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窮時豬膘,富時肋條
閑時豬尾,忙時豬臉
佐酒豬耳,下飯蹄花
小排燉湯,大排碼面
糖醋豬肝,火爆腰花
豬肚包雞,九轉大腸
鹵豬舌,醬肘子,夫妻肺片,干炸裡脊,豬血汆湯,豬皮時件。

火鍋紅湯冒豬腦,浸油碟蘸干碟拌入蛋炒飯收尾
完美,破費!!!


豬:你能告訴我,我哪裡不好吃么?(傲嬌臉.jpg)

今天就讓福桃帶你來一次系統的「庖丁解豬」~

還是老規矩~ 長圖文預警,請自備wifi

------------吃掉一頭豬的正確姿勢--------------

如何以正確的姿勢吃掉一隻豬?

在開始長篇大論之前,

先看看我們分享在B站上有關義大利主廚如何生猛地「庖丁解豬「」吧!

視頻封面庖丁解豬--關於意式烤豬的正確打開方式_美食圈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bilibili.com視頻

中國人與豬是存在著天然默契的。

因為豬是中國人最初馴養的動物之一,與狗、雞和水牛並稱我們最好的朋友。如果說狗的本領是看家,雞的價值是下蛋,水牛的工作是耕田,那麼……

豬的使命就是——被吃掉。

每個城市大概都有與「豬」之間互通的暗語。在上海是「炸豬排」,在無錫是「糖醋排骨」,在東北是「豬肉燉粉條」……為了了解大帝都跟豬之間不能說的秘密,飽妹特別逛了頗受推崇的鼓樓新民菜市場和左家莊小關菜市場,看看哪些豬肉最得寵。

追隨著大爺大媽們的腳步,拖著買菜小拉車的我們混入了趕早市大軍。在我的家鄉,肋排是肉攤上當之無愧的搶手貨。但是在北京,最暢銷的豬肉Top 3竟然是它們!

TOP1 裡脊

特點:

別稱 扁擔肉 里肌

稀有度

美味度

「豬身上最好的一塊肉是哪裡?」對於這個問題,賣了十幾年豬肉的攤主們難得的異口同聲:「最好的當然是早就賣光的裡脊咯。」

裡脊分為內外,帶皮的為外裡脊,又被稱為寶肋肉,皮與肉的分水嶺就在這一塊肉上,適合用來做水煮肉片。當然,這一處的皮也可以單獨拿來做文章。唐魯孫曾經就在地安門外的慶和堂吃過一道「桂花皮炸」(「炸」讀作「渣」)。這可不是簡單的炸肉皮,單單要選脊背上三寸寬的一條。拔盡毛,炸到起泡,曬透後密封一年之久。食用前先要泡軟,再浸泡在雞湯或者高湯里,切絲下鍋,武火一炒,澆上雞蛋,撒上火腿末,鬆軟濃香,還不膩口。

被好好保護在身體裡面的頂級內裡脊是豬身上最嫩的部位,同時也可以說是豬身上最稀少的肉。每一扇豬只有細細的一條,兩扇加起來大約4-5斤。

對於嫩到任性的裡脊來說,如何烹飪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了。切、剁、炒、炸都可以輕鬆接招。不過最受歡迎的大概要數糖醋裡脊。輕炸過的裡脊外酥里嫩,澆上酸甜汁,趁熱享用,外皮如薄冰崩裂,裡面則是軟嫩清甜的口感。

TOP2 五花肉

特點:脂肪高

別稱 三層肉 肋條肉

稀有度

美味度

好的五花肉漂亮得似裙邊:一層肥一層瘦。說起脂肪量,大概除了板油,也是沒有旁的什麼敢在一塊五花肉面前稱老大了。

五花肥厚,所以極為適合切成薄片或者小塊,肥膩點到為止,過則不及。名聲最響的就是被蘇東坡捧紅的「東坡肉」。

謫居黃州的蘇軾為了給「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一記響亮的巴掌,特意創造了這道餐桌常青菜。「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長時間的燉煮逼出五花肉的油脂,使其肥而不膩,滲出的油星又浸潤整塊肉身,酥軟異常,即便是八十老嫗都能毫不費力地吃完一塊。

當然,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東坡肉可不是說做就能做的,更常見的是將五花切丁,做成炸醬麵。肥瘦相間的五花口感彈潤,只一小粒就舌尖生花。


TOP3 前腿

特點:半肥半瘦肉略老

別稱 夾心肉 前尖

稀有度

美味度

買前腿,首先要分清哪個是前,哪個是後。請想像一下,四條腿的動物動起來是什麼樣子?大概主要著力點測重後方,所以用於蹬地起跑的後腿比前腿顯得瘦肉更多。同一條豬的前後腿,前腿的純瘦肉量是2.5kg,而後腿的則可以達到5kg。

發達的前腿有著十多塊肌肉,所以筋膜較多,用來炒肉末還行,真要大快吃可能並不適口。不過,它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可以制餡。對於一過節就吃餃子的北方人民來說,強大的肉餡需求量足以把前腿送上暢銷榜第三名的寶座。

可是,一頭豬如果就這麼被瓜分掉可是會哭的!豬的全身都是寶,還有哪些小眾卻好吃的部位?下面飽妹就正正經經地為大家解剖一隻豬。

豬頭肉

特點:膠質足

別稱: 元寶肉

稀有度

美味度

夏天最快意的事情就是大喇喇拿天蓬元帥的臉面來做下酒菜。豬頭肉是大概念,裡頭仔仔細細還能分出豬鼻子、豬耳朵、核桃肉等等。因為皮厚肉老,吃起來就分外講究有彈性的口感,所以多是涼拌或做滷菜。

《金瓶梅》里,西門慶的老婆們要吃酒就少不了讓宋惠蓮準備豬頭。一根乾柴,自製油醬,不出一個時辰豬頭就燉爛了。據說在民國時期的江蘇北部,還有老師傅厲害到僅憑一根稻草就能把豬頭肉煨爛。如此絕技現已難覓,還是穩妥地吃豬頭肉,喝老白酒吧。

