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安的《喜宴》這部電影?

千言萬語道不盡箇中滋味,唯有一聲感嘆。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行南天(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118733/

每個角色的苦衷,他們的難處、弱點、犯錯;每個角色的崇高,他們的努力、辛酸、掙扎。

處處透露著萌點,因為有愛有真情的存在: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體諒,愛人對伴侶的付出,女主對男主的真情流露酒後不能自禁,甚至下屬對老領導的忠誠還有酒席起鬨鬧洞房的親朋好友們——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看電影的時候嘴角時時愉悅上揚,忍不住每每去掉b站彈幕,倒回去反覆截取劇中人的一顰一笑。

b站彈幕對女主頗有微詞,然而最後也足以令人釋懷了——誰沒有個一時衝動、犯錯誤的時候?不僅僅是青少年時期的人啊!人,從小到大可是一直都在迂迴徘徊的——李安導演的安排,和演員的演繹,充分讓我接受了這電影里看起來最壞的角色。(我甚至能夠想像出,如果讓當今國內小生來演,會是怎樣的尷尬。)

對於最有名的性壓抑這點,我倒是不太在意。這可以說是全篇點題化龍之愛,也可以說是悲劇色彩的根源,更準確的說是根源的代表而已。傳統,禮教封建,是深層次的原因,此處也不宜喧賓奪主,拔去了風頭。也是一種啟示呢,深刻的東西適度適量展現,還是讓生活這幕大戲,按照它本來的樣子瑣碎不奇得進行下去,我想bgm可以是那首《快樂還是憂傷》呢。

自始至終——除了最後一幕——我都以為,李安是在呈現一個皆大歡喜的故事。皆大歡喜的故事不一定處處順風順水,那樣太假;反而這樣磕磕絆絆,卻是在每個關鍵節點險而越過,才是最符合命理風水的。多麼順啊,是賽門先體貼地提出的假結婚呢~是女主借酒而上得令老兩口抱孫子呢~是男主先主動母親坦白而且母親沒有過激反應呢~是父親默默守護了一切真相作為終極大boss真的抱上了本來不可能有的孫子/孫女呢~

可是,最得意的大boss最後一幕也舉起了雙手,投降。現實啊現實,還是這沉重的東西。「在中國沉重的現實引力下,再輕盈的翅膀也要砰然墜地。」記不得原話了,這是寫了三體的大劉說過的,也許當時娘子關發電站正不發工資餓了他一肚子火,哈哈。

真的是太久不看好電影了罷!李安電影里的鏡頭走位,構圖,人物的前後景關係,顏色配置,直至最後一幕意味深長令人壓抑非常的「投降」——看起來都令人非常過癮,更是屢屢不得不停下來截圖咂嘴細細品味。

我也是太久不看現實主義作品了罷!屏蔽掉了小說類文學名著和有分量的影視,可以敲醒警鐘的東西就所剩幾盡。看了如許之多的韓劇,標記了如許之多的動漫,一顆騷動不安的心終於在這部電影面前輕輕落地,砰~

是時候了。

站起來,走吧。



大家都寫得很大義凜然,寫得很宏觀,說三人最後的結局是妥協的也是平衡的。我沒有那麼高的格局,只說一下我心裡最私人的評價。我非常討厭薇薇這個角色,或者說這種性格了。沒錯她很有闖蕩精神,一個人到美國還沒有綠卡,她也很不容易。但這是她為了一己私慾去當小三的借口嗎?

我用了小三這個詞,是因為,若是把偉同,賽門想像成一對異性的但是家族有世仇糾葛的情侶,而薇薇是他們救的一個餓倒在路邊的女子。偉同賽門想要請女子幫忙瞞過父母,女子答應了,結果就勾引了偉同,上了床懷了孕,對當事人的偉同賽門沒有一絲愧疚的意思,還一臉我最可憐的樣子,這樣的話,誰還會覺得薇薇可憐?

