不太過花哨的餐具
不然可能會搶了食物的風頭
在這個前提下
還有以下幾個方法可以用來選擇適合拍照的餐具

1. 選擇同系列或者風格/材質相近的餐具
不會出錯的選擇
雖然可能有些單調
但可以體現完整性

2. 選擇與食物為同色系的餐具
原木色的尤其適合吐司等烘培物

3. 選擇與餐桌相襯的餐具

4. 選擇與背景相襯的餐具

5. 選擇與食物顏色相呼應的背景

6. 選擇與食物顏色相呼應的餐布
可以不用鋪的太過平整
來增加餐具間的連結

IV. 配色

接下來說幾個比較經典和常見的配色吧

1. 白+藍

2. 白+棕
適用於輕鬆的下午茶時間

3. 白+灰
相比於白+黑來說更柔和一些
現代感比較強

4. 紅+綠
紅色的食物+綠色的餐盤或裝飾
柔和的撞色反倒顯得有趣

5. 黑+灰
暗色的基調更突出食物本身

V. 成片

最後
成片的風格其實也是可以很多樣的

1. 暖色調
一人食在暖色調下好像也能變的溫馨

2. 冷色調
增加了食物清爽的感覺

3. 日系簡約
低對比度 低飽和度 畫面整潔

4. 北歐風
畫面清透 色彩強烈清晰

5. 油畫風
好像這種畫風在歐美比較常見
基調偏暗 畫質細膩

好了暫時就只有這些想說的
圖片來自instagram


關於靜物攝影

拍攝優質美食照片主要考慮的幾個因素:布景,光源,構圖,和後期調色。

主要講講光源,布景和構圖。

光源:

很多人問我怎麼打的光,是不是很複雜?

在我前些時間所有的美食靜物的拍攝上,我用的全部都是自然光,要掌握的關鍵是:從一個方向來的柔和的光!

如果你沒有很好的
燈光設備你可以選擇一間光線只來自於一個窗戶的房間,把這個作為有利條件。如果
沒有這樣的房間的話,你可以選擇擋光板,想一切辦法,讓光源集中!

一般 我選擇清晨的自然光 因為光線相對柔和,如果你無法早起,你可以買一塊柔光板 柔光板儘可能的靠近被拍物體 這樣物體陰影會更加柔和。柔和的光可以充分的表現食物的質感。其實
自然光和食物才是天生一對 不信 你試試!

圖例:

布景:

烘焙類食物,我會選擇木板和一些烘焙的原材料一起搭配擺放。其他食物可以搭配盤子和碗,盡量簡潔乾淨的餐具就可以了,比如一個白盤
就是最百搭的餐具!盡量讓食物和你的餐具顏色協調,包括你的布景,比如襯布和桌面顏色搭配,不要讓過跳的顏色出現在畫面中,會讓畫面出現不協調感,破壞整體色調。不會搭配,就盡量用簡潔的圖案和顏色的餐具就可以…

冷色調布景

圖例:

主體物秋刀魚,表面呈現出的金屬質感屬於冷色調,就搭配叉子的金屬質感和盤子亞光金屬質感 使畫面和諧統一。餐具搭配食物,也會豐富畫面的趣味性。

暖色調布景

圖例:

主題物是暖色,選用暖色襯布和籃子作為配景低飽和綠色樹葉和綠色邊的盤子作為點綴,營造畫面整體氛圍。

構圖:

靜物拍攝的構圖很重要,要注意的就是畫面的協調和視覺舒適度。

基本構圖可以分幾種,主要是:

1:三角構圖

三角構圖是最常見的,主要是三角構圖具有穩定性,和趣味性。

圖例:

2: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尋找畫面的平衡感,讓食物隨著對角線錯落有致的擺放

圖例:

3:居中構圖

可以把主題物放在畫面中心,來表現主體物。

圖例:-

4:大面積留白構圖

這個比較難的構圖 就像單拍一個蘋果一樣 不是 所有人都可以拍的好的 大面積留白可以豐富的主體與極簡的背景環境進行強烈的對比碰撞。

圖例:

構圖其實很靠感覺,也可以多看一些好的作品來提高自身構圖素養(也可以多畫畫水粉靜物和多看看國外一些大師的油畫靜物)。

謝謝支持!

更多作品請看:

Lofter:Maomaoo_Monster

圖蟲:Maomaoo_Monster

微博:Maomaoo_Monster


關於擺盤,在西餐中所謂的擺盤主要是為了更美的結合這道菜的元素,要兼顧高度,空間感,色彩和構圖的平衡擺出好看的視覺效果,主要是給食客觀賞的。而我們現在說的就是為了拍出來美,和餐飲的擺盤還是有所不同的。