豬頸肉

特點:肉質老 肥瘦不分

別稱: 槽頭肉 血脖

稀有度

美味度

豬頸肉是前腿與豬下巴之間的一塊肉,素來是不受待見的。因為是殺豬時開口放血之處,所以被稱為「血脖」,同時又因為這塊地方總挨著料槽,又被稱為「槽頭肉」。

除了談之色變的淋巴,豬頸肉還因為肥瘦摻雜、肉質綿軟的特點而不被看好,大多剁碎了制餡,但在《邊城》里,翠翠的爺爺卻獨愛拿夾項肉燉胡蘿蔔下酒,看來老人家牙口也是極好的。

不過,就在這為人不屑的地方,有著豬身上最寶貴的「黃金六兩」——松板肉。松板肉可以被歸為豬頸,卻堪稱最華麗金貴的一塊。油花均勻,肥瘦相間,形似雪花牛肉。炒或者烤都不減滑嫩,入口即化。不過除非是愛趕早市的老主顧,否則很難買到。

頸背肉

特點:有雪花脂肪 嫩

別稱: 梅花肉 梅頭肉 梅肉

稀有度

美味度

當你沒錢買肋眼做牛排的時候,就去買一塊便宜而美好的梅花肉吧!

梅花肉是豬的肩胛肉,瘦肉居多,但是油花豐富,肉質也相當嫩。粵菜大廚若是得了一塊梅花肉,那定然是做叉燒沒商量的。一個人的清冷夜晚,也可以切成薄片涮鍋。當然,響油里過一陣,噼里啪啦的熱鬧一番後,一塊金黃的炸豬排也是很有趣的選擇。

前肘

特點:皮厚 筋多 膠質足

別稱: 前蹄膀

稀有度

美味度

肘子位於腿以下蹄之上,由粗到細過渡的那一段。肉皮肥厚,筋脈有彈性。

在南方的宴席上,一道紅燒蹄髈經常是做為壓軸菜登場的。對於缺少油葷的父輩人來說,蹄髈皮是最難得的寶貝,滋味鮮甜的一塊皮,連著油脂滑進口中,肥膩非常。在北方,更多的是吃「醬肘子」,以前最出名的就是西單大街上那家叫「天福」的醬肘子鋪。

前蹄

特點:膠質足 瘦肉多

別稱:豬手

稀有度

美味度

豬蹄大概是最受女性歡迎的了。畢竟誰不想靠啃豬蹄這樣毫不費力又滿足口腹的辦法來回歸膠原蛋白滿滿的十八歲呢?

豬蹄的吃法不外乎紅燒和燉湯,但殊不知,分清前後才能找到最恰當的料理之法:前蹄有蹄筋,後蹄則沒有。相較而言,前蹄由於後蹄,故有「前蹄後膀」的說法。前蹄筋多肉瘦,倘若燉起來,其實並不討好,最好的是紅燒做成鹵豬蹄或是醬豬蹄,嚼勁十足。

下五花

特點:

別稱: 奶脯肉

稀有度

美味度

仔細看豬肚子,沉甸甸的、幾乎垂到地上的那塊肉就是下五花。說是五花,大概只是蹭了個名頭,其實是肥膘嚇人,肉質很差,比較經常用來做臘肉或者煉豬油。

後腿

特點:皮薄質嫩

別稱:後秋

稀有度

美味度

精肉很多的後腿很容易在料理時變柴變老,比較常用來做回鍋肉。切片後滾水下鍋,才能最大程度留住肉的水分,保證較好口感。

後肘

特點:皮厚 筋多 膠質足

別稱: 前蹄膀

稀有度

美味度

後肘與前肘相比,瘦肉多肥肉少,更適合燜燒,肥而不膩。

後蹄

特點:骨多皮薄 膠質足

別稱: 豬腳

稀有度

美味度

要燉湯還是選後蹄吧,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豬腳」。

肥嘟嘟的豬腳似乎總是寄託著美好憧憬。無論是台灣地區的豬腳麵線、廣東的豬腳姜還是無錫的黃豆燉豬腳,常常用來祝壽、去霉運以及給產婦滋補。軟爛飽滿的口感好像能給人天然的愉悅。

豬尾

特點:皮多

別稱: 皮打皮 節節香

稀有度

美味度

用一個字形容豬尾,那就是「香」!

以皮為主的豬尾作為滷菜,皮綳得緊,牙齒溜溜繞著骨頭劈一圈,滋味盡數入喉,且越嚼越香,下酒最好。

其實,一隻豬的可能性遠不止這些。它可以是神話里的天蓬元帥,也可以是陽間一道菜,甚至只是拌面時的一星豬油。這些都是豬的貢獻,卻又不止於此。

在飽妹看來,豬的偉大在於:

生活在底層,供養全人類。


解剖示意圖cr:tabelog

---------------結束的分割線-----------------

豬:看了如何正確的吃掉我,開心嘛?

開心的話,別忘了順帶關注一下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呀:

福桃九分飽(ID:jdjfbao)

我們下個回答再見~


如果你問的是豬身上的所有部位。
除了大家在超市常見的的豬腰窩和腿肉以外,豬頭、豬四肢、豬內臟,我家都有做。
這裡只說以上部位。
說好吃是主觀的事,就從大眾口味方面來個大體的排序吧!
(圖片是在網上找的,請無視水印,侵刪)
1. 豬肚(胃)
入口脆香,有嚼勁兒。
全豬中最貴。目前熟豬肚在我們這裡賣到35元每斤。巴掌大就得十元錢。我們那邊由於豬現在大都吃干食,豬肚都挺小的,這也是貴的原因之一。
生的,表面粘粘的:

這個應該是開水裡燙過的:除掉表面的粘膜

茶樹菇炒豬肚:

2. 豬大腸
含脂質比較多,所以嚼起來很香。不要煮太爛,越嚼越香。以前我老爹在食品站(俗稱殺豬廠)帶貨,每天半夜兩三點殺豬,等帶回到家裡已經是七八點了,豬大腸裡面的糞已經捂了好幾個小時,厭氧細菌工作了好久了,儘管非常用心地用各種方法洗好幾遍,味道多少還是帶有點臟腥味兒的(臟zang四聲腥味兒就是內髒的味道,有點血腥味還有點發酵的糞味兒)。有人說吃的就是那個臟腥味兒,我表示呵呵。現在帶的貨是我們那裡很大的肉製品廠的,流水線屠宰,豬大腸小腸和豬肚裡的東西即時被清理乾淨,所以臟腥兒大大減少。截止到2014年10月29元一斤。
直腸,高境界的吃貨最喜歡了:(這張不太有食慾啊呵呵,不過算是比較還原)

拿油爆炒過的:

3. 豬舌
純瘦肉,而且沒有腥味,切開就能聞到濃郁的香味。我的最愛。截止到今天,¥26/0.5kg。子,賣22元一斤。

4.豬小腸
不要煮太爛,也很有嚼勁。
這算是稍微小眾一點的部位了,由於拿方便經常買給小孩子吃。裡面夾帶的油少的話比較好,即用刀割開看橫切面為空心的,油多為則被白色的佔據大部分。

5. 豬尾巴
長長的完整的豬尾巴很好吃,也是皮的部分很多。美咬一節就有一段脆骨,這樣慢慢探索每個關節的脆骨吃著應該是最有趣的地方了,同理,很多人買給孩子吃。給孩子吃豬尾巴在我們這兒有一個可以治小兒流口水的謠言,so~~
令人悲哀的是,不知道是大躍#進遺風還是神馬的,很多養殖戶都把豬尾巴剪短了甚至剪沒了!!!現在只有很少的長尾巴了。就算是半截的,也賣到二十五元了,物以稀為貴啊。

6. 豬耳朵
兩層豬皮夾脆骨,咬起來嘎嘣脆,肥肉又極少,是很受歡迎老少皆宜部分。
有的地方豬耳朵就是豬耳朵片比較薄的部分,不包括下面帶一點肥的耳朵根子。我們這裡帶耳根。

7. 豬蹄
好吃不多說。前蹄和後蹄價格不一樣。前蹄比較受歡迎,庸俗的人們認為前蹄營養價值更高,含肉量更高,後蹄因此比較寂寞,為了平衡後蹄的心,前蹄賣得貴些。呵呵,俗銀們,難道我們就沒有對付挑剔的你們的辦法了嗎?呵呵,反正你們沒法辨別誰是前誰是後。14-15¥/0.5kg。

8. 豬肝
呵呵,很多大人拿來哄小孩子補鐵但是自己卻不吃的,哼!好吧,煮熟的確實不怎麼好吃,用油煎熟了再撒上鹽和孜然和辣椒面,很贊!!熟的¥12/0.5kg,生的¥8/0.5kg。

9. 沙肝
姐姐我百度了一下,哎,好失望。。。。要知道姐可是學過人體解剖生理課的,也是看著豬肉長大的,真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把沙肝當做胰臟。事實上,沙肝是脾臟。脾臟是血庫。煮熟吃起來面面的,口感不怎麼好,但是用油煎熟了再撒上鹽和孜然和辣椒面,很贊!!熟的¥6/0.5kg,生的¥4/0.5kg。

10. 羅隔
22¥/0.5kg。沒有脂肪不香。瘦肉控吃這個。

做燒烤:

11. 豬小肚
有點猶豫要不要說這是什麼,哎呀不說了啦。很勁道很好吃。超市裡的圓圓的肉腸外面就是這個。忘了價格了,因為比較少,都是和其他的一起稱的,價錢比較隨便。

12.豬頭肉
有人愛吃豬嘴(包括豬鼻子和豬下巴),皮厚膠原蛋白多所以好吃。剩下的部分肥瘦參半。拌黃瓜還行。我個人不喜歡,因為有豬腥味。¥16/0.5kg。
豬肉拌黃瓜:

13. 豬心
全瘦肉,但不香。¥22/0.5kg。

14. 豬肺
好吃不貴。精選一級肺(健康額豬,熟肺表面為肉紅色偏粉,切開裡面均勻,中間顏色偏深,如果中間是不均勻的淺色,就是不健康的豬,不建議購買),開鍋煮2小時,豬肺就很熟了,火候不到吃起來不爛不香。豬肺是喘氣用的,所以肯定會有粉塵細菌在裡面,不過經過高溫烹制,細菌不用擔心,但是粉塵啥的肯定仍然、、、、其實吃了也沒什麼,反正會排除來的。¥6/0.5kg,好便宜!
熟的拿來干煸也很好吃。

15. 花腸
只有母豬才有的,你們自己猜去吧。有些爺們喜歡吃,口感還不錯,量少比較小眾。¥12/0.5kg貌似。
看圖,像不像魷魚:

16.豬腦
腦磷脂太多了,膽固醇太多了,不建議吃太多,特別是老年人。不賣,誰要給誰。吃法詳見豆腐腦。


謝邀。

豬的哪個部位最好吃,養豬的自然有義不容辭洞察消費需求的責任。要讓味央君自薦,那網易味央黑豬的身上似乎還真找不到不好吃的部位!這不客觀啊~~~~

國人吃豬肉有兩大特點:

一、吃得多

不管是東北的「鍋包肉」,還是湖南的「小炒肉」

廣東的「叉燒肉」,還是江浙的「東坡肉」

國人的餐桌簡直被豬肉給承包了

二、啥都吃

豬的心肝脾肺腎腸,豬腦豬鼻豬耳豬尾巴

只有外國人想不到,沒有中國人吃不到的

全須全尾的一頭豬,這麼多的部位中

哪個部位才是國人的心頭好呢,真的成了一個無解的問題。眾口難調也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讀。

當然,在眾多吃貨的口中,總還是有一個部位是自己的至愛自留地。為了搞清大家豬肉各個部位的心頭好,網易味央聯合ENJOY做了一次話題討論。在4天時間裡,共計400多位吃貨貢獻了自己的推薦信息,雖不能算作詳盡,但也略作參考。

先來看看吃貨們的部位喜好趨勢:

要不怎麼說國人嘴刁呢,專挑產量少的部位吃啊!一頭豬兩隻耳朵,四個蹄子,十幾對肋排,全部躋身前三。

1.豬蹄

被推崇的最主要原因是滿滿的膠原蛋白,燉湯、燒烤或者鹵熟,口感Q彈又不膩,在網易味央與外婆家合作的豬爸餐廳的「美顏豬腳圈」也是連續霸佔熱銷菜榜單第一位!