偉同賽門也有錯,但他們犯錯的出發點是希望讓身邊的人更好,並沒有什麼違背道德良心的事情,而薇薇,純粹是為了自己,而去捅了那些對自己好,困境中幫助自己的人。

薇薇很虛偽。她曾經對偉同相親這件事義憤填膺,很為賽門不公,好像自己多愛打抱不平,多麼義氣一樣。然而她自己三番五次誘惑偉同,沒有感情,只是為了綠卡;她對偉同媽給的那些見面禮,我印象里完全沒有還給偉同,直到後來懷孕了,她覺得自己鬧不起了,才想著要還;她絲毫沒有站在偉同和賽門的角度考慮的意思。明明如此伶牙俐齒,對二老的各種對她有利的建議卻都默然應許,在整個事件中沒有一點點為賽門著想的跡象,她好像根本忘記了是誰給她那麼大的幫助。她參與到這件事中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為了綠卡,為了巴上一個多金男,為了自己不被懷孕這件事誤了前途,最後,為了偉同媽和偉同許諾的那些東西。

我其實很同情那些懷了本不該來到這世界上卻在種種原因下無法打掉孩子的母親,但是對薇薇,我同情不起來。她的一切真的是自找的,事後不慎中招也絲毫沒有反省的意思,而是覺得「這不行,這對我的未來損害太大了」,然後暗自委屈。或許她主觀上沒有刻意害人的意圖,但她骨子裡就是自私的。我真的很看不起這樣所謂「獨自自主」實際上卻是只考慮自己的人。

順便一提,我絲毫不覺得這三個人這樣一起下去以後會幸福,即使是勉強也不可能幸福。薇薇是那種能看著別人秀恩愛自己心甘情願地當代孕媽媽的人嗎?她很大可能會各種作妖讓賽門和偉同兩個人不得好過。最後小孩出生了,她大概也不會放過這個籌碼,而去爭取她的最大利益,畢竟她留下孩子的目的既不是因為她有多愛偉同,也不是因為她天生對小孩有著怎樣強烈的愛心捨不得打掉。她對自己也很邋遢不負責,看著也不像是會對自己的孩子主動有多少照顧的人。。。

是的,在這場本沒有輸贏的鬧劇里,偉同爸媽是最大贏家,而薇薇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如果是同類型的電影話,alice wu的saving face明顯處理的更高妙


剛看完喜宴,應該是第一部認認真真看完的同性戀題材的電影。

這裡的賽門讓我看到了一個心思細膩的愛人形象,絲毫不亞於女朋友,會照顧人,能體諒到偉同的需求,兩個人也很恩愛。

偉同的媽媽得知威威懷孕,特別高興地咬了偉同的胳膊,這個場景在之前也出現過,是偉同的爸爸媽媽特別開心的時候會做的動作。實際上也反映了中國傳統家庭對孩子的控制欲。

不同的是,這次偉同把她甩開,狠狠地擺脫了她的控制。

這裡偉同出櫃了…

他媽媽表示…WTF??

(偉同表示,這他媽該死的攀比心理 )

長達二十年的壓抑在這一刻完全的爆發出來,偉同這個時候的內心一定無比輕鬆。

接下來…神轉折。。。某天早上偉同和賽門終於因為這段時間的各種矛盾爆發了爭吵,他們以為父母聽不懂英語,但是沒料到的是爸爸英語竟然很好…

爸爸和賽門出去散步,表示了接受賽門,但是要求賽門為他保守秘密。

威威本來想把孩子打掉,開始新的生活,但是半路上後悔,於是決定把孩子留下來。最後他們商量三個人一起把孩子扶養長大。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喜宴,很多影評的著重點都在那場婚禮現場,但是從我截的圖裡也可以看出來,這部影片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三個主人公之間的情感糾纏,以及兩個家長對待孩子同性戀這件事的處理辦法。

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電影里未曾謀面的老張,其實是爸爸真正的愛人…所以同性戀還真的有可能是遺傳?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是喜劇也是悲劇。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愛情和體面,兩碗飯不能都吃下,這一場婚姻,三方都是受害者。


不只是壓抑了五千年的性慾,還有屈從倫理道德努力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又被安叔開腦洞了。Father is a gay.


不知道為什麼總會對這種題材的電影產生很多共鳴感。 賽門的體貼寬容和大度,威威作為獨立女性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偉同作為中心點,不敢辜負爸媽的期望所作出的所有謊言,不過姜還是老的辣,辦婚宴喝喜酒鬧洞房生小孩…

身處社會中每個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只有在電影里才會有那麼多巧合的理解與決定。 就像戲裡偉同講的:每對情侶在一起都會有分歧爭執,能找到一個合得來的另一半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性別真的比這要重要麼


