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我」是闡述現象還是修行方法?

如果是闡述現象,為什麼諸行無常已經在闡述現象了,諸法無我還要再繼續闡述和諸行無常差不多的現象

如果諸行無常闡述世間萬物有生有滅是生滅緣起法。繼而用諸法無我來去掉我執,然後就能達到涅槃寂靜,可以這樣連貫的解讀嗎?求善知識開解


一個盲人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會看到自己的容貌,會執著自已的長相嘛?我們對經常經驗的身心現象(可分為色受想行識)產生貪愛,所以產生苦。以無常、苦、非我、另一邊、如殺、如病、空等角度認知五蘊,都是為了達到厭離得情緒,從苦中解脫出來。所以無常、苦、非我不是在本體、實體上闡述什麼實相。


是。諸行無常是說外空,諸法無我是說內空,內外皆空涅槃寂靜。


不是現象也不是修行方法,也不是觀點,就是事實如此而已,就是所謂的真相。


這個真是非常好的問題!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究竟涅槃 是三法印。如果說的完全相同,就沒必要施設三種,但要是完全不同或者不能融合,那就無法貫穿「一實相印」的大乘法。所以,也是不一不異的。

具體說,為什麼分而為三? 因為此法印的作用是用於「校驗」真偽,類似於一個防偽標誌。諸行無常,對應的是外道的「常」見、「斷」見和「邊」見,無常則斷常邊皆不可成立。而諸法無我,則是破「法執」,法無「自性」即是「無我」,無自性法則不可得、不可執,故外道言「我法如何如何,定然如何如何」則非正見。

但諸行無常即是諸法無我,自然和合於「涅槃寂靜」,這就是三法印。

題主說,是描述現象,其實也是說本體。因為無常、無我,所以,行與法,無有實體。

至於說是不是修行方法?諸法無我 如何修呢? 所以,修行還是「以幻修幻」,這法印若是修行的結果的話,就是在理上「證得」(注意:不是「證了」),而作為因緣,則可以是「聞思修」的對象。但,未有實證,最多是知道佛講的是什麼意思,知道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各自往哪個方向趨向而已。若當成是「遮法」理解,也算是修行法,因為減少了走錯路的機會。


這個是上座部佛教中的觀禪的一個環節。觀禪需要具備兩大領域,一個是法住智,一個是涅槃智,這兩個智都具備,就是開悟的聖者,而法住智就是指十二因緣法,它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三世因果,涅槃智就是指通往涅槃的智慧,即苦集滅道,而法住智和涅槃智是有先後次第的,一定要先證法住智,後證涅槃智,倘若你沒有三世因果的實證,直接證苦集滅道是證不了的,但是你一旦具備了法住智,就需要通過一切行無常或者一切法無我來證得四諦中的苦諦,苦諦一旦證得,順著十二因緣法就會同時證得剩餘的三諦,這時候就是初果羅漢,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就是頓超的羅漢,例如佛陀,就是頓超成四果。在北傳佛教的說一切有部,把證四諦之前的觀禪步驟稱為觀總相念住,總相念住的內容就是無常,苦,無我,實際上和四諦中的苦諦相對應,因為苦諦的行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因此你觀察一切行無常和一切法無我實際上就是在證苦諦,也就是說你在試圖認同三界六道都是苦的,應當出離,而無常,無我也都是苦諦的兩個不同方面,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根性來自主選擇到底是應該觀無常還是無我,北傳佛教的俱舍論認為,傲慢的人適合觀無常,懶惰的人適合直接觀苦,而理性的人適合觀無我,總之結論就是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你不論怎麼觀,結論就是這一個,好讓你產生厭離心或者出離心,也就是苦諦的證得,當你知苦的時候,因為先前已經證得的十二因緣法,自然就會知道苦的原因,即集諦,同時你也會嚮往滅諦,並會尊尋佛陀的教導,即道諦。在原始佛教中有這麼一個例子,就是一個比丘沒有證法住智而試圖直接證涅槃智但是證不到的例子,同時這段經文也是大乘佛教三法印的出處,即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一位叫闡陀的僧人問一堆上座比丘:我已經知道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但是為什麼我並不趣向涅槃?結果無果,闡陀知道阿難是高僧,特意去請教,阿難尊者得知以後,給闡陀講了一遍十二因緣法,於是闡陀忽然想通了,得見法眼。這段經文在南傳佛教的相應部同樣也出現了,所以應該是第一次集結佛經時的內容,可是南傳佛教的經文中並沒有記載三法印中的涅槃寂滅,只有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相應部記載,闡陀問上座弟子,為什麼他知道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但是他為什麼不想去離欲解脫呢?所以和北傳佛教的雜阿含經稍微有點不一樣,也就是說傳統的三法印似乎應該是二法印,因為南傳佛教的佛經向來比北傳佛教的準確一點。而且理論上確實不應該包括涅槃寂滅,因為苦諦的行相是無常,苦,(空)無我,而寂滅是屬於滅諦的行相,也就是:滅,靜,妙,離,所以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不應該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放在一起,原因是無常無我都屬於苦諦,而寂靜屬於滅諦,因此南傳佛教的經文應該是更準的。


是闡述現象,也是修行方法。

知無我者行一切善,滅一切惡。

無我者無一切執著顛倒,

故無一切苦惱。

所謂欲惠一切真實之利,

應行一切善道,

關閉一切惡道。

所謂善護自身身口意是也。

一切法無常,無常故無貪愛。

一切法苦,苦故發菩提心。


推薦閱讀:

諮詢下如何選擇佛法專修法門?
佛說放下執念為何又要勇猛精進?
有沒有學習靜下來的相關書籍?
佛教說的 去七情六慾,四大皆空是否 與慈悲為懷相悖?
佛陀:修行人應當覺知五魔(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佛法 | | 釋迦牟尼 |