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Thib體系之二:收縮類型與訓練課長度

譯:Thib體系之二:收縮類型與訓練課長度

4 人贊了文章

2010-06-18 16:14:38| 分類: 體育

作者:Christian Thibaudeau

2008年7月2日

原則3:一節訓練課不超過60分鐘

訓練中,人體會釋放出應激激素——皮質醇。一定量的皮質醇是需要的,但過多的皮質醇,尤其是訓練課後皮質醇仍然保持在很高水平上,就會大大影響肌肉生長和力量提高。

皮質醇的功能是分解代謝,也就是說讓儲存的基質消失。在訓練中,這樣有一定的好處,因為它能夠把儲存的肝糖分解為葡萄糖,把儲存的脂肪分解為脂肪酸,為肌肉供能。但是,在訓練後,它仍然會繼續分解肝糖,這就放慢了恢復的速度。它還能把肌肉組織分解為氨基酸,使得肌肉難以生長。

此外,由於皮質醇和睾酮都是以同樣的原材料(孕烯醇酮)製造成的,如果皮質醇長時間處於高水平,會慢慢導致睾酮處於低水平。

訓練時的皮質醇輸出與訓練量有關。一節課的訓練量越大,製造出的皮質醇越多。在新陳代謝訓練(高次數,短間歇)當中,這一點更加明顯。

要避免製造出太多的皮質醇,訓練課的時間不能太長,應該限定在一小時內。

一節訓練課時間不能太長的另一個原因與注意力有關。無論你多麼熱愛訓練,如果一節訓練課的時間太長,在某一個點上,你的注意力將無法再集中。在這種狀態下進行訓練是無效的,甚至可能使你養成壞習慣,影響你的長期進步。

你每天的訓練時間可以超過一個小時,但要分成兩次進行。事實上,把每天的訓練量分成幾節比較短的訓練課更加有效,因為這樣會導致較低的皮質醇水平和較高的睾酮水平。研究表明,假如一天兩練,第二節課後的睾酮水平高於第一節課後。

假如一天兩練,兩次最好訓練同樣的部位。在這兩節訓練課上,我喜歡採用不同的收縮類型,或者設定不同的目標。例如:

選擇1:著重於發展肌肉:

上午:複合動作

下行:孤立動作

選擇2:兼顧力量與圍度

上午:大重量(2到6次)

下午:中等重量(8到12次)

選擇3:著重於發展肌肉或力量(取決上午的訓練重量)

上午:向心/標準動作

下午:離心動作

選擇4:針對運動能力

上午:爆發力訓練

下午:大重量訓練

選擇5:力量舉或舉重

上午:比賽動作

下午:輔助訓練

如果你剛開始採用一天兩練的方法,不要馬上採用很高的訓練量。你需要制定一個關於訓練量的進階計劃。

(下面有一個表格)

第一行:周  第一節訓練課  第二節訓練課

第二行:1 40到50分鐘  20分鐘

第三行:2 40到50分鐘  20到30分鐘

第四行:3 40到50分鐘  30到40分鐘

第五行:4 50到60分鐘  無

第六行:5 50到60分鐘  20到30分鐘

第七行:6 50到60分鐘  30到40分鐘

第八行:7 50到60分鐘  40到50分鐘

第九行:8 50到60分鐘  無

要判斷一次訓練是有效的,沒有過度,有3個條件:

1. 訓練課結束時,你感覺疲勞,但沒有筋疲力盡。

2. 目標肌肉有泵感。泵感的強度顯然取決於訓練類型,但目標肌肉至少應該有感覺。

3. 訓練課結束兩三個小時以後,你又渴望去訓練了。如果你仍然感覺疲勞,不想去訓練,你很有可能是訓練過度了。

原則4:收縮類型取決於動作

這與第1條原則是相關的。動作速度、收縮類型有3種:

1. 持續緊張動作:訓練中目標肌群始終處於收縮狀態。基本上,在每一組的每一次動作的每個部分,你試圖刺激的肌肉必須保持最大限度的收縮。永遠不要讓它放鬆,在兩次動作之間也不能!