  1. 電影我一共看了兩遍。 說來也是巧合,我只在一個視頻中看見了郎雄老先生行雲流水般做飯的一段視頻,我本以為是一位日本老頭,看到的視屏可能是日本一檔美食節目,因為我本事對烹飪有興趣,便想對這個視頻一探究竟,視頻中只介紹了郎雄這一個名字,我上網搜索後得知,原來郎雄老先生是李安的御用演員,老先生於2002年就故去了,我看了看老先生所參演的電影,想著,與做飯關聯最大的電影名字可能就是《喜宴》了,後來我才知道,我所看到的那段老先生做飯的視頻是影片《飲食男女》中的,就這樣陰差陽錯的,我看到《喜宴》這部影片,影片拍於1993年,那年我剛出生,二十三年前的電影,即便放在今天來看,如果不是不清晰的膠捲畫質在提醒著我,我怎麼也想不到這會是二十多年前的電影。
  2. 我第一次在生活中知道並且見到同性戀是在我高二的時候,大概在六七年以前,忽然有一天,我的同桌告訴了我,他是同性戀,喜歡男孩,我的天哪,陽光帥氣高大且學習成績優異的他,會是一個同性戀,雖然我表面上絲毫沒有流露出任何驚訝不解,甚至裝出一副,這都什麼年代了,這種事情不是很正常嘛。但是我的內心是痛苦的,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痛苦,我並沒有喜歡他,因為高中時期的我還是一個醜小鴨,身為一隻醜小鴨是不會去喜歡白天鵝的,我心痛大概是因為我覺得,各方面條件這麼優秀的白天鵝,會是同性戀,簡直對不起自身這麼優秀的條件, 對不起老師,對不起父母。你看,才六七年前,得知身邊的人喜歡同性,我也曾經起過那麼大的波瀾,然而電影里,更加帥氣,優秀,出身這麼好的高偉同,竟然是個同性戀,竟然還是在那個還在用大哥大的年代裡,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高媽媽得知兒子是同性戀後,找了種種借口,認為是受了刺激,有了陰影,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生來就是個同性戀,她寧願接受自己的兒子是病了,因為,只要是後天的原因造成的就都有改掉或者醫治好的可能性,如果是天生,就只能認命 ,顯然高媽媽很難認命。影片之外,二十三年前,我相信,同性戀必然存在,只是不如當下這般,大家可以在茶餘飯後聊一聊,李安敢在電影公開地講述一對同性戀人之間的日常生活,我相信當時人們看到這部電影時候的複雜感受,大概會像當年那個高二的我一樣,五味雜陳。即便是現在,我有時候會在想,如果我將來的孩子喜歡了同性,我要接受並祝福,但是,在影片完全結束,字幕出現以前,我還一直在希望,高偉同會喜歡上顧威威,因為,當精心打扮後穿著婚紗的顧威威出現在高偉同眼裡的時候,他的眼裡是有光的,那種光包含的不只是看見了美好事物之後簡單的讚歎,那光里是有喜歡的,甚至他一見鍾情了那個裹在潔白婚紗裡面的顧威威呢,我相信李安會給這麼樣一個長鏡頭,不是沒有他的原因的。
  3. 影片在講述中國人在張羅婚禮的滿前忙後中,所體現出來的中國人民特有的傳統的風俗習慣,這種傳承了千年的風俗習慣,我認為在電影中,李安自己並沒有給出他明確的態度,即便是他自己本人出境,說出了那句貌似是本片主旨的那句:這就是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從小到大,我也曾經多次參加過這種喜宴,見過聲勢浩大的幾十桌自己並不認識的人在一起,為了我們共同認識的那個人,慶祝他們的喜事,在這裡我並不想評判這樣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電影的巧妙之處就是在於,這樣一個如此傳統的喜宴外殼,竟然包裹著同性戀這樣如此不傳統的內瓤,並且展示在美國這樣一個當代最先進的西方國家的平台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古今傳統的相遇,這樣所碰撞的火花,所激發出的矛盾,最終創造了這樣一部構思精妙,故事新穎,人物豐滿且多樣化的好電影。
  4. 名為《喜宴》,明面上的結局看上去像是皆大歡喜,老爺子終於有孫子可以抱,帶回的相冊可以回台灣後,跟自己身邊的人展示,聲勢浩大的喜宴及鬧洞房,也讓身在美國的各色親戚朋友不再惦記起那位優秀的師長的兒子為何到了年紀還不結婚,顧威威也有了兩個雖然不是情人,但以後會是親人的家境良好的高偉同和賽門的幫助,不用擠在閣樓,用盆子接水擦身子降溫,用高分貝台灣流行歌來隔絕外部的噪音,好好學習她的繪畫了,看上去,簡直是皆大歡喜,然後真的歡喜嗎?師長內心不痛苦?只是他自己年輕的時候同樣叛逆過,追求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只因為他實在太理解那種感受,便無論如何不能責備甚至是流露自己的失望與難以接受,唯有一直裝不知道,才能獨自默默接受這個事實,也因為他是真的無私深沉地愛著自己的兒子,這是多麼偉大的愛,會讓他對賽門說出,你也是我的兒子這樣話,很顯然,在電影里,高媽媽並不接受賽門,她甚至認為是賽門帶壞了高偉同,恨屋及烏,竟然覺得賽門一家都有問題,她對賽門的有著很深的結締,她對偉同難道不夠愛,顯然不是,只是高伯伯,終究是帶領過千軍萬馬,遍嘗人間百味的人,尤其在自己兒子這裡,自己明白的道理越多,便約不忍心對人有苛責。賽門不痛苦?我想也不盡然吧,得到高伯伯的認可祝福甚至是疼愛,我想賽門一定十分興奮,那感覺大概就像是小學生得到老師的小紅花般的感覺吧,然而自己的愛人與別的女人有過肌膚之親,並孕育了一個孩子,這件事情對賽門真的一點傷害都沒有嗎?當初的他,不是也要離開的嗎?顧威威必然是最痛苦的,我想她一定愛高偉同,不光是因為一張綠卡,不光是為了成全高家二老的心愿,沒有愛,怎麼可能讓一個女人為了一個男人去孕育一個孩子?她愛著高偉同,同時也愛戴高家二老,正因為高家二老在最開始對顧威威的視如己出,俘獲了她漂泊在美,風餐露宿,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所侵蝕的那顆受了傷,冰冷,而又沒有安全感的心。高偉同自己不痛苦嗎?隱瞞了幾十年的秘密,如果不是這場喜宴,他會一直隱瞞下去吧,在醫院他無所顧忌地發泄自己壓抑了幾十年的痛苦,對自己母親造成的傷害,讓他這樣一個孝順的人在事後,會如何自責不能原諒自己?幸好他不知道她他的老父親已經知曉了整件事,否則,對他的打擊和傷害會更加嚴重吧。高媽媽就更不必說了,她受到的痛苦,在影片中表達的很直接,我們都感受到了。在這樣一場喜宴過後,這群人之間的關係再也回不到喜宴之前,卻要努力回到之前,這其中的萬般滋味,隨便換位思考一個人,便讓如鯁在喉,彆扭難受。