2.排骨

好吃似乎是公認的選擇。軟骨有韌勁,精肉鮮美,肉質鬆軟,纖維較細。嚼起來肉香四溢,口感特別。燉排骨,紅燒排骨,糖醋排骨,蒸排骨,烤豬排……怎麼做都好吃的樣子啊!

2.五花肉

特別需要為五花正名,就因為老饕最愛的那一點「肥」。西洋白豬霸佔的市場讓中國本土豬慢養出來的那一點豐腴逐漸被遺忘。網易味央黑豬的五花因為慢養300天的沉澱,肌間脂肪更為豐富,五花肥瘦相間,鮮嫩多汁,肥肉鬆軟,入口即化。與很多人概念里肥膩的口感完全不同。

排名前列的部位里,內臟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豬下水不再是刻板印象里食材匱乏年代的「物盡其用」,無論豬大腸還是豬腰子,很多食客可以準確的說出自己鍾愛的烹飪方式。

真的要感謝中華料理的博大精深,相比西方的烹調方式,中國人可以把內臟做的比肉還好吃!相比豬肉,豬的各部位內臟口感更為豐富多樣,或者在餐館,或者在熟食攤都可以輕鬆享用。

為什麼有的中國人喜歡吃(而且能夠買得到)動物的內臟、頭部和筋?

豬肉哪個部位最好吃,和烹飪的手法和技巧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網易味央的一項調查研究中,味央君發現國人豬肉的烹飪其實更偏家常。這和豬肉自古以來在百姓食材中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每個人的心中也許都有一份外婆紅燒肉、媽媽燉排骨,不管我們在外面胡吃海喝,嘗過多少山珍海味,豬肉和家始終都有著千絲萬縷的情結。

當然,如果把豬肉吃出感情,吃進代入感,那部位也許就只是一個符號了,就像這位盆友對豬頭的喜好一樣,滿滿的元氣吃不完啊!


內容選自:嘗過浙江的兩頭烏,才曉得什麼是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好豬肉 - 知乎專欄

豬五花肉

紅燒肉,還有什麼比一口濃油赤醬的紅燒肉更能凸顯豬肉的美好呢!正如吃貨蘇東坡說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口水......

豬腿肉

最地道的金華火腿一定要用兩頭烏的腿來製作,但因為兩頭烏產量太低,所以市面上大部分金華火腿都不完全是兩頭烏做的。

蜜汁火方

就是用金華火腿做的江浙特色美食。

醬豬腳

豬油

肉粽

江浙的肉粽除了豬肉、鹹蛋黃,一定要包一塊豬油進去,才叫完美!小時候經常把豬油渣渣當零食吃,入口酥脆,那叫一個油香!

豬頭

兩頭烏鴻運豬臉

讓我想起了《金瓶梅》中的宋惠蓮的扒豬頭。

豬下水

熗腰花

黃芪豬心

鹵煮

老北京的最愛,兩天不吃就全身不得勁兒。

微信公眾號:樂鼠基地
圖片來源於網路

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官方網站:樂鼠基地 | 國內外精品美食資訊分享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的國內外美食資訊


相關閱讀:
炸豬排和牛肉咖喱飯
烤的五花肉和豬頸肉啊

=======================
最愛梅花肉

我以前分享過怎麼做牛排,其實相比牛肉來說我更喜歡豬肉,大概是從小吃紅燒肉和肉麵筋長大的緣故。

豬肉和牛肉一樣講究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做法,裡脊肉烤了吃,前後腿肉炒肉絲,五花肉鹵了吃或者做蒜泥白肉,都是善用食材的。

梅花肉是我特別中意的肉。梅花肉取豬肩上半部分,瘦肉為主,和牛肉一樣帶油花,相比裡脊來說脂肪含量高。如果拿牛肉比的話大概就是肋眼肉,雖然常用來做紅燒肉或者下火鍋,但是我偏偏喜歡拿來做豬排。

梅花肉肥瘦適當,肉質嫩,而且價格還便宜,算是——(????)?窮人吃的肋眼吧。


晚上被大雨困在超市,正好梅花肉打折,於是買了一塊回來,做豬排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鑄鐵煎鍋和壓板一起在灶上干燒一會兒,燒到熱

今天買了一斤混合香料回來,正好拿來試一下。

梅花肉放到常溫,用廚房紙擦乾水分,用海鹽、混合香料和橄欖油在兩面抹一下。沒有混合香料的推薦迷迭香或者其它適合豬肉的香料。

然後把肉往燒熱了的鍋里一放,蓋上壓板

根據肉的厚度,1-2分鐘翻一次,翻的時候注意方向,井字形的grill mark就很容易出來了。豬肉煎全熟也很嫩,不容易煎過頭,火候掌握上比牛肉容易很多。怎麼掌握火候?有肉類溫度計的直接上溫度計,沒有的弄指壓感覺吧,這個靠經驗。

和牛排一樣,煎完後要放一會兒再吃

切片裝盤

把之前放置時候流出來的汁淋回去

這次煎出來已經熟了,還略帶一絲粉色,多汁鮮嫩,火候正好。


松板肉。
「松板肉位於豬頸兩邊,因其稀少而珍貴,所以有「黃金六兩」之稱,此部位肉脂如雪花般均勻分布,肉質鮮嫩,入喉爽口滑順,口勁適中。」—百度

好的松板肉外觀像雪花牛肉一般,口感富有彈性,爽滑。和賣豬老闆熟識以後,去早一點能在菜場里買到,沒有留過圖,此圖來自網路,家裡買過的比這個好看,特別是橫著片的時候,脂肪一點一點的夾在淡淡橘紅色的肌肉紋理之間,好似要溢出來,大家想像一下下圖這種顏色的雪花牛肉。

另,注意松板肉和槽頭肉的區別,二者都在豬頸部位,松板肉按說是槽頭肉的一部分,但是真的和槽頭肉區別很大。不小心吃到槽頭肉的話,味道很膻,用老人的話說就是汗味大,很不好吃。再次搬運百度百科,以供參考:

槽頭肉,是指豬頭與軀幹連接部位的頸脖肉,一頭二百來斤的豬,槽頭肉就有十來斤的樣子。豬的這個部位氣管、血管比較多,而且還有淋巴結 (腺) ,食之對人體無益而有害。
醫學界人士指出,不論是自家養的豬還是養殖場大規模養的生豬,喂飼的食物中,均有人們所遺棄的剩飯、剩菜等變質甚至腐爛的東西,不少細菌、病毒就進入了豬體內並被淋巴腺等免疫器官所抑制。在100攝氏度的高溫下,要想殺死所有細菌、病毒是不可能的。經過高溫加工後的「垃圾肉」食品,或多或少還會有些細菌和病毒存在,這其中有少數病毒是人體無法免疫掉的。如果人們經常食用「垃圾肉」加工的食品,會受到慢性感染。因此,帶有淋巴腺的「垃圾肉」是不能食用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17236-1988) 生豬屠宰操作規程》規定,對屠宰後的豬必須進行「整修、複檢」:按順序整修(豬)腹部、修割乳頭,放血刀口,割除槽頭、護心油、暗傷、膿瘡、傷斑和遺漏病變腺體,完成這些操作規程後,專業人士再對豬肉檢驗,合格才加蓋章印。而「槽頭肉」含有較多淋巴,所以國家標準中規定屠宰時要割除「槽頭」(但這個規定是1988年出台的) 。


哪個部位都好吃!

來個小眾一點的,爆炒豬雜吧!

豬雜一定要新鮮!帶著霸氣的野性。

豬雜太嫩不適合切開,剪刀最合適,兩厘米見方的小塊。

糖!撒一勺糖

料酒去腥味,這個米酒我非常喜歡。
加糖和一些料酒,腌制兩三分鐘就行啦。

蔥姜大大的塊!

旺火,爆香!

先下稍微比較難熟的,比如豬肺,小腸,變色後下豬肝,心。

這樣,保持旺火!

爆炒三分鐘,下醬油,鹽,胡椒粉!

鮮香軟嫩,鍋氣升騰!

注意:旺火三四分鐘就可以啦,過了五分鐘就容易變老,三分鐘口感最好,又鮮又脆。

先放一勺糖,更能提升鮮味,代替味精提鮮,並沒有甜味,鹽最後放。

快手小炒,香,嫩,鮮,爽。

搭配一杯小酒,小日子就是那麼浪。

我就喜歡豬大腸佐紅酒,怎麼啦。

相關回答

雞肉怎麼做才好吃? - 霸霸的回答

在家適合怎麼做早餐? - 霸霸的回答


我們走進飯館坐下來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這家飯館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餐館正門決定了其平淡無奇:它跟成都街頭任何一個蒼蠅館子沒有任何區別,門口還算乾淨,門上面掛的塑料門帘有點發黃變色。盆地里到了冬天就別想看到太陽,天始終在陰沉沉與毛毛雨之間徘徊。因此門帘想要變黃需要點兒年頭。


門上寫著:妞妞飯店。


蒼蠅館子是川菜的靈魂,蒼蠅館子承載著四川人對於吃的所有草根追求與底層創造,大飯店或者連鎖店收割這些追求與夢想,裝飾一新擺在大堂里賺很多很多錢,然後總有一天轟然倒下重回蒼蠅館子的懷抱,完成一次美食的生命循環。


所以飛機在雙流機場降落的時候,耳朵可以聽到麻將聲,鼻子可以聞到由二荊條海椒、花椒、郫縣豆瓣兒組合成的火煙子氣氣。


「老闆你這兒有啥子招牌菜哦?」
「都巴適,都安逸,只有撇廚子,哪有撇食材嘛,大哥你隨便點!」
「拿個菜單子看哈嘛!」
「妞妞,妞妞!點菜嘍……」


妞妞是一頭豬。

四川小孩子管豬就叫「豬妞妞」。妞妞有著一雙溫柔的眼睛,豬蔥嘴翕動著,整個臉顯得很生動。它皮膚粉紅,脊背平坦渾圓,屁股圓鼓鼓的,尾巴捲曲著搖動。
妞妞昂著頭,不緊不慢的來到我們桌子前面。

「大哥大姐,今天想吃點啥子?」
女朋友看著妞妞有點不知所措。她也不會說四川話,更沒見過一頭豬當服務員。
「你們有些啥子嘛?」
「有回鍋肉,肝腰合炒,魚香肉絲,干煸肥腸,香酥排骨。我給你推薦回鍋肉,我是榮昌豬,五花肉巴適得很。」


「你的意思是一哈兒我們要吃你?」
妞妞肚子圓鼓鼓的,五花膘確實很厚。它顯得有點累,乾脆一屁股坐在地上。
「就是噠,我很好吃的。」


「我不是飼料豬,是吃苞谷長大的。你看我背上的膘,五指厚,拿來燒紅燒肉,安逸得很!底下的裡脊肉最適合拿來炒魚香肉絲。」

「不喜歡啊?」妞妞看我不說話。

「肋巴骨外頭的五花肉拿來炒回鍋肉也巴適,標準的五層膘五層瘦肉,煮粑了拿蒜苗一炒,香的很。」


妞妞擰了一下腰,有點不耐煩了。
「坐墩子要得不嘛?做燒白,肥而不膩。」
妞妞的屁股在地上歪了一下,向我們表示它的坐墩子確實值得好好收拾下,豬皮炸泡,切薄片,跟芽菜一起上蒸籠好好蒸,弄成一盤巴巴適適的咸燒白。

「吃下水不嘛?豬肝、豬腰子、豬大腸都好吃。豬肝切薄片,滾油鍋里翻二十五鏟子,放大蔥、泡椒,嫩爽得很。」


「我們一哈兒吃的是你?」「嗯,我好吃的很。」


「我一開始是頭公豬,其實。」
「兩個月大的時候要挨一刀的,你曉得,就是把那個東西割了。公豬母豬都要割,一來肉要好吃些,二來不長那東西,長得快。」
妞妞坐在地上叉開腿,給我們看它挨了一刀的地方。