多年在烘焙圈子混,一直堅持顏值即是正義,不懂專業攝影但是也有點小經驗可以分享。


不閑扯,想要拍的美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下手

1拍攝角度

2構圖

3巧心裝飾

4色彩搭配

5突出甜品的特性和質感


—————————————詳細說明,長文多圖慎入————————————

一、拍攝角度篇

1. 俯拍

俯拍適用於大部分甜品,能夠較完整得體現食物的外觀。

拍攝方法:站在一個高的角度,從上往下拍。盡量讓鏡頭保持水平,把食物放在畫面的重心,保持桌面的整潔。這樣拍,一般不會出錯。

2. 從側面水平拍攝

水平拍攝適用於側秒層次清晰的甜品。

拍攝方法:將相機與甜品持同一平面(微高於桌面),去捕捉甜品的側面,記錄下自己最想要的重點。水平拍攝時不免會拍下背景,所以儘可能的保持背景的美觀整潔,有條件的朋友可以使用單反來拍,營造出精深,讓照片有層次,有重點。

3. 45度俯拍:

45度幾乎是我們的眼睛觀察餐桌上甜點的角度。從這個角度拍攝,更接近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場景,照片也更接近這份甜點在我們記憶中的樣子。同時,我們拍出了場景也可以拍到甜品側面的質感和層次,是美食拍攝經常用到的角度。


拍攝方法:站在餐桌前,觀察甜品的視線,大致與餐桌的水平面呈45度角,找到一個甜品最好看的角度,這時候拿起相機,把鏡頭對焦在被拍攝的甜品上,拍出來照片就特別接近你的眼睛看到的場景了。

二、構圖篇

1. 中心構圖

把甜品放在畫面的中間,呈現它完整的樣子。在甜品周圍,可以搭配一些道具,例如這款甜品的原材料或輔料,簡潔的餐具,小植物等,都可以增加畫面的場景感。不過千萬別讓道具搶鏡,切忌和甜品風格出入很大、顏色過多的裝飾。

2. 細節構圖

不用拍攝甜品全貌,把鏡頭的焦點放在最能體現食物質感的部分,突出食物的細節之美。

3.聚攏與分散

適用於個子小巧,數量多的甜品,例如餅乾、馬卡龍、小蛋糕。

從滿滿一份中,拿出1-3個散落在一邊,讓它們去吸引眼球。雖然是擺拍,還是增加了自然隨性之感,更有味道。

在擺這些小甜點時,通常用三角構圖。

4.平鋪排布

當同一種甜品有較多數量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隨意平鋪,聚焦在一個上,其他的可以不完整入框或者虛化,這樣拍既豐盛又展示了甜品的細節。

5.三角構圖

可以選用相同的甜品,也可以選擇同樣色系、可以與主體相輔助呼應的甜點、道具。


6.垂直構圖 / 縱線構圖

垂直構圖很適合可以疊起的小甜品。例如餅乾,馬卡龍等。

7. 剖面構圖

很多甜品切開後,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感覺。截面上的層次、顏色,甚至意想不到的圖案,都可以成為畫面的焦點。

8. 水平構圖

適用於杯子蛋糕、水果杯等,個子不大卻又獨立成形的甜點。可以將顏色各異的同款甜點一次排開,增加豐盛的感覺。

9. 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畫面簡

單整潔,又有層次感。拍攝中注意營造精深。

10. 十字構圖


對角線衍伸為十字,畫面更飽滿,拍攝方式其實和對角構圖幾乎是一樣的。


11. 棋盤式(平鋪)構圖

十字構圖的再次升級!鬆散但有秩序的排列組合甜品,表現出食物的豐盛和多樣。

12. 層疊式構圖

餅乾類的小甜點,還可以堆放在一個器皿中。滿滿一盤子的美味,讓人食慾大增。

三、巧心裝飾

1. 小物件,例如小玩偶,餐具,絲帶。

但千萬要記得,食物才是主角,選擇裝飾的時候,可以選擇小巧一些,用甜品中有的色彩元素。

2. 留白

如果整個場景足夠乾淨,留白也是很好的表現食物造型的小技巧。

3. 完整與局部對比

蛋糕切開一部分,作為蛋糕的裝飾,也可以將這一小塊作為焦點。有一種我們切開了蛋糕,馬上就要一起享用了的感覺。

4. 用原材料/輔料做裝飾

草莓蛋糕旁邊放兩個草莓裝飾,巧克力蛋糕邊上可以撒麵粉,巧克力豆等等,用原料或輔料做裝飾,增加了親自製作過這款甜點的感覺。

5.加入手部:

加入手的動作,讓畫面富有動感,更加親切。

6. 善用陽光:

自然光

要點:通常顏色為暖色調

7. 用植物裝點,食物顯得更自然

8. 用餐具增加儀式感

9. 報紙,書籍也是很好的道具

10. 餐布在擺拍中作用不小

可以做背景,也可以做色彩的點綴。

11. 用包裝來增加食物的精緻感

四、色彩搭配

色調統一,主題物與裝飾物同一色彩。背景可以選用對比色。

1.主題物與背景顏色統一,用白色盤子區別開,也很有特色。

2. 善用撞色,漸變

五、突出甜品的特性和質感

1. 展示甜點光澤

2. 拍出醬汁的汁水感,也能增加圖片的食慾。

3. 拍出焦糖醬、巧克力的流動感,照片也就更生動了。在製作過程中拍下打蛋、撒麵粉的動作也有同樣的效果。


想學習家庭烘焙,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會飛的黃油,訂閱烘焙專欄學習做各種甜品烘焙

全劇終,呼呼,我為了找圖四處看甜點看的太開心,各位呢,被勾引去四處尋覓甜食的同學們,就從了自己吧,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但,贊還是要留下滴哈哈哈哈哈


上次發的那些,你們給了意見,我以前從來沒研究過食品拍照,被你們說了後,我修正了下,你們看看有點點進步沒?我要學習學習,多給意見啊!