看似皆大歡喜的happy ending.伴隨著三個年輕人的淚目,和老父親的雙手投降。


二刷了。

超級喜歡Simon!!

真的太可愛了太萌了太貼心了


投降說是純粹人云亦云的笑話——任何一個看過電影的人都不可能認為最後的鏡頭是投降

喜宴這部電影我認為最大的意義是檢測哪些人是真看了電影的 哪些人是裝逼犯


最喜歡這部電影的片尾曲


看得懂的人太少,很多答案都把李安想的太簡單。

但雖然大家觀點不同,都欣賞這部電影這一點是共通的,隨大家怎麼解讀吧。爸爸是不是同性戀,和安檢舉起雙手是解放還是投降,當作一個開放式結局來看可能比較好。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喜宴最後是happy ending?

就因為偉同父母知道了兒子真實的性取向,而抱孫子的想法也能實現?或者偉同與賽門依然在一起,微微拿到綠卡,孩子沒有打掉嗎?

兩男一女手拉手在一起的畫面接受不能。

喜宴一開始的鬧哄哄偉同為了父母隱忍的情緒,到後來的爆發,最後微微臨睡前賺取眼淚的一段對白,金馬獎實至名歸。


So naked

-李安真的很會講故事

-細節好評

-每一句台詞彷彿都在赤裸裸地戲謔著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身邊如此現實的環境

「For this family", 「even I don"t understand"

-最無奈的是一部93年的電影映射的那些,在24年後中國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那些謊言中傳統的枷鎖,以及無法拋棄的心靈枷鎖


不得不佩服李安是個講述中國式家庭生活的高手,93年的老片子,家族的面子與生活的苟且今天看來一點也不過時,倒推20年在當時也算領先時髦著。充滿慈悲仁愛的父母逼迫著同志兒子結婚,大部分中國式子女認為孝道等於順從,影片中的兒子也是這樣。為了順從父母傳承香火的願望不得不與為了拿美國綠卡的藝術生假結婚。結婚喜宴變廟會,最後的最後在濃濃的琵琶聲中李安還是在敬畏著中國式家庭關係,敬重那些犧牲自己保全家族榮耀的國人。2個同志爸爸,一個準媽媽,在善意的謊言中老輩喜極而歸,故事也算圓滿了。只是還是有那麼點點悲從中來,這是屬於上一輩人和那個時代的不快。換做今天,大家或許只求快活吧!