「然後就是吃,一直不停的吃。吃飽了就睡,這樣子長膘快。」
「吃苞谷吃紅苕吃泔水,啥子都吃。吃得不好,好在管飽,吃好多都可以。」
「最後就是出欄了,最快四個月就可以出欄,我慢些,一年才出欄。拖到屠宰場,脖子上再挨一刀就行了,渾身上下一點都剩不下。豬毛、豬蹄子都要拿去熬膠。」
「豬一輩子就是挨兩刀。」


妞妞站起來,昂起頭看著我,眼睫毛長長的。我渾身不自在,在椅子上扭了扭。

「快說嘛,今天吃我哪一坨?我真的很好吃的,你試一下嘛。」
「對不起,我……我……我不咋個想吃了……」

「妞妞,菜點好了沒有?」老闆在廚房裡喊。
「沒有老闆,他們說不咋個想吃了!」
「不想吃算了,歡迎下次再來嘛!」


我跟女朋友趕緊抓起包就走,妞妞懶洋洋的跟在我們後頭,嘴裡嘟嘟囔囔的。
「說半天又不吃。」
「你以為當豬容易哦,好不容易長肥了,嫌肥嫌瘦的。」
「慢走哈,兩個龜兒子,日你先人板板的歡迎下回又來。」


我跟女朋友不敢回嘴,緊趕慢趕的走了。


嫌牛腩不如雪花肉好吃,嫌豬後蹄比前蹄骨頭多的人,大概是沒見過食材開口說話吧。


感謝HH SUN,東方拖拉機提醒。
已修改

家父從業宰豬賣肉行業二十餘載
對於豬哪個地的好吃
我想我還是稍有了解的
從豬頭開始,豬頭肉大多數都是燉熟涼拌
豬耳朵,豬臉肉。
有些人還喜歡吃豬腦,重口味我接受不了
豬脖子那塊,因為宰豬一般在脖子那捅刀子,那的肉一般都會血紅血紅的
而且不建議那種肉!!
因為很多淋巴都是在那長著,不懂的人不知道都會吃掉他
然後豬上半身,我們那俗稱前板,
我覺得那的肉質是最好的
瘦肉肥肉都有,而且肥肉特別肥,瘦肉也很好
但是那上面有排骨,中間會有兩塊骨頭
會剔的人,會剔的特別乾淨
我爸能把一塊骨頭剔的狗都不吃
我媽能把一塊骨頭剔的帶八兩肉
而我,剔那塊能把自己手划上無數口子…
一塊腿錠骨,俗稱大骨頭,一塊前接板
中間我們那俗稱平勒,勒條
就是正排骨還有板油那塊
要是吃五花肉就要正排骨下面的那塊,那是整個豬上正好的一塊五花肉,沒有之一
而板油下面的俗稱下懸,就是有豬的奶茜
那肉有味,不好吃
然後豬的屁股,我們俗稱后座,
那是瘦肉的聚集地
除了有一塊腿腚骨和一些肉皮以外,其餘算是瘦肉
如果喜歡吃瘦肉的可以考慮那裡
不過,但是!!
宰豬過程中有時豬的骨頭會弄傷,那裡會有很多血,因為傷的就是腿錠骨(前面前板的腿骨也有可能傷)
豬尾巴也挺好吃的,我們那說吃豬尾巴治小孩流口水,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反正都這麼說的
豬肘子,不用說了,我們那紅白喜事都會用他做壓軸菜,豬肘那皮,特別好吃,但很油膩
豬蹄,樓主最愛吃的,沒有之一
告訴你們啃豬蹄的時一個小竅門,
燉熟的豬蹄,你從豬蹄的大腳趾那用刀子劃開,很容易的,因為中間沒有骨頭,算是筋,這樣一分兩半,再吃,容易多了,不用弄得滿手是油
豬下水,豬大腸,涼拌熱炒都不錯,但有股臭味,這個肯定的,忍受不了就算了
豬犢,很筋到,一般作為冷盤
豬肝臟肺,個人以為心肺不錯,不喜歡吃肝,還有,如果你要買生肺自己做得話,一定要好好清理
第一,先清晰乾淨,二,在豬肺有一個呼吸管,在裡面灌水,擠出來,再灌,那裡面很多髒東西
個人不建議你們去自己做,很麻煩。
豬心,燉的時候要劃開,裡面有血塊,扔掉
個人認為最好吃的又來了!
豬連接肝臟肺,那塊肉,還有點皮
整個豬上最多三兩
那個肉特別特別筋到,俗稱絡割肉,音譯
還有就是腰子,夏天到了,很多熱喜歡吃烤串,讓人家弄個豬腰子補補
他們會整個豬腰子給你們烤熟了,你也就整個都吃了。。
no。
豬腰子,應該從中間拉開,然後將中間的一些白色物划下來扔掉
嗯,先說這麼多吧


豬大腸

有人說怕 屎。

真正會吃的人會說,大腸的鮮美只有那坨屎才能襯托得出來。

第一集,勤奮的果實

喧囂的鬧市,每到夜晚,辛苦了一天的都市白領們或三三兩兩成群結伴地穿走在大街小巷,去尋找能犒勞自己的美食和舒緩壓力的最後一站。
老張頭的火鍋店在這條街上是出了名的,不是說他的火鍋有多好吃,因為來這裡吃的人大部分都不吃火鍋,他們只愛吃老張炒的豬大腸。

現炒豬大腸特別講究食材的新鮮,老張家的大腸是市場那裡預定的,附近市場能殺生豬的鋪子前前後後,來的來走的走,多的時候開了六、七家,少的時候也有三四家。為了拿這新鮮的大腸也不容易,每天早上五六點天還沒亮,老張頭就緊緊湊湊地蹲菜市場踩點。正好趕上殺生豬的還能湊碗豬紅湯,每每看著剛出腔的紅的紫的冒著熱氣,老張都覺得特別的喜慶,擱以前農村也就過年才有這味兒。

