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3: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的父親為釋迦族;

「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

「釋迦牟尼」是梵語,「釋迦」翻譯成中文,就叫「能仁」的意思,

有「能仁」、「能儒」、「能忍」、「能寂」之意。

釋迦牟尼,於公元前五、六百年前某年農曆四月初八,

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是迦毗羅衛國太子;

父為凈飯王,母為摩耶夫人。

釋迦牟尼始創佛教,對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具有積極意義。

佛教主張: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人人平等、和諧處世;

佛家認為:

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決定於自己的行為的善惡與努力;

只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凈化、升華,

才能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體現人生的價值。

釋迦牟尼自幼天資聰穎,

幼年時就通達五明、四吠陀(古印度傳統思想),

並且相貌英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人能及。

少年時代,釋迦牟尼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

兼習兵法與武藝,善擊劍射騎;

16歲時,與表妹耶輸陀羅結婚,後生一子;

相傳釋迦牟尼16歲那年,曾駕車出遊,

看到路上路上許多老人、病人和死屍……

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慘的現象,讓他感傷、苦惱不已。

從沙門那裡,聽到出家可以解脫生死病老的道理,

便在29歲(一說19歲)時,他不顧父王的多次勸阻,

毅然離開妻子,捨棄王族生活,

出家修道,超度亡靈,追尋生命的「奇蹟」。

離家之後,釋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學習禪定,

後又在尼連禪河畔的樹林中獨修苦行,

每天只吃一餐,後來七天進一餐,睡牛糞,穿樹皮。 

6年後,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仍無所得;

後放棄苦行,入尼連禪河洗凈了身體,

接受一牧女供養的乳糜,恢復了健康和體力;

在35歲那年,他渡過尼連禪河,

來到伽耶城外的蓽缽羅樹(即菩提樹)下,

沉思默想七天七夜,終於恍然大悟,得道啟迪;

他已經洞達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斷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

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諦,使貪、瞋、痴等煩惱不再起於心里。

他覺悟成道,成佛(佛陀),即為「覺者、知者」的意思。

釋迦牟尼認為,人人都有佛性,虔心修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萬物因緣而生,修行亦如此。

於是,他開始傳播佛教,度化眾生,向人們講說自己獲得徹悟的道理;

後來,他的足跡遍布恆河流域……

所到之處,專心講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義;

並組成了傳教的僧團,據說有500僧侶。

佛陀弘法「能仁」(慈悲),悲能拔苦,慈能樂之。

普施愛見悲、法緣悲、同體悲,無量無邊、生生不息……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佛陀直暢本懷,

對於個人各別的教化,不知說過無量數次。

佛陀因材施教,點化迷萌,感化無量數人求皈受戒,

改惡修善,得大解脫,了悟無上菩提。

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攝眾,以法領眾,以智教眾,以法養眾;

慈悲的佛陀,對眾生的愛護無微不至;

所教化的對象,不分貧富貴賤、種族信仰,一律平等,

使得眾多弟子日漸歸依。

佛陀於八十歲時,臨入涅盤之際,

佛陀指示弟子們,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並開示弟子說:「如果你們不能依照我的教導而行,

即使我活了千萬年,於汝何用?

如果你們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

你們要堅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

你們要精進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

佛陀明示弟子不要傷心,因為天地萬物有生就會有死,有聚合必然有別離。

……

叮嚀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處、悟處、說法處、涅盤處。

最要緊的是,要身、口、意常行慈。

佛陀入滅,遺體荼毗,留下舍利八斛四斗留存於世。

約在公元紀元前後,即在兩漢之際,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漢地;

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鼎盛;

各朝代皇帝,對佛教均給以支持。

1987年,在法門寺的地宮中,發現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

稀世珍寶,有無量價值。

佛教的現實意義:

佛教不是迷信,而是教育,是宇宙人生至勝圓滿的學問之一;

佛教從產生的那一天起,就關乎社會、關乎宇宙、關乎人生;

佛教以合乎理智的教說,示導人類轉迷開悟;

超越階級、種族,凈化社會,是其傳教目的。

佛教並不神秘,成佛之途也不神秘,關鍵在於是否徹底覺悟;

《六祖壇經》里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何期自性,本來具足」。

如果人們被「貪、嗔、痴」蒙蔽了純潔的心,失去了清凈的真實狀態,

便墮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海,甚至痛苦不已。

如果做到「應無所住」,就會「心無掛礙」;

放下一切,心中就會摒棄 「貪、嗔、痴」。

在佛法里,「慈悲」始終佔據著基本的中心的位置;

慈悲心即是清凈心、佛心,來自「空」、「無」那裡;

慈悲則平等為懷,萬物一體;

慈悲則關注社會的進步,關注人類發展,關注人生狀況,積極入世。

大乘佛教強調「悲、智、行、願」四修並重,

正是立足於社會人生的實踐,追尋佛智。

佛教理論體系,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開放性和與時俱進性,

可以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供精神文化的支持。

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探討中國社會流變、發展的路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需要佛教提供精神文化的助益。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時期,

經濟的全球化的趨勢,必然會導致人們思想觀念的巨大裂變,

必然會引起各種文化的衝撞、整合,人們的內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震蕩,

人類社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問題,地球環境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運用佛的智慧,紓解人們越來越大的內心壓力,

解決人類社會進步發展中無法迴避的矛盾和問題,

就必須從正確認識佛教開始……

作者:追夢1979

2015年5月4日


推薦閱讀:

這些民國名人寫給愛人的情書,你看過嗎?
名人與東山寺
名人八字
他們的父輩更應該被歷史銘記(下)
名人的歸宿(一)

TAG:故事 | 名人 | 釋迦牟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