今天剛看了喜宴,一開始認為是大團圓的結局,但是越想越不對,偉同白人鄰居對於同性戀打我疑惑,高爸爸為了抱上孫子隱瞞自己知道的實情,鬧洞房時候的荒唐,偉同在酒精以及挑逗的作用下出軌,甚至我覺得威威挑逗的目的都不單純。看了大家的評論我想不到那麼深刻的層面,只是覺得生活需要妥協和欺騙,才能達到表面上的和諧。但是一直不懂那位偉同的同學這個角色的意義在哪裡


老爺子很厲害,婚禮前把威威說哭了,其實就是想讓她感受一個女人應有的浪漫婚禮,讓威威動心,果然鬧洞房一出威威主動試著把男主掰直,可惜男主從小深受毒害。。感覺老爺子從沒來前就猜測到了,見到男兒媳,印證了幾分,雖然男兒媳送的血壓計禮物不是很好,話說的不是很好,但是那時老爺子臉上並不高興,好像更加說明了這點,老爺子從開始就看透了一切,細思極恐。不愧是師長


早在90年代就有如此犀利深刻的作品呢,把傳統與家庭的枷鎖牢籠嘲諷得體無完膚,

還有一個重獲自由與和解的happyending,奈何現實要達到這一步,怎麼也得等上幾個世紀吧


首發自公眾號:飛行者號

李安這部愛情喜劇, 講述同性戀和家庭隔閡, 獲金馬獎

一般李安導演給我們的印象是,內斂,穩重,謙虛,他的作品通常都是充滿人文關懷的,人物感情細膩,有一個帶著淡淡哀傷的結尾。

看到這部作品,你會想說,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李安。

李安導演的經歷可能大家都很清楚了——去到美國讀書後——在家當了六年的家庭煮夫——終於創作出好的劇本,拿了獎——拍了「父親三部曲」,奪得金馬——去好萊塢發展,楊威國際。

這部是其中第二部,講述了一個關於同性戀和家庭隔閡的故事——

《喜宴》

和李安的經典《斷背山》,彷彿是背道而馳。

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喜劇。

並且滿滿洋溢著青春氣息,演員都有些台灣腔,裡面的中國傳統,例如結婚禮數,習俗又相當被國人熟悉。

可以說是既遠又近的感覺。

我們先看看男主角偉同,是趙文瑄扮演的。

開始的鏡頭就是他在健身的場景,年輕英俊,富有肌肉感,稍後我們又會看到,他是一名房東,儼然一副生活富足無憂的樣子。

他還有個男朋友,是個外國人,叫做賽門。

電影對於兩人的關係在開頭並沒有直接點出,只是看到兩人住在一起的狀態——互相關愛,那個男朋友甚至會向偉同撒嬌。

之後,又給了我們一個暗示的場景——一名男子過來親了下賽門,賽門提示他別這樣,有個夫婦在旁邊。

到這,我們應該算是明了,賽門和偉同是戀人,並且即使在那時的美國,同性戀依然會引人注目。

既然是這樣,作為一部愛情喜劇,令人難以置信的,我們是不是會沒有女主角?

幸好,我們有。

說起這位女主角威威,電影一開始也是把她的凄慘處境介紹了。

和一些在美國的中國人一樣,她是沒有綠卡的——隨時面臨被警察發現,趕走的可能。

她在這沒有親人,甚至唯一一個朋友也被遣回國了。

她的經濟情況還很窘迫。作為偉同的房客,她沒錢付房租。

她是一名畫家,只能用自己的現代主義畫來抵房租。偉同在聽了她孤獨無依的近況之後,也是同意了。

那麼是這個女的破壞偉同和他的男友,發生了故事嗎?

