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孩子怎麼教,佛陀告訴你方法

分享一個佛陀釋迦牟尼教徒弟的故事。

這個徒弟叫做周利槃陀伽,被稱為佛陀座下最笨的弟子。

他的反應非常遲鈍,既不會讀也不會寫,連他父親都教不會他世襲的婆羅門宗教習俗。

父親去世後,他和哥哥追隨佛陀。有一天他的哥哥教了他一句偈語,結果他怎麼都記不住。哥哥實在受不了他的愚笨,把他趕了出去,說:你還是回家吧,別在這裡丟人現眼了,像你這樣的人修行有何用。

槃陀伽心裡很難過,他垂頭喪氣地離開佛陀的道場。走到門口時,忍不住悲從中來,嚎啕大哭。

這時候佛陀剛好經過,就問他悲傷的原因。周利槃陀伽把事情原委跟佛陀說了說,懇請佛陀不要趕他走。

佛陀溫言勸慰,把他交給了自己座下博學多聞的著名弟子阿難。

阿難教了槃陀伽這麼一個偈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莫執自我,正念、正知、正命,這就是諸佛教示。

三個月過去了,其他人早已把整章經典背熟,可憐的槃陀伽仍然記不得這麼一個偈子。

阿難感到很崩潰。他最後沒辦法了,搖著頭找到佛陀,說自己實在無能為力了,這個周利槃陀伽真的就是一個榆木疙瘩腦袋。

佛陀只好親自來教他。

佛陀令他打掃寺院,同時念誦和思考這條極簡單的偈語:「拂塵,掃垢。」

槃陀伽則說:「世尊,我可以學習掃地和擦拭,但我無法記得這兩句話。」

佛陀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跟著自己復誦:「拂塵,掃垢。」槃陀伽終於好像銘記在心了。但當他一開始幹活,又把偈語忘了。幸而阿難在一邊提醒,最後,他終於記熟了偈子,能一邊工作一邊思維了。

然後佛陀又讓他幫其他比丘擦拭鞋子。

這又讓槃陀伽犯難了。做這項新工作時,他又無法想起偈語,耐心的阿難於是又來提醒他。

槃陀伽不停地忙碌著,許多人嘲笑這位愚蠢的傢伙,但也不得不認可他的勤勉和虔誠。

慢慢的,槃陀伽終於開始領悟到佛陀對他的教示。塵垢是兩個方面的,一是外在的塵垢,一是內心的塵垢。外在的塵垢需要擦拭撣除,內心的塵垢也要用智慧來勤力去除。

另一個偈頌很自然地從他心中升起:

塵是執著,而非泥塵,智者棄之;

垢是瞋恨,而非泥垢,智者棄之;

塵垢是無明,此外無他;

智者清除此污垢與障礙,即得解脫。

換了以前,他根本是記不住的。如今他瞬間領悟到了貪瞋痴三毒的危害,放下了執念,然後悟道了。

後來槃陀伽成為十六羅漢之一,幫助佛陀傳道,自身也揚名,獲得了眾人的尊敬。

這個故事我覺得還挺值得玩味。很多媽媽教孩子,怎麼教都不會,最後教成了獅子吼,情緒崩潰。佛陀則告訴我們,教不會,別崩潰。

有句話說: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笨學生」「壞學生」什麼的,是不能隨便定義的。世俗的定義,往往有失偏頗,很多並不公平。

你說《射鵰英雄傳》里的郭靖很笨嗎?不見得。洪七公教他降龍十八掌,黃蓉拚命讓他多教,但郭靖學了幾掌,就專心練那幾掌,不再要求學別的了。不貪多,懂得取捨,這點他就很聰明。

我們的大先賢孔子就很強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他從來不以天資的愚笨或聰明與否來選擇學生。

況且,笨不笨的,又有什麼關係呢。莊子就曾說過非常牛的一段話:

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才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意思是這是塊沒有用的木料,做成船會沉,做成棺材會很快腐爛,做成器物馬上會壞掉,做成屋門會變形,做成柱子會蟲蛀,怎麼著都不行。但正因為它是塊廢料,它才能一直存活到現在。

所以,先賢們的智慧告訴我們,教育要注重方法,要有耐心,如果真的遇到一個記憶力差、理解力又差的「笨學生」,那就不要貪多、教一些最核心的智慧,慢慢來吧。

在互聯網時代,知識容易取得,但虔誠的心靈修持仍然難得。

再退一步講,如果你真是一塊廢柴,那就安心當一塊廢柴好了。古往今來,聰明人受的罪,一點都不見得少。莊子的話,不是說得很明白了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佛教、道教要捐香火錢,而基督教卻不要?
轉:中國基督教面臨的幾大問題 四:基督教文化建設的疆域
興都庫什山脈上的鬼魅—蘇阿戰爭時期的穆斯林聖戰者 01
《地藏經》和咒語,是救人還是害人——靈芝師姐的微博
立正安國論:批判中國人之間瀰漫著的拜金主義精神

TAG:宗教 | 釋迦牟尼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