…………………下面的是之前的………………………
本來是點進來學習的,結果居然還沒有人來答。我是平面設計出身,喜歡攝影,但照得極少。唯一照過的食品也就兩三次而已,還是幫朋友的忙。就這不多的照片說一點點我的看法,希望能拋磚引玉。相機也不太專業,就是一個索尼的微單,基本都是自然光拍攝。
我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能讓食品照快速好看的途徑,就是大光圈虛化。一來減少照片中的雜物,畫面乾淨,二來視覺點更集中於主體上。

用全白的盤子也會幫你省事不少,盡量讓整個畫面的顏色協調,但是又要有層次感,比如白色盤子、米黃色奶油、棕黃色蛋糕,以及最重的車厘子,背景顏色也盡量呼應車厘子的顏色,整個畫面顯得不那麼飄。

把食物散落一些在外面,畫面會比較不那麼死板。

用軟的物體增加動感,最好是取主體裡面有的顏色。

餐布在食品攝影中是必須的,增加層次感,呼應(或對比)主體物。

刷一些焦糖增加光澤度。

粉色玫瑰花呼應粉色小糕點。

或者乾脆更加乾淨一點。

朋友的土蜂蜜,最開始我放在這塊宜家買的格子布上拍,發現蜂蜜的顏色太淺,效果不是很好,然後就隨手抓了沙發上的一件毛衣做背景,又摘了幾隻陽台上的小樹葉。

是不是覺得層次感更好?更凸顯了蜂蜜的質感。

醬類的東西舀出來更有食慾。

不專業,希望大家指正。太晚了,身體要緊,不要熬夜!


謝謝 @鄧棵 的邀請。
其實我主要是早餐主要紀錄生活,做一做食譜。並不是專業攝影,對甜點的排盤更是一竅不通,觀點純屬自己經驗所得,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包容一下。

非專業的日常食物擺盤我覺得主要要注意一下幾點:

1. 食物本身的色彩, 品相。

食物本身要乾淨利落,食材與食材之間調理清楚,有層次,不要亂糟糟混在一起。
混在一起的食物比如沙拉之類的要有冷暖色彩差,比如紅的點綴+綠的主色+白色的醬汁。
食物和色彩之間不能是超越傳統常識的奇特組合,比如藍綠色的雞翅,紫紅色的泡麵。

2. 餐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得不承認,餐具對於食物的烘托很重要。每次我發早餐圖,都會有人問我鏈接……最保險的當然是白色的餐具,因為可以突出食物本身。

但是餐具的選擇也可以根據食物的風格,比如湯類+鍋,面+圓盤, 飯糰+日系木器,烘焙類+烤盤,沙拉+玻璃碗等等。

3. 拍攝的角度,細節特寫,光線,後期。
我個人喜歡暖色調的食物,所以都會在光線比較好的時候拍,當然後期也要調整一下亮度和飽和度曲線讓它們更好看一點。

4. 背景,與小擺件的搭配。
日常生活記錄的話,就用最簡單的純色背景好了,有條件的話買個木板也很不錯。當然與食物呼應的小擺件絕對的 擺拍的加分利器。比如各種餐巾,筷架,我個人還喜歡sony angel哈哈哈。下圖可以看出我的風格也有在變。

5. 我覺得是最重要的點,就是多拍多看多想,不知不覺當你拍過很多食物照片後,你會發現……拍的越來越好看辣!

http://weixin.qq.com/r/m0j27jPEam4VrXeN9x2J (二維碼自動識別)

食譜和早餐心得,營養搭配,心靈雞湯還有餐具推薦,勾搭什麼的……
都在上面的公眾號里。

求讚賞么么噠。


因為我就是做甜品相關的,平時又愛舉著個微單瞎拍拍,所以我要來答這一道(才不會告訴你們這是我來知乎這麼久答的第一題)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你是用微單而不是單反呢?」很簡單,因為我用不明白單反(一個大寫的笨 )
先說我的微單吧。挺久之前,在微單剛剛開始出現時我入手了奧林巴斯ep1,從此它伴隨我六年多,就算如今我入了好幾個新相機卻依舊捨不得淘汰它。它也是我利用率最高的一台相機,我幾乎每天都會用到它。
下面進入正題,說說我作為一個「想拍出好照片的攝影小白」的拍照心得。

1. 首先要有好的自然光線。
因為微單本身有很適合小白的auto檔模式,所以一般我都是用這一檔直接咔嚓。經驗是一般在自然光線下拍出的照片都會很好看,就算是趕上陰天也是可以用相機本身的高光濾鏡模式去拍或者後期用修圖軟體補救。如果沒有自然光的話,白色的白熾燈光線也是可以的;燈光是黃色的話問我怎麼辦我也是懵