這種收縮類型的目標是在一組動作中防止血液進入肌肉。這會導致細胞缺氧,因為氧氣無法進入肌肉。它還會在一組動作中防止代謝廢物(乳酸、氫離子等)被運出肌肉。這兩點都會促進IGF-1、MGF、生長激素等本體生長因子的釋放,從而有助於刺激肌肉生長。

等長收縮訓練也包括在這種類型當中。

2. 向心過程加速,離心過程有控制:在這種收縮類型當中,在抬舉重物的階段,運動要有加速度,使重物下落時要有控制。要做全程動作,但在伸展狀態與下一次抬舉動作之間要暫停(約一秒鐘)。這種短暫的停頓會消除伸展-收縮循環對製造力的幫助。

你瞧,在重物訓練中,力的3個來源是:肌肉的實際收縮,反射即伸展-收縮循環(又稱為牽張反射)的活躍程度,肌肉組織的彈性。

當你試圖使肌肉本身所付出的勞動達到最大限度時,你需要限制牽張反射和肌肉結構的彈性所帶來的影響。在抬舉重物之前停頓一秒鐘,你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促使肌肉製造更大的力。

抬舉重物時,試圖儘快收縮肌肉。並不表示你要爭取使重物以最快的速度移動。它的意思是,你應該在開始抬舉動作時就爭取使肌肉盡量緊張起來。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募集高門檻的快肌纖維。

最後,使重物下落時,要有控制。離心階段對肌肉帶來的細微損傷最嚴重,能夠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長。

3. 利用牽張反射:在這種類型的動作中,你需要利用牽張反射和肌肉的彈性成分。因此,你需要盡量快速地移動重物。這種爆發力動作能夠逐漸提高神經系統募集快肌纖維的能力。

這種動作本身並不能夠有效地刺激肌纖維產生最大限度的生長,因為你無法有效地使它們疲勞(在每次動作中,收縮時間和肌肉緊張的時間太短了)。但以這種風格做動作,你將會逐漸更加有效地激活快肌纖維。這樣,你做的其他動作將會隨之變得更加有效。

……那麼,每種方法適合用在何處呢?

每次做孤立動作時,採用持續緊張。每一次!孤立動作的目標就是將壓力完全施加在目標肌肉上。你需要的是最大限度的本體影響,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採用持續緊張。缺少了持續緊張,孤立動作就沒有意義了。有些人感覺孤立動作沒有效果,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人們不知道怎麼正確完成孤立動作,因此也就無法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長。但是,當你採用持續緊張時,孤立動作是非常有效的。

在複合動作中不要嘗試持續緊張動作。這並不是因為無法做到,原因在於,這樣是浪費時間。複合動作的目標是使多塊肌肉超負荷。在多關節的動作中,你無法孤立一塊肌肉,嘗試這樣做只會影響動作的效果。

在標準複合動作中,你需要的是第二種方法:抬舉階段加速,在伸展狀態暫停,然後有控制地完成離心過程。這樣能夠盡量使相關肌肉超負荷,放大這些基礎動作對肌肉肥大的影響。

最後,爆發力動作適用於舉重、plyometric訓練、各種跳躍和投擲訓練。這些動作並不會直接提高肌肉體積,但它們能夠提高你的神經募集肌纖維的效率,從而提高你刺激肌肉生長的能力。


推薦閱讀:

譯:Plyometric之五:如何提高垂直跳躍能力
兼顧功能性力量與肌肉發展的4種肩部訓練
糖友們,你需要買一對啞鈴啦!
寫給男士的增肌計劃
連林丹李宗偉都說好的腿部力量訓練方式,對你一定有效

TAG:健身 | 力量訓練 | 健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