看起來有可能,這女的試探過偉同,畢竟偉同條件這麼好,還是美國公民,嫁給他就能拿綠卡了。

可惜,偉同並不上鉤。

偉同的父母的催婚引發了一系列事情。

在這兒,李安導演給我們展現了中國子女的傳統本分,也是窘迫處境。

特別是對於男主這種同性戀,他「不敢讓爸媽知道」。

他不得不應付母親介紹來美國的女孩。

女主威威在一次不經意間破壞了男主和那女孩的約會。

雖然是很老套的誤會的情節——威威以為男主和那女孩有關係,不知道他只是應付父母,但是毫無違和感。

全程,我們將一直看到男主的囧境——這也是笑點的來源。

男主要幫女孩拎多的不得了的行李。

男主約會時偶遇威威,假裝自己和賽門不是很熟。

約會破壞後,賽門看到威威的處境,提出假結婚的辦法,既給了偉同父母一個交代,也幫威威拿到了綠卡,解決了生活問題。

誰知,這才是狀況的開始,偉同父母聽此消息,決定親自來參加婚禮,假結婚不得不進行到底。

由此引發一系列趣事。

女主得在短時間了解偉同,包括他的很隱私的地方。

家裡陳設都得變成男女主相關的。

影片又花了相當大的篇幅給我們展示了,中國人結婚的傳統習俗。

李安導演還客串了下,並解釋了,這些大多源自整個民族五千多年的性壓抑。

大部分這些習俗是繁瑣的,無聊的,讓當事人難堪的。

大家都知道,對於中國人來說,禮數非常重要,所以你也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忍著。

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讓人討厭的習俗。

看完估計你都會感嘆,這哪裡是結婚,簡直就是折騰人。

開始就是拍照,這個可能不屬於傳統,但也是相當讓人厭煩的。

片里就用那個反覆的「牙齒多露出一點」和「再轉過來一點點」,體現了。

然後是酒席間起鬨,要求接吻——要求必須得用力。

兩人咬吊在嘴間的雞。

挨桌敬酒也是免不了的,遇上一些要求你桌上每人一杯的怎麼辦?

個個都在用交情半脅迫著你喝。

最離譜的還在後面——鬧洞房。

喜歡打麻將的台灣人,帶來了桌子,表示要打到天亮。

進過好一番折騰,他們才離開。

電影還給我們展現了,外國人的看法——看到這些的外國人,只能用吃驚,意想不到來形容。

下圖展示了,整理頭髮的賽門,帶著幾分不淡定地看著周圍喝酒嘔吐的人。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似乎也可以了——偉同騙過了父母,事情圓滿。

可偉同的父母還沒走。

李安給我們展示了細膩情感的表達。

賽門和偉同漸漸產生矛盾,兩人沒法過以前的日子。偉同也沒法和威威像夫妻那樣相處。

到威威因為洞房那次懷孕的時候,矛盾更是激發了。

發生了獨特的一幕。

三個懂英語的人在用英語吵架,留下兩個老人在吃飯。

父親突然病重,偉同向母親坦白了,兩人都表示不讓偉同父親知道。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偉同的父親懂一點點英語,明白了兒子的情況。

他和賽門出來,單獨談了話,表示接受了賽門。

但他選擇不讓其他任何人知道,因為這樣他才能抱孫子。

就這樣,兩個老人默默接受了兒子和他的男朋友,雖然沒有明說。

結局,威威也選擇把孩子留下來,賽門當孩子的另一個爸爸。

偉同的父母回國,三人依依不捨送別,大團圓結局。

李安這部電影,不同於他之後的作品,過程相當輕鬆有趣,雖然結尾免不了感傷一把,但結局很圓滿。

借這部電影,他給我們展示了中國傳統家庭里的一些隔閡和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異,包括同性戀的一些狀態,可以說反映了很多的現實,也是對舊思想和傳統一次溫和的勸解。

2017.11.30

公眾號:飛行者號


花一中午時間看完

只想起一首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老爺子也是同性戀 同性戀可以遺傳


老爺子是睿智的,大事不糊塗,小事裝糊塗


老爺子不愧是師長 人生贏家啊 這戰術用的

simon小天使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魏德聖的《kano》?
如何評價電影《單車環島日誌:練習曲》?
如何評價電影《再見瓦城》?
楊德昌與侯孝賢之間有哪些精彩有趣的故事?
如何評價電影《六弄咖啡館》?

TAG:電影 | 同性戀 | 台灣電影 | 李安導演 | 同性電影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