2. 其次你要有個好看的背景。
我拍照一定會布下背景:一般是簡單的黑或白,如果有需要會加上系列的道具——不過注意不要讓那些道具喧賓奪主,搶去你想要拍攝的東西的風頭。

乾淨的白調背景下的【慕斯蛋糕1】。

【草莓蛋糕卷】

【杯子蛋糕】

帶點布景的【巧克力四重奏】

【水果撻】
類似以上。

另外如果實在沒什麼可布置背景的話可以試著俯拍,這樣你只需要有一張乾淨的桌子/桌布或板子就可以啦。

【慕斯1】

【慕斯2】

【草莓塔】

【法式水果軟糖】

【芒果塔】

【國王餅】

【麥芬蛋糕】

3. 除了拍攝完整的食物,我還喜歡拍它即將或已經被人吃掉時候的樣子。
比如掰開一個帶著夾心的【瑪德琳蛋糕】,

叉一塊兒柔軟的【椰子麥芬】,

或是舀起一勺顫巍巍的【咖啡奶凍】,

咬一口能看到清晰組織的【牛角麵包】,

這些貌似會讓一部分看圖的人想舔屏。4. 說到這兒,你也許還需要有一個合適的鏡頭。
對於器材最後說,一是因為我真的不太懂,二是確實有很多人用iphone都能拍出很大片的fu。我的鏡頭是奧林巴斯微單定焦頭,45mm/f1.8,拍食物完全夠用咯。私以為食物在大光圈的襯托下會顯得無比誘人——此時全世界都是背景,我的眼裡只剩下它。

以上。


喜歡做吃的,也喜歡做好了拍個照,沒什麼技巧可言,也不會p圖,純屬瞎拍瞎做自娛自樂。放些近期做的點心。
香橙戚風

檸檬慕斯

香橙慕斯

今天的早餐,抹茶卷

紅豆山藥糕和桂花椰蓉糕

不管有沒有人看,下次會繼續來更新。。。。
說過更新的

知道沒人看,不過還是要更新,哈哈

有人點贊了,好開心啊!加的以前做的手繪蛋糕

又來啦,第一次有那麼多贊,受寵若驚啊!剛完成的草莓奶油蛋糕,為閨蜜生日而做

更新嘍!

今天寒潮,下午烤個蘋果派配高山茶,真是愜意

破一百啦!好開森啊!
那再放些圖吧!

哇四百贊了!感謝大家對我這個擺拍菜鳥的鼓勵!

滿五百贊了,真是感謝大家對我的厚愛,心裡真是開心(∩_∩),有些朋友問我怎麼拍的,其實我上面就說過我對於拍照真是個菜鳥,和其他幾位高分大神是沒法比的。我更喜歡做食物,做出的食物被朋友和家人一掃而光時,是我最幸福的時刻!還有些朋友讓我貼一下方子,因為這個問題是關於擺拍的,所以就不發方子了。我覺得要照片漂亮,餐具和桌布背景等固然重要,但是主角是食物,首先得食物要好看。

來小更一下,最近買了箱檸檬,於是有了蜂蜜檸檬,檸檬慕斯,檸檬曲奇,發現檸檬配薄荷有點小清新


飯模很重要!


孕婆一隻~!完全攝影小白,純粹愛好~多拍多看多參考多想想,會慢慢好些吧,相信自己的審美哈哈~至少普通百姓外行看起來還行,不能面對專業大神的…也就讓自己開心開心

都是自己做的吃嗒~孕婆行動不便,凹造型也吃力 目前就自己覺得有意思就行 當然還是希望卸貨以後有機會專業學習下美食攝影,有新技能不斷get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嘛~


光會做美食可不行,美食攝影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哦~畢竟色香味俱全才是王道!

不需要專業的設備,只需要一部手機和幾個APP就可以讓你的攝影棒棒棒!

以下教程由kaoker@堯玥凌老師教授

準備材料

製作步驟

  • 設置手機拍照功能

第1步,設置九宮格。九宮格是一個構圖,包括調整水平橫平豎直。拍照片很講究一個橫平豎直,沒有傾斜感。

九宮格實際上就是四條線,橫豎各兩條把畫面平均分成九個格子。構圖就會非常方便。四個點是黃金分割點,四條線是黃金分割線。經常使用的三分線構圖就是在黃金分割點或黃金分割線上。

方法:打開手機設置,點擊【照片與相機】,然後打開【網格】一欄,九宮格就會出現。

拍攝建築一般就是橫平豎直。如果建築物是傾斜的,畫面的傾斜感會很重,開了九宮格以後就能看到遠處房子的豎直線跟九宮格的豎直線是平行的,橫線就跟九宮格的橫線水平。這樣就能更好的調節整個畫面。這個線在構圖中也是非常有用的。

人物身後建築的小圍欄是接近三分線的,人物基本上是居中的,這個構圖就屬於一個居中構圖和一個三分線構圖的結合。

美食的構圖,可以看得到這三個大盤子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構圖,那些小的輔助的也是三角形構圖。開了九宮格很有利於我們的構圖方便,減少畫面的傾斜感。

