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的基本構成:蛋黃和蛋白天天見,處處都是知識點

今天開始,我們要與大家分享烘焙與甜品製作中最常見,最基礎的物料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都是乾貨,都是科學。首先要聲明的是我們作為甜品師,這些科學知識都是學習而來,不是自己發明創造的一手資料。我們唯一能把關的是這些知識的來源是相對靠譜的,而且我們經過實踐。不是什麼「網上搜來的」、「哪個人告訴我的」。我們努力做到不傳播錯誤知識。

所謂相對靠譜的知識渠道,最常用的就是被國內外業內廣泛認可的權威書籍。這幾年無論是咖啡還是甜品,我們都做了閱讀的儲備,選取最有用的信息,用比較通俗的方式為大家進行梳理。

第一部分 我們來講雞蛋的基本構成。先說一句廢話,雞蛋主要由蛋殼、蛋黃和蛋白組成。簡單來說, 蛋黃就是胚胎,蛋白是胚胎的營養物,蛋殼起到保護的作用。

可是,只要稍稍深入,我們馬上發現雞蛋的世界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首先,蛋殼不是密封的,因為胚胎需要空氣,上面有將近1萬多個小孔,合起來相當於直徑2毫米的小洞。蛋殼的顏色與母雞的基因有關,和營養味道沒有關係。來哼雞下的蛋偏白,蘆花雞偏深,交趾雞蛋殼上還帶有黃點,智利有種雞蛋還是藍色的呢。當然,雞蛋殼在烹飪里沒有什麼用處,只能說,不要以色取雞。

再來說最重要的蛋黃和蛋白,雞蛋有大小。但在甜品烘焙中,我們默認不帶殼雞蛋平均重量是50克,20克蛋黃,30克蛋白。這樣比較容易換算。

蛋黃中含有整蛋3/4的熱量和大部分的鐵、維生素。蛋黃的黃色主要來自植物的葉黃素。母雞主要從玉米飼料里獲取的。總有人覺得蛋黃顏色越黃,甚至變成橘色就是營養特別好,所以呢,投其所好,在雞飼料里添加萬壽菊花瓣和其它一些物質,就可以加深蛋黃的顏色。聽到這個,大家作何感想?

蛋黃這個大球體,如果在顯微鏡下看,裡面充滿了水和浮在水面上的小球體。我們在廚房裡用手動或者電動打蛋器打發雞蛋時,是不能將這些小球體打散的。它們的體積太小了。只能用化學方法分離,比如在蛋黃里加一小撮鹽,就會看到蛋黃變清澈,而且更濃稠。小球體就會分解為更小的單位。這種製作方法也是非常基礎和常見的。

另外,高溫可以將蛋白凝固為平滑的連續塊狀,蛋黃則會形成松碎的分離顆粒。所以添加熟蛋黃會增加鬆軟蓬鬆的質感,比如林澤麵糰,蛋黃酥等等都有這樣的操作。

更多內容,詳見微信公眾號「落甜視頻」

推薦閱讀:

大家都做小嶋泡芙,為什麼你卻不成功?(下)
接手了一家經營不善的蛋糕店,如何扭轉局面?
入口即化充滿鮮奶味的奶油是怎麼做的?
bakeasy新手丨難搞的女人—舒芙蕾~VOL.012
假期體重超標了?那是你沒試過這種便宜、簡單又好吃的素食烘焙!

TAG:鸡蛋 | 烘焙 | 蛋糕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