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勝率非常高的交易策略,該如何讓領導認可?

模擬盈利算個P呀!


就像Collective2網站中說的一樣關於您在本網站上看到的績效結果的說明

過去的績效結果並不一定代表未來的盈利能力。

這些結果是基於實時數據生成的模擬和假定的成交記錄,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像實盤績效紀錄的結果, 績效內容並沒有對應的實盤交易。 因為沒有實盤的交易執行, 該績效結果可能對存在的特定市場因素的影響(例如缺少流動性)考慮過大或過小。 總之, 儘管模擬和假定的交易程序按照實盤數據有獲取收益的測試結果, 但不能確保任何賬戶未來將會或可能像績效結果展示中那樣,獲得的收益或者出現虧損。

此外,假定的交易不包含金融風險,而且假定的交易紀錄不能完全考慮實盤交易中的金融風險影響。 例如,一個特定交易程序忍受風險的能力,雖然會出現交易虧損的情況, 但也能夠對交易的績效有正面影響。 另外,一般而言,模擬的績效報告也並不能夠完全考慮到其他跟市場或跟具體交易程序實現相關的若干因素, 這些因素都在實盤交易中,能夠反向影響績效結果。


有個東西叫倖存者視角——年輕人在一個舊的地方發現新的東西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衝上去死一萬個,有一個人能拿一個新東西就不錯了。

實盤有個東西叫滑點,實際操作一下就知道了。

有時候吧,高層管理人員看到的東西,真的跟基層是不一樣的。

年輕人戰勝更有經驗的人,其實都是倖存者視角——傳奇不是到處都發生的,但是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傳奇。

所以多試一段時間好了。


先搞個賬戶。自己賺幾個月。再聊別的吧


你老師罵你估計是覺得你缺乏起碼的學科素養。

1、原因。

2、盈利效率是多少,未提示。

3、和大盤的關係。

等等。

以上信息都未提示,不知道你跟你老師彙報清楚沒有。

這些東西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

就不要「激動地向領導彙報」,因為這缺乏學科素養。

考慮學科背景,你這種行為屬於低水平從業者廣泛存在的忽悠行為,

肯定要被噴的。

實際上,你做的這個東西在學術方面有過研究,名稱是「有限理性分析」

德國人的課題,大意是通過及其簡明的幾個線索,獲得比現有的複雜演算法更優的結果。

他們也在股市上嘗試過,即利用簡單線索做買賣決策,在牛市也能明顯地跑過大盤。

如果有興趣你可以看看,但是不算你本行,供參考。


再實驗幾個月


1


這一個月以來……隨便你買……你倒是虧給我看看……不然把策略貼出來……讓我們學習一下……


模擬盤是不是想賣的時候都能賣的出,想買的時候都能買的進?


一次策略是否長期有效至少經過3年以上驗證再來評判,而對於有可能一次輸光的策略(比如包含高槓桿或者不設立止損的短線策略),不管驗證多久都不能說它長期有效。在里森賺了10多年卻一次性輸光這樣的例子面前,1個月的驗證時間根本說明不了問題。

補充一下,為什麼一個月內上百次的交易依然樣本不算充分。假如有一家擁有大資金的量化投資機構碰巧始用和你一樣的策略,但是成交速度比你快會怎麼樣?或者有大資金的量化投資機構碰巧開始用會克制你當前策略的策略會怎麼樣?甚至你當前策略之所以有效也有可能是因為剛好克制了某個大資金機構當前正在用的策略,而這個機構未來策略可能有變化。畢竟所有的超短策略都是在賺對手盤的錢,考慮交易費用這其實是個複合遊戲,很多時候對手一換結果完全不同。而靠自動量化交易出名的基金基本策略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會根據數據不斷修正,因為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任何一個有效策略,用的人一多就無效了。


模擬盤是不是想賣的時候都能賣的出,想買的時候都能買的進?


我只想問一下,你現在的策略是對原策略的改進,還是完全一個新的策略?如果是改進的話,相對於原業績有多大的提升?


再牛逼的模擬不如一次實際操作,在實踐中你會發現所有的規律幾乎都是一層紙,禁不住推敲。如果想讓人信任你,首先你得成為一個真正的贏家。


其實,最近的行情是百年不遇的賺錢行情,基本上難度很低,建議放到過去的數據中去做做測試


我對題主的策略很好奇。

建議題主實盤。


題主應該不具備金融和程序專業背景。模擬盤和實盤的區別答案里已經有很全面的回答。滑點,流動性困境,實盤心態影響,行情的概率偏差,過段的交易周期,無回溯。其中我覺得滑點是最致命的,模擬盤只要出現過的價位就能成交,但在實盤中,波幅越大,越是有盈利價值的交易,其實就越難按下單價位成交。我試過從看到信號到按下交易確認鍵,到掛單成功,價位已經走了幾十個點。不過這些都然並卵,還是得去實盤自己溜一溜,溜完不管盈利虧損,到時候再回來討論吧。


我更想看到,你如何應對虧損。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