第2步,不要使用變焦。變焦就是手機畫面用手指放大,很遠的東西看起來就會離比較近。這個在相機的使用中也是叫變焦功能。因為手機變焦成像出來的質量還是不一樣。

所以如果物體離你不是太遠的話,就盡量自己去靠近它去拍攝,不要使用變焦。美食拍攝一般不會出現被拍攝的物體離身體很遠,可以就直接拍下來。

把圖片放大了看,左邊使用了焦距的顆粒感和細節不如右邊,色彩也會有一些差距。

第3步,關閉閃光燈。

左邊是開了閃光燈的,能看到整個圖片的還原色就是發白、褪色、細節方面的問題也很嚴重,光線也非常不均勻。

第4步,根據情況使用HDR。HDR就是通過兩到三張照片合成然後提高的照片的寬容度。寬容度就是照片裡面的細節不適合拍動態的動物人物,有可能會出現重影,但是適合拍風景

在拍靜物的時候,要考慮有一些環境是適合的,有一些不適合的。

這種照片就比較適合用HDR拍攝。

第5步,不要使用手機自帶濾鏡!手機自帶的濾鏡,包括後面推薦的app,都是不建議使用自帶的濾鏡。原片可以選擇滿意的保留,等後期進步了再調整。

  • 手機拍攝的正確姿勢

第1步,擦乾淨手機鏡頭!用眼鏡布或者棉質T恤擦乾淨鏡頭,千萬不要用餐巾紙。

乾淨的手機鏡頭和不幹凈的手機鏡頭拍出來的效果會有很大差別。有指紋的鏡頭拍攝出來的效果,有灰塵和指紋拍出來就是朦朦朧朧的一片。

第2步,尋找光。光對於攝影來說比較重要,攝影就是用光的藝術。在拍攝的時候,室內拍攝就靠近窗戶的地方拍,室外拍攝就選擇光線比較好,比較柔和的地方拍。

比如上午九、十點鐘,下午四五點鐘,其實每天拍室外的效果很好,就像帶了天然的柔光板的效果,細節會出來非常漂亮,雨天剛下完雨去拍會有驚喜。

最左邊是在陽台拍的,基本上沒有過多的遮擋物,單方面光過來。中間是在天台拍的,完全沒有遮擋,可以看到光是非常均勻的,木板是用水打濕了的。最右邊是遮擋了一下,留了一線光這樣,可以看到它的顆粒感非常強。

第3步,手機擺端正。端正講的就是垂直的時候垂直,水平的時候水平,就是我們想要的那個角度,就要把手機擺成那個角度。

穩定的畫面能帶給人舒適感。持機姿勢影響拍出來的效果。右邊圖因為拿著杯子,手和杯子靠的比較近,右下角有些變形。

第4步,盡量避開手機影子!

左邊圖片整個人和手機的影子都在湯勺裡面就會顯得比較low一點,右邊換了個角度就會好一點。

拍照的時候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可以換一個角度試試。但是有一些情況就是會把手機的影子拍到裡面,這時候大家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畫面協調起來。

第5步,俯拍是最適合的拍攝角度。俯拍相對會減輕手機廣角的問題,會比較理想。

在拍攝美食的時候有一個原則就是低菜高拍,高菜低拍。

低菜的話就是指比較平的菜,沒有什麼高度的菜,一般採取俯拍的姿勢。高菜就是比較有高度的,有層次感的菜,就採取垂直或者45度角這樣的拍攝。

同一個場景,右邊是垂直拍攝,左邊是俯拍,呈現的畫面是完全不一樣的,畫面中的細節表達出來的感覺也不同。

第6步,正確的曝光和對焦。在蘋果手機上,在畫面里用手指輕點想要拍攝的物體,就會出現一個小方框,滑動旁邊的小太陽就是調節曝光。

國產機的話,很多機器是可以手動調節曝光數值的。目前華為新出的P9和Mate9拍出來非常歐美系。

三張圖對焦的物體都不同,有對麵條的中部、有對麵條的下部、有對雞蛋的,大家就能看到景身發生變化。

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清,要拍的主體是什麼,一定要對焦,而不是掏出手機就盲拍。對了焦以後你的整個畫質會呈現一個比較清晰的效果。

  • 角度構圖

第2步,同一場景多角度,多個距離反覆拍攝。

一開始拍照,拍兩三次就放棄,多換幾個角度和距離拍攝試試看。

第3步,被攝物體嘗試多調整。

不斷的調整拍攝的角度,一般拍四五十張才能選出來八九張滿意的。一定要多調整被拍攝的物體的位置,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4步,學會二次構圖。

拍攝的不太滿意的圖片也不要急著刪,可以試著在手機屏幕上放大然後左右移,看有沒有會覺得非常不錯的畫面,再來進行第二次的構圖,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左邊圖片是原片,進行了二次構圖變成了右邊。兩次表達的感覺完全不同。