喝完湯兜兩圈,基本上七八副腸子就少不了,這城裡早上跑菜市場的廚師還算少,擱農村,還沒出肚子就已經被搶了,殺豬旁圍一圈,半圈人都是搶豬腸的。

第二集,豬大腸的故事

豬肉,自古就是最受國人歡迎的肉類食品,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也可以說是人類馴化豬、吃豬肉的歷史。


至於豬肉在中國如此受人追捧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飼養容易,禽類不提,比起牛羊狗等家畜都要容易得多;二是富含脂肪,風味適宜,中國獨特的亨飪方式講究風味的中和性,對脂肪的依賴程度很高,豬肉的這種特性使得其良好的口感能為大部分中國人接受。


早些年物資貧乏的時候,人們對豬肉的追求並沒有太過具體,即使是條件好的人家能夠隔個幾天吃一次肉已經算是極大的享受,條件相對較差的人家,三十晚上的一碗紅燒肉,保存得好會放到元宵甚至更遠的日子,每天擱一塊在飯頭上,用滲出的油拌著青菜,肉香穿透貧瘠,都是來年殷勤的希望。


老張頭出生在南方的一個小農村,小村環山而坐,村門頭是一條不大不小的河,也說得上是依山傍水,只不過山不高水不深的,跟大部分南方農村一樣,沒什麼特色,沿河而過林林總總有六七個小村莊,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黃土地的人。


老張頭小時候喜歡看人殺豬,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痛快對他來說比玩鞭炮還有吸引力,只是因為自家太過貧苦,也就能跑別家去過過癮。能在自己家門口喝上一碗新鮮的豬紅湯是老張小時候最大的夢想。
像大部分貧苦人家的孩子一樣,老張頭初中就早早肆業外出打工,成為許許多多漂泊在外打拚的人中的一員,只不過老張頭比大多數人多了一個夢想,那個夢想沒有讓他成為風度翩翩的豬肉佬,卻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廚師和飯店老闆。

隨著時代的變遷賦予人們新的追求,僅僅一日三餐的溫飽在完成生存任務之後變得越來越講究,端著飯碗看著豬肉垂涎欲滴的畫面變成了在肉類市場上的指指點點,往日里不受重視的食材也因為其稀有而日受追捧,老張頭火鍋店的特色豬大腸就在這紅紅火火的日子裡肆意地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第三集,成功的秘密

做一道受歡迎的菜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人聲鼎沸的都市裡。想要留住來來往往的過客,光靠味道不足以征服他們的內心,繁忙的人們或許更需要的是在夾起美食的那一瞬間油光交織下的感念升華。

對於老張頭來說,爆炒豬大腸是一輩子的追求,不單單因為店裡大腸賣得好,主要的還是因為他笨,做了半輩子的廚師也就豬大腸炒得好吃了點,不然也不至於讓老店門前七彩霓虹燈下「火鍋店」三個字閃耀了12年。

爆炒豬大腸這道菜本身最大的特點不在於炒的技法,而在於食材的準備。老張頭並不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廚師,他所學所長的技藝都是源於平日里一點一滴的經驗積累。


老張頭對爆炒大腸最本質的思考是關於清洗方面。翻開從菜市場買來的新鮮大腸,豐腴白嫩的大腸上,凝結的消化物一一剝落,只剩下點點粒粒的青黃綴飾,跟肥美的脂肪緊緊粘合在一起。經驗不足的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用纖薄銳利的剪刀把嫩白的脂肪跟青黃交接的粒子一同剪去,但殊不知,如此一來便是錯過了人世間最複雜的美味。老張頭的做法說起來是很簡單的,僅僅需要用溫熱的開水輕輕柔柔的拂過即可,無需太多的計較與得失,內心的波瀾早已被統統抹平。


老張說,吃一份美味的爆炒豬大腸,最讓人享受的不是舌尖觸發的酸甜苦辣,而是那上下咬合之間,清爽滑潤的包裹下,偶然嚼碎後崩發的那股騷氣,穿透內心。那,是故鄉的味道。


真的沒人喜歡豬頭肉嗎!

PS:圖片來自百度


應要求寫一份不雞湯,不推銷,不裝逼以及比較中肯的回答。。。。。

先介紹自己,家裡在我6歲開始賣豬肉,現在批發和零售都做。我也和豬肉打交道十幾年了。

豬肉都有各自的用處。我家在江蘇,所以按照這邊的習慣來吧

紅燒系列:前夾心(前座),五花肉,小排,中排,

炒系列:腰條肉(梅條肉),裡脊肉,前夾心,肝,肚,大,肺,腰子

腌制:尾巴,后座,豬蹄,蹄髈(壯哉我大鎮江的餚肉,就這為原材料)

燉湯系列:排骨,大骨(筒子骨),豬蹄,心,肺。

滷味:豬頭肉,耳朵,舌頭

------------------------------------

下面就是說下各個部位的比較好的點和如何選擇

先說總的:所有肉類選擇,1看2聞3摸

看:看肉色,若肉色較紅,而且是那種暗色的,那麼要麼不新鮮,過夜的,要麼就是死豬肉

聞:肉都是有味道的,如果你聞到有些像臭雞蛋的味道,請繞道

摸:這個要看天氣。熱的時候你摸一下,手感柔軟,一手油,清爽不粘手就沒問題,如果你摸了以後兩個手指能感覺到粘性,慎重。

以下為個人觀點

豬頭肉:豬臉頰和鼻子那一塊好吃,肥而不膩,有嚼勁,滷味最佳。我下酒必備。

舌頭,耳朵:滷味為佳。

腦花:下火鍋!!!!!!!!

豬頸肉:注意是否有白的點狀肉。無太大感受,吃的少,我們稱為槽頭肉,屬於垃圾肉一類。。。。。。。。。

前座:紅燒,灌香腸必用。紅燒建議選擇前半部分,按照擺法應該是靠近你的一側,那邊比較瘦。最美的是整塊前夾切下5-7CM之後的5CM左右。

五花肉:肥瘦3層或5層最佳,不要選擇靠上靠下的,太肥,只有中間一段才是最完美的3.5層

裡脊肉:大排上的肉,適合炒和煮肉片。

梅條肉:豬身上的瘦肉精華,一隻豬只有半斤到一斤。在肋條肉的內側,和腰子在一起。

后座:瘦肉太多,而且老,我是吃的少。炒肉絲或者腌制火腿

蹄髈:腌制,燉湯,以及紅燒都是美味,有一道萬三蹄就是用的後蹄髈。

前夾部分的是小排,小排12根後面是中排,紅燒美滋滋。

豬蹄燉湯,紅燒,膠原蛋白多。這就是導致我比我媳婦白。。。。。

內臟更多的是紅燒和炒居多,其他很少能有比較好的做法。

打了這麼久,點個贊?