第5步,盡量貼近食物。

貼近食物這個方法,比較適合新手或者拍一些比較特殊的照片。越接近食物越能看到它的質感和光澤。

  • 後期製作

第1步,常用的後期製作軟體。

拍攝的不太滿意的圖片也不要急著刪,可以試著在手機屏幕上放大然後左右移,看有沒有會覺得非常不錯的畫面,再來進行第二次的構圖,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VSCO的色調是非常不錯的,是全球仿膠片比較出名的一款APP。

黃油相機裡面的濾鏡比較日系,也挺好用的,加字體和圖形非常不錯。

MOLDIV一般用來拼圖發朋友圈,不過安卓機有反映說閃退。

Lightroom的操作相對複雜一些,不建議新手使用。

第2步,了解常用功能。

Foodie比較適合新手還有懶人必備,它的濾鏡也是比較多,需要去調整一下適合食物光影的一個畫面。它是根據食物來分辨這些東西,比如說意麵、水果、飲料之類的,但是建議它的效果不要開滿了,拍攝的時候不要用它自帶的相機拍攝。

Phonto里也有很多濾鏡可以嘗試,裡面有一些濾鏡可以調節,有一些是固定的,可以多嘗試一下。

Phonto一般用來加logo和英文字體。進去以後點右上角完成以後,再進去就可以添加logo和需要的英文字體。

Snapseed就相當於手機上的PS,功能很多也很方便。

工具有調整圖片、突出細節等功能,選一張圖片都試試看效果。上下滑是調節項目,左右滑是調節數值,多次嘗試看看效果。

它的濾鏡,效果也是可以調節的。常用的濾鏡是粗顆粒膠片和復古裡面的,但是膠片的顆粒一般會調到最少或者沒有,然後再調節濾鏡的程度,魅力柔光的話是用來把畫面柔化一些,不要把效果開滿了,把畫面柔化一點就行。

第3步,儘快修圖,爭取每天精修一張圖。

每天都接觸這些軟體話,就會對這些軟體有更多的了解。而且儘快修圖能保留當時想要的感覺

每天修一張精修圖就能對這個軟體熟悉一點,因為現在軟體更新比較快,如果不堅持每天熟悉它,可能更新了一下就不知道怎麼操作了。

第4步,一切後期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前期拍攝基礎上的。

很多人都是一開始就問用什麼後期軟體比較好,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多拍,拍一些質量高的前期拍攝。

其實設備、軟體精良不是最重要的,在鏡頭後面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一定不要覺得反正有修圖APP就全部依賴後期,後期也要不停地反覆練習才行。

—END—

攝影就是要多拍多練,才能找到自己的風格和美感!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本文首發與微信公眾號【kaoker集】,查看:往期課程筆記

想要學更多的烘焙課程,記得去微信公號搜索以下公號來撩我哦~


我是點進來看評論的,結果發現裡面挺空的( ̄ー ̄)剛好睡不著,人工暖場。
因為是在寢室里,也沒有什麼設備,也沒有好的燈光,也沒有好的環境,也沒有......所以!以下所有照片均為#手機#俯拍#,食物好多也是現成買的,還不一定是甜品。(那為什麼還要回答啊!摔!)所以,如果你不是很閑的話,還是別看下面的內容了(⊙ω⊙) 。畢竟//////我是從條件很不好資源很匱乏的個人角度//////來闡述的!另,答主玻璃心,若要噴,請輕噴(╥﹏╥)。

---------------------------不知道用來幹嘛的分割線-------------------

我想到什麼說什麼咯。
首先,我覺得如果沒有很好的環境和個人構圖基礎,色彩方面還是多彩絢爛一點會比較好看喔。
下面這個看起來就很枯燥:

這個看了整個人就開心起來了呢~

(好吧我承認我開心是因為這張吃的比較多...而且甜點一般都是挺花哨的吼....)
所以我剛才講了一段廢話?
繼續。

紅配綠雖然經常被人嫌棄,但是在食物里這麼搭超美的呀,再來點黃色,白色什麼的就完美了~

下面這張,因為那天沒買草莓,然後為了加入紅色元素,往玫瑰花茶里加了棗,吐司上抹了草莓醬,可是還是覺得太素了(*`へ′*)

除了色彩多,其實有比較亮眼一點的也可以給視覺很好的刺激噢。那個烤腸和小番茄是不是提亮了你整個世界~(然而我的注意力還是在肉上...)

然後為了不顯得單薄,在周圍可以放各種各樣的東西,杯子,碟子,葉子,瓶子,刀叉勺,書,襪子,拖鞋....看到什麼放什麼(哎,好像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了)...

然後餐巾餐具什麼的就是必備品啦,一鋪逼格立馬就上去了。
隨意拿圖對比...
一看就是在寢室的孩子...那個桌面上還有學姐留下的筆跡擦不掉啊!(?`∧′)

有餐墊就好點了有木有~(雖然檯燈光還是這麼丑...)

再是餐具,其實白色的貌似啥都hold住呢,上面很多都是用白色平盤裝的,不管食物怎樣都挺合適的。

另外藍白好像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色彩多的時候可以幫忙補色,畢竟藍色的食物不是很多,色彩少的時候也可以裝素雅,如下圖。(他們說那很像鰻魚,可是那只是刷了醬的烤年糕~)
另外一個小夥伴買了一套藍色包邊的白色餐具,做了幾次飯看起來效果也不錯呢。

還有一點就是要分清主次,找好重心,如下,我邊上水果放太多了,感覺把鬆餅擠開了,鬆餅應該很委屈吧。(這圖黑白是因為配色太不滿意,於是就放棄治療了。)

------------------------------完了啦------------------------
手機碼字好累( ̄^ ̄)ゞ 反正我只是來湊個數,專業的會有大神來回答的~坐等!

啊還是先滾去睡覺吧...


對了之前看到過一個問題,裡面有挺多專業性回答的。如何給美食拍照: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80504


不過說到最後,其實學會ps才是最靠譜的(?_?)


不是專業的,但還蠻喜歡拍。進入烘焙行業一年,我最開心的有兩件事,第一件是有自己的產品上市,讓很多人可以吃的到,第二件是給我做出來的東西拍照,這也成為了我的樂趣。我喜歡做甜品,看到別人喜歡吃自己做的東西真的蠻開心的。說回正題,因為我都是用手機拍的,有時候光線也不太好,所以後期有修過,我覺得修圖還是蠻重要的。

比如

修圖前是這樣的

再比如

修圖前是這樣的

還有就是可能拍的多了,看的多了就會越來越好,我一年前拍的是這樣的

以上照片都是出於對產品的喜愛拍攝的,每個人角度不同,發現的美也是不一樣的吧。


馬上要過年了,朋友圈的年夜飯肯定也是多種多樣。我自己總結了幾點,希望大家都能曬出美美的年夜飯。(年底都沒空做飯,只找到自己之前拍的一張其他圖都源自網路)
1 一個空白的盤子

首先你的盤子是基礎的基礎,一個精美的盤子可以突出食物的一些特別元素。如果你的餐盤很繁複,就會變得有些喧賓奪主。一個白盤可以讓你食物的顏色更突出,食物的每一個細節都得以放大。

2 最簡法則

盡量讓食物保持它們原本的樣子,換句話說,不要過度。蔬菜可以用蒸的,然後放在冰水裡,這樣可以讓它們的顏色看起來更明亮。顏色鮮艷的食物可以與餐盤形成鮮明的對比。盡量買新鮮的食材,食物越新鮮,照片拍起來會越好看。

3 少即是多

你是不是發現好餐廳里的食物看起來總是看起來特別美味,而且每一份食材數量上都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奇數個的食物的組合往往更好看,造型也更多樣。這個技巧尤其適用於大個食材,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東西。

4 保持整潔

一個非常簡單卻又至關重要的技巧就是擦乾淨你的盤子。不要把你的盤子擺滿,盤子的留白一樣很重要。越簡單的技巧,其實越關鍵。5 讓食物變得有趣
看到最後一張圖是不是感覺畫風突變,sorry啊!這是我以前看了個做便當的帖子,就照著做了下面圖中的兩個二貨。


「18/12」更新一個
最近弄的一個 陳列木板整齊擺好就可以??

流動的sauce也會讓人食慾大增??

這是墨爾本一家 蠻有名的巧克力店 KOKO BLACK 但是聽說快要破產了 沒有見好就收的實力 不過真的很棒啊! 欸...

---------------------------------------------------------------

前面四張是在常去的cafe和market拍的
試想一下一家擁有 深色的餐台(非常大的bench 類似吧台的感覺) 和補充光線並且柔和的射燈 簡直是為吃飯前喜歡拍拍照 發發Instagram的人 莫大的吸引
另外 戶外拍 天氣好 陽光剛剛好 簡直就是完美

後四張是平時自己弄的全素食的brunch 甜點什麼的 然後必定擺拍一番 再po ins 簡直樂此不疲

還有就是 iPhone的chrome濾鏡是我用來拍食物的首選 然後其他修圖軟體微調 超級方便 還很上癮

____紀念下知乎首答____


抄來的抄來的抄來的

原帖:邑舍家居-每個人都是藝術家!

1、利用鏡頭的景深,選擇特定的焦點,可以呈現食物的立體感。

很多時候用餐場景都比較雜亂,背景不夠簡潔,用淺景深可以突出主題,虛化雜亂的背景。手機拍攝的時候請手動選擇焦點,並且要等待兩秒左右等待鏡頭對焦,鑒於手機鏡頭的限制,焦點離鏡頭越近越好。當然,現在很多相機類的APP有移軸效果的工具,可添加後期人工虛化。

2、使用微距鏡頭或者微距模式,手機拍攝一定要雙手持機,最好靠在穩定的支點上。

很多餐廳尤其是西餐廳,裡面光線往往比較暗,快門速度會變慢,容易造成畫面模糊。手機可以使用 HDR 模式,如果盛放食物的盤子邊緣比較低,我往往會把手機靠在桌面上保持穩定,尤其是在你需要拍出上面第一條淺景深的效果的情況下。

3、色彩鮮艷的食物在照片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如果色彩極為豐富,那就太幸運了,比如糕點、糖果、或是水果。