應各位要求,我等下畫個靈魂畫作去。指出什麼肉是什麼樣子的。忽然400多贊,感覺我快成大佬了………


要說豬身上最好吃肉,個人認為還是大腸!
肥美柔韌的大腸,配上油濃醬赤的汁水,就著它我能吃下兩大碗米飯,如果是五香大腸,捏著一塊兒大腸頭,我就能幹掉三兩白酒,
倘若一份紅燒肥腸,配點花生米,蘸醬菜,
一個晚上喝點小酒,豈不美哉!
最後作為一個吃大腸的老司機,我的建議是
大腸一定要有點糟糕的味道,不然不好吃!


豬前腿肉,日常買這個是最好做的,廚藝不好的前提下這個肉容錯率非常高。
不容易老,香。
最好吃的部分個人覺得應該是豬脆腸,但是除非預約否則根本買不到,sad


胳肢窩那裡的瘦肉,紅燒起來好吃的一米!

喂,老闆!來二斤半胳肢窩!


從前我一直認為,豬肉的美味,在於豬油
也就是說有油脂的位置才有豬肉的香味
所以以前我愛吃的部位有
1 五花肉
五花肉做法太多了,國內的扣肉,東坡肉,紅燒肉等都是用這個部位做的,國外也會做成熏肉
都是美味
2豬膘,也就是純肥肉部分
小時候會用豬膘耗油,然後剩下的部分我們稱為油梭子,灑一點鹽就很好吃了
另外用豬膘耗出的油炒菜,特別是蔬菜也很香
很多丸子裡面都需要加豬膘,這是美味的秘方。所以回民朋友請不要輕易吃炸丸子之類的。
3排骨,豬的排骨是帶一定油的
排骨就是怎麼做都好吃了,因為肉嫩
4豬骨
豬的長骨里的骨髓和關節處的膠質是極其美味的
5豬耳朵
豬耳朵里脂肪含量並不是很高,可是配上膠原蛋白的味道和耳骨的爽脆口感
那種強烈的對比是非常迷人的

對於最貴的裡脊肉,我一向不是很愛,因為肉比較干
就像雞胸肉一樣,雖然是最貴的,也是最受推崇的
可是烹調技巧要求很高
因此我對豬的瘦肉一直有偏見

直到我遇到了豬心
豬心實在太好吃了
我覺得豬心比上面那些都更好吃!


豬睾丸!在另一個回答下寫過,直接搬過來:

豬睾丸!一定要是發育前的幼豬睾丸,所以我們那裡一直叫小豬蛋。

騸豬人還在操作的時候,基本上村裡圍觀的小孩就已經直流口水了。騸豬的手攥著小豬的一對睾丸捻兒捻,捻兒捻,直到根部捻成細細地一股,然後手起刀落:咔擦!

蛋蛋就落到了盆子里。

這可是個好東西,不是見者都有份的。畢竟一頭豬才兩個,騸豬人來一回,也就騸個十來頭小豬。養豬的自家有小孩的話,基本就都留著了。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或者不在家的,才會分出去給別家。

媽媽端著這麼一小盆蛋蛋,在水裡沖一衝,用剪刀去掉「騷筋」(大概是精索?),然後用菜刀在邊緣輕輕地、淺淺地割一道口子,立即下油鍋煎炸。

不是吹牛逼,只要小豬蛋下鍋,我在隔著幾戶遠的鄰居家玩時都能聞得到。此時趕緊撂下手頭的任何東西,飛奔回家。

炸出來就這麼一小碗,擺在桌上,真的是香了一整個屋子。而且,這種香氣中,又隱隱透著一股子騷氣,絕了!

更要命的是那口感!外層包圍著筋膜,初下口未必能咬破,彈力十足。你小心翼翼地再咬一口,蛋蛋瞬間在你口中散開,裡面包裹著的,卻是極其糯軟的肉糜。在口中輕輕咀嚼,舌頭掃一下唇齒,我滴天!

實話實說,活了二十多年,也吃了不少好東西,羊蛋什麼的也吃過,但是沒有一種食物可以媲美小豬蛋,不、不,連接近的都沒有。

那種獨一無二的香中帶騷、外彈內軟、入口即化,哎!

這麼多年來,我吃過小豬蛋的次數屈指可數。整個童年也就只輪到了兩三次而已。難忘的是初三,住校的我難得回家,奶奶從壁櫥里端出炸好的小豬蛋,說:「誰誰家的豬前幾天剛摘完豬蛋,他家又沒有小孩子,我趕緊去都要了過來。也不知道你啥時候回來,怕放壞,就先炸好了,肯定不如鮮炸著好吃。」

我簡直是含著淚吃完了這一碗。

好久沒有吃到故鄉的小豬蛋了!


豬腦。用荷花葉裹著生豬腦放到燒烤架上捂熟,辣椒水,孜然,蔥花那麼一撒。
極品夜宵。


豬身上我最喜歡吃的是豬肝,滷水煮一下,掰成塊吃最好。

不過要問最好吃的,我覺得還得是豬脖子上面那塊肉,又稱「項臠」,古人說的「禁臠」就是這意思,因為這塊肉最好吃,所以不是誰都有資格吃的。


推薦閱讀:

帶魚身上白色的膜可以吃嗎,清洗的時候要不要刮掉?
如何製作地道的上海白斬雞?
怎樣做一張春餅?好的春餅應該是什麼樣的?
一盤高質量的龍井蝦仁要達到哪些標準?
整隻雞怎麼做比較好吃?

TAG:美食 | 烹飪 | 豬肉 | 烹飪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