4、注意食物的構圖,比如通過擺放構造幾何形狀或線條。

在構圖技巧上,拍攝食物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主題,避免畫面雜亂。

5、如果盤子里的食物不夠滿,可以擺放成三角形,令畫面更有平衡感。

6、如果食物的色彩複雜,那麼背景就要簡單,白色背景是最保險的選擇。

儘可能使得背景與食品的顏色產生對比,不要使用與食品顏色相近的背景。

7、如果白色的元素太多,比如白色背景配白色盤子,甚至食物也包含白色,那麼可以在背景中增加一些點綴。

這些點綴最好儘可能地自然一些,比如松子之類的堅果。

8、注意畫面的留白,食物與留白的比例大部分在6:4和7:3之間。

9、木質餐具可以營造自然的美感。

10、較高的亮度對食物拍攝來說至關重要。

光線問題是室內拍攝食物的大問題,很多室內餐館的燈光並不明亮,而且色調偏黃,會讓整個照片曝光不足或者白平衡偏離,拍出來的食物完全不像肉眼看起來那麼色澤誘人。

11、自然光好於室內光,可以讓色彩更立體。


天氣好時可以坐室外,或者盡量找個靠窗的位置,利用自然光。

Tips:不管是手機還是相機,盡量不使用內置閃光燈,要用的話可以用紙巾柔光;14. 光線很暗的情況下,可以尋找其他光源,推薦用另外一隻手機的手電筒功能作為光源來打光。

12. 調整好白平衡,盡量還原色彩。

如果有燈光的干擾導致拍出的照片白平衡不令人滿意,可以通過軟體後期來調整。

13、偶爾,暖色的表現更好,尤其對於食材本身色彩就是暖色的食物來說。

14、想要拍攝食物的全貌或豐盛的場面,最傳統的做法是斜側面拍攝。

斜側面拍攝既能拍到食物全貌,又能避免惱人的陰影。

15、把握好食物的形狀特點,相對扁平的多採用正上方俯拍。

這種方式需要注意的就是陰影,往往將相機或手機靠近的時候,自己的影子也映到了食物上,這是室內拍攝食物的大敵。專業攝影師可以利用反光板或人造光源解決這一問題。而我們在日常拍攝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移動食物的位置降低影響。

16. 呈山峰狀或層次較多的,多採用側面角度拍攝。

側面拍攝尤其適合漢堡、三明治、蛋糕等垂直層次較多的食物。光線較差的地方,往往選擇側面拍攝,不容易在畫面中留下陰影。

17. 拍下第一口,或者其中的一口。

18. 試著只拍食物的部分,突出食物的細節。

19、利用好蒸汽,用鏡頭表達剛剛出籠的感覺。不過不要從正上俯拍,蒸汽會把鏡頭蒙住。

20、如果是在家自己做飯,拍攝新鮮的食材。

21、形狀別緻的餐具會加分。

22、餐具的擺放要保持畫面的平衡。中餐時候的筷子,西餐時候的刀叉。

23、某些食物也可以街拍。

24、盡量…盡量在吃之前拍攝,除非你想表達的是杯盤狼藉的逍遙。而且,某些食品在一段時間後顏色可能會發生變化,比如沙拉里的蔬菜、拔絲類的菜等。

OK,Good Luck!


我沒文化,就不說理論了
盤子要大,內容要少!
盤子要素,內容要彩!
餐具成套,食物同系!
然後,弄點巧克力/草莓/香草/等等汁畫幾條,點倆點,要是液體布丁啥的就用別的顏色的汁寫個花體的字母,啥,手抖不會?偷偷告訴你,先倒一點進去,然後用餐刀寫。。
最後有錢的撒金箔,沒錢的撒點草,實在窮的吃土的拿塊餅乾壓碎了撒點屑!一塊餅乾能管好幾份!


三角構圖,三種食物中心點連接能形成三角形。手機隨拍,單反拍的下回導出再添加。

直線構圖

咬一口拍更有誘惑

對角線構圖。食物均勻擺放在圖片對角線兩側。

選擇暗背景突出主題也是蠻酷的。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不專業,開心就好~


謝邀
我不會甜點,擺盤更是丑哭
就這樣


不錯~


前一陣子一個新的甜品店開業,當時去拍的。


如果覺得不好,輕噴。么么噠

覺得甜品跟人像拍攝一樣,環境 搭配 色調 都很重要,一個普通的食物,加上一些配飾後就完全不同了,比如這張,雖然沒人會把甜品放雜誌上,但這樣一擺拍,就很好看了。

這張也是一樣

黑白撞色,紅綠撞色,也沒什麼違和感

卡其色的甜點,加原木色的桌子,還有整個棕色調的雜誌頁。

其實我是來騙關注的,微博,秋莉妹妹愛吃糖,互粉走一波呀小夥伴們。


推薦閱讀:

洋蔥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怎麼做美味的咖喱?
香辣蝦里的蝦用的是哪種蝦?
古代書籍中的蝴蝶指什麼,如果真是蝴蝶,它可以吃?
澳門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薦?

TAG:美食 | 攝影 | 攝影技巧 | 烘焙 | 攝影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